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犊牛大肠杆菌病并发沙门氏菌病的诊治

2017-04-04孙立彬杨延常

兽医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初乳沙门氏菌犊牛

孙立彬 杨延常

(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畜牧科,黑龙江五大连池 164141)

一例犊牛大肠杆菌病并发沙门氏菌病的诊治

孙立彬 杨延常

(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畜牧科,黑龙江五大连池 164141)

随着养牛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犊牛腹泻的病例呈上升趋势,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了犊牛早期的生长发育和后期生产性能的发挥,可导致养牛业不容忽视的经济损失。新生犊牛由于免疫力低,适应性差,更容易感染各类疾病。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犊牛易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危害犊牛最大的疾病之一。据调查,由大肠杆菌引起犊牛腹泻发病率高达60%,死亡率高达30%,一般犊牛出生后的前2周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为腹泻和败血症,该病多并发病毒性腹泻。现将一例大肠杆菌并发沙门氏菌病的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犊牛;大肠杆菌

本地区某奶牛养殖户饲养犊牛9头,其中3头犊牛,在出生后7d相继出现腹泻症状,自行用药后不见好转。随即请兽医前来诊治,经询问,发病犊牛为其自养奶牛所产,犊牛产后前7d精神状态和食欲尚可,随后食欲下降,拉稀粪。后经我局兽医检查确诊为大肠杆菌并发沙门氏菌病。经治疗,2头恢复正常,1头死亡。

1 临床症状

犊牛出生后第7d开始精神状态不佳,随后出现体温升高症状,升高至 40.5~41℃,呼吸和脉博明显加快,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后期食欲废绝,卧地不起,出现结膜炎和鼻炎症状,两侧鼻孔流出浆液性后为脓性鼻漏,最初为干性咳嗽,后来变成湿性咳嗽,初期排黄色粥样粪便,随后排水样粪便,粪便内含有黏液,并混有泡沫,还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有酸败恶臭气味。随腹泻的发生患病犊牛迅速脱水和消瘦,眼窝凹陷,皮肤无弹性,发病后期肛门失禁,后躯和尾巴沾满粪便,粪便带血、恶臭,末梢发凉,有腹痛,用后蹄踢腹,并有脐炎。5~7d后死亡。

2 病理变化

犊牛死亡多数是由败血症引起。剖检可见淋巴结肿大,实质脏器肿大,胃肠黏膜和浆膜上有出血斑,肠内容物常混有血液和气泡,小肠黏膜充血,回肠弥漫性充血,部分黏膜上皮脱落,直肠黏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脏和肾脏颜色变淡,苍白,有点状出血点。胆囊内充满黏稠、暗绿色胆汁,心内膜有出血点,肝、脾和肾有坏死灶。

3 实验室检验

用灭菌棉试子采集病牛直肠内粪便,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中,37℃培养18~24h后形成红色菌落,涂片镜检为大肠杆菌菌株。取病死犊牛的内脏直接用病料接种培养基,培养基SS琼脂,37℃,18~24h培养后,形成大小不等、湿润光滑、圆形半透明、灰白色的菌落。在HE琼脂平皿上呈中等大小蓝绿色的菌落,大部分形成带黑色的菌落。三糖铁培养:从上述平皿培养基上挑选4~5个可疑的菌落,分别接种于三糖铁琼脂斜面,置37℃恒温箱培养24h。沙门氏菌在培养基斜面部分保持原来的颜色,而垂直部分变为黄色并有黑色的硫化氢存在。诊断为有沙门氏菌存在。

4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表现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等可以确诊为大肠杆菌并发沙门氏菌病。

5 治疗

隔离病畜:首先我们先将患病犊牛隔离饲养,以便更好的进行观察和治疗,同时可以控制传染源,以免感染其它犊牛。

抗菌消炎:我们采用5 %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ml,20%葡萄糖250ml,5%碳酸氢钠液150~200ml,一次静脉注射,日注射2或3次,进行能量和水分补充。另外也可口服补液盐(葡萄糖20 g、氯化钠35 g、氯化钾15 g、碳酸氢钠2.5 g、加水1000ml)。口服5~10g次酸铋排出肠内有毒物质。3d后待病情有所好转,停止应用抗菌药,开始给患病犊牛内服调整肠道平衡的微生态制剂。促菌生2~6片,配合乳酶生5~10片,每天2次;经治疗后1头犊牛死亡,2头犊牛治愈。

6 发病原因

这例犊牛死亡病例引发了笔者的思考,笔者对犊牛圈舍检查后发现,水泥地面潮湿阴冷,圈舍光照不足,卫生条件差,不适合犊牛饲养;母牛未注射免疫疫苗。犊牛出生后初乳饲喂不及时,导致犊牛抗病能力较差,这些问题是导致犊牛患病的主要原因。

7 预防措施

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和污物,铺垫干燥褥草。对牛舍、牛栏、牛床、运动场和环境用2%来苏儿或5%福尔马林彻底消毒。对母牛产前产后要加强饲养和护理,科学合理配置饲料,保证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产后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以满足新生犊牛的生理需要。

新生犊牛出生后为使犊牛尽早获得抗病的母源抗体,及早喂初乳,在产后30min内喂上足量初乳,对预防犊牛患病的有效措施。犊牛在饲养过程中勿使其饥饿或过饱,断乳前后饲料不要突然变更,冬春季做好保暖通风及清洁卫生工作。

母牛在临产前将乳房周围用温肥皂水洗净擦干。接产前对助产人员手臂进行消毒,母牛外阴部用来苏儿液清洗消毒。脐带应距腹壁5cm处剪断,断端用10%碘酚浸泡1 min或灌注,防止因脐带感染而发生败血症。要经常擦洗母牛乳头;奶具要保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犊牛舍要宽敞,阳光充足,保持干燥,密度适中。另外给怀孕母牛进行疫苗接种,对犊牛沙门氏菌病有非常好的预防效果。

8 小结

大肠杆菌广泛地分布于自然界,犊牛出生后短时间即可随乳汁或其他食物进入胃肠道,成为正常菌。如果犊牛没有及时吃上初乳,饲料不足、营养搭配不合理,或者突然发生改变而使其抵抗力降低或发生消化障碍时,均可引起发病。沙门氏菌是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的病原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对人和多种动物有致病性,危害性较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的牛均可感染,但犊牛最易感。病牛和带菌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它们可由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病菌,污染水源和饲料等,经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

[1] 王同奎.牛大肠杆菌病并发沙门氏菌病的诊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0(3):119.

[2] 王世荣,任俊源.犊牛大肠杆菌病的病原及防治[J].山东农业科学,2016,(1):44-45.

[3] 周金德.初生犊牛大肠杆菌病的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6,(6):122-124.

猜你喜欢

初乳沙门氏菌犊牛
犊牛健康观察要点
犊牛肺炎巧防治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犊牛饲喂初乳好处多
犊牛水中毒的发生及预防
MSL抗菌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作用
四种方法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