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措施及操作方法

2017-04-06李红芬

经济师 2017年3期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李红芬

摘 要:由于我国建筑市场多年来低价中标、利润微薄的现状,为保障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确保施工企业利润最大化,理清企业成本管理要素、采取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成为企业挖潜增效的主要方向。文章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现状、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意义、应遵循的根本原则,以及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应采取的具体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施工企业 成本管理 措施及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111-03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为满足全社会日益增加的生产生活物质要求,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及本世纪初不断加大公路、铁路、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使国内建筑行业迎来了黄金十年,但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国家投资战略转型,建筑市场投资萎缩。成本是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实现成本最小化,是施工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保障,为此,施工企业需要建立完备的成本控制机制,树立精益化的成本理念,采取精准化的成本控制措施。特别是目前,针对萎靡的建筑市场,施工企业更应该实施精益化管理,降低建筑成本,因此,本文对于成本管理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1.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概念。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就是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全过程所实施的管理,即运用必要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对工程项目施工实施的一种计划、控制、核算、分析等全过程管理。其目的是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降低现场成本开支,增加项目收入,提高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的管理应以成本管理为重心进行策划和实施。

2.施工企业开展成本管理的意义。施工企业开展成本管理的意义包括以下几点:(1)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是衡量施工企业综合实力和企业抵御内外风险的基础。(2)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增加企业利润、扩大社会积累的有效途径。在施工项目价格一定的前提下,成本越低,盈利也相应地越高。

二、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

1.对成本管理工作认识不足,思想上重视不够,未树立责任成本管理意识。

2.组织管理上存在缺失,未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制。

3.存在盲目投标、亏本中标的情况,造成项目未干先亏,越干越亏。

4.施工方案上存在的问题:(1)项目中标后未结合现场实际,制定技术上先进可行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2)存在盲目追求成本最低化,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造成项目后期成本开支的增加的现象。(3)四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不全面,不成熟。

5.材料管理程序混乱,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

6.法律意识淡薄,合同管理不够规范。

7.成本控制的方法与手段上存在的问题。

8.成本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是造成成本管理工作短板的主要原因。

9.成本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三、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控制原则。全面控制包括全员和全过程控制。(1)全员控制: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支出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该施工项目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它涉及到参与项目施工生产与管理过程的有关各施工单位、各职能部门和操作工班,也与每个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施工成本的控制其实是全员控制。(2)全过程控制、以施工过程控制为重点的原则:施工成本的发生涉及施工项目整个管理周期。因此,对施工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从投标开始至中标后的实施及竣工验交)都要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工作。

由于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及手段主要是為施工管理过程的成本控制工作做准备的,而竣工收尾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因项目盈亏状况已呈现,即使发生了偏差,想“亡羊补牢”也为时已晚。因此,结合施工项目各阶段成本管理工作的特点,应将全过程控制工作重点放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控制,而只有抓好了过程控制,才能实现成本控制目标,避免“事后诸葛亮”情况的发生。

2.动态控制原则。成本管理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施工项目管理活动,项目成本数据信息变化较快,所以必须坚持动态控制、随时纠偏的原则。

3.增收与节支相结合的原则。企业之所以开展成本管理,其核心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就是增收和节支,即增加收入和降低开支。这就需要在成本形成过程中,一方面以合同促管理,及时办理合同外新增价款的结算,达到开源增收的目标;另一方面,“以收定支”,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成本节、超的原因,达到降本促效的目的。

4.目标管理原则。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会设定一定的管理目标,成本管理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成本管理工作的全员控制原则,成本管理目标经过细化后,逐级分解责任至项目经理、各专业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从而构建成为一个全面、完善的成本管理责任网络。通过分解责任、分配权利、才能实现利益,也只有在管理过程中实施责、权、利相结合,才能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得以实现。

6.厉行节约的原则。成本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内部挖潜,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根本原则。

7.例外管理原则。由于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可能会发生一些常规管理中不经常出现或成本预测阶段未预见的“例外”问题,直接影响成本管理结果,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通常预先进行风险评估,编制管理预案,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的变化及时介入管理或纠偏,化解风险或转移风险。

四、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措施

1.树立现代企业科学化成本管理工作理念。首先,把成本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施工管理的全过程。成本管理体系应该是全流程的管理体系,既有成本分析与预测,又有成本过程控制措施,还有成本考核;其次,成本控制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除下施工成本,设计成本、质量成本、安全成本也是成本管控的重点内容。

