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企业的工商人类学研究

2017-04-06林嘉田广��

中国市场 2016年52期
关键词:小微企业

林嘉 田广��

摘要:以汕头为例,分别从企业与保险公司的角度,运用工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分析,指出汕头小微出口企业面临贸易难和投保难的两难问题,提出政府统保是当前解决小微企业投保难的有效途径,进而帮助小微企业缓解贸易难问题。

关键词:工商人类学;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小微企业;政府统保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2030

一、引言

汕头素有“百载商埠”之称。1858年恩格斯就指出,汕头是当时中国“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汕头拥有得天独厚的海岸线港口资源优势,也曾历经繁华。然而,汕头外贸经济的发展速度已与时代发展速度极不匹配,究其原因,错综复杂。小微企业众多,是汕头外贸经济发展规模受限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然而,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众多的小微企业同时也具有分散风险的先天优势。在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下,小微企业众多既是地方经济抵御风险的有利因素,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促使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保险作为社会的“稳定器”、经济的“助推器”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在国家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大方针下,汕头长期稳定发展外贸型经济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当前,出口企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以及一般经济活动中的商业风险,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一项重要金融工具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使用。

国内学者就出口信用险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王国军、王德宝(2014)采用2002—2013年我国外贸出口额、8个出口行业和出口到84个国家(地区)的贸易额,以及同期出口信用保险数据作为样本,在扩展引力模型的框架下,从多个层面、用多种方式研究了出口信用保险与我国外贸出口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出口信用保险在增加出口、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以及船舶、机电产品等具有较高外部融资需求行业的杠杆作用更为明显。冯巧玲(2015)以1989—2013年的数据位样本,基于单位根验证和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研究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出口信用保险是促进贸易发展的重要原因且两者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

近年来,中国保险学者对出口信用保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通过建立数据模型的定量研究方法来论证出口信用险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研究出口信用保险的经营模式,强调要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积极促进作用。从可查阅的资料来看,尚无运用工商人类学质性的研究方法在该领域开展研究。

二、背景介绍

在2013年1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获批经营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之前,出口信用保险由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独家垄断经营长达12年。在过去12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速度迅猛。近两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整体出口贸易总量仍然很大。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的出口占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就是贸易渗透率,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程度极不匹配。中国信保独家垄断经营的弊端也不断显现,诸如规模偏小,承保能力偏低,地区发展不平衡,费率偏高等。由于受政策、资本、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出口信用保险地域发展不平衡,表现在经营机构设置的区域不均,甚至在沿海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地区都缺乏足够的经营机构网点。受出口信用保险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影响,汕头出口信用保险在过去十几年间发展迟缓。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至2015年,汕头每年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在35~40家,年均出口信用保险保障的出口贸易额约为13亿美元。数据显示,2014年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35家,其中小微企业7家;2015年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38家(企业自发投保,参加政府统保的企业除外),其中小微企业17家。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14年汕头出口企业1852家,出口贸易额6969亿美元;其中小微企业1315家,出口贸易额1187亿美元。2015年汕头出口企业1582家,出口贸易额6757亿美元;其中小微企业1070家,出口贸易额1049亿美元。从两年的数据统计得出,2014年和2015年汕头出口信用保险企业投保率和贸易渗透率均不足2%,小微企业的投保率和贸易渗透率甚至更低。由此可见,汕头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与汕头出口贸易的发展程度是极不匹配的。中国信保的独家垄断经营不利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实际情况,不能全面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出口贸易的积极作用。

