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
2017-04-06向宝国罗伟伟
向宝国,罗伟伟
(安徽农业大学 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61)
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
向宝国,罗伟伟
(安徽农业大学 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61)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进程,而科学技术的重要决定因素高等教育却面临着重大变革.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体育教育必然要与时俱进,积极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来揭示体育教育发展规律,无疑是最准确最实效的.体育价值观与体育锻炼行为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深刻影响.体育价值观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动力系统及相互作用,是普通高校发展实效性的检验,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科学技术;高等教育;体育教育;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行为
1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形成的趋势分析
1.1 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时代需求
在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体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以西方体育为特征的学校体育发展的如火如荼,大大促进了中国国际化进程,使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最初的以练习西方体育为时尚的惊喜,到拿到第一块奥运会金牌的欢腾,再到如今在一届奥运会上拿到世界最多金牌的平静,中国人民已从心理上超越了自己,引领着世界人民,并积极改变着世界,发扬着中华民族精神.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大大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强国进程,城市化快速发展使这种梦想逐渐成为现实.作为工业强国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城市化,是现阶段中国急需攻克的一个难题,它对中国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和体育锻炼行为的养成都具有决定意义,是中国高等教育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化导引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体育价值观影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体育锻炼行为反作用于体育价值观并影响城市化进程,体育锻炼行为围绕体育价值观波动前进,区别于以前体育锻炼行为形成体育价值观的发展规律.因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而深刻影响中国工业强国进程的现时代,中国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况.第一,体质呈下降趋势,体育休闲得到快速发展.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的高科技化趋势造成了大量闲置劳动力和大量的空闲时间,消减了体力需求,扩充了脑力劳动,这是相对于以前中国农耕文明而言;第二,虚拟现实文化异化了体育锻炼行为,体育的社会性得到强化.城市化地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得到普及,使得现代体育向观赏体育发展,忽略了体育动作形成的规律(急功近利),这是相对于以前体育是军事化是生存法则的生死环境而言的;第三,平均寿命的提高,削弱了竞技体育意识.人们的思想逐渐倾向于终身体育,认为健康长寿是体育运动的真正目的,区别于以前体育就是胜负.第四,体育社团的作用突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体育社团是链接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最好形式,借助于学校教育将得到有效发展,表现为体育运动项目得到扩充,体育运动效果得到加强,体育运动在健康长寿方面得到细化.
1.2 体育价值观的内容体系
从宏观上体育价值观分为,手段伦和目的论价值观.手段伦体育价值观认为:运动的目的是完成既定的社会目标,而不是运动本身,运动只是一种手段.这是社会本位心态,是“工具论”的社会本位价值观.例如我国近代的价值基点是以“社会需要”为本位,在当时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发挥了其积极的作用,是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国家凝聚力之所在.目的论体育价值观认为:运动的目的在运动的自身,即所运动项目和运动中的人的自身,强调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达到自我需要以及自身的发展,这是个体本位的体育价值观.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现时代,是积极体育观.手段伦和目的论价值观是有机的整体,不同的社会环境交替相互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从微观上体育价值观分为纯生物发展观、生物-心理-社会融合发展观和人类文化需要发展观.因此反应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从个体健康到教育社会发展及竞争需要、休闲需求.例如19世纪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的发展,证实了体育对人体的改善作用,于是纯生物发展观得以形成和发展.国家的兴盛和发展使得人们有条件从生物、心理及社会三个层面来思索体育,在人类文明的驱使下形成了生物-心理-社会融合发展观.他克服了纯生物发展观的生物性,追求合理运动负荷,把人作为社会的一个分子去考虑问题,强调人的健康是生理、心理在社会中的一种完美状态.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继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渐被人们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意识被人们接受,于是体育被人们定义为人类文化发展需要,人类文化需要观得以流行.它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精神,强调的是人的多元发展.
