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2017-04-04邱洪机

兽医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垫料雏鸡鸡舍

邱洪机

(广西梧州农业学校,广西贺州 542899)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邱洪机

(广西梧州农业学校,广西贺州 542899)

科学的饲养、精心的管理和适宜的环境,是提高雏鸡成活率、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技术措施。本文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对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雏鸡;饲养管理;技术

关于目前养殖业来看,养殖鸡的品种很多,归纳起来也就两种类型:大种鸡(4.5~6kg)和小种鸡(1.25~3kg),不管是什么品种的鸡,在饲养、管理及防治上都大同小异,在养鸡业中,各阶段的培育都重要,尤其是育雏阶段(1~45日龄)尤为重要,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工作的成败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以后成年鸡的产蛋性能和种用价值,与鸡场经营效益有密切的关系。下面将对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归纳。

1 了解雏鸡的生理特点

(1)鸡具有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

(2)体温调节能力差,尤其是10日龄以前。

(3)鸡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容积小,消化能力差,但生长速度又很快。

(4)抗病能力差,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感染疾病。(5)胆小易受惊吓。

2 根据以上五个雏鸡的生理特点,在育雏期间,我们需要从事以下几个关键性的工作

2.1 进雏前准备

2.1.1 育雏室消毒

进雏前一周,育雏室清洗打扫干净,用消毒液消毒,有条件密封好的用甲醛(40ml/m3)、高锰酸钾(20g/m3)熏蒸24h消毒,消毒7d后方可进雏鸡。采用地面育雏的,室内应铺好干燥无霉变的刨花、谷壳、稻草等垫料(笼上育雏除外)。

2.1.2 育雏室预热

在进苗前1d进行预热,育雏时室内温度要达到控温标准(冬春季33~34℃、夏秋季33~35℃)。

2.1.3 装好器具

料桶、饮水器按40~60羽鸡壹套,照明(光照)前期强、后期弱。

2.2 雏鸡的饲养与管理

2.2.1 温度

育雏前期对采取上方辐射加温的,保温中心离地面5cm高处的温度应保持32~35℃;采取地下温床加温的,要求地面保温区温度在30~32℃。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育雏温度也要逐渐下降,下降的幅度视季节及雏鸡的承受能力而定,一般以每周下降不超过3℃为宜,直到20℃时,方可脱温。

2.2.2 密度

育雏密度是指鸡舍每平方米面积饲喂雏鸡数,密度不仅关系雏鸡在平面上活动、饮水和采食,而且关系到舍内气体的污染和交换、地面的污染程度与啄食癖、应激等问题。各个生长阶段雏鸡的舍饲密度以多大为合理,这要看品种、育雏方式、季节而合理安排。密度过小时浪费地方,浪费保温电力,设备费成本提高;密度过大时活动范围小,常常互相践踏,食睡不舒服,弱雏争食不到,出现较多的落后鸡,或引发啄癖等,另外,密度大了,雏鸡排出粪便亦多,鸡舍内二氧化碳量增高,造成湿度过大,由于空气污浊,影响雏鸡生长速度和群体均匀度。因此,定期调整鸡只密度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2.2.3 饮水

雏鸡入舍1~2h后,用足够的饮水器开始供饮水。出壳后的幼雏腹部卵黄囊内,都还有一部分卵黄尚未吸收完,这部分营养物质需要3-5天才能基本上吸收完,尽早利用卵黄囊的营养物质,对幼雏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效果。雏鸡饮水能加速这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另一方面,雏鸡在育雏室高温条件下,因呼吸蒸发量大,需要饮水来维持体内水代谢的平衡,防止脱水死亡。

(1)第1d饮水中加5%葡萄糖或白糖,0.1%的维生素C。

(2)第2d饮水中加0.01%高锰酸钾。

(3)1周龄内的雏鸡要禁止饮用凉水,要求水温18~20℃。另外要防止断水、缺水和间断给水,应该做到饮水不断,随时自由饮用。这一点往往被忽视。间断饮水使鸡群干渴,造成抢水,容易使一些雏鸡被挤入水里淹死,即使采用塔型饮水器也难以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抢水的另一后果是许多雏鸡羽毛弄湿,出现发冷扎堆压死的现象,如不及时发现,会造成严重损失。

2.2.4 喂料

一周龄内的雏鸡,因为觅食能力差,不宜用饲料槽或饲料桶,笼养的可用附带的浅盘,平养的可在地面铺上若干块塑料布或边高2cm、直径在60~80cm的浅盘,让雏鸡自由采食,这样大、小、强、弱的雏鸡都有进食和食饱的机会,一周龄后可改用浅槽,仍为自由采食方式,直至整个育雏期结束。一月龄以内的小鸡每天从早晨6时至晚上10时,每隔4h喂一次,晚上仍要点灯,让雏鸡采食。雏鸡的饲料要求新鲜,品质良好,颗粒大小适中,易于采食,且营养丰富,易消化,雏鸡料中应含粗蛋白质20~22%,代谢能11.72~11.92MJ/kg。

