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念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发表30周年交流会举行

2015-12-07佟蕈

中国畜牧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产业革命交流会钱学森

文│本刊记者 佟蕈

纪念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发表30周年交流会举行

文│本刊记者 佟蕈

2014年12月23日,“纪念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发表30周年暨践行交流会”在中国农业大学金码大厦落下帷幕。

此次会议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沙产业专业委员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

150多名来自高校和科研单位、协会及相关产业的专家学者、管理人员以及媒体代表出席了会议,围绕着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体系开展了学术及实践层面的深入交流和探讨。

钱学森作为“两弹一星”元勋已家喻户晓,但对他提出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却知者甚少。了解钱学森晚年工作和生活的人以及到会的各位代表都普遍认为,与钱老在“两弹一星”方面的贡献相比,“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体系有同样重要的价值和战略意义。包括钱学森本人也对此曾评价说:“上个世纪(钱学森)做的这点事儿,如果叫伟大的话,那么21世纪的(钱学森)将更加伟大。”

钱老认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是农业、牧业的出现;第二次产业革命是商品交换的出现;第三次产业革命是由工业革命引起的大工厂的出现;第四次产业革命是世界规模的市场经济的出现;第五次产业革命是由电子技术引起的信息革命。在1984年12月23日,钱老提出了指导中国21世纪产业发展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他说第六次产业革命就是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农业型的产业就是指像传统农业一样,以太阳光为直接能源,以地面上或海洋里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基础来进行产品生产的生产体系;知识密集型产业,就是把所有的科学技术都用在生产上,靠高度的科学技术进行的生产。具体建设分为农产业、林产业、草产业、海产业、沙产业5个方面。他预测第六次产业革命将在21世纪建党100周年时兴起,目标就是为了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从1984年至今,整整30年过去了。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与农业实践充分证明了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的正确性。各产业提交大会交流材料中的大量事实也充分证明了“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在我国已经深入人心,内蒙古、甘肃等地用“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指导进行的大量实践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与会者一致认为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对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和重大矛盾,特别是在解决“三农”问题、城镇化问题、贫富悬殊问题、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环境治理等问题以及引导未来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战略指导意义。

此次会议代表经过充分酝酿与讨论,发出了如下几个倡议:一是成立“第六次产业革命”研究学习课题组。该课题组负责研究2020—2050年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发展战略;二是启动“第六次产业革命培训班”,为发现和培养第六次产业革命人才创造条件;三是各省区在条件成熟时,建立“第六次产业革命”试验示范区,为“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全面铺开积累经验;四是每年召开一次“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交流相关信息,动员更多力量积极参加“第六次产业革命”。

与会代表们衷心期望在“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到建国100周年时,实现消灭“三大差别”的目标,将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更多资讯,请关注www.cav.net.cn)

猜你喜欢

产业革命交流会钱学森
钱学森
钱学森之答
期末复习交流会
农村产业革命的贵州答卷
“创新她力量 筑梦新海峡”交流会举行
浅谈产业革命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钱学森与探空火箭
第三届小卫星技术交流会(2015)在京召开
钱学森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