中国人保自2013年1月1日起获批试点经营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成为国内首家具有资格从事该业务的商业财产險公司。笔者之一任职于中国人保,自2013年开始,全程参与出口信用保险的市场调查、客户拜访、方案设计、签单达成、理赔服务等,有效拜访企业共43家,其中小微企业20家;投保企业14家,其中小微企业7家。在此次的田野调查中,笔者分别从企业和保险公司两个角度入手,首先,深入企业内部,采用深入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对汕头出口企业规模及企业性质、企业管理和信用风险控制等有较深入的了解。通过这项研究,分析这些因素对汕头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影响。其次,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对43家目标企业的承保情况进行调查。分别对43家目标企业“投保主要目的”、对其中29家未投保企业“保险公司未承保的理由”以及对14家已投保企业“保险公司已承保的理由”进行统计分析。从“承保”与“未承保”的结果中,总结企业投保成功的经验,分析保险公司未能承保的原因。

三、工商人类学研究方法

工商人类学(Business Anthropology)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人类学包含四个子学科——文化、语言、考古、生物和体质人类学,任何一个子学科中的实际运用都被称为“应用人类学”,有些学者将应用人类学视为人类学的第五大领域。人类学观点和方法运用于实现实际目标,被称为“工商人类学”。工商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工商民族志,参与式观察是民族志基本数据的来源,它要求调查者必须同时是调查组织生活中的参与者,同时要保持作为一名观察者的距离,而且观察者要用客观事实去描述观察到的内容。民族志作为一种理解“本土人”文化的工具,是开启潮汕本土企业工商管理研究的一把金钥匙。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包括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资料分析法。通过与目标企业长期的沟通和合作,笔者与企业相关人员建立友好互信的关系,经常就外贸实务、企业经营、风险管理方面的细节问题与研究对象进行开放式讨论,并就某些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与目标企业的长期接触过程中,对企业进行深入调查,收集一手资料,通过比较企业规模及企业性质、管理能力、信用风险控制水平等,分析这些因素对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影响。

在对每家企业的实地调查中,通常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包括老板、职业经理人、财务总监、销售总监等进行访谈。在为期3年的民族志調查研究过程中,笔者先后对43名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与100多名企业员工进行过开放式交谈。通过访谈和观察,初步了解企业规模、企业性质、经营管理和信用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年出口规模是多少”“所属行业类型是什么”“是否是制造业”“是否有进出口权”、“是否有境外关联公司”“是否埋单出口” “是否是家族企业”“是否雇用职业经理人”“是否赊销”“是否有信用风险管理措施”“是否曾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等等,如表1所示。保险公司调查人员仍会对询问结果进行核实。例如,通过参观企业的厂房与办公场所,验证企业行业类型与生产规模;通过与相关人员交谈,侧面了解企业的人事安排情况;通过比较企业出口海关数据与企业提供的出口数据,摸查企业出口贸易方式的真实情况等。

(一)从企业角度分析的工商人类学研究发现

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的需求会引起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动机,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保险需求是企业产生投保动机的前提,是产生投保动机的根本原因,而投保动机则是这些需求的具体表现。那么,将这些需求转化为投保的动机,需要产生动机的两个条件:一是内部条件,即企业内在的客观上确实存在的保险需求,对保险有足够认识,有支付保险费的能力;二是外部条件,即社会环境、群体影响,能满足企业的保险需求的保险产品等。比较目标企业的出口规模大小及企业性质差异、管理能力及信用风险控制水平的高低等,分析这些因素对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需求和动机,以及做出投保决策时产生的影响,并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讨论:

