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同理心的训练和培养

2017-04-03王美芳李邻峰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皮肤性病同理皮肤科

王美芳,李邻峰

• 皮肤科教学 •

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同理心的训练和培养

王美芳,李邻峰

皮肤病皮损的暴露性、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数使用外用药物的特点导致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相应更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同理心,从而能够更好地与患者沟通。该文从皮肤科的特点论述了同理心的训练和培养在皮肤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皮肤科学;教学;同理心

[J Pract Dermatol, 2017, 10(1):48-50]

医务工作者同理心的训练和培养对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增加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非常重要。皮肤性病学是诸多临床医学中的一个分支,由于病在体表、病因多数不明、多数疾病迁延难愈以及多数需要外用治疗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非常大。因此,对医生的同理心要求也高。

1 同理心的概念及在医疗活动中的作用

同理心(empathy),也称同感心,共情等,指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将心比心感受他人的情绪和处境,并能正确理解以及不加任何评论地将这种理解传达给对方。同理心概念最早是由心理学家Rogers在1957年的美国护理协会演讲中提出;20 世纪 80 年代,被引入医学领域并被视为医务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1]。同理心意味着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世界,能够体会患者的情绪和想法,理解患者的立场和感受,真正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处理问题,不顾患者的感受。

同理心要求医务人员首先要有爱心,拥有爱心是具备同理心的基础,也是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基本条件[2]。一个人只有内心充满了爱,真诚地关心、关爱别人,才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才能够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能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能够体会“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能够升起“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的大慈悲心,才能够积极主动、快乐地关爱他人。

同理心重在理解,要求人们能够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感受,并且有能力恰当地表达出来。理解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有了足够的阅历,方能够理解别人,知道什么话可以说,什么事情可以做。同理心对一名医治别人病痛为天职的医生更加重要。同理心与同情心不完全相同。同情心只是“可怜”别人,同理心则要全面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尤其是心理层面的需求。古人不食“嗟来之食”,即是施食者只有同情心,没有同理心,只看到了乞丐的身体饥饿,没有了解他的心理感受。

同理心是获得相互信任,建立和谐社会关系,避免纠纷的基础。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并博得对方信任,自然不会产生对立和冲突。即便有误解,也会尽力去沟通,化解矛盾。面对误解能够心平气和地反观自己的不足,想办法让对方理解,而不会产生怨、恨、恼、怒、烦,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造成不良后果。医务工作者具备良好的同理心能有效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能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增加医患间互动,减少医疗纠纷[3]。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具备同理心对于医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2 皮肤性病学工作中对同理心的特殊要求

皮肤性病学的特点决定了皮肤科医师对同理心要求的特殊性。

首先,皮肤病发生在体表,易于观察到,患者能看到触摸到自己的皮损,认为影响美观,因而心理上会产生自卑感;很多普通人认为皮肤病“很脏”,甚至有传染性,因为惧怕“传染”而对皮肤病患者“敬而远之”。其次,由于某些皮肤性病患者病史采集时需要问到接触史或者冶游史,这种病史的特殊性对患者隐私的要求很高;同样,由于皮肤病表现在体表,有时甚至是乳房、外生殖器等特殊部位,有的患者羞于脱衣检查。

对于有经验的医生来讲,多数常见皮肤病通过皮肤视诊即可明确诊断;如果让患者觉得仅是草草一瞥就开处方而打发走,难以获得患者信任,甚至导致纠纷。再者,由于皮肤病多呈慢性反复过程,多数病因还不明确,如果简单粗暴地告诉患者病因不明,无法根治,也会使患者丧失信心,继而因失望而生恨意,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再次皮肤病多需要外用药物治疗,如何交待外用药物使用方法也有学问。某些特殊的皮肤病如寄生虫妄想症是皮肤科特有的疾病,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也非常重要。

3 如何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加入同理心的训练和培养

3.1 学好皮肤科的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对皮肤病的理解

皮肤病的表现是以不同大小、形态、颜色、质地的各种皮损呈不同排列组合而成。皮肤病的基础知识中原发和继发性损害也就是20余种,而这些组成了2 000 多种皮肤病(常见的 300 余种),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皮损表现,皮损的表现特征是斑疹还是丘疹、水疱、糜烂、苔藓样变等,是单一形态还是多种形态,以哪种为主,分布状态如何是构成皮肤病诊断的基本要素。皮肤病的演变过程经常是变化发展的,同种疾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种皮肤病可以有类似的发病部位、皮损形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对同一种疾病,可以通过不同方法诊断,也可以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同种皮肤病的不同时期治疗上也有不同,如湿疹的急性渗出期以溶液湿敷为主,红斑、丘疹的亚急性期选择洗剂、软膏,而慢性苔藓化的皮损选用硬膏或涂膜剂。

皮肤科的专业分支很多,基础知识涉及解剖、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诊断学、药物学、美容学、伦理学等等。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学生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的理解非常重要。皮肤病很直观形象,培养学生对疾病的敏锐观察力,拓宽学生临床思维,避免过于片面、简单的思维有助于更好的学习。拥有充分的知识在与患者的交流中才更有自信心,才能得到患者的尊重。

