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研究

2017-04-06杨永

现代交际 2016年15期
关键词:环境成本国际贸易

杨永

摘要: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对社会发展有诸多不利之处,也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国际贸易发展的障碍。国际贸易和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成本外部化而致的产品价值和价格的不对等现象。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将从明确划分环境资源产权、科学制定环境资源费用价格等方面对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内部化进行探析。

关键词:国际贸易 环境成本 外部成本内部化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54-02

从经济的层面来说,国际贸易对环境既有积极促进作用也有消极负面影响。国际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源之一,如何在保障环境质量的同时促进国际自由贸易的发展是新经济形势下一个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必须面对、挑战和解决的重大课题。环境的外部性往往导致市场的失灵,而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对这一点有所忽视,这便使得市场不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生产和消费、商品与服务中的环境成本,商品价格扭曲,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趋于不协调、不合理,许多环境问题也随之产生,进而全球经济的发展也受到阻碍。

对于我国而言,要实现经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面对并解决长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关系,提高经济效益和产品环保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根据环境经济学理论,解决国际贸易中环境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为生产企业的环境财务成本,既可以避免和消除环境外部化及其负面影响,又能够促进自由贸易在同等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的贸易伙伴之间顺利进行。

然而,理论与实践总是有一定差距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影响力截然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环境要素的定价不同、对环境标准的规定也不一致,这就使得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内部化在具体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目的在于为解决环境和国际贸易之间的不均衡问题而系统地阐述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理论基础、探讨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的意义及其实施途径。

一、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有关概念及其经济学理论依据

1.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有关概念

环境要素禀赋的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可更新、可替代程度以及自然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环境的吸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若排污经济实体的排放量在环境的稀释吸收范围内,则不产生外部成本;但当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时,环境吸收污染物的能力下降,且环境的吸收能力属稀缺资源,故排污经济实体需要为排污支付费用。由于环境要素禀赋的评估较难实现量化,产权模糊,较环境成本而言可操作性差,故而有必要用环境成本概念替代环境要素禀赋。

环境成本包括正常利用环境资源所需支付的成本和由于生产造成环境污染所需支付的成本两个组成部分。前者的大小收到该地域环境要素禀赋的影响,环境要素充足丰裕,环境要素成本低,反之则高;后者即生产的外部成本受到当地环境质量标准严格程度的影响,环境质量标准高,生产者环保意识强、治理投入多,外部成本高,反之则低。环境成本分别受到环境要素禀赋和环境质量标准两方面的制约。

环境成本的内部化指的是將商品生产过程中正常的资源消耗值和环境破坏风险值共同纳入生产成本、计入商品价格之中,从而消除自然资源的外部性、体现其价值和稀缺性,从而改变由于市场价格扭曲而致的消极外部经济效益现状。环境成本内部化概念着重强调环境和资源的回馈性、有用性和价值性,使用和破坏都是需要付出代价、支付费用的,其价值大小取决于资源稀缺程度、生产全过程中资源环境破坏风险程度的大小。环境成本的内部化把环境成本同其他生产成本一同纳入商品生产价值计量,可以更加准确、科学、合理地体现商品价值。

2.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学依据

(1)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和稀缺性

经济学家认为公共物品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即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不可分割性。环境资源的利用不能排除他人参与共享,效用为多人所扩展应用产生成本为零,且环境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故可被认为是公共物品。由于其公共物品性质,生产者使用环境资源创造经济效益时支付成本很低甚至为零,资源的价格调节功能丧失,其作为公共物品被过度消耗。此外,由于环境对污染物具有吸收能力,往往起初可以容纳、稀释、吸收污染物而被人们忽视其重要性。

