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肺复苏术情景式教学模型在中医院校临床实训中的构建※

2017-04-06贺文静王威吴秋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心肺情景

贺文静王威吴秋成

心肺复苏术情景式教学模型在中医院校临床实训中的构建※

贺文静王威吴秋成*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ICU科,长春130021)

目的通过建立心肺复苏术情景式教学模型,探讨其在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7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38人,采用情景式教学法;对照组38人,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课程结束后,考核2个班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与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情景式教学模型的应用与传统的课堂讲授配合实训练习相比,显著提高了心肺复苏术的教学效果,在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急救操作水平和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方面取得了优势。

心肺复苏术;教学法;模拟教学;中医院校;临床实训

从临床教学来看,中医院校西医教学的比例少,学生对西医课程重视程度不足,加之传统理论课堂教学效果差,五年制本科生急危重症抢救能力普遍不足,临床实践能力较差。为提高学生的临床抢救意识及心肺复苏术操作水平,笔者采用情景式教学模式,构建心脏骤停情景式教学模型,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2012级76名学生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人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教学,实验组38人采用情景式教学模型法教学。两组学生年龄分布、性别比例、基础知识及专业课学习情况无显著差异。

1.2 研究方法

1.2.1 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2组学生统一由课题组同一位高年资教师进行授课,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及教学课时进行授课。(2)实践教学:教学地点为我校临床实训中心模拟病房,设备包括挪威生产的高级仿真心肺复苏模拟人(SimMan 3G 212-00050)、复苏安妮模拟人、计算机、Laerdal病例编辑器、鼻胃管、面罩、简易呼吸气囊、输液设备、氧气设备、气管插管设备、抢救药品等。对照组采取我校急救医学传统实践教学方法,按照2010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由教师利用复苏安妮模拟人讲述并演示CPR操作过程,学生观摩后2人1组进行单人及双人徒手心肺复苏术的练习。实验组采取情景式教学法,利用计算机和Laerdal病例编辑器针对常见病因导致心脏骤停的病例进行编程设计。主要包括3种程序:①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抢救;②重症肺炎及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③脑出血导致心脏骤停的抢救。在每个程序中设置不同的临床场景,模拟症状包括有呼吸频率异常、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下降、血压升高、昏迷、抽搐等,辅助检查包括血气分析指标、心电图等。课程内容为教师导入临床病例,学生每6人1组组成急救小组,模拟抢救室环境,对SimMan进行接诊,根据教师编辑的SimMan症状及补充的体征等临床资料进行模拟抢救,根据学生抢救的情况适时调整模拟人的生命体征,最后由教师指导总结。

1.2.2 考核方法(1)理论考核。采用同一理论试卷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均为理论及实践授课内容,采用百分制计分。(2)实践考核。采用模拟情景案例的考核,将心肺复苏术与病例相结合,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学生再分别进行分组,每组6人,随机进行考核,采用百分制计分。

1.3 教学结果的评价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法的满意度,发放调查问卷76份,收回76份。调查内容为该组实践教学方法在提高实践技能、增进学习兴趣、拓展临床思维等方面的学生满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学生成绩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学生考核成绩从图表情况可见实验组学生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2组学生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分)

表1 2组学生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分)

组别例数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实验组3 8 8 8 . 2 6 ± 2 7 . 1 2 9 0 . 5 6 ± 4 2 . 2 1对照组3 8 7 6 . 4 2 ± 4 9 . 1 0 7 9 . 2 6 ± 6 2 . 2 3 P值< 0 . 0 5

2.2 2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学生通过理论+实训课后,对获得临床技能的评价,每项技能满分为10分。

表2 2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分)

表2 2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分)

组别提高实践技能增进学习兴趣实验组9 . 9 5 ± 1 . 2 3 9 . 6 6 ± 0 . 6 2对照组7 . 2 0 ± 0 . 4 4 6 . 1 2 ± 1 . 7 8 P值< 0 . 0 5 < 0 . 0 5拓展临床思维9 . 5 7 ± 1 . 0 7 7 . 0 1 ± 1 . 4 1 < 0 . 0 5掌握基础理论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团队精神9 . 0 3 ± 1 . 5 5 7 . 3 4 ± 2 . 1 7 8 . 9 0 ± 1 . 3 2 8 . 9 3 ± 0 . 5 9 7 . 6 3 ± 0 . 2 4 5 . 6 2 ± 1 . 8 8 > 0 . 0 5 > 0 . 0 5 < 0 . 0 5

3 讨论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急诊医学的及时性、系统性、有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急诊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很多教师所认识[1]。急诊医学理论的教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少有现成的模式和教学评估体系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2]。广大从事急诊教学的教师们提出增加课时数、扩大授课范围、规范教学内容等方法以改进心肺复苏术的教学效果,并倡导从临床出发培养学生的急诊临床思维[3-4]。然而中医院校的办学主旨为培养传承祖国医学的中医人才,相对西医院校来讲,西医教学的比例显著减少,使得西医教学成为学校教学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教师的积极讲授并未完全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气氛沉闷,学生比较被动,学习积极性相对较差。为推动中医院校的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学生临床急救技能,我们在心肺复苏术的教学中实施了情景式教学法的教学改革,构建心肺复苏术模型,运用多功能模拟病人培训学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显著提高了学生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

情景式教学法来源于案例学习法。案例学习法是以案例为基本教材,将抽象的理论概念置于具体情况下加以阐述,让学生尝试在分析具体案例中独立做出判断和决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5]。情景式教学法的实施有赖于高仿真模拟病人为代表的模拟医学教学,后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过去教师包打包唱的模式,有利于学生临床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正确思维方法的建立,提高他们的现场救护决策能力[6]。心肺复苏模型的构建主要以心脏骤停、急性呼吸衰竭为主,以临床真实病例为原型,学生为主导亲自参与每个病例的接诊、查体、诊断与治疗,配合气管插管术、电除颤术等急救技术,在演练过程中其理论水平、操作技能、沟通技能、团队合作技能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参与情景式教学的热情较高,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在增进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技能等诸多方面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沟通技能与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在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情景式教学法则有明显的优势,这更加符合现今社会医患关系形势下对急诊急救工作的要求。另外,由于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时间尚短,课时有限,参与的学生人数仍较少。全面实施情景式教学法有一定难度,很多细节及问题有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1]沈宏,王一镗.中国心肺复苏的发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1):13-14.

[2]陈海襄.中医院校心肺复苏教学的思考与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9):1562-1563.

[3]刘诗怡,辛莉.中医院校心肺复苏教学不足及改进方法浅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2):177-178.

[4]李春盛.急诊医师的临床思维[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3):324-325.

[5]崔炳权,何震宇,王庆华,等.PBL教学法的研究综述和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8(7):105.

[6]张明亚,罗良平.急救模拟人在心肺复苏术教学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129-130.

The Construc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odel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 Wenjing,WANG Wei,WU Qiuche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and ICU,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021,China)

Objective Through constructing situational teaching model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thods 76 students from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38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38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pplied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At the end of the course,the assessment of the two classes of student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was carried out.Result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teaching for emergency treatment.TCM students majoring in emergency operation level were improved,and got the advantage in cultivating correct clinical thinking metho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teaching method;simulation teaching;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linical practice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7.001

1672-2779(2017)-07-0001-02

:李海燕本文校对:房莉

2016-12-06)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No:GH150245】

*通讯作者:951644804@qq.com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心肺情景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情景交际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