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早操”纳入高校体育课体系长效机制的研究

2017-04-06陈晓春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早操体育锻炼体育课

陈晓春

(贵州理工学院 体育教学部,贵州 贵阳 550001)

新常态下“早操”纳入高校体育课体系长效机制的研究

陈晓春

(贵州理工学院 体育教学部,贵州 贵阳 55000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跟踪调研对早操实施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将“早操”纳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作为切入点,针对高校学生早操考勤管理机制进行状况调查分析,并从管理、考核、技评等方面,如何将早操纳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长效机制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并提出可行性方案,旨在提升早操质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健身意识,使之终身受益.

早操;体育课程;体系;机制;可行性

1 高校早操起源及现状

早操起源于德国,作为学校军事化管理的一种手段,对早操活动没有具体要求,学生可以随意安排活动,各国的教育体制不同,存在很大差异性,目前只有中国、泰国的高校规定早操是必须参加的活动.

我国高校早操起源于建国初期的高校准军事化管理的要求,早操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早在1990年《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中就有具体要求,“早操”每周不得少于3次,“课外活动”每周不少于2次.课外体育锻炼满10分,按早操、课外体育活动的出勤表现来评定,早操制度的认可度在逐步实施及完善.伴随着社会教育要求的变化,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早操管理制度也发生变化,学生自觉出早操的积极性在下降,早操管理办法不能满足及起到督促检查的作用了,需要教育职能部门加快制定整改措施,不断完善这项管理办法,力争实现早操制度的长期性.

2 高校体育课程模式分析

高校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科学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方法,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公共必修课程.《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规定学校必须为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学生在大学期间至少学会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锻炼习惯.

3 高校早操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在查阅文献资料整理得出:目前高校早操制度执行情况堪忧,有早操制度及口号,但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具体要求,停留在宣传上,执行力度不强,突出问题在于,早操意义的宣传、早操的形式、早操考核办法、早操监督管理办法、教师指导及监督早操执行的工作量考核指标等等,以上几方面是目前制约早操在高校长期执行的关键因素.

4 早操考核纳入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针对于早操如何运行,如何实现其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意义,实现增加学生体育锻炼,增进健康的目的,特从学校体育考核办法作为切入点,让早操制度从严出发,让考核指标与体育分数相联系,达到进一步督促的作用.

5 个案分析——贵州理工学院早操制度实施过程研究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积极响应国家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计划,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大力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增强学生体育素质,切实加强学生早操管理,特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个案因素分析,从建校3年来,利用实地调查,跟踪早操执行过程,利用全年两学期出早操情况,制定适合本校长期发展的早操管理办法,提供考查依据.

5.1 早操的时间、地点及内容的制定

早操时间:1—16周,每周周一至周五早上6: 20-7:40.早操地点: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沙地足球场等活动区域.早操形式:跑步、健身操、武术、球类等体育活动.

5.2 参加早操的要求、考核方式

全校所有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早操锻炼,平均每周三次.其余学生也应积极参加早间体育锻炼活动.严禁穿拖鞋、皮鞋参加早操锻炼.早操出勤率将纳入学生体育课平时成绩考核(平时成绩40分=课堂表现成绩 (10分)+早操成绩(30分)),若早操出勤低于16次者,本学期体育课程平时成绩为0分;出勤16次或以上者,见附件评分表,早操成绩总分为30分;新生、外出实习生可按实际在校上课周数,每周三次计算早操成绩总分数,对参与早操作弊的学生,取消本学期体育课程考试资格.

早操评分表

5.3 早操的组织与管理

学生早操锻炼由各学院负责组织与管理:体育教学部每天安排体育教师对早操的质量进行检查,并指导学生进行早锻炼:信息网络中心负责定期检查仪器,确保其正常运行;协同体育教学部对学生早操出勤数据进行处理:宣传部负责早操广播音乐的播放:保卫处负责仪器安全等工作:各学院负责本院学生参加早操锻炼的组织与管理,每月对学生参加早操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外出实习的学生由学院或教务处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因病或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早操锻炼的学生,办理免出早操手续,并上交学院学生科及体育教学部.

