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期高校社区思政教育功能转换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7-04-06陈祥敏陈国庆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主阵地思政教育

陈祥敏 陈国庆

摘 要:隨着转型期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及环境的发展与变迁,高校学生驻留在社区内的时间越来越多,高校思政教育主阵地也由课堂转为学生社区。面对社区思政教育功能转换问题,高校针对性地提出适宜、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来保障社区作为思政教育主阵地的功能实现,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关键词:高校社区;思政教育;主阵地;功能转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069-03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加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媒体与手持装备的不断发展、变化和更迭,已能听见人工智能的时代脚步声等。已进入转型期的整个经济与社会大氛围不仅影响和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而且作为校内小社会的社区也在或被动或自发的过程中逐步成为思政教育主阵地。据实践调查和文献检索,本研究首次创新性地立足转型期高校学生社区功能转换,来系统研究高校思政教育和价值观养成所面临新问题和挑战。

一、转型期高校思政教育主阵地的转移及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基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导引,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导向性文件,不断推动大学生思政工作走向深入。这些文件在给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的同时,也不断指导和规范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但是,网络与物流技术在高校的无死角覆盖,依托移动智能终端的新技术、新装备、新业态的普及,学生“宅”在社区即可便捷获取需要的信息、知识、社交和物资等,社区由以休息为主的单一功能向学习、生活及社交等综合化功能转换,并且这一趋势使学生驻留在社区的时间越来越多[1]。加之,转型期开放的社会使学生必然受到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社区取代课堂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成为必然。在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和价值环境中,社区虽然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转移主阵地,但其在高校对学生思政教育方面却鲜有突破性和创新性成绩现状下,与以课堂为主阵地所面临的新问题却是一致的、共性的。

(一)高校对思政教育主阵地转移反映呆滞

转型期社会经济和技术环境的日新月异,因学习和生活等方式及综合环境的发展变迁引致的高校思政教育主阵地由课堂转移向社区,并且受多元外部环境熏陶的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方式、途径也发生了变化。但很多高校并没意识到这一变化趋势,亦或是不愿面对这一趋势,以至在对应保障措施、适应变化的教育方式与环境构建上显得极为呆滞,严重脱节于社区思政教育功能转换的实际需要。

(二)高校思政教育仍被边缘化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和政府一直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的陆续出台,为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的思政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各高校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也较重视,但由于缺乏有效落实和监控反馈机制等种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仍然边缘化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不自觉的地削减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时间、精力投入和经费、物资保障,而把更多的精力与资源放在了教学、科研上,导致部分专职思政教职工队伍在数量配备、素质修养、专业性等方面要求不高,同时,在学生思政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和创新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成果获取。

(三)传统思政课教育模式失效

传统思政课是高校学生接受思政培养和引导的最主要方式。但在转型期,很多高校很难突破思政课的传统思维,多数高校仍延续多年的课堂教学、讲座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且教学内容继续偏重枯燥的思政理论知识宣讲。这与转型期的大学生思想特征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分歧,造成了学生无学习的意识、兴趣和主动性,甚至反感和愤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模式已落后于时代要求,内容被教与学双方视为“鸡肋”,甚至被划定为阻碍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惯性阻力。

(四)思政师资队伍锻造力度欠缺

各类高校思政师资队伍基本大同,其涵盖辅导员、班主任、思政理论课教师和党团员干部。他们身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是担负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责任主体。该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否科学合理、配备上是否配好配齐配强、机制是否合理、认识和素养是否符合要求等都关系着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成果。但目前很多高校因对思政师资队伍锻造力度欠缺而存在思政教育师资队伍政治素养不高、专业性不强、业务能力不全面、人员配备达不到国家标准等诸多问题,造成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在基层就落实不彻底,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效。

(五)思政教育信息载体建设不足

网络信息载体因其普及性、时代性特征,符合转型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已经成为大学生认知世界的主要途径,极大影响了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意识到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亦或根本没有意愿投入相应人力和物力来进行网络思政教育资源整合、配套技术研发,造成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缺少时代特征,相对落后。

