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山挑山夫文化价值与传承

2017-04-03高国金王瑞波孔维帅

关键词:挑夫泰山文化遗产

高国金,王瑞波,孔维帅

(山东农业大学 文法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泰山挑山夫文化价值与传承

高国金,王瑞波,孔维帅

(山东农业大学 文法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东岳泰山历史文化悠久,其独特山区地貌与封禅祭祀文化促生了泰山挑山夫。历史上泰山轿夫频现于史料,记载丰富。清代以来,前往泰山的官员祭祀与平民香客大量涌入,泰山轿夫、挑夫等谋生群体普遍出现。上世纪后半期,文学作品的创作提高了挑山夫的知名度。目前,泰山挑山夫多为满足游客需求而存在,然而,在各类因素影响下,其数量逐渐萎缩,面临着消失的困境。泰山挑山夫在文学、艺术、民俗等领域留下了较高的文化价值。当前,泰山挑山夫文化传承工作主要集中在挑山夫作品创作与精神宣传,文化资源挖掘与产业项目开发,劳作形式与内容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路径等三个领域。

泰山;挑山夫;文化价值;传承

泰山挑山夫研究成果集中在文学、艺术、民俗等领域,其相关的文艺作品频现于大量书报之中。然而,众多成果之中并未全面挖掘挑山夫的文化价值。当前,泰山挑山夫文化价值挖掘与传承已经引起普遍重视,随着民间文学、民俗学、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研究手段的多样化,挑山夫在历史渊源、群体保护、文化价值、传承模式等领域的研究亟待进一步加强。泰山挑山夫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确定挑山夫清晰的历史脉络有助于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重塑泰山挑山夫形象,展现新时代齐鲁精神。近年来,口头相传语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崭露头角,数量上逐渐增多,探讨挑山夫号子、扁担等有形物品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可行性值得期待。泰山挑山夫作为历史悠久的劳作身份并非局限于一山一处,诸多名山大川皆有其身影,其丰富的文化价值亟需深入挖掘。

一、泰山挑山夫的历史渊源

“挑夫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已久,挑,《说文解字》解释为“挑,挠也,一曰摷也”。而《增韵》说:“杖荷也。俗谓肩荷曰挑。又取也。今拣选人物亦谓之挑。”《说文》认为挑是挑拨挠乱,而摷是拘击的意思,而《增韵》的解释更加接近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挑字的含义。山曼、袁爱国《泰山风俗》写道:“当今,泰山挑夫才有了地位,引起了注意。与挑夫齐肩的兄弟还有泰山轿夫,史料记载丰富,历史久远。”[1]不同历史时期,泰山山轿夫、挑夫、挑山工、担山工、挑山夫等称谓略有区别,但几者关系十分密切。清代以来山轿夫较为常见,其主要负责抬轿上山。挑夫称谓史料中也较为常见,其主要负责挑运香客与祭祀者的货物与行李。建国后,挑山工、担山工、挑山夫称谓较为常用,三者劳作内容基本相似,是挑夫职业化标志。其实无论是泰山山轿夫、挑夫、挑山工、担山工、挑山夫都属于以抬和挑为主要劳作形式的群体。由于泰山挑山夫在各类书报之中使用较为普遍,本文亦统称之为泰山挑山夫。

泰山挑山夫称谓在史料上记载较晚,而泰山轿夫历史悠久,史料记载丰富,多与泰山历代帝王封禅相关。《尚书·益稷》提到:“予乘四载,随山刊木。”这里的“四载”,即“水乘舟,陆乘车,泥乘輴,山乘樏”(孔传注),“山乘樏”即为山轿的源流,历代封禅多有使用。秦始皇封禅泰山有着明确记载,官员及随从运输的祭祀用品是泰山挑山夫最原始的“雏形”。《后汉书·祭祀志·封禅》提到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封禅泰山场景:“辛卯晨,燎祭天于泰山下南方,群神皆从,用乐如南郊。事毕,至食时,天子御辇登山,日中到山上,更衣,晡时升坛,北面。”这是有史记载最早泰山轿夫,当然,抬此辇者应为禁卫之人。著名泰山学者周郢提到,《宋朝事实》卷十一《仪注》云:“帝每经道险峻,必降舆徒步。……至回马岭,以天门斗绝,给从官横板,选亲从卒推引而上。”原注云:“板之制,长三尺许,两端施以綵帛,上则施于背,下则施于臆。”说明宋初尚无山舆而用横板。北宋末钱伯言纪游始有“肩舆”之称。元初“张宣慰登泰山记”碑亦有“具肩舆辇公而上”之语,则是宋元时业已出现。明清大盛,成为仕宦登岱最常用之交通工具。时人纪游中多有述山轿之文,如明张岱《岱志》云:“山樏在户,樏杠曲起,不长而方,用皮条负肩上,拾山蹬,则横行如蟹,已谢而代,则旋转似螺,自成思理。”现存泰山志书,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汪子卿所编撰的《泰山志》,并没有直接出现对泰山挑夫的描写,后世志书多受汪本的影响。

