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儒释道的“天人合一”思想
2017-04-03张涛
张 涛
《周易》与儒释道的“天人合一”思想
张 涛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命题。从生态文化的角度看,“天人合一”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周易》与儒、释、道三家都对“天人合一”有所发明、发展,推出了一系列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主张。当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应该从传统的“天人合一”生态世界观中得到某种启示和借鉴。
天人合一;生态世界观;《周易》;儒; 释; 道
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寻求一种与外界和自然之间合理、和谐的相处之道。从上古时期天人交游的神话传说到夏商周对天人关系的朴素认识,从先秦时期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到后来的儒、释、道三教合流,“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命题。正如汤一介先生所指出的:“天人合一”学说“不仅是一根本性的哲学命题,而且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一种思维模式”,至今还有着深远的影响*汤一介:《论“天人合一”》,见《我的哲学之路》,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第38页。。虽然“天”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多重含义,但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天”指的是人所处的环境,也就是“自然”,而“天人合一”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其根本意蕴就是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陈寅恪先生指出:“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83页。三教在比肩而立、相伴而行的过程中,都对“天人合一”情有独钟、多所阐扬、屡有创获,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而《周易》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精髓和源头活水,它不属于三教但又对三教、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至深至远的巨大影响,故应纳入考察和研究的范围。
一、《周易》的“与天地合其德”
根据我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法,《周易》属于经、史、子、集之中经部之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给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的评价,因为《周易》有着最为悠久的成书史、传播史,有着博大精深、道器合一的思想体系,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被道家尊为“三玄”之冠,亦曾为佛教众多高僧大德所倚重和传扬。而这里要强调的是,《周易》不仅是综合百家、超越百家的产物,更是最早表达和阐述“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著作。
从中国文字学的角度来讲,“天”与“人”联系密切,“人”本身就是“天”的一部分。《周易》作为先哲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而总结出的天地智慧,自然会将这种天人关系包含其中,因而《郭店楚简·语丛一》有云:“《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94页。。这就明确指出《周易》是一部能够使天与人之间相互会通的著作,而此处的“会”又与“天人合一”之“合”相近相通,异曲同工。
从卦象上来看,《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均由六爻组成,分为上、中、下三组,每组两爻,分别代表“天道”“人道”“地道”。《说卦传》:“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说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96页右上。由此,六爻虽分为三组但又统一于同一卦象之中,就好比天、地、人三才虽然各自而立,但它们在“性命之理”的意义上是一致的。
《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系辞下》,第179页左下。这是《周易》关于天人关系的重要论述。在《系辞》作者看来,人类文明起源于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当时人们通过观察和模拟大自然而形成了社会秩序和规则,人类世界就是宇宙的一个缩影。《系辞》通篇都是这种形式的阐述,天、地、人三才不断进行交流、融合,人通过阴阳之道而与天地万物同生息、共命运,所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系辞上》,第160页右下。。这里“天地”的含义就是“天人合一”中的“天”,“与天地相似”就是指人顺应自然规律进行生产、生活,从而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系辞上》,第160页右上。正是因为《周易》将天人合一作为对世界本质的认识,所以其内容才能涵盖天地、包罗万象,成为历久弥新的经典之作。
众所周知,《周易》之“易”有三重含义:简易、变易、不易*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易论》,第15页左上。。其中,将宇宙的本质总结为天、地、人三才,则为简易;三才各从其变,是为变易;而三才统于一体,是谓不易。对此,《文言传》有精妙的总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文言》,第30页右下。。人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相“合”,即是天人合一,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需要“弗违”和“奉天时”。人们在生命活动和社会行为中自觉遵行天地自然之道,始终保持与天地万物处于和谐状态,这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关键。《周易》的上述观点,都成为“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渊薮,也成为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经典表述。
