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留白”艺术策略研究

2017-04-06于宛平

现代交际 2016年15期
关键词:留白高中语文

于宛平

摘要:“留白”艺术源于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是在绘画中通过有意识的“空白”来更好地反映主题,在虚实结合的意境中,给人以美的享受。高中语文教学“留白”艺术的应用是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留白”艺术研究的意义作为出发点,分析了“留白”艺术在高中语文教学运用的现状,并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留白”艺术运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中 语文 留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92-01

一、高中语文教学“留白”艺术研究的意义

“留白”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教师要恰当的保持一种“度”,不能将课堂安排得满满当当,也不能对学生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在语文教学中恰当使用“留白”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树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意识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恰当地运用“留白”艺术,引导学生自己欣赏散文、诗词、小说等中的意境,既可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反之,教师在课堂中“满堂灌”,会导致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空间,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导致教师的一片“苦心”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因此,“留白”不是空白,是启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兴趣的法宝。

(二)有利于教师把控课堂节奏

课堂教学是有节奏的,不能过于紧张,也不能过于松弛,正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在紧张的教学过程中恰当的“留白”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和疲惫感,让学生在相对放松的氛围中,慢慢体会、消化、吸收课堂中的内容。“空白”艺术有利于将沉闷的课堂转化为灵动的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三)有利于学生培养情感,陶冶情操

语文课堂教学在获取知识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情感,陶冶情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要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体会融入文章所设定的情境中。恰当的“留白”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体会,让教学内容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魅力,了解世间百态,丰富与深刻自己的思想,既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又有利于学生培养情感,陶冶情操。

二、“留白”艺术在高中语文教学运用的现状

(一)教师未意识到“留白”艺术的重要性

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还未意识到“留白”艺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保证“高分”即可,而对于“留白”只是在浪费时间。

(二)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当前教学中,教师仍是课堂的主体,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学生只是课堂的附属,是教师的听众与观众。学生缺少话语权,懒于思考,不会主动提问,更不会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魅力、文化,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情操。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未充分发挥

新课改中提出教师在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引导的作用,大多数教师只是将语文的知识点一股脑地教于学生,而并没有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感受课文中的意境与美感。

三、高中语文教学“留白”艺术策略研究

(一)发掘文学作品价值

教师对文学作品理解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留白”艺术的运用,也会制约教学的最终效果。一是审视文学作品的空白。文学作品中往往会在某些段落出现省略号,有些内容有意不去描述,这就为学生制造了思考的空间。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文学作品中的“特殊性”,发现“留白”艺术运用的空间。二是通过设置问题等,激活文学作品的内涵。教师可以依据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设置问题,提供学生思考的空间。三是通过联想等,超越文学作品的限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文学作品时,通过联想学生自己的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

(二)明晰教师在课堂中角色定位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语文不仅是知识性学科,也是天然审美学,需要自然的情感交流。因此,语文教师不能一味“高高在上”,必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并留给学生恰当的空间。在“留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和点拨学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文学作品中的美感。

(三)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效能

“留白”艺术的运用要有层次、梯度,留白过大,学生会不知所措,留白过小,学生会索然无趣,因此“留白”艺术的运用要让学生在思考中体会到乐趣。另外,“留白”艺术的运用也要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总结

“留白”艺术在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掘文学作品价值,明晰自身在课堂中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效能,让学生“留白”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提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春兰.解读文学作品主题应持有多元的开放意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2).

[2]宋翠玲.在审美中体味古诗词的意蕴[J].学术论坛(探索),2009(4).

[3]李兆群.诗词教学启发学生想象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5).

责任编辑:孙 瑶

猜你喜欢

留白高中语文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