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校推进走班制的思考

2017-04-05夏祖瑞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行政部门改革农村

夏祖瑞

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走班制成为高中课程改革新趋势,一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在推进。改革实验以来,目前出成绩出经验的往往是条件较好的核心城市的优质学校。但任何一项教育改革制度的推行,具有较多农村学校的县市是不可绕过的一环,检验改革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必须通过广大农村教育来体现。

以一个农村县为例。目前该县义务教育阶段有80%的农村学校。虽然农村学校居多,但该县教育改革一直没有停止步伐。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没有出台之前,走班在全县学校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实践,有成绩有经验,但也面临一些困惑和挑战。

思想畏难。该县一所民办学校被确定为市走班上课试点学校,县走班上课教学试点现场会在该校举行。该民办学校校长坦言:走班制度实行对学生的发展有益,但在施行当中,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具有一定的优势。学校在课程投入、教师管理、教学评价上有比公办学校优越的方面。只要学校认准了改革方向,就会取得效果。一位公办学校校长透露,该民办学校仅一个年级开设校本课程就已投入50多万元,这是公办学校难以做到的。公办学校固有的管理体制束缚了校长思想,认为在没有各项收费政策的前提下不能够走班教学。公办学校教师习惯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科教学,诸多原因让校长在改革上不敢向前。

师资不足。缺编、缺专业教师现象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有些农村教学点基本实行包班教学,这些是不能满足走班所需的。因为走班要按学生需要开设课程、设置教学班。同时,走班需要教师由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从传统意义上的授课教师变成“导师”“教育家”“灵魂工程师”,而当下农村教师素质距此有很大的距离。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偏远地区近几年分配下来的省招教师不太稳定。该县一所中心小学现有学生930余人,在编教师35人。由于教师不足,学校自聘教师6人,仅仅能够保证语数主要学科教学,全校英语学科专业教师2人,很多学科由语数教师兼任。原本要开设22个班,现在只能开设16个班。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学校一直在努力,但由于缺乏充足的教师,课改还处于开展主题阅读、书法、体育等兴趣活动初级阶段,而教师基本由语数学科教师兼任。

硬件欠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该县乡镇中心中小学和城区学校学生人数激增,现有教室不足,挤占了原有的功能教室,但还是出现六七十人的大班。近些年来,通过改薄,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学校建设了专用教室,添置了设备,但仅仅满足现有班级授课制状态下的教学需要。要真正實现按学生所需的全学科走班,原有的教室数量、教室结构、装备条件无法满足需要。

社会偏见。县城学生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普遍认识不到位。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的学习,轻素质的培养。在他们眼里,语文、数学、外语、理化等科目的分数最重要,而对于艺术、科学、综合实践类等课程则认为是多余的,对于走班分层教学,会误认为是重点班、培训班。

选课走班是大趋势,困难的存在不能成为拒绝改革的理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困难认真考量,寻求对策,努力有所作为。?

推动思想解放。从目前看,进行走班探索的学校是硬件、师资等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学校。但并不意味着条件相对一般的学校不适合。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困难是学校观念的转变。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广大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由于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学校条件的不足,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状态下。走班的实质是学校办学从“甄别人才”转向“人人成才”,实现学生从“齐步走”转向“共同而有个性”,需要学校有“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价值追求。首先是校长思想要解放。学校不论区域、体制、大小、学段,思想若能解放,现有资源的盘活及充分利用才可能实现,完全依靠新增资源,改革是难以持续的。特别是在农村区域,面对家长素质的参差不齐,更需要校长对教育信念的坚守,引领学校,带动教师和家长,直至改革落地开花。其次,学校需要形成一个有思想、满怀激情、敢于尝试、脚踏实地的改革共同体。这个共同体能够带领整个团队成员寻找未来发展的方向,制定实施策略,开发课程资源,激发每一位成员的创造力。三是营造强大的改革气场。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加大改革的宣传力度,提升社会整体认识,实现学校改革与政府期待、社会期盼和谐共振。

推进教师县管校聘。人是改革的最关键因素。教师的数量和素质影响教育改革的成效,教师的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影响教育改革的成败。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要不断为学校增加新的血液,引进改革需要的教师,形成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激发教师管理活力,打破教师管理的条条框框,推进教师县管校聘工作,把教师从“学校人”变为“系统人”,让教师在学校能进能出,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校长办学自主权,为教育改革和“选课走班”制度施行提供宽松的人事管理环境。

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在一个区域内,学校有优质和薄弱之分。除增加新的教育资源,盘活占主体的现有教育资源,教育行政部门还可以通过组建集团学校推行学区制,扩大优质资源辐射范围;通过组建教育联盟,打破学校壁垒,实现学校之间教师、设备资源的有效流动;通过结对帮扶,精准支持,实现优质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共同发展。

加大教育精准投入。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根据各校发展规划和教育教学改革所需,加大对薄弱学校的精准投入,优化改革环境。

因校制宜实施改革。教育行政部门不能一个标准考核学校,要鼓励学校特色发展。农村学校不能办得与城镇学校、城市学校一样,农村学校的走班也应区别于城镇学校、城市学校。学校所在的区域及现有条件、教师和学生及家长素质的不同决定了学校开设的课程不同。学校要对自己全面诊断,在发挥自己能力的基础上在走班方面有所作为。

走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办学条件和资源还不能达到标准的广大农村学校,应该积极稳妥地分步推进,即使在同一个学校内部,也要分年级逐步推行,同时,走班也没有统一模式。在走班形势下,必须改变教师传统的心理和思维习惯,建构新的职业尊严和职业生存方式,让教师观念实现从“要我改革”向“我要改革”的转变,如此,我们的走班制才能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行政部门改革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改革之路
行政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及实现研究
试论企业行政部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平衡计分卡在高职行政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瞧,那些改革推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