(六)社会实践的思政教育功能被弱化

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在校大学生依靠学校和社会力量,根据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完成个体社会化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深入实际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认识和了解社会,从而获得自身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形式[2]。社会实践是强化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对于高校学生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但目前很多高校将主要精力放在特色或品牌的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上,而整体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则缺乏普遍性、广泛性和创新性。另外,很多高校的实践活动重形式、轻实效,也造成社会实践资源和教学资源浪费等问题。这都直接导致高校学生思政在实践环节被弱化,影响着其有效性的提升。

二、转型期高校思政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转型期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问题原因其实也就是高校社区思政教育的问题原因。忽视或轻视导向下的思政教育内容升级、模式改革、环境构建及机制完善,没有权变性地跟随教育主阵地转移、教育对象诉求变化、综合环境发展变迁,是高校思政教育问题存在的最主要原因。

(一)功利化發展倾向下思政教育的消极懈怠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标准要求渐高,加上高校生源逐年呈递减趋势等,转型期的高校生存和竞争压力很大。为了宣传和包装自身的教育品牌,各高校都不断增加经费投入,以优美的校园、舒适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完善的娱乐与休闲设施等显性的硬件建设和传统的专业特色、就业率等方面来吸引和招揽生源。相对来说,高校的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则显得不是那么有吸引力,这样势必促使高校因功利因素而削减在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上的经费和精力投入,对其可持续发展或适宜客观需求的变革消极懈怠。结果是,面对党和国家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要求和检查,往往应付了事,检查前临时抱佛脚,检查后一切又回到原点,整个工作原地打转、不思进取。

(二)综合环境变化下缺乏与时俱进的权变

人离不开环境,人和环境的作用是交互的,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环境的熏陶,使自己的思想发生变化。环境是影响人们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外在因素,人的正确思想或错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与环境发生密切的联系[3]。转型期的社会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国家与民族之间文化深度渗透和交融,加上西方思潮和价值观念影响以及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实用特征,对于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因其很难理智判断和分析综合的社会环境,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思想和行为,甚至造成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扭曲、道德缺失,以及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这些经济与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给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而高校却没有权变性应对办法与措施,更别说配套保障资源的有效配置、教育经费模式的主动性变革与教育环境的与时俱进重构。

(三)思政教育的主客观价值诉求没对接顺畅

虽说高校也和经济社会一样处于转型期,但高校思政教育从教育方式仍然延续传统“单向填鸭式”的传授方法,从理论上继续空洞不贴合实际且无创新性和时代特征,从内容上主要强调党、国家和社会的客观需要等。基本没有或很少去研究分析转型期综合环境动态变化下大学生自身的需要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诉求的变化,以及思政教育主阵地由课堂转向社区趋势下的主客观诉求顺畅对接的应对方法和措施。这样,思政教育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出现反感和厌烦情绪,何来参与和配合并目标一致的相互促进。

(四)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尚待完善

这是个老话题,但它确实仍是影响转型期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且持续的原因。转型期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更是一项系统工程,更需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包括决策、制度、评估、反馈等,并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但是,目前多数高校没有花精力和时间去对学生思政教育进行最基本的探索、研究和创新,更谈不上思政教育工作的系统化管理,以至造成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缺乏指导、激励和约束,随意性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转型期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对策研究

据调查和检索,围绕转型期高校学生驻留时间平均占其一天时间的2/4的社区来研究高校思政教育主阵地转移所引起的社区思政教育功能转换的问题分析和措施,尚属于首创性观点。面对新的思政教育主阵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新环境及新教育对象,高校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和措施来应对并取得适宜的效果呢?

