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路上的4次“产业革命”

2017-04-03李荣新曹娟娟

山东农机化 2017年1期
关键词:旧村产业革命大棚

李荣新曹娟娟

脱贫路上的4次“产业革命”

李荣新曹娟娟

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顺合店村是偏远传统农业村,全村163户476人,村集体收入仅靠集体土地承包,是市级贫困村。

早在1998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同祥为改变现状,开始了产业调整之路。他带领村两委成员南下江苏、深圳考察,探寻养蚕之路,发动30余户群众种植桑树260亩,一年下来,养蚕户就能创收200余万元。到2002年,由于连年种树,桑树出现小叶病,没有找到防治的法子,导致养蚕业走到了尽头。

2003年,张同祥又启动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发展大田菜椒种植,户户都种蔬菜。“最多时,全村种植菜椒700亩,由于规模大,外地的菜商都到村里来收菜,带动周边十几里范围内农户都到顺合店卖菜。”张同祥说。后来,由于连年种植,菜田土壤低温多湿和高温多湿的原因,产生疫病,到2006年,红了几年的菜椒产业最终黄了。

2007年,不认输的顺合店村,启动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种韭菜。为便于管理、壮大产业规模,采取连片种植模式,只要群众想种韭菜,村集体采取免承包费的办法进行激励。由于时令韭菜产量小、价格低,再加上冬暖式大棚投资大等因素,虽然付出了努力,但群众看不到效益。

“连续三次产业调整的实践,为的是让群众富起来。一些接受快、脑筋活、紧跟产业调整步伐的群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由于发展都是围着群众致富转,村集体收入却成了‘短腿’。”张同祥谈起几年的产业调整带来的变化说。

“其实许多贫困村与顺合店村情况差不多,群众想致富,苦于没路子。顺合店村三次调整产业都失败了,就是因为技术和市场没过关。这急需我们党委政府扶一把。”杨柳雪镇党委书记张洪柱说。

2003年,顺合店对新村建设进行了规划。富裕起来的群众陆陆续续从旧村迁往新村,但由于村集体没有收入,村庄配套建设资金成为“拦路虎”。直到2014年,在滨城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顺合村通过旧村土地指标置换,集体筹资、工程垫资、政府补助、群众捐款等形式,投资240余万元,对新村进行4纵4横村内道路和边沟修建,又投资200余万元完成了村庄的绿化、生产路桥涵建设。一年多的功夫让村庄来了个“大变脸”,但集体又背上不少外债。

“除去村集体的建设欠账外,顺合村现有贫困户25户35人,大部分是老年人,九成是因年老多病致贫,还有部分因重大疾病和残疾致贫。”张同祥说。

既要让村集体脱贫,又不让贫困户掉队,2014年开始,顺合店又进行了第四次“产业革命”。

村里利用地下水质好的优势,将100亩承包地进行了连片集中,并划为经济田,发展蔬菜种植,全部由村集体筹资管理,收入归集体所有,去年开始种植大田蔬菜。

如今走进顺合店村的果蔬基地,高4.5米、宽10米的7个钢结构蔬菜大棚一字排开,第一批果蔬获得大丰收。“下一步,再划出60余亩地,建设冬暖式大棚,进行采摘和反季节种植。大棚管理除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外,在年底的村集体收入中,再拿出资金给予贫困户救济。”张同祥说。

“现在村里让我管理蔬菜大棚,每天干些浇水、除草、打叉、吊绳等轻来轻去的活,一天工资有七八十元。”负责管理蔬菜大棚的贫困户张寿国说。目前,顺合村确定了三大扶贫项目。其中,总投资约120万元的果蔬大拱棚项目,可解决劳动力就业50人,预计村集体年收益20万元左右;79亩旧村盘拆迁复耕的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能解决部分贫困人口和老年人住房问题;总投资约130万元的水产养殖项目可解决劳动力就业15人,村集体年收益5万元左右,25家贫困户终于有脱贫的希望了。

猜你喜欢

旧村产业革命大棚
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周边旧村改造的困境与策略——以广州番禺余荫山房周边旧村为例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新政!广州旧村改造整合土地及异地平衡工作指引出台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农村产业革命的贵州答卷
现场考察
浅谈旧村改造住区景观设计探索研究
纪念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发表30周年交流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