1企业出口规模和企业性质对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影响

通过对43家企业的长期深入调查,从企业出口规模和企业属性看,2015年出口金额300万美元以上的23家,出口金额300万美元以下的20家,占比分别为53%和47%;除了一家是国资委属下的上市企业,其余均为私人企业。从企业所在的行业和企业类型上看,均从事汕头地区较为发达的,如玩具、服装纺织、印刷包装、鞋类、食品农产品、光盘音像产品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而其中38家是制造业,占比88%。这与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汕头经济结构中占相当大比重的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这些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收取国外企业的代工费,依靠廉价劳动力维持生存。再加上潮汕地区有行业区域集中的特点,由于产品存在同质化,企业之间互相压价,使企业本已微薄的利润空间继续受到压榨。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决定了企业只能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边际成本,通过薄利多销、加大订单量来获取经济效益。对于众多的小微企业而言,规模化生产显然难以实现,面临复杂多变的海外信用风险,一旦遭遇坏账损失,使本已十分微薄的利润雪上加霜,甚至会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显然,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是汕头出口企业的客观需求。将需求转化为投保动机的一个内部条件,是企业有支付保费的能力。然而,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生产规模小等特性,造成了汕头出口企业利润微薄。如果利润不能覆盖成本,信用风险又无法把控,企业宁可放弃交易机会,投保的需求也不会产生。因此,企业出口规模和企业性质对企业支付保险费的能力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保险费率正是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最关注的承保条件之一。

2贸易方式、管理能力和信用风险控制对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影响

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贸易方式对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影响

汕头企业出口贸易方式除了一般出口业务,即以企业的名义与海外买方签订销售合同,出口时以企业名义报关,直接交付海外买方外,还普遍存在通过一般代理出口、通过境外关联公司销售的贸易方式,这两种常见的出口贸易方式对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是通过一般代理出口的贸易方式。汕头企业出口贸易普遍存在的代理出口(或俗称埋单出口)。代理出口是指没有出口权的单位要出口货物,必须以某个有出口权的单位的名义向海关申报出口;没有出口权的单位付钱给有出口权的单位,向有出口权的单位购买一套合法的出口报关资料向海关申报。埋单出口只要如实向海关申报,且没有违反海关的相关法规就属于合法行为。除了没有出口权的企业采取埋单出口的方式,有出口权的企业也常通过埋单出口来降低成本。在现行的海关及税务制度下,埋单出口仍属法律许可的普遍现象。埋单出口的过程中,企业并没有用自己企业的名称报关及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后,如果出现理赔,投保企业无法提供与企业同名的一整套报关材料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无法实现理赔,也就无法满足企业转嫁风险的投保需求。

二是通过境外关联公司销售的贸易方式。汕头出口企业跨境关联交易的主要方式是货物贸易项下的关联交易。关联交易的企业,通常是指发生交易的企业,在股权、经营或人员等方面,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拥有或控制关系。汕头跨境关联交易的企业普遍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境内公司仅为“加工车间”,生产经营、产品价格、资金划拨等完全受境外公司控制。另一种是本土企业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到海外设立销售公司,将货物销售给关联公司,再由关联公司分销给众多经销商,以此来减少中间贸易环节,打开海外市场。调查中发现,汕头出口企业大多在香港注册的关联销售公司,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除了个别商品外,绝大多数进口货物无须缴付关税,清关手续也十分简便,从香港中转出口的货物,还能避开反倾销等限制,可以避免诸多麻烦。无论是控制权在境外母公司,或者在本土出口企业,关联交易双方都具有利益同一的关系,在资金结算方面,通常由境外公司与外商结清后,再综合考虑资金需求以及境内外税收政策等多种因素灵活安排。那么,投保出口信用险作为保障收汇安全的一项手段,出口企业也可以选择以其境外关联公司作为被保险人在境外投保。

企业通过一般代理出口或境外关联公司销售,主观上是为了节省经营成本,追逐和实现利润,但客观上存在规避监管,逃避纳税的现象。因此,外界对于企业通过一般代理出口或境外关联公司销售这部分的贸易,往往是雾里看花,虚实难辨。保险公司虽然可以通过在保单中约定出口企业与其代理公司或关联企业作为共同被保险人,直接承保代理公司或境外关联企业与海外买家之间的交易。但是,出口企业在投保时需向保险公司如实申报其真实的贸易情况,对此出口企业顾虑重重。企业内在需求与外部监管环境产生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将投保需求转化为投保动机。

