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
2017-04-03刘汝超
刘汝超
阳谷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
刘汝超
近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和各级政府及省市农机部门的关注下,农机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在阳谷生根发芽,发展壮大,成为农机化生产的主力军。农机合作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各类农机户对农机合作社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踊跃参加农机合作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今后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开了个好头。为全面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推动农机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日前,阳谷县农机部门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阳谷县始终把农机合作社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积极鼓励、引导、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自2009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省、市农机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有了迅速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已注册农业专业合作社78个,入社社员达到1150户,注册资金1.1亿元,入社大型拖拉机910台,联合收割机88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420台,配套机具2600台套。各农机合作社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社员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情况
(一)积极推进合作社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自2009年以来,县农机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农机合作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阳谷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阳谷县关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等文件,通过详细摸底调查,制定了全县农机合作社发展规划,计划到2020年全县每个乡镇农机合作社数量至少要达到5家。二是制定扶持政策。农机部门抽调农机业务骨干对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工商注册以及合作社规范运作等做了大量的指导服务工作;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上尽量向农机合作社倾斜;省、市农机部门推广的农机新技术项目(如农机深松整地项目)由农机合作社来承担;在合作社建设用地等事项上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合作社建设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便利条件。三是创新组织形式。在农机合作社组织形式上力争实现多元化发展。目前,全县已经具备了“农机大户带动型、农村能人领导型、村干部主导型、企业支配型”四种类型的组织形式。这四种形式,各具特色,各有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进一步拓宽了农机合作社的服务领域,营造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空间,带动了农机合作社全面发展。四是打造特色合作社。各农机合作社在统一运作的前提下,同时又打造了各自的特色,如:华阳农机合作社把农机维修作为特色服务;超凡、京九、绿茵农机合作社兼营农药、化肥、种子、柴油,以及免费提供机播玉米服务等;君铭农机合作社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开创了秸秆再利用的新局面;祥瑞农机合作社分别在河南、河北签订了2.5万亩、2.8万亩农田一条龙农机作业服务,营造了合作社农机规模化作业的新模式。
(二)抓好典型示范引导。一是选好带头人。重点瞄准三类人做带头人,即农村能人、农机大户、农村干部。如京九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现任村支部书记,华阳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是农村能人,祥瑞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是农机大户。目前,这几个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全县农机合作社的领头羊。二是树立典型。确定华阳、祥瑞等农机合作社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定时不定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特别是把华阳农机合作社打造成了阳谷县农机合作社建设的新亮点,该社机械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基础设施水平高,并在多年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集农机维修、配件供应、机手培训、订单作业、跨区作业、土地流转、新技术推广等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得到了省、市农机局和各级政府的高度评价,成为全省农机合作社建设的典范。三是提高规格。合作社按照组织机构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良好,经济效益可观、办公场所及设施齐全的要求,搞运营、谋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华阳农机合作社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祥瑞农机合作社被评为省级农机示范社,还有11个农机合作社被评为市级农机示范社。有9个合作社通过了省标准化验收并享受到了国家以奖代补的优惠政策,另有3个合作社获得了聊城市重点建设合作社项目资金。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农机合作社建设呈现出了形式多样化,服务优质化,管理标准化,目标长远化的良好格局,阳谷县农机局多次被省市农机局评为农机合作社建设先进单位。
(三)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一是提供信息服务。为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创建信息服务平台,三夏、三秋期间为农机合作社提供作业信息,联系石化、石油公司优惠、优先保障农机合作社用油。定期组织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为合作社解决困难、化解矛盾、互通信息、相互交流经验,使农机合作统一目标、统一认识、统一发展方向,凝心聚力,保障了农机合作社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二是加大政策倾斜。合作社购买补贴机具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报名,优先补贴,购买和维修机械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通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全县农机合作社得到了长足发展,无论从区域分布,还是组织方式、服务功能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服务范围由原来单一的农田作业发展到现在的农机销售、维修和配件供应、土地代管等服务,实现了合作社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双赢”目标。三是规范运作管理。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合作社的名义对外承接业务,实行统一订单作业,统一调配车辆,统一收费价格,统一作业质量标准,统一存放车辆和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大力推动三种模式抓市场,即在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合作社不断完善跨区作业模式,大力推动订单作业,积极发展托管作业,大胆探索土地流转或家庭农场,以更好地推进大农业的形成和发展。四是抓好技术指导。合作社从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加强信息交流、加强技术培训等三个层面的工作入手,积极提高社员(机手)的驾驶操作水平,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对全县农机手加强技术、安全培训,避免农机手出现不应有的损失。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农机合作社建设取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乡镇发展不平衡。这个不平衡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规模上和层次上。如:少的乡镇只有一两个农机合作社,而多的则达到了7个;特别是在合作社规模建设上更是参差不齐,有的合作社已经达到了市级、省级、国家级示范社标准,而有的还维持在相对简陋的状态。
二是服务领域不够宽。目前大多数合作社结构过于单一,主要服务于粮食生产,特别是随着机械数量的不断增多,跨区作业、订单作业的收入逐年降低;粮食价格的波动让土地流转难以形成规模;缺少资金、缺少信息、缺少人才的现实又把开拓其他服务领域的设想变得更加困难;还有的合作社机械更新慢,组织形式老化,跟不上新形势的需求,制约了合作社的服务创新。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建设标准化农机合作社最大特征之一是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机械库房、会议室、办公室、维修车间),而征地难是制约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最大瓶颈。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造成了合作社机械存放难,社员培训、学习、交流无场所,综合性农机维修服务得不到落实,进而影响了合作社的全面发展。
四、今后发展思路
一是坚持全面发展。引导和推动农机合作社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全面发展。在自愿、互利、平等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和灵活的服务发展模式,建立产权明确、运转高效的经营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和经营收益。
二是实施项目带动。优先安排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承担农机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在项目资金上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倾斜,给予重点扶持。以此为依托,带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和创新,增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加强规范化建设。遵循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按照合作社建设“五有”标准要求,确定一批示范社,通过示范社,引导广大农机合作社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扩大作业规模,提高作业效益,不断强化合作社联合与合作,提升农机合作社建设水平,解决合作社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
四是拓宽服务领域。引导合作社积极承包流转土地,积极开展订单作业、合同作业、承包作业和“一条龙”作业服务,拓宽农机作业市场,积极探索农机合作与土地入股相结合的新模式,提高农机利用率,增加作业收入,增强发展后劲。
五是培养实用人才。按区域、分季节、有重点地对所有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进行业务知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参观、研讨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合作社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的整体水平,增强其参与市场竞争,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