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间歇投喂对黄鳝成活和生长的影响
2017-04-06张恒曾明华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张恒,曾明华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434025 )
杨代勤
周期性间歇投喂对黄鳝成活和生长的影响
张恒,曾明华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434025 )
探讨了周期性间歇投喂对黄鳝(Monopterusalbus)生长、成活和肝体指数的影响。试验周期为56d,共设6种不同的投喂模式:每天投喂(S0)、饥饿1d投喂6d(S1F6)、饥饿2d投喂5d(S2F5)、饥饿3d投喂4d(S3F4)、饥饿1d投喂2d(S1F2)和饥饿1d投喂1d(S1F1),每组3次重复。结果显示,除S1F6组体重与S0组差异不显著(P>0.05),出现了完全补偿生长,其他各试验组体重均显著低于S0组(P<0.05),仅获得了部分补偿生长。S1F6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S1F1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各试验组(P<0.05)。S1F6和S1F1组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S1F2组成活最低,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S0组肝体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S1F6和S2F5组肝体指数次之,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表明:黄鳝通过间歇性禁食可以获得补偿生长,饥饿1d投喂6d的循环投喂方式养殖效果最佳,而且成活率高。
黄鳝(Monopterusalbus);间歇投喂;成活率;生长
由于诸多环境因素的变化,动物往往在生命周期中会出现因食物紧缺而导致饥饿胁迫的情况。当其恢复摄食后表现出超越正常个体的生长速度,这种现象称之为补偿生长[1]。同样,鱼类在人工养殖过程中也常因天气变化、饵料不充足和投喂不均而受到饥饿胁迫[2]。因此,采取科学的饲养措施,合理利用鱼类的补偿生长现象,对减少投喂次数和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鳝(Monopterusalbus)属脊椎动物门硬骨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3]。目前,有关黄鳝的年龄与生长、繁殖习性、胚胎发育和性逆转等方面的研究较为完善[4~9],而有关饥饿对黄鳝生长影响的报道甚少。本研究探讨了间歇性禁食对黄鳝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黄鳝养殖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黄鳝均为长江大学黄鳝研究所自繁个体。选取大小接近、体格健壮的黄鳝,经过消毒处理后,放入规格为2m×2m×1.2m网箱中暂养。试验黄鳝体重(23.68±1.66)g,体长(28.67±0.56)cm。
1.2 试验设计
试验分别采用每天投喂(S0)、饥饿 1d 投喂 6d(S1F6)、饥饿 2d 投喂 5d(S2F5)、饥饿 3d 投喂 4d(S3F4)、饥饿 1d 投喂 2d(S1F2)和饥饿 1d 投喂 1d(S1F1)6种不同的投喂模式,每组3次重复,饵料为蚯蚓中添加20%配合饲料,试验周期56d。试验期间,选择傍晚18:00进行饱食投喂,于次日早上8:00前将食台处的残剩饵料捞出,用吸水纸吸干后称重。
1.3 采样及处理
试验取样前均禁食24h,取样时将网箱全部捞起,统计每个网箱中黄鳝的尾数,然后每个网箱随机抽 10 尾黄鳝测量体长和体重,并解剖后取完整肝脏称其鲜重。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试验黄鳝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肝体指数(HSI)和成活率分别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增重率=[(Wt-W0)/W0]×100%
特定生长率(SGR)=100×(lnWt-lnW0)/t
肝体指数(HSI)=WH/WB
成活率=(试验结束剩余尾数÷初始放养尾数)×100%
式中,Wt和W0分别为终末和初始均重,g;t为实验周期,56d;WB为体重,g;WH为肝脏鲜重,g。
1.5 数据处理
试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One-Way ANOVA的LSD法进行显著性分析后,再采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每个数据均以3个重复试验所得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以P<0.05时表示显著性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周期性间歇投喂对黄鳝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表1,除了S1F6组体重与S0组差异不显著(P>0.05),出现了完全补偿生长,其他各试验组体重均显著低于S0组(P<0.05),仅获得了部分补偿生长。S0组黄鳝体重的个体差异较大,而S1F6组大小相近。获得部分补偿的各试验组中S2F5和S3F4 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低于其他各试验组。S0组增重率最大,达到146.78%,各组间差异显著性与体重相同。
由表1可知,S2F5和S3F4 2组黄鳝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但这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S1F2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1F6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所有试验组中,只有S1F1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不同投喂模式下黄鳝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
注:表中同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图1~2同。
图1 不同投喂模式下黄鳝的成活率
图2 不同投喂模式下黄鳝的肝体指数
2.2 周期性间歇投喂对黄鳝成活率的影响
间歇性禁食对黄鳝成活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其中S1F2组成活率最低,仅为48.33%,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S1F6和S1F1组成活率分别为82.22%和86.11%,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5),但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2F5、S3F4和S0差异不显著(P>0.05)。
2.3 周期性间歇投喂对黄鳝肝体指数的影响