5.4 教师参与早操的要求

学生早操锻炼已经纳入体育课程管理体系,教师应坚决服从学校安排,严格按要求参加检查与指导学生早操工作,认真、仔细、公平、公正的计算体育课程平时成绩,体育教师指导工作的目标在于,体育教学职能部门制定每日早操活动指导分工小组,以学生社团及单项体育运动项目为主,自由活动为辅的早操活动模式,制定每日指导工作,划定指导区域,让更多喜欢锻炼运动的学生能够找到指导教师,提高自我锻炼价值.

5.5 指纹打卡机应用于早操可行性分析

在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个案分析过程中,在实施过程中前期使用人工盖章的形式确定学生完成早操出勤任务,在此过程中有出现的注意事项有:(1)学生盖假章情况.(2)一人替多人盖章情况.(3)学生出操卡片丢失情况严重.(4)期末统计学生工作量大.(4)不合格人数的最终核实复查任务重.(5)盖章人数多,体育锻炼时间少.(6)早操最终判定尺度难统一.

指纹打卡机在早操项目上的应用极大的杜绝作弊现象的发生,能有效的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学校对早操投入力度之大,要保证其继续长期执行下去,不是单一的走形式主义;能简化早操成绩统计过程,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指导学生如何参与体育锻炼;能做大压缩传统盖章时间,把早操真是目的体现出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其实现早期锻炼的习惯;能严格控制时间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打卡,超过时间将无法实现早操任务,最大限度的制约了只打卡不运动人群的数量.

6 “早操”纳入高校体育课体系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个案跟踪调查分析过程中得出:将早操成绩纳入体育课成绩考核,早操不合格学生将定为体育课不合格,体育课成绩重修.全年2学期的早操考核过程中,不合格人数下降为102人,提升率达到81%,每日出操学生人数提高近400人,学生早操态度有明显提升,积极性也在逐步提高,2016-2017第一学期数据统计显示,学生出操日均人数在下降,指纹打卡的有效性在逐步提高,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完成早操任务,采取2次打卡完成出操任务,极大的提高早操质量,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逐步提高.早操纳入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可行性分析如下:(1)针对性(2)单一性(3)鼓励性(4)参与性.早操成绩加入总成绩,直接促使学生利用早操体育锻炼的人数在增加,如网球班学生利用早操练习发球技术,足球、篮球班利用早操体能练习等,早操出勤率高的学生普遍体育课实践成绩偏高,利用此要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锻炼,提高身体机能,实现体质的逐步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全年早操情况汇总表

7 结论

早操制度实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工作不可分割的任务,早操的实施并运行是全校各部门之间合作共同完成的任务,需要学校职能部门组织、宣传此项任务,负责的教学机构认真落实完成任务,制定活动方案并逐步实施完善,通过早操对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促进身体素质提高的目的将会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长期坚持,通过对贵州理工学院早操形式跟踪调查并完善早操各项规章制度,目的在于为更好的服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做铺垫,通过增设指纹打卡机,为进一步完善早操要求,优化早操监管措施,实现早操制度长期有效实施,将早操评价纳入到体育课考核办法,经过研究、实施、修订标准等,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用分数的监督作用实现制度的逐步实施,并制定评价体系,在此过程中通过对比显示,将早操纳入到体育课成绩,是有效的措施,激励更多的人数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完成早操要求,实现课程与锻炼的互补,下一步将逐步完善“奔跑运动世界校园”APP软件开发及应用,是一款鼓励高校莘莘学子走出宿舍,健康生活的运动软件,学生只需拿一部手机,就可以在校园里随时跑步,无需排队打卡,且跑步过程中软件自动记录跑步数据,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让运动更方便的走入各位学子的日常生活中,此APP软件的应用,实现“互联网下的跑步模式”.

〔1〕段晓霞.高校早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7):111.

〔2〕吴莜珍.高校早操现状分析与对策的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3):86.

〔3〕陈红.高校早操改革思路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3):73.

〔4〕杨迎天.普通高校早操现状分析及对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9):115-116.

G807

A

1673-260X(2017)03-0129-03

2016-12-12

贵州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青年项目(2015QNXM12)

猜你喜欢

早操体育锻炼体育课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做早操
体育课
做早操
早操
做一做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