3.2 倡导带教老师自身同理心的培养

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有时是学生的榜样。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带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病史、体检、诊断、病情告知、用药方法等各个方面与患者交流时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将同理心理念充分运用在医患沟通中,医生的职业素养表现为临床能力、沟通技能和伦理学修养。皮肤科医师与患者接触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可以表现出惧怕、厌恶。对患者耐心倾听、眼神交流都可能得到患者的信任和肯定,一方面使医疗活动更加人性化,患者信任度提高,从而有助于消除医患沟通中可能存在的冲突;另一方面,医务人员的能力与价值也得到肯定,从而使医患沟通更加畅通,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皮肤科医师应该明确哪些皮肤病会传染,传染的途径是什么。在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后,接诊时,不应该流露出任何惧怕“传染”的表情、动作及语言。比如,往后躲,用眼神及手势制止患者靠近自己,甚至说,“离远点,传染”等等。触诊时戴上一次性手套更主要的目的是保护患者,应该做到每个患者更换,并让患者看到更换了新手套。在询问冶游史及性病病史的时候,要注意充分保护患者的隐私,问诊时不应该有患者家属或者其他无关人员在场。查体时要让患者一部分一部分地暴露皮损。曾经有医师让患者把衣服全部脱掉检查被投诉的例子。

虽然多数皮肤病病因还不明确,也应该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向患者讲解此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何控制疾病并预防复发等等。即使是一眼能明确的疾病最好依然要从头到脚、皮肤、甲分部位逐一检查,不应该让患者觉得仅是草草看了一眼就开处方,难以获得患者信任,甚至导致纠纷。与患者沟通外用药物如何应用也有学问,曾经有医师问患者有没有人帮忙涂外用药而莫名其妙遭到投诉。原来患者是个高龄单身女性,最怕别人说没有人帮忙。有一位老年男性,被告知需要用3种外用药,每种间隔20~30 min,每天2次。而老人图省事,又怕药膏沾染衣服,涂抹第1种药后即不穿衣服,直到3种药物上完,结果2 d后得了肺炎。某些特殊的皮肤病如寄生虫妄想是皮肤科特有的疾病,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也非常重要。患者认为皮肤里有寄生虫,对于这种患者,告诉他们没有寄生虫毫无意义;相反,给他们一些“驱虫”作用的药物,结果会更好。

3.3 注意学生医患沟通技巧和“情感关怀”的培养

皮肤科疾病诊疗过程中经常涉及隐私部位,很多患者对见习、实习生比较反感,此时带教老师应一方面与患者沟通解释临床实习是培养新一代医师的必经过程,且大家的讨论对疾病的诊断也会有所帮助,一方面鼓励医学生积极与患者交流,通过努力来取得患者的信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一些皮肤科常见疾病,如水痘、痤疮、荨麻疹等在同学中发病率也较高,倡导同学之间通过角色互换,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培养医学生对于患者痛苦的感知和处理。

临床实习是学生到医生转变的重要阶段,也是医学生同理心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但从调查看,临床实习对学生同理心的素质养成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如何在实习期间对医学生的同理心进行干预成为提高医学生同理心的关键[4]。该时期学生面临学习、科研、就业的多方面压力,学校及医学院应重视此期间学生“情感关怀”的培养,对实习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开设针对性的讲座及课程,帮助舒缓此阶段学生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同时实习期间的带教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从点到面,促进良好职业素养及同理心的养成。

[1] Batt-Rawden SA, Chisolm MS, Anton B, et al. Teaching empathy to medical students: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J]. Acad Med, 2013, 88(8):1-7.

[2] 李邻峰, 赵俊英. 关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4, 7(5):378-379.

[3] Tse CY, Chong A, Fok SY. Breaking bad news: a Chinese perspective [J]. Palliat Med, 2003, 17(4):339-343.

[4] 邓玲, 蒋凤艳, 贾冰, 等. 当代医学生同理心特点及培养策略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 (6):35-36.

Training and cultivation of empathy in dermatology teaching

WANG Mei-fang,LI Lin-feng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Beijing 100050, 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kin diseases, such as the exposure of the lesions, the complexity of the etiology, and the topical therapy have great inf uence on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therefore higher empathy is required for a dermatologist to ensure a better communication with the patients. In this article, the importance of the empathy training in dermatology teaching is discussed.

Dermatology;Teaching;Empathy

R758.73

A

1674-1293(2017)01-0048-03

2016-04-19

2016-05-16)

(本文编辑 敖俊红)

10.11786/sypfbxzz.1674-1293.20170114

10005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王美芳,李邻峰)

王美芳,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皮肤激光美容及过敏性皮肤病,E-mail: wmfsmiling@sina.com

李邻峰,E-mail: zoonli@sina.com

猜你喜欢

皮肤性病同理皮肤科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皮肤性病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思考与探讨
善良的战争: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建立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皮肤科医生6招教你抗“冬痒”
班主任应该给学生一颗同理心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简介
邢台市中医院皮肤科
欢迎订阅《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