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气虚血瘀证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临床观察
2017-04-04江丽茹
江丽茹
(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心病科,广东 广州 510030)
中风病气虚血瘀证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临床观察
江丽茹
(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心病科,广东 广州 510030)
中风临床表现为失语、偏瘫、肢体障碍,有较高的致残率[1]。笔者对中风气虚血瘀证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4例,均为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患者,为气虚血瘀证,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44~75岁,中位年龄(56.27±1.38)岁;病程0.5~3年,中位病程(1.2±0.8)年;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脑出血12例,脑梗死16例;首次中风28例,复中9例;学历大专及大专以上16例,高中15例,初中及初中以下6例。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48~73岁,中位年龄(53.89±2.06)岁;病程0.5~3年,中位病程(1.5±0.6)年;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脑出血8例,脑梗死16例;首次中风30例,复中7例;学历大专及大专以上13例,高中11例,初中及初中以下1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辨为气虚血瘀证。临床表现为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面色白,偏身麻木,口流涎,气短乏力,心悸便溏等,排便时间延长、每3天1次,重者大便艰难,少腹胀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维脑路通、低分子右旋糖酐、甘露醇等降颅压和降血压药物,配合对症处理,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合并感染者应用抗生素。
3 护理方法
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①执行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②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30°,可防止冰袋,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以免加重出血。③给予持续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随时吸出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④密切观察血压、呼吸、脉搏、神志、瞳孔的变化,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直到病情稳定为止。⑤遵医嘱给予降压药,但不宜降得过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维持在150~160/90~100mmHg。⑥遵医嘱给予脱水剂。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注意心、肾功能,记录出入量。⑦每4h测体温1次。如体温超过38℃,可头部、腋下放冰袋,降低脑代谢和颅内压。⑧病情危重者,发病24~48h内禁食,起病后3日如神志仍不清楚,无呕吐及胃出血者,可鼻饲流质饮食,并做好口腔护理。⑨做好皮肤护理,按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
研究组加用中医辨证施护[2]。①因气虚卫外不固,体弱多汗,故要及时更换已汗湿的衣被,通风时勿使凉风直吹,免受风寒;②手足肿胀可用温水浸泡,同时做肢体伸屈运动,以达到消肿化瘀,疏通经络作用;③饮食宜鸡子黄山药粥,参芪粥,三豆汤等。④通过穴位按摩调节经络,进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取内关穴、百会穴、三阴交、气海穴、曲池等穴,用点、按、揉的点穴手法,以感到酸、麻、胀、痛为宜。⑤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的想法,因势利导让其宣泄其抑郁之情。还可以根据患者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音乐,舒缓心情,使阴阳达到平衡。⑥防止褥疮,褥疮好发部位一般为骶尾部、股骨大转子处。由于久卧病床,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受阻,软组织易发生充血性坏死,所以每2h帮助患者翻身1次,并轻柔按摩受压部位,敷拭滑石粉,保持皮肤清洁干爽,防止褥疮。⑦控制肥甘厚味和盐的摄入,以清淡富有营养、少油腻为宜。可常服藕粉粥、莲米粥、山药粥之类。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草莓、苦瓜、大白菜以及毛豆等。⑧保持大便通畅,以防腑气不通,影响气机升降。神阙穴贴敷艾绒、花椒、龙眼等药物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⑨功能锻炼可以益气活血、舒筋活络、濡养脉络。包括加强瘫痪肢体被动运动、床上活动瘫痪肢体、坐站走指导和语言训练。
4 疗效标准
显效: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和Barhtel指数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减少70%以上,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基本恢复身体功能。有效: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和Barhtel指数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减少30~70%,临床症状部分改善,身体功能部分恢复。无效: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和Barhtel指数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减少不足30%,身体功能和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
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 果
研究组显效28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59%。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2.9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非常满意26例,一般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97.30%。对照组非常满意10例,一般满意16例,不满意11例,护理满意度70.27%。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体 会
针对性采用中医情志护理、饮食疗法、功能康复护理、起居护理、按摩护理及中药穴位贴敷等护理措施,可使阴平阳秘、气血通达、经络疏通。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1] 倪红红.中风患者恢复期的中医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335-337.
[2] 郭小妹,梁晓晖,丁美晖,等.追踪方法学在中风患者中医护理方案执行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7):102-103.
R473.5
B
1004-2814(2017)05-0588-01
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