清代轿夫依然常见。清王沄《漫游纪略》卷三《齐鲁游》云:“山舆纬绳于木,乘者如坐畚器中,舆夫革带垂肩,以手握木,有若御车。”又清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三册《舟车类》“泰山之舆”条云:“游泰山者必乘肩舆,其舆与南方绝异,仅有南方轿之上半,而去其下半,故两足下垂,以一木板托之。坐椅之两旁,贯以两木杠,木杠之两端,系以一皮条,而舆夫之肩此皮条,两肩不时更替。其行也,非若南方轿夫之一前一后,后者之面,对前者之背也。乃两人同时面向所行方向以行,故坐者为侧坐,而行者为横行。盖泰山高四五十里,独身步行数十武,即已不支,况曳百斤之重以升数十里之高乎?于是而两肩更替,使舆夫不至过劳也;于是而横行,使舆自下而上不至倾斜也。”清王韬《淞隐漫录》卷十一《妙香》所述略同。

民国以来,在诸多县志中,多次提到了泰山祭祀盛况,除去历代官祭(以政府为主导的祭祀),平民香客的大量涌入给了轿夫这个职业得以生存的土壤,同时,挑夫也大量出现。民国《鲁豫晋三省志·山东省》第四章《道县汇志·泰安县》云:“游山者大抵皆乘露天小轿,名曰扒山虎,两人抬之,登高时,辄横行。泰安业此者,不下数十家。”又民国庄俞《重游曲阜泰安记》云:“此间舆夫皆回教徒,平时颇团结,一人不允,则无地可觅乘舆云。”迄今存在的最早的泰山轿夫与挑夫的影像资料应为法国人斯提芬·帕瑟所拍摄的。1912年,金融家阿尔贝·肯恩聘请帕瑟为“摄影操作员”,参与1909年开始设立的“地球档案”工作,他成为了20世纪“实录”泰山的第一人,其中便有泰山挑夫的特写照片。民国时期,日本和德国关于泰山的著作及摄影作品中有大量泰山轿夫与挑夫的写实图片,目前保存在泰安市档案馆。

建国后,由于历史原因,1952年政府明令取消泰山轿夫和挑夫工作形式。由于大量文学艺术作品相继被创作,泰山挑山夫的称谓相比以前轿夫更被大家所熟知。早在民国时期,爱国将领冯玉祥等人就写过有关泰山挑山夫的诗歌。1981年冯骥才先生写出文章《挑山工》,1983年《挑山工》入选全国高中课本,后来又入选小学语文课本,深深影响一代人。泰山挑山夫的存在又多了一层文化含义,即坚韧不拔的毅力与民族精神的脊梁。受此文影响,很多中小学生先知道泰山挑山夫而后知泰山,而慕名而来的游客中更是深受泰山挑山夫精神的影响。

二、泰山挑山夫现状与问题

20世纪50年代初,泰安古物保管委员会(现为泰山景区管理委员会)即对泰山山顶进行了修缮,所需施工材料均为当时名为泰安县建筑工程队负责,而该队也对挑山夫进行了征集和集中管理。现泰安市档案馆保存着大量当时修缮泰山及岱庙的批示文件,以及工程队每天施工报表和用料,这是建国初泰山挑山夫为泰山修缮做出贡献的真实记录,也是泰山挑山夫历史作用的直接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泰山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以赵平江为首的“泰山景区人工运输队”在1982年成立,并且挑山工人数也在迅速增加,从刚开始的十几人到1998年发展到一百多人,他们承担着整个泰山景区建设的原材料以及山上饮食生活供应的任务。在泰山脚下的几个村落走访之际,当地老人谈及在挑山夫行业需求量非常大的时候,有不少女挑山夫参与到泰山建设中来,存在者多为夫妇二人共同以此为生。如今,女挑山夫不可避免的处于消亡状态。沪剧《挑山女人》塑造了挑山女人王美英善良宽容、坚忍不拔、有社会担当的普通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艺术形象。这个典型形象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闪耀着崇高的人性美的光辉。[2]