(2)企业管理能力对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影响

在对目标企业的访谈中了解到,在43家目标企业中,有32家企业是家族企业,而家族企业中聘任职业经理人的只有8家。汕头出口企业具有很强的城镇企业色彩,大多数企业是由小家庭作坊逐步发展起来的私营企业。家族式企业的管理大部分依赖创业者的个人智慧,任人唯亲,靠家族成员维系企业管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逐露弊端。因此,有能力、有抱负的私营企业主们纷纷引入企业经理人制度,高薪聘请外贸人才和财会人才担任企业高管。在对目标企业进行营销的过程中发现,聘任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远远高于没有聘任职业经理人的企业。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企业是否有能力或有意识聘任职业经理人,从另一个角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管理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是否有保险意识,也是企业将保险需求转化为投保动机的内部条件之一,是影响企业主最终做出投保决策重要因素。

(3)企业信用管理对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影响

在与调研企业的交流中,企业主忧心忡忡地诉说了企业面临着“不赊销等死、赊销早死”的窘境。业务要扩展,销售要增长,就得满足大客户迟还款的要求,这势必造成运营资金紧张;而财会部门要求货款要安全,收支要平衡,因为一笔坏账的损失需要更多笔的有效销售所赚取的净利润来填充,而账款拖延造成的利息成本通常至少要超出坏账损失的10倍。那么,什么是赊销?赊销是信用销售的俗称。赊销是以信用为基础的销售,卖方与买方签订购货协议后,卖方让卖方取走货物,而买方按照协议在规定日期付款或分期付款形式付清货款的过程。信用支付方式包括信用证(L/C)支付和非信用证支付,非信用证支付方式包括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和赊账(OA)等支付方式。其中:付款交单(D/P)指买方取得货运单据以买方先付款为条件的贸易合同的支付方式;承兑交单(D/A)指买方取得货运单据以买方承兑汇票为条件的贸易合同的支付方式;赊账(OA)指买方在未付款或未承兑汇票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取得货物或货运单据的贸易合同的支付方式,包括付款交单和承兑交单支付方式下的货物空运、陆运、部分货物单据直接寄至买方。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产生相互作用的影响。一方面,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是否建立了一整套较完整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例如,“是否有明文的信用管理规则”“是否有信用管控激励体系”“是否有信用管理责任人”等;在贸易过程管理中,“在贸易合同中是否约定物权保留条款”“是否约定发票开票期限”“是否对买方实行授信管理”等;发生逾期时,“是否对催收时间及方式进行明文管理”“是否采取应收账款保障措施”等。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一项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对于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需求更加强烈。另一方面,企业将保险需求转化为投保动机,还需要另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是满足企业保险需求的保险产品和服务。由于汕头地处粤东地区,出口信用保险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出口信用险的供给不足,出口信用保险的供给不足反过来也抑制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导致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动机相应减弱。

(二)从保险公司角度分析的工商人类学研究发现

了解客户需求是保险公司业务员成功展业的第一步,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客户投保需求主要包括如风险转嫁、银行融资、财务规划以及业务拓展等方面。保险公司在审核项目时,通常偏好具备较好销售和信用管理能力的企业,排除风险逆选择。保险公司承保情况调查结果统计显示:

第一,已投保企业占比较高的投保主要目的有“信用风险控制”“扩大贸易规模”“对新客户放账销售”等;未投保企业(包括保险公司拒保及客户无投保动机)占比较高的投保目的有“转移高风险国别的买家风险”“转嫁信用风险以外的贸易风险”“融资担保需求”等。从这项调查中发现,如果企业基于信用风险管控和运用的目的投保,而不是基于单纯的风险转嫁目的投保,企业投保的成功率较大。

第二,“不可保风险或不可保责任”及“买方无法授信或授信额度达不到预期”是保险公司拒保的主要理由;“认为风险可控,不想增加保费投入”及“无法提供融资便利”是客户未产生投保动机的主要理由。从这项調查中发现,企业与保险公司双方在投保与承保上未能达成一致的原因是,企业认为需要投保的风险,保险公司认为风险不可保;保险公司认为可保的风险,企业认为风险可控,不需要增加成本去投保,这就导致了风险因素的选择性投保,即风险逆选择。然而,对于风险逆选择保险公司在审核时采取坚决回避的态度。

