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媒介生态研究
2017-04-02石鑫
石鑫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湖北荆州434020)
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媒介生态研究
石鑫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湖北荆州434020)
在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媒介的生态呈现出新的变化,广播电视媒介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够不被淘汰。文章主要分析了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媒介生态的一些具体体现和特点,并总结了广播电视媒介生态的关键性问题,希望能够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带来参考和借鉴,推动相关媒介科学合理的发展。
新媒体语境;广播电视媒介;生态
1 新的媒介生态环境的特征
当下的媒体生态环境,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网络媒体崛起,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威胁;二是传统媒体正在融合成大型集团,横跨电视、报纸、电台甚至互联网,内容融合程度大幅增加,竞争激烈,“弱势”媒体的生存空间急剧恶化。
(1)网络媒体的冲击。随着互联网应用在普通居民生活中的广泛深入,网络已经逐渐取代了许多传统生活方式,这在16~35岁人群中十分明显。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网络以其独特的优势,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冲击。①分众传播:传统媒体传播方式以大众传播为主。是一种一对多的散发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的缺点在于其有限的版面、时段无法满足所有受众的需求,同时也缺乏互动。网络媒体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点,在拥有先天性互动优势的同时,还有大量的信息资源供受众自由选择,分众传播得到了实现。②信息传播更自由:传统的媒体有着严格的信息发布方式,其过程一般是由一个正式组织收集信息,经过“解码——解释——编码”过程,再通过各种载体传播出去;在这个过程中都会有一个“把关人”,在众多庞杂的信息中筛选出组织认为有用的信息传播给受众。而进入Web2.0时代后,不仅个人博客、播客成了另一个重要的信息发布源,许多网民自己本身既是受众也是独立的信息发布者,且交互性十分强,网民可以在信息后面自由附加评论。在这个源里面,已没有传统的“把关人”,信息传播更加自由。③信息更新更即时:网络媒体较传统媒体另一个优势在于更快更便捷的更新信息,同时提供受众选择信息的方便。例如PPlive和PPStream每逢美国NBA赛事就会及时转播,喜欢篮球的受众就可以在电脑上通过PPlive等网络电视软件收看直播,而对篮球不感兴趣的受众则不会受到影响,继续收看想要看的节目。④交互性强:传统媒体在播报新闻的同时,虽然也会有通过电话或信件等“读编互动”的方式,但远不及互联网的方便和快捷,并且其还有版面容量的限制。网民则随时可通过即时通讯软件、电子邮件、论坛或者在个人博客上留言来相互交流思想,完全地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2)集团化和内容融合。随着传媒业的发展,竞争也日益激烈,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在传媒界也得到了体现,国内因此出现了大型的传媒集团。这些集团化的媒体。拥有小媒体无可匹敌的资源、资金、人力优势,有的还结成了强强联盟,从而形成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由此弱势媒体所面临的结局,要么是被兼并,要么就是破产。
2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取得的成效
(1)传播形式和渠道多样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完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广播电视进行点播和选择播放。此外,车载技术的发展给广播电视又增加了一个全新的传播渠道,尤其是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上都能够见到广播电视的身影,使人们在旅途中能够接触到广播电视,促进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2)传播质量更优化。当前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广播电视的图像色彩较以往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更加清晰化,更加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体验,同时,音质也有了显著提高,这样一来,整体传播质量有了质的飞越,促进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
(3)播放平台现代化。现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这也与当下越来越快的社会节奏相一致。此外,广播电视跟时下新兴的微博和微信平台的联姻,极大地满足了年轻人的需求,尤其是微电台和微广播形式的播放,有效地吸引了闲暇时间少、对信息渴求大的群体。
3 广播电视媒介外部生态和内部生态的互动关系
(1)媒介政治生态与媒介内部生态因素的互动。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学者们对传播促进社会发展的效果十分推崇。他们认为媒介的发展会加强人们之间的互动沟通,并最终促成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在这样的理论框架内,可以发现,媒介内部传播生态的变革和媒介生态中的政治因素存在着相辅相成的互动。
根据前文所述,媒介外部生态的政治因素主要是国家的各项政策制度的规训和媒介管理体制的制约,它作为媒介发展变化的外在强制性力量影响着媒介组织的性质、信息生产者的身份、媒介技术发展更新的速度和受众接受信息的维度。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在新媒体语境下,一方面大众社会的异质性和社会阶层的复杂性使社会政治体制的平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公众利益表达的渠道扩张和烈度演变在新媒体的发酵下显得格外复杂多变,公众扩展公共空间的需求程度和个人利益表达的公开程度都对整个社会结构的平衡制造了压力。如果说在传统媒体主导的媒介形态下,国家可以通过强制性、单一化的行政主管力量来规约媒介的公共空间范围,如今政治力量的强制效果已经被新媒体平台的规模突破,无论是媒体还是受众,都已经在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改变了自身的身份特征,不再是被动单一的执行者和传声筒,抑或接受者和遵从者,而是积极寻求在新的媒介情境下的多种可能。
新媒体语境下,传播者迫于压力不得不向国家政治体制和管理机制呼吁,争取在更大范围内获取信息和传播,通过适应当下的叙事策略和把关技巧,为维护政治空间的稳定寻求新的平衡点。传统意义上的受众也在通过新媒体发声,寻求组织化的群体力量的表达,迫使整个社会政治空间的能量能够更加合理的释放于各个阶层。新媒体情境下媒介内部生态变化的健康发展能够实现社会功能的整合和社会的有机团结,增进公众对国家的情感认同,也正是体现为芝加哥学派学者对传播行为促进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乐观向往。
(2)媒介经济生态与媒介内部生态因素的互动。媒介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媒介经济生态的明显变化,媒介从单一的事业单位逐渐变成了生产“商品”的“集团”,在新媒体数字化推进的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传输成本大大降低,这使得广播电视媒体的规模经济效应优势进一步凸显。在以媒介产品为中介的供需关系中,媒介生产者和广告商、投资商将受众变成多次售卖的商品,媒介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经济生态的蓬勃发展能够促进广播电视媒介内部生态传播者和媒介技术发展的与时俱进,对于传播者而言,以前依靠广播电视媒介本身的魅力和强势传播产生的巨大效果如今受到了新媒体势力的冲击,也带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对于媒介技术而言,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的媒介使用策略,把受众吸引固定到媒介产品的消费之中也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媒介生态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明确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并进一步推动媒介的运行,促使其健康的运作,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Research on Radio and TV Media Ecology in New Media Context
SHI Xin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34020,China)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a,the ecology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media presents new changes,and radio and television media mus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before they can not be eliminated.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some concrete manifes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media ecology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a,and sums up the key issues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media ecology,hoping to bring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in China and promote related medi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nnew media context;radio and television media;ecology
G220
A
2095-980X(2017)03-0143-02
2017-02-27
石鑫(1994-),女,山西大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