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蛋鸡育雏的关键指标及综合饲养管理技术

2017-04-04阎晓红

兽医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均匀度周龄雏鸡

阎晓红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山西太原 030024)

影响蛋鸡育雏的关键指标及综合饲养管理技术

阎晓红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山西太原 030024)

雏鸡培育是蛋鸡饲养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受体重和均匀度的影响,它们直接影响产蛋期的生产性能。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饲养技术才能培育高质量的雏鸡,为产蛋期打好坚实基础。

蛋鸡育雏;重要指标;饲养管理

1 影响蛋鸡育雏的两个重要指标

1.1 体重

体重是影响产蛋期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五周龄体重和以后产蛋率、平均蛋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如果五周龄体重高,整个鸡群的开产早、高峰期持久,而且在整个产蛋期的存活率也较高、死淘率较低。所以在雏鸡饲养中,雏鸡平均体重应达到该品种的指标要求,6周龄体重应达到500g。按标准体重进行饲喂控制,同时进行系统测重与记录,测量体重时取平均值。

1.2 均匀度

均匀度是决定产蛋高峰期高低、长短的关键指标。育雏期均匀度越好,越有利于鸡群今后的管理。如果体型过小,在光线的刺激下鸡也会开蛋,但是极易出现难产、脱肛和啄癖等症状,尤其是冬季育雏时多见。由于冬季育雏时冬至之后,日照渐长,使性成熟与体成熟不同步,造成开产过早。所以应保证鸡群良好的体重均匀度。

体重过小和均匀度过差都会造成产蛋高峰缩短,经济效益降低。

2 育雏的综合饲养管理

2.1 育雏前准备

2.1.1 育雏人员的培训

育雏人员是保证育雏率的重要因素,育雏之前一定要对育雏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让他们掌握雏鸡的饲喂、饮水、鸡群的观察以及防疫的基本知识,这样可提高育雏率。

2.1.2 消毒

育雏前先将鸡舍、鸡笼及所有用具全部清洗干净,墙壁、地面等用2~3%火碱溶液喷洒后再用火焰消毒,最后将育雏舍门窗密闭,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熏蒸时舍内温度尽量达到27~30℃,这样消毒效果更好。24h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一周后才可进雏鸡。

2.1.3 预温

在进雏前1~2d,将育雏舍温度达到32~36℃,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使雏鸡一开始就处于稳定、温暖的环境中[2]。

2.1.4 饲料、药品的准备

在进雏前应准备好育雏中所用的饲料、疫苗和常用药品等,以防疾病的发生。

2.2 雏鸡舍的环境卫生

2.2.1 密度

合理的密度能使群体的均匀度一致,也可以保证每只雏鸡都有充足的饲料和饮水,密度过大会使鸡群均匀度差、达到高峰的时间缓慢及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缩短,而且易诱发呼吸道病、啄癖等[3]。所以鸡舍密度应根据日龄、饲养方式、通风条件等做相应调整,一般雏鸡合理的密度为:0~4周龄20~25只/m2,5~7周龄10~20只/m2。

2.2.2 温度

适宜的环境温度是保证育雏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雏鸡的体温调节、采食、饮水、活动及体内卵黄的吸收。由于雏鸡免疫力低、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变化的环境温度适应性也较差,所以入雏时之前使舍内温度应达到35℃以上,然后随日龄缓慢降低舍温。判断舍温不能只看温度计,应结合舍内温度计指示和雏鸡的行为,尤其要认真观察雏鸡行为。如果雏鸡喜欢靠近热源,不停叫唤,而且拥挤在一起,说明环境温度过低;如雏鸡远离热源,张开翅膀,喜欢饮水,说明温度过高;若鸡只均匀分散,活泼,采食饮水都正常,说明温度适宜。

2.2.3 湿度

育雏舍的湿度应保持在55~65%适宜。鸡舍内湿度过大,鸡只不愿走动,不愿饮水,容易发生球虫病、绦虫病,影响生长发育;湿度过小,环境过于干燥,2周龄以内的雏鸡易出现生长缓慢、羽毛干焦,易发生呼吸道病。

2.2.4 光照

合理的光照可以提高鸡群的采食量、加快性成熟,不合理的光照会使鸡群开产时间提前或推后。光照时间只能减少不能增加,防止性早熟,影响鸡的生产性能。1~3日龄光照24h,第4d开始每天减少2h,直至自然光为止。

2.2.5 通风

通过通风可以将污浊的空气排出去,换入新鲜的空气,减少污染。雏鸡新陈代谢旺盛,呼出大量CO2,且粪便中20~25%不能分解的物质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有害物质[4],如NH3、H2S等,影响育雏舍内空气质量,不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如果鸡舍内NH3浓度过高,会灼伤雏鸡眼睛和脚垫;发病、体重减轻;生产性能下降[5]。所以在保温的基础上还应做到通风换气,育雏前期保温为主,兼通风;育雏后期通风为主,兼保温。

2.3 雏鸡的饲养管理

2.3.1 及时饮水

雏鸡在出壳后24h之内应及时饮水。由于雏鸡从温度较高的孵化器中出来,机体消耗了大量水分,及时补充水分有利于雏鸡食欲和饲料消化吸收。饮水中可加入葡萄糖、抗生素和维生素等。前7d饮水温度应达到25~30℃,以后可直接饮用自来水。

2.3.2 合理开食

饮水2h后进行开食,一般喂颗粒料,每昼夜喂料6~8次,采取少喂勤添的原则。雏鸡料的品质要求较高,要求适口性好,容易消化,营养全面。如育雏鸡饲料达不到营养标准,会导致鸡群生长发育缓慢。

2.3.3 适时断喙

雏鸡应适时断喙,一般在7~10日龄进行,最好使用专用断喙器。断喙时左手抓鸡,将喙插入刀孔,切去上喙1/2,下喙1/3,之后停留2~3s利于止血。可在断喙前加喂Vk预防出血[6]。断喙之后及时观察鸡群,发现出血者立即处理。

2.3.4 重视体重分群

称重分群是调整鸡群均匀度的重要手段,为了掌握鸡群的生长发育情况,从第四周开始,鸡群按1%抽样称重,小的鸡群(5000只以下)按5%抽样,至少抽样50只。

在5~6周龄时,体重应达到标准体重上线。体重不达标的要单独放在一起,加强管理,使其生长发育加快,提高鸡群均匀度。

雏鸡是蛋鸡饲养中最关键的阶段,尤其要重视体重和均匀度这两个关键指标,这样才能培育出健康合格的雏鸡,保证产蛋鸡的生产性能。

[1] 成立虎.如何使蛋鸡育雏体重达标[J].畜牧兽医杂志,2011,1(30):85-86.

[2] 卜鸿静,韵晓东.蛋鸡育雏期的饲养技术[J].农业灾害研究,2015,5(10):35-37.

阎晓红(1966—),女,本科学历,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兽医专业,讲师,主要从事《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猪病防治》等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均匀度周龄雏鸡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均匀度控制不佳可致肉种鸡晚产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洛伦兹力磁轴承磁密均匀度设计与分析
优选雏鸡四法
褐壳蛋鸡
雏鸡初饮要注意什么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