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规范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7-04-05张玉蛟李玉琴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房颤溶栓神经功能

张玉蛟 李玉琴

1)河南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门峡 472143 2)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三门峡 472100

脑梗死规范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张玉蛟1)李玉琴2)

1)河南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门峡 472143 2)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三门峡 472100

NIHSS评分;STAF评分;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脑梗死

脑梗死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其致残、病死率较高,给患者及家属来严重的精神及经济压力。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溶栓、扩溶、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调控血脂,营养保护脑细胞、改善预后等规范治疗,效果较为理想[1]。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采用NIHSS评分、STAF评分、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对脑梗死规范化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旨在探讨归纳出一套完整有效的规范治疗评价体系,为临床提供治疗评估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06-2016-01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男 41例,女27例,年龄 51~76(64.2±12.4)岁,伴既往房颤者19例,合并高血压41例,糖尿病15例,高血脂21例,颈部斑块23例,脑部动脉狭窄19例,肌力0~3 级,所有患者均为发病3~72 h内入院;全部病例住院期间均行头颅CT或MR证实,诊断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入院后均行基础疾病控制、溶栓、营养脑细胞、改善预后等规范治疗。

1.2 评分方法 入院后和治疗结束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NIHSS评分、STAF评分、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并对比,评估治疗效果。NIHSS评分包括意识、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肢体共济失调、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及忽视等几个方面。最高45分,最低0分;功能缺损分级类型为:轻型:0~15 分,中型16~30 分,重型31~45[3]。STAF评分:评估预测心源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共4项,满分8分,其中年龄>62岁得2分,≤62岁得0分;NIHSS评分≥8分者得1分,<8分者得0分;左房大者得2分,否则得0分;责任血管无50%以上狭窄或非腔隙性梗死者得0分,否则得3分,积分越高,心源性脑梗死的发生率随之增高[4]。CHA2SD2-VASc评分:中风或TIA者得2分,否则0分,年龄≥75岁得2分,65~74岁者1分,高血压者1分,糖尿病者1分,心衰(EF≤40%)者1分,心肌梗死或复杂主动脉斑块或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等血管疾病者1分,女性者1分,总分9分,高度危险≥2分,中度危险1分,低度危险0分[5]。HAS-BLED评分:评估预测脑梗死出血风险,患者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左室功能不全等因素脑梗死出血的潜在危险因素,主要预测因子包括高血压、肝/肾功能异常、卒中史、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INR不稳定、高龄和联合使用药物/饮酒,每项1分,总分9分,HAS-BLED积分越高出血风险越高。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相关评分比较 治疗后患者继发脑梗死和脑出血的风险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各评分比较分)

2.2 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后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缺损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结果比较 [n(%)]

2.3 治疗前后CHA2DS2-VASc评分比较 治疗后继发病症风险均显明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治疗前后CRP、胆固醇、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等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除空腹血糖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治疗前后CHA2DS2-VASc评分风险级别比较 [n(%)]

表4 治疗前后CRP、胆固醇、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等生化指标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在临床治疗上已有相对成熟规范的治疗方案,但该病在治疗过程中通常受到患者自身因素及临床相关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发生治疗中进行性病变,影响预后。研究认为,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大动脉血管狭窄、斑块等均为脑梗死致病的危险因素。目前研究显示,房颤可导致机体心功能恶化,继发梗死事件,缺血性脑梗死是合并房颤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而心源性脑梗死病例,目前在临床诊断方面仍无统一标准,难以诊断,临床实际发病率仍不断增高,易发生漏诊或误诊。而心源性脑梗死有过半病例与房颤相关,提高脑梗死病例房颤的诊断率,可有效发现高风险患者,从而减少病死率。本文通过对我院68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NIHSS评分、STAF评分、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比较,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的临床风险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STAF评分和HAS-BLED评分有利于早期发现脑梗死患者是否存在房颤及继发性出血的风险;CHA2DS2-VASc评分是临床抗凝治疗达到一定水平后提出的,其对脑梗死风险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可较准确评估非瓣膜病性房颤病例继发脑梗死的风险。脑梗死目前临床治疗的原则是控制基础疾病,溶栓及营养脑细胞,减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把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把脑梗死的致残率降到最低程度[6]。经过规范治疗,本研究中68例患的神经功能缺损失程度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IHSS评分表2可直观的反映出患者预后结局;CRP、胆固醇、纤维蛋白原等生化指标也明显改善(P<0.05),联合相关评分表可以为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评估及预后情况提供准确有效的预测指标。根据评估情况,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积极诱发运动感受器的传入活动和大脑皮质的传出活动,全面促进大脑皮质神经功能的重建,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语言功能、摄食功能的康复效果,进而全面降低患者的伤残程度,积极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7]。

综上所述,NIHSS评分、STAF评分、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在脑梗死规范溶栓治疗中,可为临床治疗与预后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有利于及早、正确的制定个性化治疗、康复训练方案,以提高患者康复效果[8]。

[1] 孙高慧,高志强,高俊风,等.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6):12.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3] 黄伟雄,余炳坚.依达拉奉预防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08,8(7):1 137.

[4] 丁也,谭小平,郭阳.STAF评分联合病灶分布对脑梗死患者心房纤颤的诊断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2, 15(4):48-50;53.

[5] 刘艳梅.CHA2DS2-VASc评分在老年非瓣膜房颤卒中风险的评估价值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9):515-516.

[6] 侯立维,李平,王志强.脑卒中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1):54-56.

[7] 陕海丽,王妮娜,支楠,等.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3):143-144.

[8] 陈惠英.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1):134-135.

(收稿2016-11-13)

R743.33

B

1673-5110(2017)06-0076-03

猜你喜欢

房颤溶栓神经功能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预防房颤有九“招”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