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探究

2017-04-04邓传伟

兽医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农技员驻村畜牧

邓传伟

(仪陇县仪路镇畜牧站,四川仪陇 637639)

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探究

邓传伟

(仪陇县仪路镇畜牧站,四川仪陇 637639)

在养殖过程中动物疾病也频频发生,这对养殖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养殖动物的健康作为支持畜牧业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产品质量。因此,在促进畜牧养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驻村农技员技术指导对养殖动物的疾病防控也同样十分必要,只有有效的做到降低动物发病率,才能让养殖业在又好又快的轨迹上发展。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防控措施

畜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保障动物的健康发展是畜牧业获得收益的前提条件,因此,随着畜牧业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要不断的制定有效的措施来保证畜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1 常见的动物疾病

1.1 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动物疾病当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引起动物患病的主要原因在动物体内寄宿的蠕虫和节肢动物等在动物体内通过吸食动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当这些寄生虫从之前寄宿的一个机体转移到另一个机体中,而在这个过程中就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病毒的传播。

1.2 传染疾病

传染性疾病是动物的发病中最难以控制的同时也是发病率最大的,这些病原体主要是通过细菌、真菌及病毒的形式进行传播。在动物的养殖过程中,也就避免不了养殖动物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而在动物之间的相互接触过程中就形成了病原体的传播,其结果就是对于整个养殖场都造成巨大损失。除寄生虫和传染性疾病这两种最常见的疾病外,还有些对于整个养殖场造成损失不大普通的疾病,比如内科和外科类疾病,动物的肌肉损伤,腹泻等症状。

2 产生这些疾病的原因

2.1 外部生长环境的原因

在动物疾病的产生中,生长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养殖动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如果外部环境出现了不利于动物生长发育的条件,那么动物的机体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相应的影响。养殖动物在外部不利环境的形成过程中,机体就会产生不适应的症状,这些症状主要表现在动物的生理功能受到损伤,不能进行身体内部的自我调节,造成体内的新陈代谢无法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正常的能量交换,形成一定的外表机理,这就是疾病的发生。外部环境的突然改变或恶劣的外部环境都是对造成动物疾病中非常罕见的因素。

非人为因素是导致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生的主要因素,比如动物所处的环境。在饲养动物过程中,管理员为动物提供有效的环境,长期在此环境中生存,动物的生长状态还是得依靠动物本身的机体作用,一旦在此环境中,动物机体作用遭受破坏,就会打破动物正常的机体运转规律,进而导致动物疾病的发生。

2.2 人为因素的影响

由于目前的养殖户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养殖业没有受到系统化的培养,这也就导致在养殖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管理方面的问题。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养殖场设施不够全面,管理不到位,滥用药用品等。首先,有些养殖户认为养殖工作是比较简单的,不需要那么多的设施,随便搭个棚就能开始养殖工作,没有进行科学的考虑,导致养殖场的环境十分恶劣,对动物疾病的产生造成了间接影响;其次,养殖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一些药用品的滥用和错用,直接导致动物出现不良后果。

3 对动物疾病防控的措施

3.1 动物检疫

在养殖期间可能会发生的一些疾病,养殖场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驻村农技员技术指导指导养殖人员制定严格的动物检疫制度,通过制度,做好动物疾病检疫工作,保证规范化操作。制定检疫制度时,要求检查动物并予以消毒,而后对动物注射疫苗,使动物免疫抵抗力进一步提升。严格规范养殖场的进出流程,避免动物进出期间,传染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在流行疾病的好发时期,需加大动物检疫制度的执行力度,保证获得良好的检疫成效。

3.2 加强对养殖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在养殖过程中,驻村农技员技术指导要指导养殖人员要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大对养殖设施的投入,同时加大重视要对养殖场的护理及消毒工作。例如,定期对动物粪便进行清扫,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工作。在一些药用品方面,要进行严格的看管及使用。在饲养方面,要保证动物吃到安全健康的饲料,合理搭配,保证动物的基本营养。

3.3 加大对动物疾病防控技术的投入

动物疾病防控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成长,驻村农技员技术指导要指导养殖人员加强对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控,就要对其加大投入,以便畜牧业的生产能够更好的发展和兽医技术能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建设,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其加大投入,只有得到政府资金上的支持,动物的疾病防控工作才能得以展开。

3.4 养殖场建设与选址工作

做好养殖场选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选址的合理性、科学性有利于保证动物生长在优质在环境中。通常而言,畜牧养殖场的建设,应当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且环境通风、干燥。与此同时,还要保证建设位置具备充足的水源,驻村农技员技术指导要指导养殖场的建设隔离居民居住区和人群,建设期间注意保暖、通风、排污等基础设施的装置,为动物生长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

3.5 强化管理饲养动物过程

畜牧养殖期间,结合控制与预防,重视动物疾病防控中人为因素的作用,对养殖活动进行规范,构建合理科学的饲养制度,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动物的生长需求,合理配置饲料,确保动物营养吸收,促进动物免疫抵抗力增强。养殖期间,驻村农技员技术指导指导养殖人员保护好动物生长环境,定时予以消毒、清洗,确保通风良好,避免孳生细菌,做好排污,及时对动物粪便进行清理,保证高质量的环境卫生状况,这样方可降低动物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养殖场还需健全完善动物繁殖体系,选择健康的动物群体,实现自繁自养,从根源上彻底消除动物疾病。饲养期间,加强管理力度,降低疾病发生率,以此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 沙维,杨智勇,周来宝,等.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4,(10):239.

猜你喜欢

农技员驻村畜牧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农技员带头——中化碧邦助力 共建美丽乡村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