目前挑山夫最大困境便是逐渐走向消失。于洪亚《泰山挑夫》文中重点总结了挑夫作为一个劳动群体逐渐趋于消亡的原因[3],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由此,笔者认为,造成现在挑山夫这个行业难以为继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货运量骤减,收入较少。所有挑山夫的劳动报酬都按路程和所挑货物的重量来计算。随着泰山索道的建成,挑山夫数量骤然减少。泰山景区缆车索道的投入使用是造成泰山挑山夫大量减少的直接原因,整个泰山景区对于挑山夫的需求量迅速下降,挑山夫赖以生存的源泉近似于枯竭。泰山管委接手泰山挑山夫的管理工作之后,对其明文规定,明令禁止为游客载物的商业性交易,这样便切断了挑山夫的其他收入来源,泰山挑山夫收入来源仅仅来自所担货物的运输费用。泰山管委此项做法有利于规范泰山景区的管理工作,但也直接不利于泰山挑山夫的发展。

第二,工作辛苦,人员减少。民国以前,难以找到具体货运量多寡的数据,从目前部分照片和影像资料来看,其工作量明显低于现在。民国以前,挑山夫主要的工作是以承担为香客、游客挑起行李,以及为寺院道观内的僧道人员运输饮食与生活用品。建国后,不论建国初的泰安县建筑工程队,还是后来赵平江成立的泰山景区人工运输队,其工作量都有着详尽的记录。经过平均核算,男性挑山夫每人单次运货量在50~60公斤之间,女性挑山夫的工作量相对较小一些,在30~45公斤之间。运输的货物主要是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品。当时修缮泰山严禁用泰山土石,很多原材料都靠泰山挑山夫从别处挑来,而这些建筑材料包括石灰、水泥、石子、建筑工具等各类修缮材料。生活用品涉及到的物品种类更多。改革开放以来,泰山挑山夫承担了整个泰山景区的食品饮料、各类小商品,以及泰山主景区内宾馆各类生活用品的运输任务。泰山景区的发展与保护离不开挑山工们的努力。

然而,从岱宗坊至中天门,台阶2399级,路程5484米;从中天门至玉皇顶,台阶3967级,路程3454米,若是走完一趟全程,要走6366级台阶和8938米的距离,日均每个挑山夫往返两趟,要走四个单程,其中两个单程负重,工作量极大。尤其泰山十八盘向来以陡著称,近一公里的路程,1633级台阶,往往要一口气走完,容不得一点懈怠,这对于挑山夫的体力与意志要求都是巨大的。泰山挑山夫工作强度大,条件艰苦,直接导致现在附近村民不愿从事该类工作。在走访过程中可以发现,现在泰山脚下的山民鲜有从事该职业者。从事者多为附近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同时家庭环境困难之人。现存挑山夫多属于赵平江的挑山夫队,而其队员多来自大津口、化马湾,而居住地也一直在中天门附近的通天桥,也有部分挑山夫在红门景区车家岭租房而居,但整体还是以通天桥附近所搭建帐篷为主。挑山夫艰苦的生活环境以及强度极大的工作内容,使得年轻一代望而却步,鲜有加入。随着泰山景区的整体建设的初步完成、缆车索道的建成,大批挑山夫退出了此行业,至2016年,现存的挑山夫仅存几十人,且明显后续不足。

三、泰山挑山夫的文化传承

泰山挑山夫文化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文化精神如何传承,都是当前地方文化管理者面临的新任务。其实,挑山夫文化传承困境在各地普遍存在,尤其是开发山地资源类型的景区,大都面临着挑山夫文化传承方式的选择问题。目前,泰山挑山夫的文化传承路径主要包括:挑山夫群体存留与精神传承、文化资源与产业开发结合、文化遗产保护与项目申报等三个。