二、儒家与“赞天地之化育”
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仁”,他们不仅在人际交往中以此为原则,对于自然环境和外部世界也充满了热爱、友好和善待。《中庸》有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页。“赞”的意思是辅助,“参”通“三”,与天地“三”就是与天地齐名,也就是说儒家倡导的是人与外物的和谐相处,最终能够协助天地化育万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孔子作为儒家的“至圣先师”,他对于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有着深刻洞察,且具有效法天地而感化万物的情怀和品质。据《论语·阳货》记载,孔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刘宝楠:《论语正义·阳货第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698页。自然从来不说话,但是通过四季交替、万物生育来为人类展现,孔子希望自己也能够具有像天地那样虽无言却又感化万物的品质。孔子有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刘宝楠:《论语正义·雍也第六》,第237页。将智、仁这样的品德与自然环境中的山、水相联系,意在提倡个人的品德修养要效法自然之道,汲取其精华来不断丰富和完善人类社会的道德内涵。孔子还是“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主张的具体实践者。《论语·述而》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刘宝楠:《论语正义·述而第七》,第276页。说的是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也从不射杀那些正在休息的鸟。孔子不仅要顺应自然,还希望将人类社会的伦理——“孝”推及到自然界中。据《礼记·祭义》,曾子曾引述孔子之语:“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孙希旦:《礼记集解·祭义第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227页。。不按照自然规律对自然环境进行掠夺就是不孝,因此从孔子开始,儒家就非常重视天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此后,“亚圣”孟子又对上述思想有所发挥、发展。孟子指出,人需要按照自然之“时”进行生产、生活:“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焦循:《孟子正义·梁惠王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4-55页。。孟子还刻画出一幅理想的社会图式:“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焦循:《孟子正义·尽心上》,第911页。。人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生活,顺应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共生,最终能够颐养天年。这正是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焦循:《孟子正义·尽心上》,第949页。理论的具体实践。儒家另一代表人物荀子在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同时,也强调要顺势取物、及时生产,根据自然可以承受的能力合理利用资源,从而形成“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王先谦:《荀子集解·王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65页。的和谐局面。
到了宋代,张载继承先秦儒家遵循时宜的主张,期望通过“精义时措”最终达到“保合太和”的最高境界*张载:《张载集·正蒙·大易篇》,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51页。。他还正式提出了“天人合一”这一命题,指出:“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张载集·正蒙·乾称篇》,第62页。。蒙培元先生认为,张载“说明天地之性亦即天德是人与物的共同本源,以天德为吾人之性,就说明天地自然界是吾人的价值之源”*蒙培元:《张载天人合一说的生态意义》,《人文杂志》2002年第5期,第28页。。陈来先生则指出,张载的这些说法使人与宇宙建立起了直接联系,将一切道德都设定为个体的直接义务*陈来:《宋明理学》,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第81页。。由此,“天人合一”这一古老命题确立了其理论基础和哲学依据,儒家传统生态世界观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明朝中期,力倡“知行合一”的王阳明,提出了“万物一体”的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天人合一思想。他指出:“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王守仁:《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22页。“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王守仁:《大学问》,《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第1067页。王阳明认为,人与万物皆是由气授形,其源相通,所以世间万物都可以视为人自身的一部分。在王阳明这里,“天地人的这种一体性是有机的,没有人或人的良知,被破坏了原始有机一体性的天地,也就不再成其为原来意义上的天地了。这里的良知不是指个人良知,而是人类的意识与精神;物也不是个别的事物,而是整个存在的万物。这个思想是以一种有机整体宇宙的观念为基础的”*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7页。。也就是说,通过对自身良知的考察,人才能真正理解自己在自然之中的角色,从而深切理解与关怀这个世界。
