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地区苦瓜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2017-04-04黄贤贵赖呈纯张武君林永胜张伟光张玉灿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主蔓西北地区父本

黄贤贵,赖呈纯,张武君,林永胜,张伟光,张玉灿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350003)

西北地区苦瓜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黄贤贵,赖呈纯,张武君,林永胜,张伟光,张玉灿*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350003)

通过多年对苦瓜杂交制种技术的摸索与实践,从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种子采收等方面,总结西北地区苦瓜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西北地区;苦瓜;制种;技术

苦瓜是葫芦科苦瓜属的一年生蔓生植物,为虫媒异花授粉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苦瓜是福建省广泛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年播种面积超1.3万hm2,总产量60万t以上。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瓜类项目组近年来加大了苦瓜品种选育力度,自主选育出“新翠”“翠玉” “如玉5号”“如玉11号” “如玉33号” “如玉53号” 等多个通过福建省认定的新品种。

随着福建省苦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对杂交一代苦瓜种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然而,苦瓜在福建地区杂交制种时,存在着下列问题,使得制种成本高且产量低:一是栽培品种多,制种间隔距离难以保证;二是降雨量大,苦瓜病害较严重;三是夏秋季节瓜实蝇危害严重,难以防治;四是摘雄花和杂交授粉花工大,人工费用高。

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降雨量少,昼夜温差较大,光热资源较丰富,较适合瓜类种子的生产,长期以来是西甜瓜的优良制种基地。本项目组科技人员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开展了西甜瓜的杂交一代商品制种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从2004年开始,本项目组科技人员在西北地区,特别是河西走廊一带进行了苦瓜杂交一代的制种实践,经过多年的探索,使原来从未种植过苦瓜的地方成功地开展苦瓜杂交制种。本文以河西走廊为例,简述在西北地区进行苦瓜露地杂交制种的高产技术要点,供福建苦瓜育种技术人员在西北地区制种参考。

1 西北地区苦瓜露地杂交制种技术要点

1.1 选地整地

1.1.1 选地 制种地应选择5年内未种植过瓜类作物、土层疏松、排灌方便、肥水条件好的地块,以前茬种植玉米、小麦或洋葱的地块为宜。为避免种子纯度受影响,与其他苦瓜种植地的间隔距离至少在1000 m以上。

1.1.2 整地 经多年的探索,苦瓜制种地起垄以旱塘1.10~1.20 m、水塘0.40 m(于水塘边各植一列)、垄高0.30 m比较合理。旱塘过小,不利于授粉季节摘除雄蕾和人工杂交授粉操作;过宽则单位面积种植株数少,导致土地和光能利用率不高。起垄方向以南北向为佳。

1.2 播种与定植

1.2.1 播前准备 河西走廊苦瓜制种父、母本均采用大棚内基质育苗,基质选用瓜类专用育苗基质,播种前3~5 d在基质上覆盖地膜,并加盖小拱棚以保湿增温。

1.2.2 种子催芽 在西北地区进行瓜类制种,由于当地阳光充足、湿度较低,蚜虫发生较多,与福建省相比更易诱发病毒病,为此需要对种子进行播前处理。具体操作步骤:苦瓜种子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 min,药液冲洗干净后再置于55~50℃的温水中浸种15 min,水温降至30℃左右后再继续浸种8 h,然后置于30℃条件下进行催芽,待露白后直接播于大棚的发芽基质中。

1.2.3 播种与育苗 河西走廊苦瓜制种父本播种时间为4月初,母本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父本播种时间较母本早15~20 d。父、母本配置比例以1∶10~15为宜。苦瓜种子出苗后去除地膜,7 d左右可齐苗, 10 d左右可移至40穴的育苗盘内进行假植。假植时用一层的遮阳网在大棚上部覆盖2~4 d,并在大棚内喷水增加湿度。假植后待其缓苗10~15 d,再对其炼苗7~10 d,之后进行定植。