(一)把握趋势,厘清认识,从高校发展战略上谋划与建设社区思政教育新环境

高校自身应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担起社会责任,真正认识到学生思政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品牌树立的根本性保障,是高校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首要任务,着力打造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良好教育环境。

首先,高校决策层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时代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甚至对学校的利益性,把握经济与社会环境发展和变迁趋势、学生的个人意识形态需求,把社区建设及社区思政教育环境建设纳入到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进行综合、系统和全面谋划和布局。

其次,根据学校发展及育人目标的战略布局,及时、有效、足额地配置资源,做好社区硬件建设和社区学生思政教育硬件环境构建,将社区原来的住宿单一功能扩展转换为住宿、自学、教育、社交、文娱、体训等综合功能,保证社区作为学生思政教育新阵地的综合功能实现。

再次,全方位地加强社区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包括社区软硬件环境管理、安全管理、运营流程、师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等规章制度,打造规范有序的学生思政教育软环境体系。

(二)认准需求,掌握痛点,从专业化与规范化角度打造立体型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队伍

据调查研究,虽然高校思政教育主阵地已转移到社区,但学生面临的充斥着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等外部环境却依旧;虽然学生崇尚个人价值,但对未来自身个人价值实现的不确定预期使学生迷茫甚至焦虑;虽然学生抵触甚至排斥传统思政教育和价值观塑造的内容和模式,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学生不需要思政教育和价值观树立导引。因为学生也清晰地认识到:个人价值的有效实现必须尊从或顺应自身所处的大中小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迁趋势。他们迫切希望接纳适应时代潮流、符合所处环境特点、尊重他们多元意愿和差异性的正能量、多形式、动态发展的思政教育内容与形式、价值观塑造养成环境和导师,这既是学生的需求点,也是学生意识形态建构需求的痛点。

对此,打造素质与能力上专业与规范、结构与成分上立体与综合的思政教育、价值观引导师资队伍才是最根本的基础和保障。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把思政教育及学生价值观引导工作的重心转入到社区主阵地,并结合社区特点、学生需求及其痛点等,依据全校“一盘棋”理念、“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专兼结合”原则及系统思维来把对应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党政队伍、辅导员队伍、班主任队伍、优秀学生组成的榜样志愿者队伍、心理咨询师队伍、社会意识形态导师甚至专业教师队伍进行分层整合、统筹协调,建构一支知识、年龄、性别、职称和职业擅长等合理,以及全覆盖学生需求、各自准确定位学生痛点的思政教育与价值观引导的稳定队伍。

(三)充實内容,丰富形式,以思政课的内容变革及教育方式丰富来提升学生思政教育的时效性与实效性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教育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是大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高校思政课的时效性与实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学生的成长成才及其群体意识形态是否良性的大局。要保证思政课时效性和实效性,首先,现行的传统思政课教材不仅具有过度理论性和滞后性特点,而且其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不能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自然就不能激起新时代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所以,高校要充实体现时代特征的思政课内容,从以课堂教授为主转换为以社区为中心的教育引导;其次,高校要更新和丰富思政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教师利用现代化媒体和网络手段及便捷多样性传播工具,以MOOC或网络互动课等形式,并引入动漫、虚拟视觉等将空洞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快乐化和生动化,贴近学生的现实生理、心理、行为、价值导引特点,来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再次,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如教学制度、监督机制等,给予相关制度保证;最后,加强经费投入,支持硬件建设,给予思政教育在社区开展必要的场地、场馆、仪器、资料等,满足实际需求。

(四)紧跟时尚,开发路径,利用新技术、新工具和新媒体构筑学生思政教育助力平台

在移动网络、手持智能终端时代,网络信息媒体由于其自身特点和优势,成为高校学生认识社会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对多所高校调查和文献查阅显示,高校学生多媒体智能手机全天候随身,非睡眠时间几乎都难离开网络信息的氛围,电脑与手机成了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社交互动等的最主要工具和途径。所以,高校要充分意识到信息媒体及传播与获取工具在思政教育中的优势,建立和完善校内媒体和官方信息交互平台为依托的社区新媒体教育和宣传平台,并利用在社区可能的空间、人流路径上武装基于网络的流媒体和内容定期更新的静媒体装备,有效配合学生自由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等,构筑起社区思政教育立体环境和助力平台。