2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体育价值观的相互作用
2.1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
人们普遍认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是指在闲暇时间里,以强健体魄、保持健康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具有一定持续时间、活动频率以及运动强度的身体活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这一定义有时准确有时偏离,甚至体育有时被认为是不健康行为.体育在学校教育中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真正没有了又想要.如下图: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受体育价值观决定,又受校园体育文化导引,体育锻炼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又验证了体育价值观及体验着校园体育文化,整体遵循现阶段中国普通高校发展规律.
图1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
2.2 人们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认识
专家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包括:校园文化的促进、抑制、融合作用,价值观的导引、选择、融合作用,体育锻炼行为的反作用.校园文化的作用元素有校园制度文明建设、校园物质文明建设、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大学生校园行为等.其中制度文明建设包括政策执行状况、管理实施办法、教师奖励制度、教师工作守则、课堂常规、校园文明规范制定情况;校园物质文明建设指人均经费、场地面积、文化雕塑、相关建筑、文化标识、场馆布局、场馆使用率、相关图书、教学教材、宣传栏、知识讲座、广播等;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指核心文化理念、价值取向、时代观念、参与的动机及态度、精神体现;大学生校园行为指大学生体质达标率、上课出勤率、校园健康日、校园健身周、管理办法、参与频率、活动方式、相关新闻、相关社团或者协会、教师长期指导、体质监测.这些制度与体育有关的因素有哪些,及相互的作用、融合等.与之相应的价值观有:1.心理学方面的(需要、态度、兴趣、意志等);2.社会学方面的(功利价值观,健身价值观,胜利主义价值观,游戏主义价值观);3.科学化发展方面的(体育社会化,多维体育观,学校体育时空延伸观念.其中多维体育观包括劳务商品观念,培养竞争观念,产业的发展观念,社交功能观念).从以上的校园文化与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反作用有:行为的目标动机、行为的活动方式、社会行为特征、与行为有关的相关性研究等.
2.3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发展规律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是社会多样性的体现,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体育是德育和智育发展的基础,它们相互作用体现人类认识水平和总量.体育和德育、智育都能以最高水平寄予一身,但其发展受阶段人类发展水平所限.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受自然环境影响,受社会环境影响,受教育的综合作用影响,体现出体育锻炼行为与规律的滞后,体现体育锻炼行为与规律的一致,体现体育锻炼行为与规律的超前,总体呈现人类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及其相互作用,及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规律的局部活动.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体现了人类特有的竞争意识,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人类信息传递总量加大与传递速度的加快促进了竞争意识加强,以城市化为特征的现时代体育锻炼行为正逐渐形成.例如:锻炼的物质文化,锻炼的精神文化,锻炼的制度文化,锻炼的人体文化等.
2.4 普通高校体育锻炼行为与体育价值观相互作用
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体育带来新的发展空间,由于受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影响,体育的作用得到弱化,表现在滞后于人类持续发展环境中,人们的竞争意识形成错误的制度文化,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又作用于制度文化,形成现实的体育口头高、实际低、执行难的尴尬局面.例如:体育没有被列为高考项目,形成全社会歧视体育的局面,所以学校、家长就剥夺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权利,追求智育的发展,形成“重智育,轻体育”、“重学习,轻能力”、“重思想教育,轻行为培养”的应试教育局面.体育锻炼行为服务于体育价值观,体育价值观脱离不开经济收入,个别财团能够扭曲体育锻炼行为,经济发展的无法平衡使这种错误认识加重,即竞技体育得到异化,群众体育得到弱化,体育强国得到口头化,人类生存环境面临新的挑战.
3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体育价值观发展动力分析
3.1 体育锻炼行为与体育价值观的矛盾,增进了人们的健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与体育价值观经常处在矛盾之中,促进了大学生对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发展的深刻认识.例如体育选项课,学生把经济与社会地位,体育项目与社会地位,体育项目与学分联系在一起,而忽视了自己更好成才,德智体全面发展等科学人生观的追求,大大弱化了高等教育效果,造成场地、器材、教师资源的偏费与闲置等.错误的认识起源于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摆脱了贫穷的人们认为有钱就代表能力和智慧,而渐渐忘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经世致用,实事求是;阴阳互补,辩证思维;民贵君轻,以人为本;大同理想,止于至善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错误的认识带来错误的结果,正确的认识逐渐被人们知晓,摇摆于正确方向的过激认识成为人类进步的条件,自然的选择使社会的主流更趋影响力.