周期性间歇投喂对黄鳝肝体指数的影响见图2。从图2可知,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黄鳝的肝体指数均显著性增加(P<0.05)。S0组肝体指数高达7.09%,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其次,S1F6和S2F5组肝体指数次之,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S3F4、S1F2和S1F1组的肝体指数显著低于上述3个试验组(P<0.05),3组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大小依次为S1F1>S1F2>S3F4。
3 讨论
按照补偿程度,鱼类补偿生长大致可以分为超补偿生长(Over-compensatory growth)、完全补偿生长(Completely compensatory growth)、部分补偿生长(Partially compensatory growth)和不能补偿生长(Non-compensatory growth)4类[10]。本研究中,禁食组S1F6在试验结束后体重超过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S1F6组和S1F1组的特殊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黄鳝具有在适当禁食再投喂后获得完全补偿生长的能力。而其他饥饿超过1d的各试验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尽管黄鳝的耐饥饿很强,但饥饿超过1d会降低黄鳝的生理功能及代谢能力,不利于实现完全补偿生长。这与阮国良等[11]分别采用禁食1d后再投喂1d、禁食2d后再投喂2d、禁食4d后再投喂4d和禁食8d后再投喂8d 4种方式投喂黄鳝后S1F1组获得的补偿效应最相一致。
成活率是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S1F6和S1F1组成活率都达到8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是因为对照组每天投喂大量高蛋白质、高脂肪的饵料,对于本来消化机能并不旺盛的黄鳝,明显加重了肝脏的负担,其抗逆能力降低。但是动物对饥饿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过度的饥饿将导致机体受损、生长抑制和死亡[12]。本研究中S2F5和S3F4组存活率较低,可能是饥饿时间过长,黄鳝体质虚弱,即使恢复喂食也难以摄食存活。类似的情况其他鱼类也有相关报道,如千年笛鲷幼鱼在完全不投饵情况下,饥饿 7~8d开始死亡,直至无法恢复生长和存活,且死亡率随停食时间延长明显升高[13]。
肝体指数在鱼类健康养殖中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肝体指数可表征鱼类的代谢能力,肝体指数越高,鱼类的代谢能力越强[14]。本研究中各试验组黄鳝在试验结束时,肝体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饥饿效应可降低黄鳝的肝体指数,且饥饿的时间越长、频率越高,肝体指数下降越明显。这说明较长时间的饥饿,黄鳝肝脏组成不能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依然存在饥饿效应。
目前,对于鱼类产生补偿生长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主要有以下3种观点:提高食物转化率[15]、增加食欲[16]、增加食欲同时改善食物转化率[17]。关于黄鳝补偿生长的机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对黄鳝补偿生长的研究比较浅显,并未涉及摄食率和饵料转化率。通过周期性禁食-投喂方法影响黄鳝补偿生长的机制尚不清楚,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1]邵青,杨阳,王志铮,等.水产养殖动物补偿生长的研究进展[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4,23(4):334~346.
[2]杨其彬,姜松,黄建华,等.斑节对虾的饥饿试验和补偿生长[J].南方水产科学,2013,9(5):25~32.
[3]李明锋.黄鳝生物学研究综述[J].现代渔业信息,2009,24(5):13~19.
[4]Li W T,Liao X L,Yu X M,etal.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s in a sex-reversal fish,rice field eel(Monopterusalbus)[J].Molecular Ecology Notes,2007,7:705~707.
[5]陈慧.黄鳝的年龄鉴定和生长[J].水产学报,1998,22(4):296~302.
[6]曹克驹,舒妙安,董惠芬.黄鳝个体生殖力与第一批产卵量的研究[J].水产科学,1988,(3):1~6.
[7]杨代勤,陈芳,李道霞,等.黄鳝的胚胎发育及鱼苗培育[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9,19(2):149~153.
[8]邹记兴.黄鳝性逆转与血清蛋白关系[J].水利渔业,2000,20(1):13~15.
[9]滕道明.环境因子对黄鳝性逆转的影响[J].内陆水产,2001,26(2):17~18.
[10]陈建春,叶继丹,王和伟.鱼类补偿生长的研究进展[J].水产学杂志,2013,26(3):56~64.
[11]阮国良,刘家芳,杨代勤.间歇性禁食对黄鳝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3,37(7):1058~1064.
[12]沈文英,寿建昕.鱼类补偿生长的研究进展[J].水利渔业,2003,23(4):40~42.
[13]区又君,刘泽伟.千年笛鲷幼鱼的饥饿和补偿生长[J].水产学报,2007,31(3):323~329.
[14]Corsi I,Mariottini M,Sensini C,etal.Fish as bioindicators of brackish ecosystem health:integrating biomarker responses and target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J].Oceanologica Acta,2003,26:129~138.
[15]李志华,谢松,王军霞.日本沼虾继饥饿后补偿生长研究[J].四川动物,2008,27(3):335~339.
[16]邓利,张波,谢小军.南方鲇继饥饿后的恢复生长[J].水生生物学报,1999,23(2):167~173.
[17]Luquet P,Oteme Z J,Cisse A.Evidence for compensatory growth and its utility intheculture ofHeterobranchuslongifilis[J].Aquatic Living Resources,l995,8:389~394.
[编辑] 余文斌
2016-11-03
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BA235); 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1503); 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2016ABA122)。
张恒(1992-),男,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水产养殖技术。通信作者:杨代勤,yangdaiq@163.com。
S966.4
A
1673-1409(2017)02-0021-04
[引著格式]张恒,曾明华,杨代勤.周期性间歇投喂对黄鳝成活和生长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