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平县大扁杏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7-04-05杨长明

防护林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康平县杏仁种苗

杨长明

(康平县林木种苗管理站,辽宁 沈阳 110500)

康平县大扁杏产业发展的思考

杨长明

(康平县林木种苗管理站,辽宁 沈阳 110500)

文章介绍了康平县大扁杏产业发展的概况,简要分析了产业发展潜力、制约因素以及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认为大扁杏可作为当地的经济产业,科学发展。同时,提出了开发大扁杏产业的几点建议,以供相关研究与生产人员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参考或借鉴。

康平;大扁杏;产业发展

1 产业发展概况

大扁杏,是甜仁杏各品种的统称,不单指单一品种[1],它是由普通杏(PrunusarmeniacaLinn.)和西伯利亚杏(PrunussibiricaLinn.)自然杂交而形成的地方良种[2]。在我国杏的地理分布区中除极寒和热带地区之外均可栽培,其具有喜光、耐低温、耐干旱、耐瘠薄、生长快、结果早、效益高等特点,是丘陵和石质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3]。康平县沙金台乡于1999年引进大扁杏,目前,全县以沙金台乡、柳树乡为基地,辐射带动了张强、二牛、东升等乡(镇),大扁杏面积已发展到1 000 hm2,其中见果的400 hm2,退坡地300 hm2,荒山300 hm2,从业农户达到4 000余户。

2 产业发展潜力与制约因素

2.1 发展优势

2.1.1 自然资源优势 康平县地处我国的温带北缘,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9 ℃,极端最高气温36.5 ℃,最低气温-29.9 ℃,无霜期150~160 d,年均日照时数为2 867.6 h。全县年均降雨量为524 mm。全县水系为辽河水系,灌溉水源充裕,境内通过的河流达10条,水库14座,池塘45个,地表水面贮水0.62亿m3,地下水贮藏量1.26亿m3,水资源总量1.88亿m3。这些条件满足大扁杏的栽植与生长,适宜发展大扁杏。

2.1.2 配套工程优势 康平县是全国生态建设重点县,承担着国家启动的全国十大生态林业重点工程中的三北、平原绿化、防沙治沙、辽河防护林等工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全县重点围绕生态县建设和防护林工程的实施,每年都能得到国家投入的资金,为发展大扁杏产业提供了配套工程保障优势。

2.1.3 区域位置优势 康平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处在辽宁、吉林、内蒙古二省一区结合部位,也是二省一区花生主产区交汇处,沙金台乡大扁杏经济区就在康平西北部,与沈阳市法库县、阜新市彰武县、内蒙古科左后旗比邻,正处在三北地区大扁杏经济带上,且省道彰桓公路横贯该经济区,还有四平至朝阳高速公路和沈康高速公路交织辉映。从区位上看,康平县是东北地区理想的大扁杏产业聚集地和产品商贸集散地,其产业的物流发展前景也较广阔。

2.2 市场前景

大扁杏生产具有低投入、高产出,加工增值率高,延伸能力强的特点[4]。近年来,大扁杏仁畅销国内外,世界市场几乎为我国垄断,居土特产创汇率的第一位,出口换汇率高,成为我国珍贵土特产品和外贸出口的商品。但目前全国大扁杏仁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预计在今后30~50 a内杏仁、杏果肉、核壳加工品在国内外市场仍不会饱和。以大扁杏为主的甜杏仁,主要销往香港特区和台湾省。因此,大扁杏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2.3 制约因素

2.3.1 技术管理缺乏 就康平县目前的管理现状看,大部分果农仅掌握了简单的管理技术,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果业相关管理部门也缺少及时的技术培训。加之,果农在管理过程中舍不得投入,对已有的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因而普遍造成大扁杏树势衰弱,抗灾能力弱,产量低、质量差。

2.3.2 资金配套困难 大扁杏产业在康平县属于新兴产业,产业基础薄弱,关联产业没有建立,产业链条脱节,基础工程尚待建设,如:灌溉设施、产品市场、产品加工、服务网络、销售体系等,这些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区内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户原始积累少。县域工业刚刚起步,县乡财政收入有限,项目资金配套困难,农业再生产投入乏力,成为制约现实产业发展的瓶颈。