1.2.4 定植 定植前在定植垄的地膜上用开孔器进行等距离打定植孔,并在水塘沟灌水。定植时要浇透定根水,植后在定植穴四周覆土封膜。父本定植时间为5月初,定植时要加盖小拱棚,定植后注意放风换气,以防棚内温度过高而烧苗;母本定植时间为5月下旬,待瓜苗有4片左右真叶,选择天气晴好时进行定植,定植后注意覆盖地膜预防霜冻。根据项目组多年的制种实践,父本定植株距统一为60 cm;母本的株距则根据母本自身长势的强弱和地域的要求而稍有不同,一般株距为25~35 cm。

1.3 田间管理

1.3.1 肥水管理 春季待土壤解冻后,在整地时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机肥3~5 t作基肥,开沟整畦时再施硝酸磷钾(或硝酸磷钾和磷酸二铵按1∶1混合)30~40 kg,覆土后再铺地膜。追肥方面,对于基肥下得足、土壤地力较高的制种地,制种全过程追肥3、4次即可,分别于 6月上旬(第4次灌水前)、7月上旬(杂交授粉中期)和7月下旬(杂交授粉后期)进行,首次追肥每667 m2施用硝酸磷钾25 kg,采用在定植垄内侧不间隔打洞的方法进行穴施;第二次和第三次追肥于杂交授粉中期和后期进行,每667 m2施用复合肥30~36 kg,可使用硝酸磷钾、磷酸二铵,按2∶1混合,采用在定植垄水塘沟壁10 cm处打洞穴施。若制种地地力较差,则可于6月上中旬结合灌水每667 m2加施尿素5~8 kg或碳酸氢铵10~15 kg。

由于苦瓜制种单株结果量大,挂果时间长,植株养分消耗大,特别是7月下旬至8月中旬,植株处于授粉后期,叶片需要保持较强的光合作用,以利果实膨大和种子干物质的积累,此阶段可喷洒0.2%磷酸二氢钾、0.1%尿素液或农用氨基酸等进行根外追肥。

灌水次数则依苦瓜品种和土壤蓄水能力而定,长势强的青皮系苦瓜和土壤蓄水能力强的制种地,全生育期需灌水9、10次,5月下旬定植时第一次灌水,隔5、6 d再灌一次,随后每隔10 d灌一次;对于长势弱的白皮系苦瓜和土壤蓄水能力差的制种地,全生育期需灌水12、13次,即在5月下旬定植时第一次灌水,随后每隔5、6 d灌一次。

1.3.2 搭架整枝 当主蔓生长至50 cm后,进行搭架。选用2.0 m长的竹竿,每株插1根,两垄间竹竿于1.8 m高处搭成人字形,竹竿交叉处横拉一根铁线,两端固定防倒架。

主蔓第1朵雌花出现后开始整蔓上架,第一次捆扎在蔓长约40 cm时(主蔓15节左右),以后每条主蔓隔3、4节位再捆扎一次,整蔓时将主蔓上所有侧枝和雄花蕾全部摘除,当主蔓上架1.8 m左右时,选留4~6个生长较好的雌花,确保每株留果数3、4个。当主蔓上架2.0~2.2 m时,对植株进行摘心, 确保每株苦瓜主蔓上有叶片30~40片。当全部授粉工作结束后,可在主蔓摘心处保留1个侧芽,在绝对不影响周围杂交苦瓜纯度的前提下,结果后可任其自然生长,可提高单位面积的种子产量。父本植株一般无需整枝,任其自然生长, 授粉结束后拔除。

1.3.3 授粉 在田间杂交授粉工作开始之前,要对所有父母本植株进行一次彻底去杂。根据父、母本的品种特征特性,去除异株。由于父本中的杂株对制种的纯度影响非常大,从授粉一开始就要注意仔细观察,一发现父本中有异株就应立即停止取粉并摘除。母本在整蔓时要随手将植株上的雄花(含花蕾)和未经人工授粉的雌花(瓜)全部摘除。为保证杂交种子的纯度,授粉期间要做到每天授粉结束后至少在制种地巡查1 次,确保母本植株上的大雄花蕾彻底摘除。