第一,泰山挑山夫群体存留困境。实地调查中发现,泰山挑山夫的生存环境不足以支撑这个行业继续发展,代际交接乏力,泰山索道的建成造成挑山夫工作量急剧下降,老一批挑山夫不得不下山另谋出路,部分则转为护林员,使得挑山夫的前景极其堪忧。当前,需要根据挑山夫生存现状,制定有效的保护与传承计划。

泰山挑山夫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相伴而生,作为泰山的一种文化符号,其在精神领域有着特有的文化价值。泰山挑山夫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冯骥才《挑山工》对于宣传泰山挑山夫的精神价值与意义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4]“文学性赞美诗词旨在说明泰山挑山夫作为一精神象征的存在价值与意义。”[5]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尤其是30岁以下来泰山旅游的人很多都是因为泰山挑山夫慕名而来,他们对于挑山夫的故事耳熟能详。基于此,作为民族感情的一种寄托和体现,泰山挑山夫是一种重要的精神载体。登山过程中,泰山挑山夫给人们留下了一种能吃苦、肯办事,脚踏实地的印象,在多次泰山走访过程中,泰山挑山夫们一直坚守不争道、不抢道,一步一个台阶的往前走,这种形象非常具有代表性,泰山挑山夫被赋予了新时期的吃苦耐劳、勇攀高峰的典型形象与精神内涵。

挑山夫是泰山文化重要部分,其在文学、美学、艺术等方面具有丰富文化价值。泰山挑山夫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要继续传承,可以通过挑山夫美术与图片巡展,拍摄舞台剧、影视剧、宣传片等艺术形式,塑造艰苦朴素、吃苦耐劳、朴实肯干、坚忍不拔、勇于攀登的艺术形象。地方政府作为引导,泰山景区可以开发以泰山挑山夫为劳动模范的主题展览馆,对于泰山景区的发展必定有积极影响。泰山挑山夫精神契合了齐鲁大地人民的精神面貌,亟需将其融入当前山东创新、创业精神体系之中,赋予新的精神内涵。“泰山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6],弘扬和培育挑山夫精神有利于民族精神的传承。

第二,文化资源与产业开发结合。挖掘民俗与旅游价值,为泰山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挑山夫纳入泰山旅游文化有其必要性,泰山挑山夫在泰安市旅游经济中也应占有一席之地。”[7]目前,有效的开发途径包括:创办泰山挑山夫主题展览馆,举办泰山挑山夫图片巡展,开发各类文化纪念产品。同时,发挥地方政府、泰山景区和社会三方力量,逐渐将泰山挑山夫打造成为泰安城市名片。文化具有资源性,泰山文化资源深厚,挑山夫文化题材具备一定的产业开发价值。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博物馆、展览馆等形式越来越受到大众青睐,泰山挑山夫主题展览馆的建设,必将吸引大量游客参观。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各类文字、图片、影像进行广泛的传播。城市文化需要传承,泰安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泰山挑山夫是人类劳作文化的重要群体。“泰山挑夫是泰安城市标志性雕塑的良好乃至最佳选题。城市标志性雕塑是城市形象的代表。泰山挑夫代表的是一种坚忍不拔、奋发进取的城市形象;城市标志性雕塑是城市精神的弘扬。泰山挑夫,挺起的是泰山的脊梁、中华民族的脊梁,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城市标志性雕塑是城市文化的表达,泰山挑夫,集泰山文化美好元素于一身,是历史记忆符号。”[8]泰山挑山夫在生活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饮食——石锅宴,即利用石头的导热性加工食物。泰山地质以泰山杂岩为主,这些石头是独特的炊具。石锅宴直接体现了挑山夫劳作之余的生活智慧,可以成为泰山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挑山夫石锅宴以餐饮形式进行文化资源开发,必将成为泰山文化旅游的重要名片。

第三,文化遗产保护与项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泰山挑山夫是一个客观存在群体,也有着特殊的文化价值,但广义文化范畴的文化现象不一定都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挑山夫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表演形式以及与之配套的表演场所,仅有的实物也只是一根泰山挑山夫特有扁担,因此,挑山夫本身很难符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条件。“泰山挑工队队长赵平江想给泰山挑山夫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泰山挑山夫这个群体不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申报。挑山夫在生产生活历史演化中形成的民间音乐表现形式——泰山挑山夫号子,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而这项文化表现形式已经由泰安市艺术馆申报,列入了第三批泰安市非遗名录。”[9]泰山挑山夫形成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劳动号子,是能够直观体现的文化记忆,也是长期以来挑山夫智慧的结晶。目前,山东已有鲁西南鼓吹乐、荣成渔民号子、运河船工号子等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后,泰山挑山夫有很多顺口溜、号子类的口头相传内容值得挖掘,争取在省级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中取得成功。

