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教策略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意义探析

2017-04-05周洁枝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学语文

周洁枝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里仁洞小学,广州510000)

【摘 要】“研学后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理念。在“研学后教”的课堂上,“后教策略”一直是一线教师所探讨的话题。本文认为,通过适当补白、激发联想和活用语言等后教策略,能让语文课堂更加踏实,能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研学后教;后教策略

众所周知,“研学后教”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大不相同,是老师放手让学生先学,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点拨,那究竟怎样点拨,点拨的技巧又在哪里,这便是所谓的“后教策略”。“后教策略”是一线教师一直探讨的话题。事实上,后教策略运用得当,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课堂也不例外,灵活的后教策略能让语文课堂更高效。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思考,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上,后教策略更是无“定法”可言,它应该是根据學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灵活变通的一种教学策略。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来谈谈如何让灵活的后教策略成就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一、适当补白,培养思维能力

“补白”指的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而无论是哪个年级的语文教材,里面所选的课文大多会有一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留白”之处,这些“留白”之处往往是学生容易忽略的重要部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补白”的后教策略,就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标点补白,激活文本

一篇完整的文章除了文字以外,还缺少不了标点。标点符号是作者表情达意的一部分,一个省略号、一个感叹号、一个问号等都蕴含着一定的意思,可这些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往往会被忽略。在教学中,标点符号的“补白”就是一种很好的后教策略。

例如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一文中就有这样一个句子:“原来,他是个聋哑人!”学生在自学时,认为这里出现的感叹号只是表示一种朗读的语气,当笔者一再提醒:“我们读书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要错过,这里的感叹号,让你知道了什么?”在这样的追问下,学生纷纷动脑思考,便知道了感叹号,除了表示作者的惊讶,还表达了作者当时对这聋哑人的一种赞叹之情。这样的后教策略,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激活了文本,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加积极,聋哑人的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更深入学生的心灵。

(二)文字补白,激发表达欲望

在一篇文章中,对于某些文字背后的情节等,作者都不可能一一交代。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由于知识和生活经验有限,有时很难融入文章所表达的意境去体会当中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或是补充材料等方式,对文本内容中的空白点进行补白,鼓励学生结合相关资料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对于李博士是如何在24小时内把骨髓带到杭州的,课文只是用一句话概括描述,学生对当中的十几个小时的奔波并不理解。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当时李博士在这十几个小时如何辗转的具体资料,并引导学生根据补白的内容进行想象,这样将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画面。这一文本的补充,能让学生体会到骨髓的宝贵、两岸同胞心连心的真情,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发言的欲望,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三)背景补白,实现生本对话

每一篇作品,作者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创作的,无论哪种体裁,都有特定的写作背景。所以,在语文教学上,在适当的时候对写作背景进行补白也是必要的,这样能够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在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受历史知识的束缚,在理解课文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可以采用背景补白的方法,在课前预习时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阅读书籍等途径,了解旧中国的落后,中国人被外国侵略者欺辱的事实。这样,学生才能充分感悟“中华不振”四个字的含义。在讲到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时,再来一次背景补白,找出中国人如何被各国侵略者欺凌的文字或图片。这样的背景补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生本对话的效果。

二、激发联想,培养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事实上,在小学语文课上,适时地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联想,也是一种有效的后教策略。

(一)绘画联想,培养丰富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只有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全身心参与,才能得到全面发展。”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画,让学生在画画中有所想、有所悟,在感悟中拓宽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化文字为图画,这样的后教策略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强化思维形象。

在教学《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时,笔者发现学生对不同角度所看到的庐山的画面并不了解,于是创设情境,通过课件视频把学生带进庐山,然后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横着看庐山会是什么样的,侧着看呢?远、近、高、低等不同角度看,庐山又会是什么样呢?”然后让学生通过动笔画画的形式画下来。在这样的后教策略的驱使下,学生对文中“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一诗句的理解就更深了。这样的过程其实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二)意境联想,提高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为学生创设一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情感共鸣,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后教策略。

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文中对青年的画工精湛只是通过文字描述:“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但对于青年究竟画出了哪些部位,哪些动态并没有详细描写。这时,可以通过老师的朗读,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学生的闭眼想象,让他们在脑子里想象一下,这时青年都画出了哪个细致的部位,哪些精彩的动态。在这样的后教策略的运用下,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提升和发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活用语言,回归语文本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性质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事实上,学习语文,归根到底还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达到语言文字生活化的效果。

对于语言文字,许多学生的感悟还是停留在表面上,理解了语句的意思也就算过关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活用语言,在这一后教策略的作用下,让语文回归到生活的本质。例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文中,在最后一课时的延伸时,教师可和学生一起总结,然后让学生根据题目格式发散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的活动可用这格式生动地表达出来?这时,学生通过思考,回答出不同答案:兔子跳到了纸上、小鸟飞到了纸上、猴子爬到了纸上……

除此之外,在语文课堂上,后教策略的运用还有许多,例如:追问、反问、提醒、暗示、比较、仿写等。只要教师能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反馈情况,运用好适当的后教策略,便能让语文课更加踏实,把语文知识真正灌输给学生,能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蔡合庆.先学后教——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模式[J].教育探索,2011(07).

[2]王建刚.让学生在语文课堂自由徜徉[J].语文教学通讯,2011(11).

[3]夏家发.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研学后教小学语文
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单元目标教学操作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阅读课的后教策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