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钩端螺旋体病诊断治疗

2017-04-04

兽医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钩端南江菌苗

冉 希

(四川省南江县南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南江 636600)

羊钩端螺旋体病诊断治疗

冉 希

(四川省南江县南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南江 636600)

钩端螺旋体病又称黄疸血红蛋白尿(icterohemoglubinuria),是绵羊和山羊共患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显著的黄疸、血尿、皮肤和黏膜出血与坏死。全年均可发病,以夏、秋放牧期间更为多见。

羊;钩端螺旋体病

1 症状

绵羊和山羊钩端螺旋体病的潜伏期为4~15d。依照病程不同,可将该病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和非典型性五种。通常均为急性或亚急性,很少呈慢性者。

(1)最急性。体温升高到40~41.5℃,脉搏增加达90~100次/min。呼吸加快,黏膜发黄色。尿呈红色,有下痢。经12~14h而死亡。

(2)急性。体温高达40.5~41℃,由于胃肠道弛缓而发生便秘,尿呈暗红色。眼发生结膜炎,流泪。鼻腔流出黏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鼻孔周围的皮肤破裂。病期持续5~10d,死亡率达50~70%。

(3)亚急性。症状与急性者大体相同,惟发展比较缓慢。体温升高后,可迅速降到常温,也可能下降后又重复升高。黄疸及血色素尿很显著。耳部、躯干及乳头部的皮肤发生坏死。胃肠道显著弛缓,因而发生严重的便秘。虽然可能痊愈,但极为缓慢。死亡率为24~25%。

(4)慢性。临床症状不显著,只是呈现发热及血尿。病羊食欲减少,精神萎顿,由于肠胃道动作弛缓而发生便秘。时间经久,表现十分消瘦。某些病羊可能获得痊愈,病期长达3~5个月。

非典型性 急性型所特有的症状不明显,甚至缺乏,疫群内往往有些羊仅仅表现短暂的体温升高。

2 剖检

尸体消瘦,可见黏膜湿润,呈深浅不同的黄色。皮下组织水肿而黄染。骨骼软弱而多汁,呈柠檬黄色。胸、腹腔内有黄色液体。肝脏增大,呈黄褐色,质脆弱或柔软。

肾脏的病变具有诊断意义;肾剧烈增大,被膜很容易剥离,切面通常湿润,髓质与皮质的界限消失,组织柔软而脆。病期长久时,则肾脏变为坚硬。

肺脏黄染,有时水肿,心脏淡红,大多数情况下带有淡黄色。膀胱黏膜出血。

脑室中聚积有大量液体。血液稀薄如水,红细胞溶解,在空气中长时间不能凝固。

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难以诊断本病。只有结合实验室方法进行综合性诊断,才能确诊。

(1)直接镜检钩端螺施体:采血液、尿液、脑脊液、肝、肾、脾、脑等病料。血液、尿、脊髓液以3000r/min离心30min,取沉淀物制成压滴标本,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检查;肝、肾、脾组织先制成1:5~1:10悬液,经1500r/min离心5~10min,其上清液再以3000r/min离心30min,沉淀物制片镜检。也可将病料接种于柯索夫、希夫纳培养基或鸡胚培养(25~30℃),每隔5~7d取料暗视野检查。见有钩端螺旋体,即可确诊。

(2)血清学检查:凝集溶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均可用于诊断。

(3)动物试验:采用鲜血、尿或肝、肾及胎儿等组织制成乳剂,取1~3ml接种于体重100~200g的幼龄仓鼠、豚鼠或体重250~400g的14~18日龄仔兔,3~5d后体温升高,减食,黄疸,死前体温下降时扑杀,见有广泛性黄疸和出血,且肝、肾涂片见有大量钩端螺旋体,即可确诊。

4 预防

(1)经常注意环境卫生,作好灭鼠、排水工作。

(2)不许将病畜或可疑病畜(钩端螺旋体携带者)运入安全牧场、队。对新进入场的羊只,应隔离检疫30d,必要时进行血清学检查。

(3)饮水为本病传播的主要方式,因此在隔离病羊以后,应将其他假定健康的羊转移到具有新饮水处的安全放牧地区。

(4)彻底清除病羊舍的粪便及污物,用10~20%生石灰水或2%苛性钠严格消毒。对于饲槽、水桶及其他日常用具,应用开水或热草木灰水处理,将粪便堆集起来,进行生物热消毒。

(5)当羊群或牧场发生本病时,应当宣布为疫群或疫场,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在最后一只病羊痊愈后30d,并进行预防消毒的情况下,才可解除限制措施。

(6)在常发病地区,应该有计划地进行死菌苗或鸡胚化菌苗或多价浓缩菌苗注射。免疫期可达一年。

5 治疗

(1)隔离病羊:给予充分休息,饲喂绿色饲料和多汁饲料,经常供给饮水。避免受直射阳光的长期照射。

(2)病因疗法:用高免血清、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金霉素)或“九一四”进行治疗。

(3)对症治疗:可给予缓泻剂(便秘时)、利尿剂乌洛托品(肾脏患病时)或强心剂(心脏衰弱时),同时进行补液(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对本病羊只静脉注射V-c等,对提高治愈率有重要的作用。青霉素,肌内注射,羊每只每次20~60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3~5d。新胂凡纳明,静脉注射每天1次,羊每次按0.01g/kg。

[1] 姚伟.羊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3,(6):172.

冉希(1979—),女,四川南江人,大学本科学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猜你喜欢

钩端南江菌苗
福建省北部地区鼠类钩端螺旋体感染状况及分离株分子特征研究
广州市鼠类动物钩端螺旋体的感染调查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
四川南江:抓培训提技能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
布氏杆菌病的疫苗种类
四招破解南江安全运输瓶颈
仔猪白痢的临床表现及免疫方法
物探方法在南江尖山石墨矿中的选择及应用效果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47例疗效观察
青海省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