民俗学关注源自山地与平原的肩挑工具——扁担。“扁担是最常见的辅助交通运输工具,它既适用于人们在山区上下坡时所担货物使用,在许多山岳型旅游景点可见到挑山夫使用这样的扁担。”[10]挑山夫的扁担以泰山刺槐木为主要原材料,有着强烈的地方特色。泰山挑山夫所用扁担区别于南方毛竹以及其他地区的硬杂木扁担,略显生硬,没有毛竹扁担的弹性大,更容易控制,这些特点与泰山山势陡峭以及台阶众多有着必然联系。挑山夫为了避免与游人争道、节约体力而选择泰山刺槐木。泰山挑山夫扁担、水壶作为实物属于文化遗产范畴,其价值需要进一步挖掘。今后,社会各界将共同努力,尽快制定出泰山挑山夫文化传承的有效策略。

四、结论

挑山夫属于典型的传统山地劳作群体,也是人类历史上山地丘陵劳作文化的具体表象。目前,泰山、黄山、华山、青城山等依然活跃着挑山夫的身影,其工作、形象、生活、现状等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泰山挑山夫是中国传统社会必然产物,是人类劳作的基本形态。泰山挑山夫发展与泰山文化相伴相生,其产生和发展,与历代持续不断的泰山封禅祭祀文化与游览观光文化密不可分。“历史上的轿夫、车夫、纤夫、挑夫等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逐渐从社会舞台上消失,最终成为一个历史名词。”[11]随着索道建设之后挑山夫货运需求数量骤减,景区范围内村民的保护性搬迁,农村城镇化速度逐渐加快,泰山挑山夫的发展不得不找出一条保护与传承相结合之路。类似的困境在全国范围内都普遍存在,尤其是以山地文化资源为开发模式的景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山曼,袁爱国.泰山风俗[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95-106.

[2]姚欣.从沪剧《挑山女人》谈现代戏创作[N].文艺报,2014-08-18(04).

[3]于洪亚.泰山挑夫[J].青岛文学,2013(7):61.

[4]冯骥才.泰山挑山工纪事[J].中国校园文学,2015(2):81.

[5]孟兆友.挑山工[J].散文百家,2015(4):79-80.

[6]吕继祥.大力弘扬和培育泰山精神[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3-45.

[7]李小芳.泰安市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研究[J].市场论坛,2007(8):79-81.

[8]卢书忠.泰山挑夫——泰安城市标志性雕塑的良佳选题[N].泰山晨刊,2008-12-09(A2).

[9]邵艺谋.“泰山挑夫”不能申报非遗[N].齐鲁晚报,2012-12-05(S05).

[10]染学成.中外民俗[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132.

[11]张云鹏.关于泰山挑夫申遗引发的几点思考[N].泰山晚报,2012-12-12(A02).

(编辑:程俐萍)

Cultural value and inheritance of the Tiao Shan Fu on Tai Mountain

Gao Guojin,Wang Ruibo,Kong Weishuai

(CollegeofHumanitiesandLaw,Shand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an271018,China)

DongyueTaishan has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culture, and its unique topography and sacrifice rituals have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Tai Mountain Tiao Shan Fu which are frequently appeared in historical records. Since Qing Dynasty, the officials worshippers and civilians pilgrimshave flown into Taishan so that bearers, porters and other groupsappear. The literary works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last century increase the popularity of the Tai Mountain Tiao Shan Fu.At present, theTiao Shan Fu meet the needs of tourists butshrinks in the plight of the disappearanc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However, Tiao Shan Fu has great cultural value in the literature, art, folk and other fields. Its cultural transmission is depended on works creation, cultural resource and industrial project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of its work form and connotation.

Taishan; The Tiao Shan Fu; Cultural value; Inheritance

2016-11-22

高国金(1983-),男(汉),河北唐山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农业历史、农业遗产、泰山文化、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

2016年度山东艺术重点课题 “泰山挑山夫的文化价值与传承研究”(1607298);2015年泰安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15SKX011)

G03

A

1671-816X(2017)03-0072-05

猜你喜欢

挑夫泰山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门道
门道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