在实践层面上,儒家倡导对自然进行祭祀,将其视作实现天人交通的一个重要手段。《礼记·王制》对祭祀有详细规定,如一年四季的祭祀活动,“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孙希旦:《礼记集解·王制第五之二》,第346页。。关于祭祀用品,《王制》中也有涉及,如太牢、少牢、特牲等。而根据《礼记·祭法》,对自然的祭祀包括:“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财用也。非此族也,不在祀典”*孙希旦:《礼记集解·祭法第二十三》,第1204-1205页。。自然万物都被纳入祭祀的范畴,借此拉近了人与自然外物之间的距离。尽管祭祀属于一种宗教行为,但在儒家这里更有超越宗教的意义。《礼记·祭义》:“天下之礼,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义也,致让也。致反始以厚其本也,致鬼神以尊上也,致物用以立民纪也,致义则上下不悖逆矣,致让以去争也。合此五者以治天下之礼也,虽有奇邪而不治者,则微矣!”*孙希旦:《礼记集解·祭义第二十四》,第1218页。由此看来,祭祀已经不是止步于宗教,而是具有了社会规范的作用,它将自然万物、人类先祖和道德伦理通过祭祀仪式而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保障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这是儒家学派在实际运用层面上的一个有效尝试。
三、道家、道教与“道法自然”
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学派源自先秦老子、庄子的思想理论。随着其自身的演变和发展,东汉末年又发展出了重要的本土宗教——道教。由于在宇宙观层面的建树似乎较儒家更为丰富,道家、道教的天人思想亦值得深入探究。
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56页。此言被视为道家关于天人关系的指导思想和核心理念。在这里,应把“天”与“地”理解为现代语境中的自然环境,而“自然”则是“道”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最佳状态和圆满境界。人应当效法天地,因为天地效法的是宇宙间最高的范畴——自然之道,所以道家倡导“无为”。这种无为不是无所事事,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指顺应“道”,不去靠人为的造作来对外物和环境施加影响。
继老子之后,庄子又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具体论证。庄子在《齐物论》中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内篇·齐物论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79页。的经典论述,认为天地万物都统一在“一”里,没有什么分别。但是,庄子反对人为地、刻意地造作和改变。《大宗师》:“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内篇·大宗师第六》,第234-235页。“与天为徒”,指的是合乎天道自然的本性,真正有造诣的“真人”能够分清天人之间的关系,不以天胜人,亦不以人胜天,而是与天为徒,与天合一,这就为顺应自然规律的实践行为提供了形而上的理论依据。更进一步,《秋水》中的北海海神说明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自己的生长模式,恰恰是人在打破它们的生存法则和生活规律,这不利于人与自然共处和发展,应该“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外篇·秋水第十七》,第590-591页。。可以说,道家以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为基础,强调顺应与无为,以至于庄子在妻子去世之后会“鼓盆而歌”。惟其如此,有西方学者认为道家这种不干预其他生命的做法是精神成熟的标志,并由此提出了对自然界的“负责的无为”*安乐哲等主编:《道教与生态—宇宙景观的内在之道》,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44页。这一概念,用以解释道家对生命的“漠视”和袖手旁观:正是因为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生命自然性,所以在自然规律之下的生死不能够被人为地干预。推而广之,有一个超越人类认知范围的范畴在控制宇宙运转,因而地球上的环境也不需要人类来拯救。从天人合一思想在生态伦理方面的表述亦可看出,儒、道两家所选择的相关道路亦是大相径庭的。
道家学说逐渐发展成为道教,这种天人合一、万物为一的理念也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发展。道教最早的经典《太平经》指出,凡事皆可一分为三,“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36页。。三者同心相合,就能成就万物,使世界完美和谐。《黄帝阴符经》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和庄子“齐同万物”的思想,采用天地人“相盗”的说法来体现天人之间互补、互动的密切关系:“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15卷《黄帝阴符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695页。在这里,《黄帝阴符经》的作者借“盗窃”之举来描述天地、万物和人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天、地、人虽各有其生长、发展之道,但又生活在同一个宇宙之中,他们通过相互“盗取”来发生联系,以实现资源共享,达到理想的生存目的。这是道教倡导“无为”的一个特殊的表达方式。
早期道教经典《抱朴子》中记载了大量服食稀有食物得以成仙的例子,这也是“人,万物之盗”的一种表现形式。葛洪相信通过服食金丹能够成仙,所以要回归自然住进山林野地之中寻找炼丹原料,又要遵循特定方法,在天时、地利、五行俱佳的情况下才能炼制出得以飞升成仙的金丹,他主张“天人合一”,要求修炼者从回归自然来进行实践,从而真正实现天与人合而为一。另外,为了保障求仙得道的顺利,葛洪对于环境保护相当重视,指出:“弹射飞鸟,刳胎破卵,春夏燎猎……凡有一事,辄是一罪”。反之,“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手不伤生……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6页。。成仙得道虽然只是一种美好愿望,但其中蕴含的天人和谐思想却使得道教在生态认知和保护方面有了独到的看法和突出的表现。