3 综合效益简析

3.1 经济效益

一是促进农民增收。大扁杏 3年见果,5年进入盛果期,生长期长达30年。据统计,大扁杏按840株·hm-2计,盛果期可产鲜果1 275 kg·hm-2,产杏仁75 kg· hm-2,果肉1 125 kg·hm-2,杏核壳300 kg·hm-2,果肉可加工杏脯,杏核壳可加工高级活性炭,为化工、防毒、过滤、净化水的专用品[5]。按杏仁40元·kg-1、果肉10元·kg-1、杏核壳2元·kg-1计算,其直接经济效益就是14 850元·hm-2。二是出口创汇。大扁杏仁是我国的特有资源。目前,大扁杏栽植面积在20 000 hm2,杏仁年出口约3 000 000 kg,按杏仁70元·kg-1计算,出口额达2.1亿元。

3.2 社会效益

一是大扁杏产业有可观的经济收入,可以带动经济林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财源。从而促进农村政治形势的稳定,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二是大扁杏产业可促进居民营养水平的提高。大扁杏仁富含脂肪、蛋白质、糖类、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含有18种氨基酸和抗癌物质维生素B17。三是大扁杏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大扁杏仁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是医疗保健、化妆品和制药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

3.3 生态效益

一是大扁杏耐干旱、瘠薄土壤,适应性强,具有美化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是营造水土保持林和防风固沙林的优良经济树种。二是大扁杏的经济效益,可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功能,实现以短养长、永续利用的经营目标。三是康平地区干旱半干旱的自然特点及风沙地貌,较适宜大扁杏抗旱、抗寒的生理特点,发展大扁杏产业可解决康平县经济发展、生态发展,更好地保障康平县生态安全。

4 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4.1 要统筹规则,科学发展

一是县、乡人民政府及林业或果业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则、分类施策,把工作重点放在宏观布局上,科学发展大扁杏产业,避免盲目发展。二是林业或果业技术人员在指导生产时应根据大扁杏生物学特性及当地的立地条件、土壤肥力、地下水位等进行定量分析,确定适宜的栽植区、栽植量,控制好授粉树的比例,调解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指导重点是减少败育花的比例,提高大扁杏的产量和品质[6]。

4.2 要控制种苗,应用良种

种苗是实现大扁杏产业科学发展的基础,而其良种却是大扁杏产业高产、高效的保障。各级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良种的生产与栽植,做到统一规划,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提供优良品系苗木和接穗,严把质量关,坚决做到不合格的种苗不出圃。在大扁杏栽植中要全部使用良种,进而提高其经济产量和生态寿命,最终实现大扁杏的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4.3 要科技支撑,开发产业

一是要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整合科技力量及资源,建立大扁杏产业科技研发体系,加强产业科技的集成配套。二是选择具有一定基础的生产、加工和消费企业,建立科技合作或示范基地,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三是以市场为导向,走集约化经营道路,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产体系。鉴于目前大扁杏生产仍处于粗放式经营管理状态,应加强大扁杏产业的开发,提高大扁杏的产量和品质,学习和借鉴行业内外的高效生产技术和典型经验,大力提高大扁杏产业发展速度,提升大扁杏产业和产品的附加值。

[1] 王树杞.大扁杏-甜仁杏栽培与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2] 王乃江,赵忠.我国大扁杏丰产栽培技术和机理的研究现状[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8,13(2):69-73

[3] 孙晶晶,王海英,崔秀娜,等.低温胁迫对辽西地区3个大扁杏品种生理生化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1(11):48-50

[4] 刘贺祥,王玉梅,许国伟,等.凌源市大扁杏发展现状及展望[J].防护林科技,2009(1):74-75

[5] 范明食,孟繁华.半干旱地区开发大扁杏的可行性及效益分析[J].吉林林业科学,1997,130(5):36-37

[6] 吴德东.区域防护林构建和更新改造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1005-5215(2017)03-0072-02

2016-12-06

杨长明(1968-),男,大学,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种苗管理工作.

S662.2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3.031

猜你喜欢

康平县杏仁种苗
康平县“十三五”环境空气质量分析
鼎牌种苗有限公司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A Skopos Theory-based Study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s
精准扶贫背景下辽宁省教育发展状况及其对策研究
杏仁糖小兔
小小种苗不简单 一年赚回上百万
康平县雹灾发生规律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锰酸钾在种苗上的应用
餐桌观察员之五仁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