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每节课都获得一点“干货”

2017-04-05冯发柱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课程计划构段干货

冯发柱

“一课一得,课课有得”,这是我们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中说的比较多的8个字。

得什么,概括地讲,就是学生能够得到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干货”。

一节习作指导课,指导的内容是“说说心里话”,教学过程大体是:解读习作要求→口述“心里话”→编写习作提纲→习作。课堂教学氛围并不沉闷,学生用两节课的时间,都完成了习作。课后,教研组对学情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调查分析:①一节课下来,学生除了写出一篇文章外,认知、情感、表达等方面有没有留下点什么。②如果教师不指导,学生会不会写出同质的文章。调查分析后,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一节学生没有得到“干货”的课。

什么样的货是“干货”呢?以“说说心里话”这节习作指导课为契机,我们开始了有关“干货”的研究之旅。“说说心里话”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内容。四年级学生有心里话,而且也敢说,问题是怎么说别人能接受、能理解。由此,我们将这节课指导的目标放在帮助学生领悟“写出自己内心的话,并让别人能理解、能接受”的方法上。课堂上,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特别是著名绘本《妈妈,你好吗?》,让学生感知方法。通过表达实践,让学生运用方法。最后,组织学生讨论总结:想要让别人能理解、能接受自己内心的话,除了要写“我”的想法,把道理讲明白外,还要写他人的表现,把当时的情况写清楚。这节课结束,学生不仅完成了习作任务,而且获得了表达的方法。这一方法对学生而言,是受益终身的,这就是“干货”——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有用的,能够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干货”。

实际上,“干货”的种类是非常广泛的。上文主要指的学生受用终身的方法。除此以外,还包括知识、技能、认知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个单元叫“了解异域文化”,感知异域文化,让学生从小具有国际视野,这也是“干货”。教材中有个单元叫“令人感动的故事”,学习英雄人物,建立向上向善情感,同样是“干货”。

学科不同,教学的内容不同,“干货”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但不管怎么说,一节课下来,要给学生留下一点终身受益的东西。

怎样让学生每节课都获得一点“干货”呢?

首先,要转换教师角色——变被动的课程实施者为课程设计、实施、评价者。实践证明,这是让学生每节课都获得点“干货”的前提。

为推动教师角色转换,我们开展了两项普通而极富意义的改革。

一是改革学期课程计划的拟订。学期课程计划是对一个学期内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是一个学期内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对一个学期的教学具有统领作用。制订学期课程计划,是教师教育专业工作的体现和开启。

制订时间——从上学期期末开始到新学期开学初完成,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

计划项目——至少包括“课程目标与内容”“学情分析”“课程设计与实施”“教学周历”等要素,要素之间要形成结构。如该学期的目标之一是“新认识200个汉字”,学情分析,就要分析这200个汉字,哪些学生已经认识,哪些学生凭借已有的识字经验可以轻松认识,还有哪些学生认识有难度等。课程设计与实施时,则要设计通过哪些课程内容、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认识这200个汉字,怎么判断学生是否认识了这200个汉字。教学周历,将认识这200个汉字的课时安排细化分解到每周。

制订主体——年级组、教研组同组教师可以讨论,可以征求学生、家长及社会其他人士意见,但制订主体是执教教师本人。执教老师需要根据本班学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学期课程计划,绝不允许一个年级组甚至一所学校通用一个课程计划。

计划运用——计划一旦形成,必须严格执行。教师本人要将计划置之案头,对照计划组织教学工作。学校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并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主要指标之一。

二是改革备课。备课是对学期课程计划实施的具体化,要围绕课程计划进行。备课的重点是确立课时教学目标和设计目标的达成方案。课时教学目标要一口清,明确具体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确立这一目标。达成方案要系统化,有周密的过程安排,过程之间有关联、有层次,且高度聚焦目标达成。

其次,要明晰教学目标——变笼统、模糊、繁琐目标为具体、明确、单项、可感、可测目标。这是让学生每节课都获得点“干货”的关键。

单位时间内不可能实现多个目标,教师要从繁琐的教学目标中走出,拨开云雾,努力做减法,坚持一节课只确定一个重点目标。这对有些学科(如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是非常困难的。困难的原因,既有学科特性,又有这些年来的错误引导,主要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目标意识太淡薄。为此,我们在区域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专项晒教活动。说是“晒教”,就是“晒目标”,旨在营造氛围,推动“一节课只确定一个重点目标”的计划落地。

正因为一节课只确定一个重点目标,所以对这一目标要深入研究:要把目标的内涵弄清楚,把目标所关联的知识、操作程序等弄明白。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古诗两首”外,教材编排了3篇以写景为主的文章,分别是《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东方之珠》。细读这几篇文章,不难发现它们在构段、构篇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总分式。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年段的特点(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三、四年级以段的训练为重点),我们将本单元教学重点目标确定为“学习总分式的构段方式”。仅确定这一重点目标还不够,教师还要对这一目标的内涵深入分析:什么是总分式构段方式,总分式构段有哪些表现形态,这样构段有哪些优点;阅读时,怎样把握这种构段方式;表达时,怎么运用这种表达技巧。

教师自身只有深研目标,教学时才能有效指导,帮助学生获得点“干货”。

最后,要完善教學评价——变主观、随意评价为客观、定向评价。

一节课是优是劣,最终的评价标准应看学生是否有所收获及其成长程度。学生无获无得,尽管教师讲得再精彩,运用的手段再先进,都是差课、劣课。

怎么检验学生有所获得,我们稳步开展了评价改革。一是将课标中的“目标与内容”细化分解到每一个具体教学内容中,探索建立了各学科教学目标体系。二是针对每一个教学目标,拟订了评价标准和方法。如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朗读检测的目标是,让学生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能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具体要求见表一)。三是研制了部分评价工具,包括网络评价系统、学生成长记录袋等。

以评促改,这样评价产生的直接效果是每位教师上课前考虑的是,这节课我会让学生获得什么;上课时紧盯的是,这节课学生是不是在获得;上课后反思的是,这节课学生应该获得的获得了没有。

每节课,让学生都有所获得,最好获得点“干货”,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猜你喜欢

课程计划构段干货
“早春鱼瘟”、黄颡鱼“过春”、病害一线快速精准诊断……实战干货来啦
提升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探究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干货满满
加强构段训练,提高写作技能
课堂练笔,帮助学生过好语言表达关
提升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探究
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干货全在这里
满满的干货分享THX、HAA、ISF、CEDIA同学会成功举办
无缝隙 无漏洞 无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