依据“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的思想理念,道教将“无为”作为一种修行方式,通过“无为”接近“自然”,从而达到与道合一的理想境界。南宋白玉蟾曾在诗词中这样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心与物俱化,对景无思诗自成。诗句自然明造化,诗成造化寂无声。”*白玉蟾:《琼馆白真人集》,《藏外道书》第五册,成都:巴蜀出版社,1992年,第71页。明代张三丰也曾在其诗作中具体描绘了道教理想的人与自然景观:“清茗清香清道心,清斋清夜鼓清琴。人能避浊淡清静,跳入云山不可寻。”*张三丰:《张三丰先生全集》,《藏外道书》第五册,第509-510页。“风卷山云飞过水,雨飘柳絮落残春。精庐镇日全无事,两卷黄庭养性真。”*张三丰:《张三丰先生全集》,《藏外道书》第五册,第495页。道士们不断抒发种种意趣,赞美虚、清、静、真等境界,反映出对天人合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热切追求。
就具体实践方面而言,道教还确立了很多与环境生态相关的戒律,如《中极戒》涉及了保护生命、戒杀戒躁的多项规定,使违背的道众受到惩罚,以此来规诫和威慑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一些道教科仪中,也或多或少地蕴含着人与天地为一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如南朝刘宋时期的金箓斋仪式,其制定无疑是为了解决“天地破坏、日月亏盈、七曜差移、五星失度、刀兵水火、国主灾危、疫毒流行,阴阳失序”这种天人不合、阴阳失序的问题*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5册《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卷之五,第178页。,凸显出道教科仪在具体实践层面上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不论是道家还是道教,都将天与人视作一个统一体,他们热爱自然、赞赏生命,并且用实际行动来保护自身所处的环境,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功能。
四、佛教与“依正不二”“众生平等”
佛教作为三教之一,属于外来宗教,但又对本土的儒、道有着深刻影响。尤其是中国化、本土化的佛教学说,它在人与自然这方面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和见解,更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度思考和认真研究。
缘起论是佛教的基本观点,也是佛教生态哲学的理论基础。佛教认为,尘世间万事万物皆由因缘的聚散而生灭,因此世界没有不变的本质,外在环境对于人来说也并非客观的存在。所谓“芥子容须弥,毛孔收刹海”“一念三千”“微尘”和“狮子毛”等概念说明,佛教不仅将人视为世界的一部分,人的每一个部分哪怕微小如毛孔,其中也是一个世界,“我”与宇宙、人与自然之间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相互交融的关系。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世间万物皆是虚妄,世界和“我”都是无法确定的事物。对此,大乘佛教人(我)、法“二空”的说法最为普遍,因为众生常常执迷于自身生命或是外物,而它们终归于虚妄,只有破除我执和法执才能成就佛道。这为佛教生态观提供了又一重要的理论基础。根据相关研究,人类中心主义是环境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佛教“无我论”在宇宙的立场上将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纠正了将自然视作人类附庸的看法*张立文主编:《空境——佛学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54页。。现代“大地伦理学”的努力方向亦是如此,人类不再是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而是世界的一员。
如果说缘起论和无我论是佛教教义对于生态问题的理论指导,那么业报论则为佛教生态观的实践指示着方向。《华严经行愿品疏抄》卷二云:“依者,凡圣所依之国土,若静若秽;正者,凡圣能依之身,谓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诸神、菩萨及佛。”*《卍续藏经》第7卷,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第848页。“依者”即“依报”,指的是一切外在物质世界的果报,也就是环境对生物的反馈;“正者”即“正报”,相对而言则指的是我们自身过去世之业的果报。因此,如何妥善处理环境与人自身,即依报与正报之间的关系成为佛教关于天人关系的重要问题。隋代吉藏法师《大乘玄论》有言:“理内一切诸法依正不二。以依正不二故,众生有佛性,则草木有佛性。”*《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5册《大乘玄论》卷三,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第40页。在这里,吉藏法师提出了“依正不二”的原则,要求将作为主体的自身和作为客体的世界紧密结合。换言之,人类如果爱护环境,环境自然会以可利用的资源来回馈人类,但若是人类大肆破坏环境,环境问题将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这是“天人合一”在释氏之处的独特表达。也是由这个原则出发,佛教承认造善业能够获得好的依报和正报,众生都具有佛性,也就都有成佛的可能。