第三,保险公司承保的理由主要有“企业规模较大,管理规范,风险控制能力较强”“企业经营正常,内部管理较规范,买家资信评级较高,可予授信”等。企业与保险公司双方在投保与承保上达成一致的原因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经营管理能力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企业只有在不以转嫁风险作为唯一的投保目的时,保险公司才能够对投保企业的风险做出全面而且客观的评价。

第四,在对43家企业是否存在选择性投保做出判断后发现,无论是已投保企业或者未投保企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选择性投保。区别在于已投保企业属于非风险因素的选择性投保,例如新产品、新区域、新买方等,保险公司可通过保单约定的形式特例承保;而未投保企业属于风险因素的选择性投保,例如,买方所在产业发展前景不明朗、买方所在国家属于高风险国别、买方已有拖欠或坏账历史等。

保险经营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经营,除了要贯彻一般商品的经营原则以外,还要遵循特殊的经营原则,大数法则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概率论的大数法则是保险人计算保险费率的基础。只有承保大量的风险单位,才能从无限单位数量得出比较精确的预期损失结果,并厘定合理的保险费率,使在保险期限内收取的保险费和损失赔偿及其他费用开支相对平衡。大量的风险逆选择会使一个地区的实际损失结果大大超出保险精算中的预期损失,使保险费率厘定与实际发生偏差,导致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降低,在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中表现为单个险种的区域性经营亏损。在这项调查中发现,汕头企业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质量普遍不高,存在风险逆选择的可能性较大,這也预示着保险公司未来将面临高赔付的经营风险,进而指引保险公司在汕头实行更加谨慎的承保政策,并相应提高承保条件和费率。

五、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企业工商人类学研究的启发

以下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从企业角度出发的工商人类学研究启发

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复杂多变,以及影响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需求与产生投保动机条件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实施投保行为过程的复杂性。通过以上章节对汕头出口企业投保行为的观察分析和对其投保心理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贸易难,保险需求旺盛。汕头小微企业众多,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市场竞争力有限;管理能力和风控水平不足,凭借自身的能力无法对海外信用风险进行甄别和评估,发生风险后,难以承受风险造成的损失。因此,小微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风险控制和收汇保障的功能产生强烈的保险需求。

第二,投保难,内外部条件不足影响了保险需求转化为投保动机。一是内部条件不足。汕头小微企业绝大多数是私营企业,经营规模小,管理不规范;小企业主因自身的思维局限,往往为了节省成本,规避监管,采用多种贸易方式,造成海关贸易数据不实,出口报关资料不齐全;小企业主对保险认识不足,对保险期望值过高等内部条件不足,降低了投保的成功率。此外,低利润的产业结构特点也限制了小微企业支付保险费的能力。二是外部条件不足。出口信用保险供给不足造成地区发展不平衡,机构网络少,宣传力度不足,承保条件和费率高企等外部条件不足,降低了投保的成功率。内外部条件相互作用,影响了保险需求转化为投保动机。

(二)从保险公司角度出发的工商人类学研究启发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商业财产保险公司一个新险种,在保险公司的经营中同样会面临规模和效益这两项经营考核指标。如果在对新涉足的区域承保风险缺乏经验数据,并在前端核保中判断为高风险险种时,保险公司会抬高承保门槛,通过谨慎承保甚至拒绝承保高风险来制定核保规则,进而影响企业投保的成功率。通过以上章节对保险公司承保情况统计结果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谨慎承保,效益经营。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化经营决定了追求效益是保险公司经营的重要目标之一,特别是在新险种进入新市场的初期,由于缺乏经验数据的支撑,保险公司通常采取谨慎承保的态度。

