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2017-04-02刘桂兰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稳定期延续性阻塞性

刘桂兰

(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江苏 泰州 214500)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刘桂兰

(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江苏 泰州 214500)

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采用院外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6 min步行距离。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4.69±8.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8.49±8.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1,P=0.021);实验组6MWD为(345.48±15.84)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4.79±16.29)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07,P=0.009);实验组肺功能Pa02、PaC02、PEF和FEV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院外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其肺部功能得到缓解。

延续性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1]。当下,能够使用现有的医学手段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但是容易受到季节变化、大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会给社会及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怎样能够延长慢阻肺稳定期已经成为医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护理效果,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4.54±5.37)岁。对照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66~80岁,平均年龄(72.90±4.8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出院时,对患者的进行康复指导,主要对饮食、用药以及家庭氧疗进行指导。

实验组给予院外延续性护理,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在出院后2周、4周进行上门护理,并在出院时,核对患者的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等。上门护理内容为:①一般护理。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根据康复情况对呼吸情况进行指导,防止呼吸道感染,避免到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及人口密集的地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注射防流感疫苗。②心理护理。由于慢阻肺病治疗的时间较长,患者担心经济负担等问题,会造成心理负担,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多鼓励患者,嘱家属多陪伴患者,患者可以进行比较擅长或比较喜欢的活动,分散注意力,减少孤独感,使不良情绪得到排解。③家庭氧疗。慢阻肺患者治疗过程中家庭氧疗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稳定期治疗的有效方法,能够使病情得到缓解。根据患者康复情况给予吸氧,氧气流量为1~2 L/min,吸氧量保持在15 h/d以上,杜绝仅在睡眠期间吸氧,吸氧装置定期更换清洁消毒。④用药护理。患者应根据医嘱进行服药,不能够私自停药。⑤呼吸康复训练指导。对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是康复期锻炼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主要分为缩唇呼吸以及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先闭嘴屏气,后通过缩唇缓慢吐气,同时收缩腹部,吸呼比1:2或1:3;腹式呼吸:取站位,平卧或半卧,两手分别放于前胸和上腹部,鼻缓慢吸气,腹部突出,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呼气用口出,手感到腹部下降[2]。同时,鼓励患者积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例如,步行、爬楼梯、打太极等运动,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并鼓励长期进行锻炼。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3个月后生活质量、6min步行距离(6MWD)和肺功能Pa02、PaC02、PEF及FEV等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根据SF-36进行判断,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总分为100分[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4.69±8.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9±8.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1,P=0.000)。

2.2 两组患者6MWD比较

实验组6MWD为(345.48±15.84)米,优于对照组的(304.79±16.29)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07,P=0.009)。

2.3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实验组Pa02、PaC02、FEV、PEF分别为(8.69±1.45)kPa、(6.15±0.29)kPa、(61.08±13.18)%、(38.16±7.32)%;对照组分别为(6.49±1.14)kPa、(8.15±0.11)kPa、(50.17±14.22)%、(49.34±6.58)%。实验组Pa02、PaC02、PEF和FEV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1、4.284、4.058、4.024,P=0.011、0.013、0.018、0.017)。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为严重影响[3]。就目前我国的医疗水平而言,人们对慢阻肺的认识明显不足,很多患者在治疗后根本不进行康复训练,由此也导致肺部功能恢复比较差。生活质量差、复发高,每一次的急性加重让COPD患者的肺功能越来越差,生活质量降低。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现,患者稳定期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所以临床上对延续性护理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深。延续性护理是以社区医学和家庭为基础,通过提供有效和低成本的健康服务减少患者急性加重住院率的护理模式,可改善医护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延续性护理在我国临床治疗研究中仅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多应用与慢性病患者或手术后出院的患者,且疗效较好。研究表明,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其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较常规护理均有明显提高[4],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4.69±8.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9±8.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1,P=0.021)。

肺部康复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处于多种因素的考虑,患者不能够长期到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因此,院外的延续性护理对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医院的护理人员扩大护理范围,同时,也要求患者能够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提高护理依从性,从而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5-6]。6MWD是一种简单、易行评价患者心脏功能的方法,只需通过简单的操作,便可综合评估其运动能力。该方法适用于客观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疗效。步行是慢性病患者每日必做运动,可直接反应其生活状态。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较常规护理而言,患者6MWD为(345.48±15.84)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4.79±16.29)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07,P=0.009);同时,实验组肺功能Pa02、PaC02和FEV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对病情变化起到评估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院外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其肺部功能得到缓解,应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1]李佳梅,成守珍,张朝晖,等.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03-606.

[2]尤黎明,吴 瑛.内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5-26.

[3]刘慧英,周小玲.改良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1):40-41.

[4]刘 蕾,杨晓霞,曾 婕,等.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5(12):3333-3335.

[5]谭耀坤,邓惠英,罗梅银,等.路径式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16(19):1754-1756.

[6]龙芙蓉,欧 璐,苏 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优化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3):1160-1162.

R473.2

B

ISSN.2096-2479.2017.38.18.02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稳定期延续性阻塞性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
中西医联合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Indacaterol获准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