在佛教教义中,世间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若是想从中解脱出来则需要不断修行以达到涅槃的终极目标,这就是佛教最吸引人之处。不仅是能够超脱俗世间的痛苦,而且是众生皆能够得以涅槃的原因在于众生均有“佛性”。《大法鼓经》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量相好庄严照明。以彼性故,一切众生得般涅槃。”*《大正新修大藏经》第9册,《大法鼓经》下卷,第297页。不仅是人,就连一草一木也能够修炼成佛,所以众生在佛性基础上是平等的,草、木、土、石等虽然“无情”,但是“有性”。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所有事物与人是相同的,所谓“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大正新修大藏经》第9册,《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0卷,第465页。,众生都是要通过修行来达到涅槃寂静成就佛法佛身。正是因为如此,佛教一向给人以“慈悲为怀”的印象,这种“慈悲”并非以对象来论,而是对众生都持有慈悲之心,以至于不杀生成了佛教最具典型意义的戒律。东晋郗超《奉法要》在论述佛教慈、悲、喜、护四等心时指出:“何谓为慈?愍伤众生,等一物我,推己恕彼,愿令普安,爱及昆虫,情无同异。何谓为悲?博爱兼拯,雨泪恻心,要令实功潜著,不直有心而已。何谓为喜?欢悦柔软,施而无悔。何谓为爱护?随其方便,触类善救,津梁会通,务存弘济。”*僧佑撰,李小荣校笺:《弘明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722页。郗超强调,应以平等、博爱和悲悯之心来看待大千世界,爱护万物,弘济苍生,会通天下。另外,佛教中关于戒禁杀戮的具体原则和规定,也都是在对其他生物尊重、爱护的基础上推出的。在佛教这里,人与自然一体,人与万物平等,人类保护了生态,也就是保护了人类自身。
缘起论、无我论等佛教理论,在一定意义上破除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佛教的“依正不二”“众生平等”“无情有性”等思想理念则使天与人紧密相联,天人共生、共荣、共通,从而为佛教生态世界观及其具体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和理论依据。
五、中西天人观念的简单比较
纵观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儒、道、释三教尽管在具体表述上有一定差异,但都致力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发展,均有明确的天人合一思想,历史上三教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借鉴最后形成三教合流也许正是由于其中内在的共融之处,而《周易》又在三教发展与合流过程当中担当至关重要的角色,从而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根基。中国这种传统思维方式是综合的、普遍联系思维方式,它以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为特色。与之不同的,是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主要以征服自然、主客二分为特点。他们将自然作为与人相对的客体,长于理论分析,甚至分析到极其细微的程度,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忽略甚至漠视事物的整体联系。
我们知道,思维方式是一切文化的基础,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不同文化体系的根本差异。与西方思维方式之间的这种差异,反映到天人关系问题上,就形成为两种不同的传统和路向: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哲学思想是主客不分、天人合一,而西方从古希腊时起就已经在倡导主客对立、天人相分。正是由于对人类主体性的发现,促使西方比较重视作为客体的自然和自然科学,重视理论知识的积累和提升,这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我国的传统学术和文化教育,一直受综合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带有明显的综合、博通的性质和特点,造就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多元格局,从而兼容并包,相互融合。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我国传统学术和思维方式受到严重冲击。一时间,“天人合一”被认为是糟粕而遭到贬斥。实际上,中国的“天人合一”思维中并没有忽略更未否定人的存在及其价值。不论是《周易》还是三教,它们都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例如,《周易》要求顺天而动、适应自然,但又强调“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泰卦》,第55页右上。,使大自然造福于人类。《论语》中关于孔子的记载,无论是问人“不问马”*刘宝楠:《论语正义·乡党第十》,第422页。,还是“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刘宝楠:《论语正义·八佾第三》,第111页。,无不透露出对人类社会伦理的特别强调。孟子在主张祭礼应“以羊易牛”*焦循:《孟子正义·梁惠王上》,第80页。之时,也提醒人们在对外物施予同情之前应当先对人类充满关爱,此即儒家所谓“仁者,人也”。又比如,道家、道教亦强调人在天人关系中的独特地位。《老子》有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任继愈:《老子绎读》,第55-56页。“人”,或有版本作“王”者。这也是在凸显人在天人关系中重要的主体作用。佛教更是鼓励人们发善愿、行善事,因为人的善心、善举能够克服业力而获得对自身有益的福报。虽然表达方式各异,但《易》与三教均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来突出人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这大致就是《周易》所指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系辞下》,第182页左上。。