3.2 国际交往的寻常化强化了民族意识,凝聚了大学生的力量,启发了大学生的智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体育也一样得到快速发展,先后经历了发展体育运动阶段,生物、心理、社会融合发展阶段,2008年奥运会提出的体育促进人类文化发展阶段.其间产生了快乐体育、发展体育、竞技体育、终身体育、健康体育思想等众多流派,使得体育更接近实际更适合人类.相比国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象英国和美国,社会的变革及现代生活方式,无不是现代职业体育发展的社会动力因素,使得体育在人类的发展进步中作用越来越突出.工业化引起的新技术、新材料在体育运动场地器材上的完美应用,成为了体育发展的直接动力,助推了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由工业化、城市化引发的前期社会物质生活的积累使体育实现了由民间向大众普及发展的可能,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聚集、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和城市产业兴起3个方面:城市人口结构的调整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所需要的人数规模,例如城市社会劳动大分工,使体育锻炼有了人口支撑;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张为体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纵深平台,例如世界交往的平凡,经济全球化的便利;城市产业结构的重新布局,特别是服务业的重新定义,则最终确立了体育作为社会服务业的准确定位.内外体育的融合与矛盾,确立了中国体育在世界的影响力,是人类超越自我束缚的动力源泉.
3.3 体育价值观的多元化与体育锻炼行为的人体科学艺术引领大学生开拓进取
全球文化的多元化是依赖于全球信息文明的快速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例如国际交往的频繁、信息高速公路的网络化、以人为本思想的深入人心.在这种大的环境中,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人体科学和个体发展两个方面,人体科学主要体现在生物功能的改善与提高,例如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节奏等)的智能、提高、开发、运用等,其目的就是人体机能的再创造,从而改善人类自身,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体发展是指在自然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体科学、人文精神、历史事件、社会发展的意义总和.具体现实是指育人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价值(如运动美感)以及其他的社会价值(如提高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另外一个角度表现为强体健身、延年益寿、消费回报、生活娱乐等价值观.那么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社会负面影响有饮食无度、习惯无序、故意伤害、非故意伤害、物质滥用、精神成瘾、艾滋病、性行为等.它们相互作用,提示大学生努力积极向上,不断进取.运动训练学、生物生理学、医药卫生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正逐步被大学生认识.健康不仅仅是体质好不生病,而是人的一种完美人格体现,是社会交往自然,精神积极向上,工作热情成效等多元素融合的社会功能追求.
4 建议
4.1 高等教育要用科学发展观,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善于引导,放开标准,利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导航社会的正确航向,社会多样性基础上体现选择性.
4.2 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要与政治、经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善于把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总量最大化,为人类的美好事业做出最大贡献.
4.3 继承与发扬是社会历史观的再现,有利于普通高校大学生从人体科学与社会需求方面选择体育运动项目,所以对体育教师的培养要有严格的制度与科学方法.
4.4 在普通高校大学生中促进他们积极交往,比较中体现科学规律,比较中充分调配教学资源,使体育教育更具实效性.
〔1〕常艳.城市化发展历程回顾与新型城市化发展趋势分析——以特大城市北京为例[J].经济纵横,2014(9):138-142.
〔2〕邱雪.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发展探究——以英、美两国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14,50(6):102-107.
〔3〕孟凯.城镇化的理论经验与中国实践[J].河南社会科学,2014,22(5):56-59.
〔4〕张晓龙.价值论视野中的体育哲学[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人文学院,2009.22.
〔5〕孙柱兵,贺昭泽.论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内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5):33-36.
〔6〕陈琦,杨文轩.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8)26:3-9.
〔7〕吕田甜.福建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研究[D].集美大学,2013.
G807
A
1673-260X(2017)03-0138-03
2016-12-16
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2013ZS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