西北地区苦瓜制种主要是采用空间隔离、人工授粉的非套袋采种法。授粉期间每天清晨7:00前,在父本园采摘当日即将开放的父本雄花;或在19:00后采摘翌日上午将要开放的雄蕾,置于室内保湿保温环境中,以保持花粉活力。授粉方法:将父本雄花花瓣反卷,轻轻将一层花粉涂于雌花柱头上。一般1朵雄花可授粉3朵雌花,当雄花量足时可采用一对一授粉。最佳杂交授粉时间为7:00-11:00,杂交授粉后应对授粉瓜做好标记,以便采瓜时辨认。

1.3.4 病虫害防治 与福建地区杂交制种相比,西北地区苦瓜制种病虫害相对较少。病害主要有病毒病、叶斑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防治害虫可用啶虫脒、一遍净、敌敌畏等,防治病害采用的药物主要有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杀毒矾、福美双、病毒A、病毒K等。

1.4 种子采收

河西走廊制种的种瓜一般在授粉后28~35 d即可采收。采收前要彻底清除无授粉标记的自交瓜和杂瓜。种瓜成熟的标志是瓜的花脐部颜色由绿色转变成为橘红色或黄红色,对未熟透的种瓜,可在采收后对其进行堆放后熟1、2 d。

取籽时对熟透的种瓜,用刀纵切成两半,取出瓜内的瓜瓤和种子,将种子上的种衣用手直接揉去,然后置于清水中洗去瓤肉、秕籽,将沉在水底的饱满种子取出晾晒。每个种瓜一般可收取20~30粒种子。晾晒不宜放在水泥地,宜放置于尼龙筛网上,应避免在中午的烈日强光下暴晒,同时要注意不时地搅动种子。种子晾晒至含水量7.0%以下时,除去秕粒和杂质,做好标签,即可装袋贮存于通风良好、冷凉干燥、无鼠害和虫害的室内。

2 西北地区苦瓜露地杂交制种注意事项

2.1 防止出现缺铁症状

与福建的酸性土壤不同,西北地区的土壤为碱性土壤,由于土壤中铁的有效性很低,苦瓜植株易产生缺铁症状,严重者出现大量黄化叶片,导致种子产量降低。如出现缺铁现象,可在7月份叶面喷洒0.1%或0.2%的硫酸亚铁溶液2、3次。

2.2 注意保持水分供应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为取得较高的采种量,苦瓜全生育期要注意及时灌水,保持根际土壤湿润。

2.3 注重管理确保质量

在西北地区,苦瓜杂交制种与西甜瓜杂交制种相比起步较晚,制种技术不够规范,要注意加强制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要做好制种各个环节的农户培训指导工作,尤其是在授粉阶段,要切实做好父、母本的去杂工作。

(责任编辑:黄金泽)

High yield techniques for hybrid seed production of balsam pear in Northwest China

HUANG Xian-gui, LAI Cheng-chun, ZHANG Wu-jun, LIN Yong-sheng, ZHANG Wei-guang, ZHANG Yu-can*

(FujianAcadengofAgriculturalSciences,FujianProvince350003)

Based on the years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hybrid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for balsam pear,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high yield techniques of hybrid seed production of balsam pear in the northwest of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land selection and land preparation, sowing, field management, seeds harvesting, and so on.

Northwest China; balsam pear;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2017-01-08

黄贤贵,男,1965年生,研究员。

*通讯作者:张玉灿,男,1960年生,研究员 (E-mail:Zyc507@sina.com) 。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5GA720004);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10-10)。

10.13651/j.cnki.fjnykj.2017.01.011

猜你喜欢

主蔓西北地区父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葡萄H形树形构建及管理要点
庭院葡萄树形的培养及主蔓衰弱更新复壮技术
庭院葡萄树形的培养及主蔓衰弱更新复壮技术
近60年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与思考
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
葡萄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技术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西北地区首届课博会在宝鸡召开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