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赞扬语的运用策略
2017-04-06刘海霞
刘海霞
摘要:课堂赞扬语是教师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课堂学习作出的评价,实现学生的自我认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赞扬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运用赞扬语的必要性作为出发点,分析了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运用赞扬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赞扬语运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赞扬语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93-01
一、小学语文课堂运用赞扬语的必要性
(一)课堂运用赞扬语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法宝”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尤其是小学生,刚进入学习生涯,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能够决定小学生对于学习的信心、兴趣、耐心等,对小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有意识地使用赞扬或是鼓励的语言,让小学生融入课堂。当小学生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时,教师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批评”变为“赞扬”。
(二)课堂运用赞扬语是新课标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能够站到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语文课堂是开展“人文关怀”的最佳地点,教师语言是体现“人文关怀”的最佳工具,赞扬性语言是“人文关怀”的最佳表现,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
(三)课堂运用赞扬语是语文课程性质的决定的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担负提升小学生文化素养、端正小学生思想道德、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正因为小学语文的重要性,因此对小学语文课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中运用赞扬语,启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有着重要意义。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运用赞扬语存在的问题
(一)对课堂运用赞扬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课堂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赞扬观念认识不到位,教师的赞扬语仅表现为“加油”“努力”等单一的词汇,学生已经产生的“免疫力”。教师在课堂中也没有认识到赞扬语要因人而异,往往是采取统一的策略,缺乏创新,导致“赞扬语”仅仅是形式上的表现,而未真正融入教师的教学观念中,也无法实现“课堂运用赞扬语”的重要作用。
(二)过度使用“赞扬语”
新课程改革强调“人文关怀”,但是在课堂上无限制地满足学生的要求,对于学生的任何表现都表示赞同与表揚,丧失了自己作为教师的原则与标准,这样泛滥地使用“赞扬语”不仅不会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导致课堂的拖延,甚至会导致教师丧失权威,课堂教学处于瘫痪状态。另外,在教学实践中,还有一些教师为了提醒自己在课堂中运用“赞扬语”,还会在自己备课的过程中加入“赞扬语”,学生在初次听到赞扬时会很兴奋,很积极,但赞扬成为一种习惯时,“赞扬语”的功效往往会减半,甚至会有“副作用”。
(三)赞扬语较为单一
在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固定的赞扬方法和单一的赞扬语言,师生之间表面上很和谐,但是缺乏情感的真正交流,看似以赞扬活跃气氛,但是让人感觉枯燥,缺乏感情。一方面赞扬的主体较为单一。小组赞扬、学生赞扬、老师赞扬等方式结合没有得到落实。另一方面,赞扬内容单一。赞扬语未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同样的赞扬语。
三、小学语文课堂赞扬语运用的策略
(一)赞扬语的运用要发自教师的内心
小学语文课堂赞扬语运用要发自教师的内心,不能仅仅是为了照顾学生的情绪。赞扬语的运用要尊重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要经过客观、认真的分析,是教师内心的声音,提高“赞扬语”的含金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赞扬语的运用要是深思熟虑后发自内心的肯定。
(二)赞扬语的运用要有理有据
小学语文课堂赞扬语运用要有理由有根据,不能笼统、单一、机械地进行赞扬。例如,学生的作文写得好,教师在赞扬语的运用中要说明哪里写得好,为什么写得好。另外,教师要学会用幽默的语言去赞扬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感觉到身心愉悦,并受到启发。
(三)赞扬语的运用要多样化
小学语文课堂赞扬语的运用要多样化,不仅是指言语赞扬要具有针对性、层次感、丰富性,还体现在“赞扬语”的行为表现。比如是教师对学生会意的微笑、点头、鼓掌等,通过无声的行为、表情等表达对学生的喜爱、肯定与赞扬。另外。一些手势动作如竖大拇指、爱抚、拥抱等,都可以表达教师的情感,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四、总结
小学语文课堂赞扬语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赞扬语”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培养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莉.小学初中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结构、发展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
[2]高超.试论教师运用课堂评价语言的问题及其影响——以小学语文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4(2).
[3]李小青.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J].新课程(小学),2015(2).
责任编辑:孙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