第二,高门槛,高要求。大中型企业从规模、经营管理和信用风险管理等方面都契合了保险公司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条件,达到了保险公司效益经营的承保要求。而对于众多的小微企业,情况恰好相反。面对保险公司承保条件的高门槛和高要求,小微企业只能望洋兴叹。

六、建议

针对以上结论,笔者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出发,对促进汕头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降低企业投保成本,可以通过降低保险费率或者寻求政府保费资助来实现。自2013年开始,国家逐步开放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权以来,目前已有4家商业保险公司获得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权。出口信用保险的市场化经营已经形成,市场竞争势必对保险费率造成冲击,保险费率下降指日可待。近年来,广东省政府设立促进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专项资金,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对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给予保费扶持。保险公司需认真研读国家相关政策,积极配合政府做好政策宣传工作,让企业切实享受到国家的政策红利。

第二,积极发挥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出口信用保险的优势,弥补出口信用保险的供给不足。商业保险公司拥有遍布全市、县(区)、乡(镇)的机构网络,无论出口企业分布在哪里,业务人员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上门拜访,了解企业需求,提供专业服务。同时,商业保险公司还拥有规模庞大的保险营销员队伍,可以通过有无限链条法、资料检索法、会展获取法等迅速有效地锁定目标客户。例如,无限链条法是通过一个客户介绍几个有保险需求的客户,再通过这些客户再去帮助介绍几个新客户,以此类推。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新险种的推广,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对从事出口业务的现有客户群进行营销。资料检索法是通过甄别筛选客户清单,例如海关数据清单、进出口商会名单、专项扶持资金分配计划明细,圈定目标客户进行营销。会展获取法是通过参加进出口商会的政策宣讲会、交易会、政府召开的外贸形势分析会等,向外贸企业做产品宣讲、派发宣传资料,收集客户的信息和资料,再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为下一步营销创造条件。总之,完善的服务网络、专业的业务团队将有助于对出口企业的需求快速响应、提供贴心服务。

第三,推广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小微企业政府统保模式,解决小微企业的两难问题。汕头小微出口企业面临两难问题:一是贸易难。小微企业求发展,必须扩大贸易,积极参加国际竞争,尝试开拓新兴市场。然而,海外信用风险复杂多变,小微企业有单不敢接,接单又怕坏账损失,遭遇贸易瓶颈,困难重重。二是投保难。出口企业可以通过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规避海外买方的商业风险及进口国的政治风险,积极抢抓订单,开拓新市场和新客户,扩大海外销售。然而,因小微企业受自身发展程度的限制,在企业规模、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达不到保险公司的承保条件,而被列为谨慎承保甚至拒绝承保的范围。即使保险公司接受投保,小微企业与保险公司的议价能力也非常有限,高企的费率水平也是小微企业有限的经营利润所无力承担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小微企业政府统保模式在省政府已设立出口信用保险专项扶持资金的前提下,建议地方政府设立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小微企业政府统保配套扶持资金,对小微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专项保费进一步给予资助。其目的在于促使地方政府了解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特点和功能,明确实施政府统保的意义,重视对出口信用保险这一重要政策工具的运用,进而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对相关政策的工作要求。针对小微企业的两难问题,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小微企业政府统保模式通过协调小微企业、政府和保险公司三方的关系,整合三方的需求,化解小微企业投保难、政府资助难、保险公司承保难的问题,以达到帮助小微企业解决投保难问题,缓解贸易难问题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企业所进行的工商人类学个案研究,分析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需求和动机,从而发现小微企业面临贸易难和投保难的两难问题。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小微企业政府统保模式为解决小微企业的两难问题寻找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该统保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投保规模,迅速提高地区的出口信用保险贸易渗透率。不仅帮助小微企业解决投保难的问题,突破发展瓶颈,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时代机遇,拓展国际贸易空间,大力发展外贸经济,而且能帮助小微企业获取政府的政策性金融资源支持。同时,为政府进一步发挥引导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出切合实際的建议。此项工商人类学研究发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并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学进出口信用保险规范与运作[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2]杨学进出口信用保险国家风险评价——理论.方法.实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许斌,周静借境外关联公司进行销售业务好处多[J].国际融资2011(54).