2.建立责任成本管理体系,完善责任成本管理制度。(1)分清管理层次、明确考核指标。由于施工企业的规模大小不同,管理层次的多少亦各不相同。目标成本体系的分解有利于强化目标单位的责任,保证目标成本的推进。为此,施工企业应该根据组织架构和管理特点,建立起边界明晰的成本网络,明确各网络主体的任务和责任,通过网络化管理,实现成本控制体系。责任成本管理的落实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施工企业应该合理确定责任成本,责任成本既要考虑目标成本的实现,又要考虑责任成本的可控性;另一方面,施工企业要加强责任成本的过程监督,保证各单位的责任成本得到充分控制。(2)及时考核、兑现到位。权责明晰的成本网络是基础,要激发责任单位的成本控制主动性,还要加强责任成本的分析,做好分阶段考核工作。同时在考核的基础上应及时兑现,要强调不折不扣地执行合同规定,以保证责任者的积极性,达到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最终目的。

3.从“开源”原则出发,增加预算收入。(1)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树立明确的成本预控观念。在招标中,使用有效报价技巧,以保证报价在具有竞争力的条件下,最终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2)强化索赔概念,加强索赔管理。现在整个建筑行业均在提倡搞好“三次经营”,就是讲的要做好工程项目的前期、过程、收尾三个阶段的变更索赔工作。只有通过有效的变更索赔追加,才能转嫁不应由承包商承受的风险损失,使承包工程的合同风险分担程度更趋于合理。(3)用好调价文件,正确计算价差,及时办理结算。在工程建设活动中,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较大,随着市场经济体系和各项制度的日趋完善,各种价格要素都要遵循市场调节手段进行调节,因此,在工程结算时必须及时、客观、全面地予以考虑。

4.从节流入手,收紧施工成本支出的口袋,保质保量的前期下不断降低施工成本。

(1)做好成本预测与计划、成本分析工作。在施工之初,企业应召集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做好成本测算,评估出目标工程的总成本,总成本是目标成本和成本控制的依据。成本费用的列支应考虑实际情况,并坚持节约的原则;在阶段施工完成之后,施工企业应及时做好成本分析工作,及时统计阶段成本,分析成本差异原因,及时总结控制经验,避免再次发生成本浪费;在工程竣工之后,应做好成本审计和成本分析考核工作,系统全面地评价施工成本。

(2)不断丰富成本管理方法及手段,强化项目过程控制。项目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根据已制定的管理目标,通过一定的管理方法及手段,对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支出,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管理及控制。目前企业管理中有很多种先进的管理经验可以借鉴,通过制定项目成本管理实施细则,通过技术、安质、物资、设备、经管、人力、财务等多种业务手段,加强企业监督监管力度,促使成本管理工作标准化、日常化、信息化。

(3)不断进行方案优化,降低工期成本。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地质情况、材料采购、施工工艺、外部环境、工程数量等因素影响,而出现许多施工前期无法预料的情况,因此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施工方案优化,从而降低工期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收益。

(4)材料成本控制。材料费的控制主要是数量控制和价格控制,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及时掌握材料市场行情变化,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采购,确保采购的材料在价格和质量上更符合预期计划。

第二,加强材料的仓储成本控制。为了使材料的仓储成本降到最低,必要提高仓库利用率,合理规划材料物资的存放。第三,加强材料的使用管理。建立計划用料制度,确定限额领料量,控制材料的使用量。第四,提高施工工艺,降低材料损耗比率。要通过提高施工工艺、工人操作水平及统筹安排材料使用等手段,合理降低材料定额损耗,从而达到降低材料成本的目标。第五,加强对现场废料的回收管理。对存在回收价值的废料,比如钢筋、模板、小型构件、磨损件等应进行统一回收,以冲减材料成本。

(5)人工费控制。根据一般施工成本的构成经验,人工成本一般会占到10%左右,属于重大成本,因此,合理控制人工成本是有必要的。数量控制是人工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第一,合理确定劳动用工定额,这是由总工程量所决定的。此外施工现场还需要安全文明施工等,这些人员可以实行包干到班组的制度进行控制。第二,注重提高工人的技术和效率,管理人员应该做到合理分工,灵活管理,避免重复劳动,尽可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第三,合理利用外包方式,对于零星工程和非技术性工程,可以采取外包方式。第四,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尽量采用机械作业,以减少人工费支出。

(6)机械费的控制。总的原则是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费用支出。主要手段包括:一是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制定机械调配组合方案,通过经济分析确定购置及租赁设备方案,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二是加强现场施工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手段降低设备大、中修费用的开支,提高设备运转工效,强化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提高,避免由于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三是利用设备租赁来降低成本,施工企业可以权衡租赁和外购成本,充分利用社会闲置资源。四是提高作业率,操作人员既要提高操作水平,降低操作失误,还要与辅助人员配合,减少错误操作造成设备损伤。五是做好现场的施工作业调度,科学合理原则下调剂设备使用,降低设备闲置成本。

(7)精简项目机构、合理配置项目部成员、降低间接成本。项目机构的设置既要精简,又要高效,施工企业应该根据工程规模和技术难度等因素合理设置项目机构,人员配置应该坚持因事设岗、因岗设人的原则。人员素质直接决定了管理成本,因此在选聘时尽量选择复合型人才。制定合理的间接费开支计划,并严格执行,由财务部门按期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反馈,从而降低间接费支出成本。