环境资源的稀缺性主要受到时间、地域的影响,它指的是在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域资源的有限性。资源稀缺问题本身具有相对差异性、多变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特点。自然资源的稀缺并不是资源的完全消耗或者绝对不可再生,其相对性和绝对性取决于生产消耗量与资源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若生产消耗量未达存储量极限,环境质量基本不受影响,边际成本和生产效益也不会受到影响,那么资源的稀缺就是相对的;反之,资源稀缺是绝对的。在我国,在自然资源有限和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双重制约下,环境资源日益显现绝对稀缺的态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难以取得平衡关系。长期粗放式发展方式会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竞争优势。而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不被破坏或降低破坏程度,从而缓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2)环境资源产权的不清晰性

产权包括私有产权、集体产权和公共产权三种,具有可交易性、有限性、可分性和排他性等性质,是集使用、决策、收益、转让等权利于一身的权利。由于资源环境的公共物品性的特殊属性,它属于公共产权范畴之内。产权通过有价值的商品交易体现,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产权的排他性使得交易责权清晰明确。然而资源环境的公共性使其失去排他性,生产过程中的责权分配不能清晰界定。资源环境产权的模糊不清不能对人们过度消耗资源的行为起到制约作用,进而也就加剧了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

二、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

对于国家来说,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利于改善生产工艺、优化商品结构。前文提到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廉价的劳动力、环境的恣意破坏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获取经济效益的发展方式。该模式势必会导致竞争力的削弱甚至丧失,更严重的是会使得资源环境耗尽枯竭,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环境成本内部化虽然短期内可能会降低企业生产效益,但着眼于未来,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推动作用下,企业生产加工工艺趋于环保化,工艺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可以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和竞争优势,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和改善,更加符合国际环保标准准入机制的要求,增强国产商品的核心竞争能力。

对于企业来说,环境成本内部化为技术革新提供了机遇。当今国际消费需求呈现出加速向环境友好型产品转变的趋势,国内企业必须通过技术革新,使生产过程资源利用最优化,才能生产出品质优良、价格合理的产品,促进绿色生产、引导绿色消费,实现生产者、消费者、社会和资源环境多方共赢。

2.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

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现需要靠环保技术革新、设备更新等一系列举措,这就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如果为了达到国际环境标准,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必然会有大幅增加,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丧失,影响企业销售和收益甚至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秩序。此外,环境标准对出口国产品生产环境成本内部化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产品的市场准入,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

三、环境成本内部化在国际贸易中的实现途径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都会有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风险,即出现所谓的“外部不经济”现象,其影响因素主要有环保观念不强、环境资源产权不明、环境资源价格不合理等。为实现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的内部化,需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实行并坚持“污染者付费”方法

所谓的“污染者付费”即要求所有排污生产企业必须为其所排放污染物支付费用。具体来说,由于环境资源的非排他性和公共物品性,容易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逃避责任,排污者付费则使环境资源有偿化,通过税收等举措,向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企业征收环境保護税,旨在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自然资源、筹集资金投入环保事业。

2.明确环境资源产权分配

无归属和零价格的产权制度对日益稀缺紧张的资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明确界定资源环境产权,实现资源环境的商品化和市场化,通过市场的供求关系调节资源环境的价格,既能有效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又能开创技术设备革新的新格局,长期坚持还能提高收益,逐步降低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生产成本,实现资源有效合理利用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制定合理的环境资源价格

通过前文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环境资源的价格可以反映其稀缺程度。环境资源由于其特殊性,并不能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化,此时,应当充分发挥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政府宏观调控参与环境资源价格制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排污标准体系的相关规定,制定合理科学的维护和损害赔偿价格标准,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生产成本,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环境资源稀缺性和公共物品性等特殊属性决定了其必须作为生产内部化成本才能有效降低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环境成本内部化对解决国际贸易和环境资源之间不平衡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明确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合理制定环境资源价格等措施是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有效方法。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提升产品环保品质和质量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在国际间贸易中的竞争能力,同时实现社会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丽.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15(4):35-37.

责任编辑:孙 瑶

猜你喜欢

环境成本国际贸易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风险控制的实践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自然环境因素对绿色债券信用质量的影响
浅析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