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发病因素及防治

2017-04-04苏益琼

兽医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疾病防治传染病畜牧业

苏益琼

(鹿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柳州 545600)

浅析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发病因素及防治

苏益琼

(鹿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柳州 545600)

畜牧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强农惠农,增加农民收入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是最大的风险因素之一,有效的防治动物疾病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畜牧业中的动物疾病进行简要概括,并对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畜牧业;动物疾病;发病;防治

1 畜牧业中常见的动物疾病

畜牧业中常见的动物疾病主要分为三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其他疾病等,这三类动物疾病有不同的特点和危害方面。

1.1 畜牧养殖动物传染病

传染类疾病是对畜牧养殖危害最大的动物疾病,其发病原因为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因此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直接接触、空气、水源等等,预防难度很大,因此一旦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到位,传染病往往会大规模爆发,造成养殖动物的大规模死亡,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有些动物传染病会损害人类的健康,如H1N1、H5N1等。

1.2 寄生虫病

在畜牧养殖中,寄生虫病也是十分常见,动物寄生虫常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寄生虫,多为节肢动物;另一种是内寄生虫,一般是原虫、蠕虫等。寄生虫依附在畜禽体内或体外,通过食物、饮水、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寄生虫在宿主身上发育、繁殖,大量吸收动物体内的养分,影响动物的正常生长,甚至传播细菌、病毒等,严重影响畜牧业的产量质量。

1.3 其他疾病

畜牧养殖中,动物也有很多种常见疾病,主要分为:内科、外科、产科等。内科疾病的形式多样,发病现象很多,诱因可能是消化不良、食物中毒、受寒、受热、受潮等;动物的外科疾病常为外伤和皮肤病;产科疾病在畜牧养殖中十分常见也非常复杂,在动物的怀孕期、分娩期、产后期均有多种疾病可能发生。

2 动物疾病的主要成因

2.1 环境原因造成动物疾病

部分动物疾病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比如在动物生长环境中出现污染、毒害物质等,对动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出现发病。另外,环境的温度不适宜动物生长,过冷、过热、温度骤变等,也会造成造成动物发病。还有不适宜的湿度,过于干燥或者过于潮湿,空气流通不好等,这些都会对畜牧养殖造成影响。

2.2 动物自身原因造成疾病

动物自身原因造成的疾病有动物自母体先天性传染造成的疾病,动物自身因为抵抗力差异造成的疾病,这类疾病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还有因为动物习性造成的一些外科疾病,如动物间的撕咬。

2.3 养殖管理不到位造成动物疾病

在畜牧养殖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动物疾病是由于饲养中管理不到位,设施跟不上动物养殖需求造成的。如: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对饲料使用管理不严格,造成动物饮食、饮水不当,发生消化不良等疾病,还有对饲料卫生不重视,造成动物发生传染病或寄生虫病。

3 畜牧养殖中对疾病的防治

3.1 科学饲养

在动物养殖中,要科学合理的搭配饲料,保证动物得到全面、均衡的营养,按时按量投喂,保证饲料与饮水的卫生,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从根本上保障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提高动物体质,从根本上有效降低动物疾病的发病几率,提高养殖质量。

3.2 优化饲养环境

优良的饲养环境对降低动物疾病的发病几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选址,选择最为适宜的养殖环境,一般来说,通风干燥、日照充足、有清洁水源的场所较为适宜。优良的饲养环境不仅仅要求一个良好的外界环境,内部环境卫生更加重要。要充分做好饲养场地的环境卫生工作,加强管理,对场地、畜舍、畜栏、用具等进行科学的定期消毒。对外来人员、车辆、畜禽进行充分检查检疫,合格后进行消毒才可以进入。对各处场地的使用明确化,避免交叉感染。对发病动物及时进行隔离处理,对死亡动物的尸体及时清理、消毒,做好对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良好的饲养环境是保障养殖动物正常生长发育,减少疾病的重要基础。

3.3 提高养殖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决定着结果,畜牧养殖工作要想顺利进行,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必不可少。提高养殖人员的工作素质必须要保证以下两方面:一是养殖人员要提高责任感,按时地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养殖工作,避免因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动物疾病;二是要加强对养殖人员的培训,通过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等方式,增强其防治动物疾病的能力,掌握先进的动物疾病防治方法,使其可以更好的开展动物疾病防治工作;三是养殖人员要密切关注所在地区的动物疾病情况,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

3.4 建立完善的动物疾病防治机制

畜牧养殖中要建立完善的动物疾病防治机制,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完善的动物疾病防治机制包括:一是科学的日常卫生保障机制,保证排污、通风、消毒等工作按时进行,确保养殖环境卫生的保持;二是严格的进出检验检疫机制,无论是饲料、饮水的引进还是新进动物、外来车辆和物品,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外来污染物不会进入养殖场地;三是及时有效的应急机制,一旦出现疫情病情,要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防治病情扩大。

3.5 提高动物疾病防治技术水平

要时刻关注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动物疾病防治水平,以更好的对动物疾病进行防治。

4 总结

畜牧业的发展对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发展好畜牧业,必须做好动物疾病的防治工作。我相信提高畜牧业各方面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动物疾病防治工作一定会不断发展,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 覃图康.畜牧养殖中动物致病原因及防治策略[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2):18-19.

[2] 李荣.畜牧养殖中动物常见疾病的发生与防治[J].当代畜牧,2016,(5):111-112.

猜你喜欢

疾病防治传染病畜牧业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映像畜牧业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映像畜牧业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