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饲草的生物加工调制技术

2017-04-04夏茂林

兽医导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微贮饲草菌液

夏茂林

(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西藏拉萨 850000)

浅谈饲草的生物加工调制技术

夏茂林

(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西藏拉萨 850000)

饲草是放牧家畜的主要的食物来源,饲草的生物加工调制技术是利用生物技术对饲草进行处理从而改变其适口性和保存其营养物质。本文主要阐述了青贮法和微生物法等生物调制技术的原理、方法和特点,希望等对从事饲草加工的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生物加工;青贮;微生物法

饲草的生物加工调制技术是利用生物技术(如生物酶、微生物等)对饲草进行处理,经过生物调制后的饲草可以保存其营养物质,增加家畜采食量,提高消化率,增加适口性等等优点。目前,生物加工调制技术主要包括青贮法、酶解法和微生物处理法,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青贮和微生物处理法。

1 青贮

青贮指的是饲草青贮,指青饲草在密闭的青贮容器内(青贮窖、青贮塔、青贮堆和青贮袋)经乳酸发酵、采用化学制剂调制或降低水分而青贮的饲草。制备青贮饲草的意义很大。第一,青绿多汁饲草经青贮以后,可保存大部分养分,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营养物质损失率3~10%,而制成青干草营养物质的损失率达20~40%。第二,青贮可以消除季节性营养供给的不平衡。因青贮料具有青饲草营养全面、丰富、易消化和适口性强等特点,且可在一年四季保证供给,解决了家畜冬季饲草不足的问题,同时。避免了生产性能的下降。第三,青贮时保存青饲草既经济又安全的方法。其贮存时间长、成本低、不怕雨淋,不会发生火灾。第四,可消灭害虫和杂草,将害虫的幼虫杀死,使杂草的种子失去发芽能力。第五,青贮保鲜性好,特别对块茎作物,青贮不易霉烂变质,许多饲草经青贮可提高其适口性。

1.1 青贮的原理

青贮时利用乳酸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酸度降低到pH3.8~4.0时,即达到青贮的目的。

1.2 青贮的发酵过程

青贮原料从收割、切碎、封埋到启窖,大体经过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植物细胞呼吸阶段。青贮前3d植物细胞仍能利用窖内残留氧气进行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当氧气耗尽时,植物细胞在厌氧环境中死亡,好氧性细菌活动减弱。第二阶段:微生物竞争阶段。青贮原料本身带有很多种菌类,在发酵过程中,厌氧菌迅速繁殖,乳酸菌是厌氧菌,随着酸度的增加,抑制了多种微生物的活动而使它们死亡,最后,只剩下耐酸的乳酸菌,其活动产生大量乳酸,当酸度达到一定程度,乳酸菌也停止活动。第三阶段:青贮完成阶段。青贮封埋后,当pH达到3.8~4.0时,所有微生物均停止活动,青贮基本完成,这样,饲草就不会腐败变质。

1.3 青贮饲草的制作

青贮饲草的制作包括原料的收割、铡短、装填压实和封埋四个步骤。原料的收割。要求尽量保持原料新鲜和青绿,水分含量在70~75%的情况收割最好。一般专用青贮玉米多在蜡数末期收割;禾本科牧草在抽穗初期;豆科青草在孕蕾、开花初期收割。收割后应尽快青贮。铡短。铡短有利于踩实和压紧,汁液渗出原料表面,有利于发酵中乳酸菌的繁殖。铡短的长度因植物和动物的不同而不同,一般铡短的长度为3~5cm。装填和压实。最好是边铡短边压实,窖内要清理干净,可在底部铺一层秸秆软草,窖壁四周衬一层塑料膜。入窖原料要逐层铺匀、铺平、压实,特别是角和边的部位。封埋。原料装填完毕,要立即密封和覆盖,以隔绝空气与原料的接触,并防止雨水进入,封埋后要随时注意青贮料下沉引起的盖土裂缝或下降,发现后应立即重新压实埋好。

2 微生物处理法

农作物秸秆经机械加工和微生物制剂发酵处理,并将其贮存在一定设施内的技术称农作物秸秆微生物发酵贮存技术,简称微贮技术。

2.1 微生物处理的原理

微贮饲草的发酵过程是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出的高效活性微生物复合菌剂,经溶解复活后,加入浓度为0.8~1.0%的盐水中,再喷洒到加工好的作物秸秆上,压实,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繁殖发酵而完成。高效活性微生物复合菌制剂为粉剂,商品名为“秸秆发酵活干菌”,是由高效木质纤维分解菌和有机酸发酵菌复合组成的,适合所有的农作物秸秆使用。秸秆发酵活干菌制备微贮饲草的原理和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发酵原理基本相似。

2.2 微贮技术的特点

微贮技术有很多优点:第一,成本低,效益高。每吨秸秆制成微贮饲草只需用3g秸秆发酵活干菌,3g活干菌的价格约10元;而每吨秸秆氨化处理需要用30~50kg尿素,30~50kg尿素的成本约30~50元。第二,消化率高。以营养价值低的麦秸为例,麦秸经过微贮以后,其干物质的消化率可提高20~25%,粗纤维消化率提高40~45%。第三,适口性好,采食量高。秸秆经微贮以后,可使粗硬秸秆变软,并具有酸香味道,可以刺激家畜的食欲,提高采食量。第四,秸秆利用率高。所有用作饲草的农作物均可用微贮技术制备优质微贮饲草。第五,保存期长且无毒无害。

2.3 微贮制备技术

微贮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菌种的复活、菌液的配制、秸秆的切短、入窖和封窖。菌种的复活:在处理前,先将菌剂倒入200ml水中充分溶解,然后常温下放置1~2h,使菌种复活。菌液的配制:将复活好的菌液倒入充分溶解的0.8~1.0%的食盐中搅匀。秸秆的切短:用于微贮的秸秆一定要切短,一般为3~5cm。秸秆的入窖:在窖底铺放20~30cm后的秸秆,均匀喷洒菌液,压实后再铺放20~30cm的秸秆,如此重复,直至高于窖口40cm再封口。封窖:将秸秆分层压实直到高出窖口30~40cm,再充分压实后,在最上面一层均匀散上食盐粉,再压实后盖上塑料薄膜。盖上薄膜后,在上面散20~30cm厚稻草,覆土15~20cm密封。

[1] 安进,张松建.浅谈牧草的加工调制与综合利用技术[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6,27(7):33-34.

猜你喜欢

微贮饲草菌液
多糖微生物菌液对油菜吸收养分和土壤氮磷淋失的影响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Bonfire Night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中通过吸光度值测定菌液浓度的方法研究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
秸秆微贮饲料的调制加工与安全饲喂技术
秸秆微贮关键技术及牛羊饲喂效果观察
奶牛饲喂青贮饲草的比较试验
复合微生物菌液对黄瓜生长和抗病虫性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