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东欧贸易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发展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2017-04-06顾逞涛
顾逞涛
摘 要:中欧是亚欧大陆沟通的重要陆上渠道,是我国通向欧洲市场的结点。我国实施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约有60多个,其中中东欧国家约为25个,这些国家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不可忽视的环节。近几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范围不断扩大,贸易交往日渐密切,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提升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文化交往,增强双方之间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中国 中东欧 一带一路 机遇 挑战
中图分类号:F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099-02
一、中国与中东欧贸易面临的机遇
(一)中国拓展欧洲市场中东欧地区是重要突破口
中东欧国家位置较为特殊,与欧盟众多国家相接壤,是中国与欧盟进行交往的重要陆路渠道。一方面,中东欧国家与欧盟众多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构成统一的欧洲市场,经济得到很强的融合,市场中有关于技术标准、产品安全等要求较为统一。中东欧国家是中国经济融入欧盟,实现顺利对接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中东欧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港口、火车运输站、飞机场等都较为便利,便利的交通以及较低的运费都为我国向欧盟众多国家运输物资形成天然的交接渠道。所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加强贸易联系,对中国商品适应欧盟标准,占据欧洲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二)贸易双方基于贸易互补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
中东欧国家面积为欧洲领土面积的3/10,人口总量为欧洲总人口的1/4,劳动力资源充足。从中东欧国家分析,这些国家的农产品资源充足,矿物燃料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是在机械制造、电信、电力等方面比较欠缺。而我国农产品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内部农产品竞争优势逐渐降低,但是在电力、电信、机械制造等方面技术较为成熟,可以和国际技术相接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优势和劣势较为明显,互补性很强,双方之间的合作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潜力。当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主要集中于机械制造和运输领域,贸易渠道和种类较为狭窄,这并不利于双方之间贸易互补模式的构建。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进口每年的数量也是非常大,很多农产品都依赖于进口,进口来源有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拉丁美洲等等,这些国家有的与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较为激烈,贸易摩擦严重,我国经常遭受非法的贸易挟制。如果“一带一路”战略得到顺利的发展,中国就能够将对外贸易的重心转移至亚欧大陆板块,形成近距离、贸易关系融洽的合作伙伴。新兴贸易对象和贸易区域的拓展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中东欧国家乃至欧盟众多国家之间的联系,优化内部经济结构,拓展新的贸易伙伴和贸易关系,减少美国、韩国等国家对我国的贸易挟制。
(三)加强双边基础设施合作消化我国产能过剩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项目构建的基础产业,也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构建贸易网络的关键。自我国经济不断飞升之后,产能过剩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块“心病”。当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调整阶段后,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慢下来,过剩产能内部消化能力下降很多。此时,全球经济疲软,中国出口为主的产业陷入困境当中。中东欧国家受制于自身经济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基础设施还存在很大的空白,例如铁路、机场、电信等等。与中东欧国家建立有效的经济贸易往来渠道,一方面可以满足中东欧国家内在需求,促使中东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改善当前我国存在的产能过剩的问题,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四)促进技术输出塑造中国贸易形象
我国非常重视高铁、核电等技术的发展,这方面已经具备丰厚的经验和完善的技术,且拥有能够与发达国家相抗衡的技术与产品。在某些较为重要的制造行业,我国已经基本扭转完全依赖国外技术的局面。反观中东欧国家,受制于内部经济水平的限制和技术的落后,技术和产品还存在较大的空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能够满足中东欧国家对产品和技术的需求,促进国内基础设施和装备制造方面的产业升级。对于我国而言,技术性输出能够改变我国廉价产品的形象,深入拓展欧洲市场。
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中的挑战
(一)双方贸易存在诸多不平衡尚处于初级阶段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出口方面一直处于优势地位,2014年中国对中东欧国家产品贸易顺差高达272.56亿美元,较2013年上涨5.05%。在长期的贸易交往中,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的渠道和种类较少,两者之间的贸易交往主要集中在机械及运输设备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双边贸易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在中东欧的贸易往来者主要是这些区域的经济大国,其他国家则没有多少的经济往来。中国与中东欧某些国家交往不善,会引起这些国家的不满,经济的深入发展会陷入困境当中。“一带一路”经济网络带的建设,能够缓解这种经济交往的困境,构建有效的贸易平台,全面协调经贸伙伴合作关系,平衡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
(二)中东欧各个国家贸易诉求不一
中东欧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有的国家已经进入欧元的统一经济贸易区,有的还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所以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诉求。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并不符合每一个国家的发展诉求,其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例如,塞尔维亚、捷克等国最近几年和欧盟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需要寻找新的贸易突破口缓和对外贸易的困境。这些国家与我国早已建立较好的对外贸易关系,更深一步的经济往来能够有效加深双方之间的关系。但是也有一些国家本身对欧盟的信任程度较高,面临欧盟存在的困境将贸易对象转向中国。然而这种贸易关系存在很多变动因素,交往并不具备长久性。另外,中东欧国家在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宗教问题较为突出。中东欧国家需求差异化十分明显,难以形成统一的战略计划,“一带一路”面临较大的阻力。
(三)其它经济大国的贸易挤压