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越发严峻,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以往过于强调人的主体性和改造自然的道路,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更是开始重新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将人称为“此在(Dasein)”,即“在世界中的存在”(in-der-Welt-sein),由此重新建立起人与世界的关系,而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也在他这里逐渐有所改变。于是,“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传统的观念再度得到重视和重视,西方世界甚至开始呼吁重返天人合一,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经过深度思考和研究,张世英先生曾提出中西方两种传统“在世结构”的概念,一是中国“人—世界融合”的结构,一是西方“主体—客体二分”的结构*张世英:《美在自由——中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页。。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哪种在世结构都需要辩证地看待,既不能盲目抬高天人合一,也不能忽略天人相分的价值和意义。西方正是由天人相分的思路才发展了科学理性,从科学理性再回归到人与自然交融的境界。张世英先生由此指出,中国哲学现在的目标,既要召唤主客二分和主体性,又要加以超越以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高远、自由之境界*张世英:《天人之际》,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62页。。在生态问题上也是如此,天人合一虽然带来了某种程度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却容易忽略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人类社会的差别性,最终反而不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因此,学习西方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有利于更清楚、明白地认识自然,而“天人合一”则更有利于在解决环境恶化、重建自然秩序的过程中来构建合理的生态价值观。只有将两种思维方式加以有机结合、相互融会,才能真正为生态问题的认知和解决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
总的来说,从中西哲学思想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天人关系问题是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关注的问题,对天人关系的认知决定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天人合一”作为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讲求天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人们认识和顺应自然规律,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千百年来《周易》和儒、道、释三教都在致力于追寻的一种理想境界。我国目前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某种意义可视为“天人合一”传统在当代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区域的思想文化得以进行沟通和对话,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在其中不断碰撞甚至冲突,这有利于人们互学互鉴,交流合作,汲取各种有效经验来处理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恶化等问题。当今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需要人们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生态观中汲取有效养分和能量,同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来进行环境问题的根本治理和彻底解决。
[责任编辑:勇 君]
The Thought of“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in the Zhou Yi,Confucianism,Buddhism,and Taoism
ZHANG Tao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P.R.China)
The thought of“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hereafter,HMN) is the core idea and important proposi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erms of ecological culture,the thought of HMN is to adapt to nature,protect nature,and the pursuit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deology and culture,Zhou Yi,Confucianism,Buddhism,and Taoism have invented,developed and introduced a series of ideas of HMN. Nowadays,the glob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and it is necessary to rethin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buil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etter. It should get som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HMN.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Ecological world outlook; Zhou Yi; Confucianism; Buddhism; Taoism
2017-04-26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易学思想与儒释道文化融合”(16ZXA00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群经统类’的文献整理与宋明儒学研究”(13&ZD061)。
张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5; renminwp@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