这样,符合时代特点并具有新媒体业务能力的思政队伍培养起来了,新媒体网络平台建立起来了,监督及运行机制明确了,就形成了“人、平台、机制”立体的社区新媒体网络信息思政阵地。这些都必然形成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并具有知识、思想和趣味特征的综合信息载体,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养成进行干预和影响,以获得预计的思政教育效果。

(五)以人为本,学用结合,让学生社区社会实践真正成为学生思政教育的新功能场

以社区为主阵地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无论是以立体构成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和引导、综合软硬件养成环境的建构和耳濡目染,还是各种配套保障与支持体系、高效运营机制的设立和协调助力,都必须立足于教育影响对象及其参与者,体现出对其人、人性及合理诉求的尊重和满足[4]:隐形与对话教育,建构起学生的的信念目标、提升施教育者的人文素养等。“以人为本”,具体而言,一是高校要以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善待施教者为出发点,始终不忘育人和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初心,创造性、变革性地采取多种渠道和途径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和建立养成环境;二是想方设法提高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参与度,真正把学生思政教育做到贴合实际、贴近生活切合学生价值观树立需求和高校育人目标;三是要关注家庭困难、生理缺陷、心理问题等学生特殊群体,建立有效的双向和隐形沟通、交流和疏导渠道,并健全奖、勤、助、贷等保障机制,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维护学生的权益,增强其归属感、认同感等。

基于现代理念、国际化视野建构学生社区在我国高校已是一种趋势,新型学生社区已逐步由以休息为主的单一功能向学习、生活及社交等综合化功能转换,处处存在着给学生提供学用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项目、内容、场所和机会。高校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引导功能,既要注重校外的校企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又要构建合理的校内社区社会实践系统。高校社区通过明确其社会实践组织机构、探索和设计转型期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社会实践激励和保障体系、促使社会实践育人效果的扩大化等方式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确具实效。同时,高校社区要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念,认识到学生的社会实践既不是走过场、摆样子,也不是简单的假期短暂的、临时的突击行动,更不是个别学生的“特殊待遇”。而是需要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策划和组织,并根据其心理、年龄特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专业指导师资队伍指导下有规范、有秩序、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实践活动,以及赋予实践活动以思政教育的意义。

结语

经济和社会转型期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是一件具有时代特征和阶级使命的复杂而系统性人才培养任务。虽然其教育主阵地因新技术的发展推动而转入学生社区,但并不能说高校社区外的思政教育就成为“鸡肋”而不予重视或者予以忽略。对此,高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事物的相辅相成性和共同作用的共振性,有且只有这样才能不忘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初心,尽心尽力、踏踏实实地办学和办好学。同时,把握思政教育趋势,与时俱进地不断升级或变革师资队伍、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鉴于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定要等同于高校的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建设,并纳入高校战略谋划及成为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虽然创新性地清晰分析了转型期高校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和产生原因,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对应的综合对策与措施。但是,客观环境越来越复杂、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高校学生因外在多元价值与文化影响的内在个性或共性需求也多样化与复杂化,从而显出本研究上述已提出研究内容的“捉襟见肘”,也使得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研究课题仍有许多继续延伸的内容和空间。

参考文献:

[1] 陈祥敏、宗和静,高校社区化管理模式应用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6):61-64.

[2] 王丹,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4,(6):298.

[3] 冯程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140-141.

[4] 牟、陈祥敏,大学生社区化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2):48-51.

[责任编辑 杜 娟]

猜你喜欢

主阵地思政教育
坚守普法主阵地 五年耕耘结硕果
站稳立场,让课堂成为“主阵地”
党校教师在“两学一做”中的导向作用
培养学生写字能力的三个重要方面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