随着中国逐渐扩大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范围和种类,双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遭遇美国和欧洲等国家的阻碍。例如,美国为了稳固其在西亚和中亚的战略地位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构建以阿富汗为中转站连接南亚、中亚、西亞的交通运输网络和经济发展网络,意在削弱中国在这些区域的影响力。其次,在欧洲方面,中国对外贸易范围的扩张引起部分欧洲国家、欧盟机构的担忧。俄罗斯害怕中国过渡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联系打击俄罗斯的市场地位,因此在运输渠道等多方面施加压力。欧盟等机构坚决反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机制化”合作,担心中东欧的欧盟成员放弃欧盟,致使欧盟内部分裂。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合作施加经济、政治、舆论等方面的压力,使“中国威胁论”持续升温,严重影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战略计划的推进步伐。
三、如何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
(一)创建新型经贸沟通平台保障贸易合作
美国战略东移、欧债危机等事件的影响,中东欧国家与美国、欧盟等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密切程度降低,为了能够减少欧债危机对本国的影响,将对外贸易的目光转移到中国。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正好能够满足中东欧国家对外发展的需求,这是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各国贸易往来的重要阶段。中国应当抓住当前较好的发展时机,在“16+1”合作的基础之上,积极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合作论坛以及领导人之间的会晤机制。通过建立多种贸易往来的方式、多边贸易沟通渠道为双方之间的资金、技术、信息往来创建顺畅的渠道,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经贸合作。同时,充分发挥两者贸易交往的优势,借助政府之间交往的力量理顺双方合作的机制,并且针对各个国家需求的特点制定独立的贸易往来合作机制。一方面,中国可以根据中东欧国家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需求,选择具备经济交易基础雄厚的国家如波兰、匈牙利等构建基础贸易合作伙伴,打造深入中东欧地区的利器。为其他保持观望态度的国家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其次,中国政府应当借助当前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合作搭建网络合作平台,提升信息交换的频率。
(二)进一步加强优势行业的贸易合作促进共赢
当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存在很多嫌隙,比如贸易模式单一,贸易渠道较少,中东欧国家与我国之间的贸易处于弱势地位等,这些问题都阻碍双方之间贸易合作战略的执行。从中东欧国家的发展来看,这些国家的优势主要集中于农产品、动植物产品,而和中国之间的贸易种类多是机械、运输设备等制成品。面对这一问题,有关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可以拓宽双方贸易的范围和种类,为中东欧国家的粮食、农产品等进入中国提供渠道,帮助中东欧国家输出优势产品。平衡两者之间的贸易逆差,实现合作双赢的目标。另外,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铁路、电力、电信、化工机械等方面技术已经和国际接轨,同时还具备很大的生产能力,中东欧国家在这方面存在较大的空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实施有助于补充中东欧国家的劣势。不管是从我国角度出发,还是从中东欧国家的利益出发,“一带一路”对两方合作者还是具备较大的吸引力的。两方合作者应当站在长远的发展角度看待双方的合作,目前应当深化双方在装备制造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领域的合作。支持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到对方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中东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削弱两方之间的投资壁垒,实现中国装备制造和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相接轨的目标,加深统一标准体系的构建。
(三)贸易战略差异化兼顾各个贸易伙伴诉求
中东欧各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自身各具特色的文化、宗教以及政治模式,各个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纵观过去十年中东欧国家发生的历史事件不难看出,文化、宗教、政府间的问题对经济交往影响十分严重,很明显,统一化的对外政策并不能实现我国对中东欧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我国在制定和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时应当考虑到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采取差异化的对外贸易策略,既满足一些长期合作伙伴的贸易诉求,又能够兼具一些合作时间较短国家的经济诉求。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对每一个国家都采取一致的措施,各有侧重是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点。中东欧地区与我国具有深厚对外贸易关系的交往伙伴,可以试着拓展新的贸易产业,寻找两国都需要的诉求,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在中东欧国家进行贸易对接的过程中两者做好充分的交流,避免因为贸易过于侧重于某一国家引发的区域贸易失衡现象。
(四)促进与经济大国的文化交流建立沟通基础
人文交流是增强两国信任的重要渠道,有效的人文沟通促使双方对对方的政策有全面、客观的了解,避免因为片面性看法阻碍经济的深入交流。国际上,我国实施的“一带一路”政策颇具争议,西方发达国家害怕我国通过一带一路政策搞区域性的政治联盟,打击欧盟组织,妨碍美国经济。一些大国提出的“中国威胁论”严重影响我国在世界中的形象,阻碍我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交往。事实上,国际上对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计划了解并不充分,这项计划并不同于“马歇尔计划”搞政治联盟,并未有称霸世界的心理。这项政策提出是基于“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国际和平条约而提出的,主要目的是优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帮助中东欧国家优化内部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促进我国与欧盟之间的经济交流,构建亚欧大陆贸易交往自由市场。面对国际众多国家的质疑和不信任,我国应当主动向其表示我国对外贸易的价值、意义和理念,积极和中东欧地区的国家开展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等多种形式人文交流,积极利用多种方式传递我国的文化。比如构建双方文化节、文化周、电影节等活动,树立正面、以和为贵的大国形象,切实的传递“一带一路”战略的价值和意义,让世界各国了解到“一帶一路”本质内涵,减少西方国家对我国的误解,确保对外贸易政策能够顺畅进行,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进入全新贸易时代奠定好文化交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左彩金.“一带一路”:中东欧经济发展新引擎[J].人民论坛,2016(24)
[2] 于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现状与完善路径[J].国际问题研究,2015(02)
[3] 武星艳,李绍先.中国与中东关系发展的意义及前景[J].中国投资,2016(03)
[4] 龙海雯,施本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竞争性、互补性及贸易潜力研究——以“一带一路”为背景[J].广西社会科学,2016(02)
[5] 张彦.RCEP背景下中国东盟经贸关系:机遇、挑战、出路[J].亚太经济.2013(05)
[6] 江帆,郑学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内贸易结构优化分析[J].东南亚纵横.2011(02)
(作者单位:宁波灏钻科技有限公司/宁波世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221)
(责编:纪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