5.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是指施工企业围绕工程质量标准发生的一切成本,既包括保证为达到质量标准发生的成本,也包括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根据经验,一旦发生工程质量问题,施工企业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目前我国施工工程的质量问题现状,质量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的重点管理内容,这不但关乎施工企业的故障支出,也关乎施工企业的良好形象。

6.完善企业法制建设,强化合同管理。企业要在复杂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在法律提供的空间内施展自己的战略。企业应不断完善企业法制建设,强化合同管理,以事先防范为主,事后补救为辅,从法律方面防范化解经营风险,促进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五、成本管理手段及实际操作方法

1.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项目成本管理目标。项目中标后,就应该组织成本管理职能部门对项目进行整体测算评估,初步确定成本管理目标,以作为项目管理及考核的基础。另外,成本管理目标需要具体很强的操作性,从而使每一层次、每一部门以及每一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责任成本,形成一个矩阵式的成本管理保证体系。使各级、各部门为工程项目的服务落实到实处,切实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不断优化目标成本。

2.实施项目成本控制的“两挂钩”,解决企业与职工合理分配问题。项目成本控制“两挂钩”中第一个挂钩是企业向项目部收取上交款与编制项目部的责任预算挂钩,以此界定企业与项目部的经济关系与经济责任。第二个挂钩是职工收入与责任预算执行效果挂钩。以此界定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关系。

3.规范合同条款,严格执行合同评审制度。对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分包合同、劳务合同、购货合同、租赁合同等,要制订相对固定的合同标准格式,细致周密地订立严谨的合同条款。并应建立健全由工程、经管、经营、人力资源、安质、物资、设备、财务、法律等业务部门参与的合同评审制度,从源头上把好关,减少管理隐患。

4.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的施工,合理使用资源,降低工期成本。在合理工期下,项目成本支出较低。工期比合理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工程成本的提高。因此,在安排工期时,要注意处理工期与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均衡有节奏地进行施工,以求在合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期,降低成本。

5.狠抓技术组织措施的现场落实。落实技术组织措施、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以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这是降低项目成本的又一个关键。施工组织设计做得再好,如果不落到工程实体,一切都是空谈,因此,狠抓落实成为了项目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6.建立健全资源消耗台账,实行资源消耗的中间控制。应建立健全各类工程台账,包括工程量台账、对上计价台账、人工、材料、机械消耗台账,根据成本管理目标定期进行汇总及分析,针对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实施阶段性考核、兑现,确保工料机消耗的全程可控。

7.应用成本与进度同步跟踪的方法控制部分项目工程成本。成本与进度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项目成本与进度不对等,就要及时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影响的原因,并加以纠正。

8.发挥财务监管及核算职能,利用月度财务收支计划对项目各项成本费用支出进行控制。财务月度收支计划是根据当月施工计划产值为基准建立的,已充分考虑项目施工期间各项成本支出额度,因此,应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监管及核算职能,在费用核算过程中,项目财务部门应对各职能部门的实际用款情况进行登记及比对,并在下月初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由各职能部门自行检查、分析节、超原因,以便于合理规划、适度使用。

9.建立项目成本审核鉴证制度,控制成本费用支出。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开展期间,应该根据项目建立成本核算目录,即与项目相关的经济业务,需要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统计核算。成本核算必须以经济业务的审核为依据,审核是成本控制的把关。在经济业务发生時,应逐级审核,首先由项目管理人员审核,最后将审核任务传递给项目经理。

10.定期开展项目效益成本检查,防止项目成本盈亏异常。项目核算不仅仅是成本核算,还包括工程统计和经济业务统计,即工程成本的发生应该遵循以下路径,工程量决定消耗量,消耗决定成本。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及时查漏补缺,项目成本核算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11.应用成本控制的财务方法——成本分析表法来控制项目成本。作为成本项目控制手段之一的成本分析表,包括月度成本分析和最终成本控制。

12.建立完整的信息流通平台,确保企业信息流通的顺畅。企业应建立完整的信息流通平台,并由专门部门负责相关成本信息的汇总、分析和处理。

13.主打“科技创新”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现代技术的发展,企业的成本管理也逐渐向标准化和科技化发展,逐渐抛弃了以往的经验型管理方法。在成本管理方面,科学管理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工艺和设备的创新,工艺技术的改进有利于攻坚克难,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从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管理机制的创新,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精准管理。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系统性工作,贯穿施工项目全过程,阶段不一样工作重点就不一样,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及方法来应对,更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过程进行参与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管理机构,更好地做好全盘谋划,发挥技术指导和上级监管作用,确保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为企业谋求更大的效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三友,马荣全,于东东.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体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刘承欢.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探讨,现代企业教育,2007(5)

[3] 杨梅,薛卫华.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石河子科技,2005(10)

[4] 黄志廉.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时代经贸,2006(12)

(作者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洛阳 471013)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