[4]田广计量营销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5]田广,周大鸣工商人类学通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6]谢舜龙,谭琨潮商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3.

[7]何有麟,宋星竹出口信用保险促进企业开拓新兴市场问题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4(1).

[8]王国军,王德宝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多层次、多方式实证分析[J].对保险研究,2014(6).

[9]田广企业家研究的人类学模式与路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10]徐甜,欧阳勇翔出口信用保险在应对“制造业危机”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5(3).

[11]冯巧玲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7).

[12]田广,刘拉雅,刘瑜汕头老字号餐饮品牌发展轨迹与问题——基于一项工商民族志的调查研究[J].民族论坛,2015(9).

[13]郭静我国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研究[J].经济论坛,2015(9).

[14]胡苗苗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19).

[15]严金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放开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中国市场,2015(38).

[16]李金珊,王倩倩,沈楠,等出口信用保险补贴对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财政研究,2016(5).

[17]孙智财产保险营销智慧[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6.

[18]田广人类学视角下的市场与市场营销[J].青海民族研究,2016(3).

[19]王少杰,涂玉龙工商人类学与本土工商管理学科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2016(3).

[20]席知临引导出口信用保险与有关政策相结合,帮助企业扩大出口[J].化工管理,2016(8).

[21]张冀,郭雪剑“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保障[M].国际贸易,2016(8).

[22]周玉坤小微企业出口信保分析[J].保险,2016(13).

[23]Winick,CAnthropologys Contributions to Marketing[J].Journal of Marketing,1961,Vol25,No5:52-60.

[24]Hideki FunatsuExport Credit Insurance[J].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1986(6):79-92.

[25]James LFordHerriek CMpuku,Prasanta K. Pattanaik.Revenue Risks,Insurance,and the [26]Behavior of Competitive Firms[J].Journal of Economies1996,64(3): 233-246

[27]Abraham FDewit GExport Promotion via Official Export Insurance[J].Open Economics Review,2000(11):5-26.

[28]Tian,RG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 to Marketing: The New Practices in the 21st Century [J].Practicing Anthropology,2002,24(1): 39-40.

[29]Christiph moserThorsten aanestmann and Michael WedowPolitical Risk and Export Promotion: Evidence from Germany[R].German: Deutsche Bank Research,2006.

[30]Alsem KJInsurability of Exporter Credit RisksThe World Economy[J].Black well Publishing,2006(31):781-803.

[31]Benjamin ZammitDonald GRoss,Dorothy Wood.Perceptions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value:Australian evidence [J].Asia-Pacific Journa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2009,Vol1(2).

[32]Tian,RG,Lillis,MP,Van Marrewijk,AH.General Business Anthropology[M].Toronto:North American Business Press,2010.

[33]Tian Guang and Dan TrotterSearching the Importance of Foodservice in Higher Education: A Business Anthropological Case Study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thropology,2011,vol1(3),89-102.

[34]Pradhan JPZohair MAlagawadi MVRegional Firm Characteristics and Exporting in the Indian State of Karanataka[J].Foreign Trade Review,2013,48(1):45-81.

[35]Jon Coleman Why Exporters Need Export Credit[J].Global Policy,2013,Vol4.

[36]Gabriel JFelbermayr,Erdal YalcinExport Credit Guarantees and Export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Analysis for Germany[J].The World Economy,2014,36(8):967-999.

[37]Nannan Qu Research on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in the Chinas Foreign Trade[J].Voice of the Publisher,2015(1):41-45.

[38]Koen JMvan der VeerThe Private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Effect on Trade[J].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2015,82(3).

(編辑:韦京)

猜你喜欢

小微企业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