2.2.5 湿度

湿度是指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湿度高给致病细菌和寄生虫卵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尤其易诱使球虫病、大肠杆菌病、霉菌病的发生,影响雏鸡的健康和成活率。在南方湿度过大,会影响雏鸡的水分代谢,并给细菌和某些寄生虫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因此,要求保持育雏舍地面干燥。在北方,尤其是在使用暖炕温床育雏的条件下,由于地表面的水分不断蒸发,舍内湿度过低,容易造成雏鸡脱水、消瘦,影响食欲,或致室内灰尘飞扬,引起雏鸡呼吸道疾病。这时就必须采取增加湿度的措施。

2.2.6 光照

光照对雏鸡的生长没有直接影响,但照明时间的长短对采食量有较大影响,因而间接影响生长。

(1)通常1~3日龄的雏鸡应以连续24h的照明,使其熟悉环境,会采食和饮水。用育雏笼养的雏鸡须在0~7日龄24h照明,尔后采用11~15h的恒定光照法(至6周龄)或间断光照法。

(2)恒定光照法对开放式鸡舍以自然日长加上午夜2h照明就已足够。断续光照法须在不采用自然光照时才实行。雏鸡以30min明比150min暗的3h一个周期组最好。断续照明和限食一样,必须有足够的食槽长度及饮水位置,以免影响采食量和饮水。明期少于30min的断续照明应提高饲料中蛋白质与能量的水平,最好用颗粒饲料,以减少采食时间并满足营养需求,并要使用松软、干燥的垫料,以免发生胸部囊肿。

2.2.7 通风

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尽量通风换气,通风是排出鸡舍内的氨和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换进新鲜空气,通风量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加大,进入舍内不感到闷和氨气刺鼻为宜,通风时防止冷气直接吹入鸡群而引起感冒,可通过挡风屏障使冷气缓缓流进室内、防过堂风和贼风.鸡舍进行通风换气时,要求既要能够排除舍内的有害气体,使之降低到最低限度,又要避免因通风换气而造成舍内温度降低。

(1)雏鸡新陈代谢旺盛,呼吸快,必须吸入足够的氧气;在集约饲养时,雏鸡数量多,密度大,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此外,雏鸡排出的粪便和所用垫料,在微生物、温度和水分的作用下发酵,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和硫化氢等;某些燃烧式保温方式,会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直接危害雏鸡的健康。

(2)当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较高并持续时间长时,对雏鸡的健康和生长性能有很大影响,做好雏鸡舍的通风换气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方法。育雏室内应有通气设备,通气设备除用百叶窗、通气孔外,通气窗的面积与育雏室的面积比例为1:30,并经常打开一些门窗来保持足够的通风量,另外,最好用布窗换气,使外界冷空气流进室内时,逐渐变暖和,并可防止室内有过于流动的空气。

2.2.8 饲养

1~45日龄喂小鸡料,全期自由饮水,1~2日龄限饲,其他日龄自由采食。

(1)鸡正常则不打堆,不呆立,采食量直线上升,若采食量饮水量减少或不增,要及时找出原因,每日查看鸡只粪便,有无异常,如带血、绿色或灰白色粪便,需进一步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2)如有死鸡及时捡出,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剖检,做出初步论断,死鸡应尽快焚烧或深埋,鸡舍内每日翻一次地面垫料,保证地面垫料松软无板结,潮湿板结垫料要及时清除。

3 免疫程序

在养鸡生产中,只有做好雏鸡的免疫接种工作,并结合实施综合防疫措施,就能使鸡群健康地生长发育,为以后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操作如下:

3.1 1日龄

马立克氏病疫苗皮下(或肌肉)注射(一般情况下由孵化场接种)。

3.2 2~4日龄

进行新支苗120首免,(1000头份/瓶)用蒸馏水(或凉开水)60ml稀释,逐只鸡滴鼻点眼,最好在夜间进行.

3.3 11日龄

进行法氏囊疫苗滴嘴或饮水免疫,每只2羽份。饮水免疫时需断水2~4h,水量每只鸡15~25ml(按鸡只日龄大小,气温变化增减水量,另加入5%的去脂熟牛奶或脱脂奶粉),2h内饮完,保证每只鸡同时饮到等量疫苗液,饮苗前后不要用消毒液清洗用具或设备.

3.4 14日龄

接种1次,接种量为成鸡的50%左右,一般为0.25~0.3ml。

3.5 20日龄

新城疫Ⅱ系或 新支52疫苗每只2份,饮水免疫。

3.6 28日龄

法氏囊疫苗进行二免,饮水免疫时需断水2~4h,水量每只鸡15~25ml(按鸡只日龄大小,气温变化增减水量,另加入5%的去脂熟牛奶或脱脂奶粉),2h内饮完,保证每只鸡同时饮到等量疫苗液,饮苗前后不要用消毒液清洗用具或设备。

养鸡生产中,只有做好雏鸡的饲养与管理工作,并结合实施综合防疫措施,使鸡群健康地生长发育,为以后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1] 陈淑珍.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J].畜禽业,2017,(3):30-31.

猜你喜欢

垫料雏鸡鸡舍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别请狐狸建鸡舍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鸡群垫料质量评定与管理
鸡舍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优选雏鸡四法
雏鸡初饮要注意什么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