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虎汤案浅析曹颖甫诊治阳明热证的思路
2017-04-02谭颖颖
许 生,谭颖颖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曹颖甫,江苏江阴人,近代著名经方医家。曹氏擅用“以方类证”的方法研究《伤寒论》,尤其强调临床实践的重要性,以及经方运用的灵活性。《经方实验录》是他长期临床效验的精髓,其中记载的白虎汤案,辨证精确、处方严谨、配伍精妙、疗效彰显,故从其书中所载白虎汤案来探讨曹颖甫的诊疗思路。
1 白虎汤的出处及方药分析
白虎汤出于《伤寒论》,以“白虎汤主之”的条文分别为太阳病篇176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阳明病篇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厥阴病篇的 350 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白虎汤药物由石膏、知母、梗米、甘草四药为成。石膏性辛、味甘,《神农本草经》载石膏微寒。主清气分之热,兼以除烦。知母苦寒,清热滋阴润燥。《本经》所道“知母主消渴热中”。石膏为君,知母为臣,二药相伍,共奏清阳明气分实热之功。粳米甘寒用以养胃阴,与甘草相合则益气养阴,在顾护胃阴的同时还能制约石膏、知母的寒性。四药配伍形成了清气分实热的基础方。
2 医案列举
“江阴缪姓女……偶受风寒,恶风自汗,脉浮,两太阳穴痛,投以轻剂桂枝汤……汗出,头痛差,寒热亦止。不料一日后,忽又发热,脉转大,身烦乱,因与白虎汤。生石膏八钱,知母五钱,生甘草三钱,粳米一撮。服后,病如故。次日,又服白虎汤,孰知身热更高,烦躁更甚,大渴引饮,汗出如浆。又增重药量为:石膏二两、知母一两、生甘草五钱、粳米二杯,并加鲜生地一两、天花粉一两、大小蓟各五钱、丹皮五钱。令以大锅煎汁,口渴即饮。共饮三大碗,神态略清,头不痛,壮热退,并能自起大小便。尽剂后,烦躁亦安,口渴大减。翌日停服。至第三日,热又发,且加剧,周身骨节疼痛,思饮冰凉之品……因思此证乍发乍止,发则加剧,热又不迟,证大可疑。适余子湘人在,曰:论证情,确系白虎,其势盛,则用药亦宜加重。第就白虎汤原方,加石膏至八两,余仍其旧。……服后,大汗如注,……。惟大便不行,用麻仁丸二钱,芒硝汤送下,一剂而瘥。”
3 分析曹氏治阳明热病思路
3.1 熟知经文,知其转归
此案共有4个转折点。由恶风自汗,脉浮知原症为桂枝汤症,投以桂枝汤后,一日症见发热、脉大、身烦乱,而给予白虎汤治疗。《伤寒论》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证为表邪入里化热,里热耗气伤津所致的太阳病不解转阳明病,曹氏观其脉证,随证治之,故处白虎汤。由此可见曹氏治学之严谨,每治一病都清楚其服用后的转归以及发生变化后的处理措施。
3.2 方症相应,辨别异同
服白虎汤后察患者之表现,见发热、脉大、身烦乱,知其为无形邪热充斥体内,故处白虎汤。次日见患者大渴引饮且汗出如浆,知体内热邪大盛,邪热伤津耗气而见口渴,治以清热生津、气阴双补为主,即增白虎汤方药用量的同时又加入鲜地黄、天花粉以生津止渴。《伤寒论》第168“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从组方药物也不难看出,白虎汤中虽有知母,但仍不足以补邪热炽盛之津气大亏,白虎加人参汤比白虎汤人参一味。人参,《本经》载“味甘,微寒、微温,无毒”,“调中,止消渴”。天花粉生津止渴,适于津亏之消渴、口渴;生地清热生津,适于内热消渴,故可用生地、天花粉以易人参。佐景[1]认为后世常在白虎汤中加生地、元参、麦冬等清热益气生津之品,即是人参之变味,所以此方可以视为是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人参汤常用于治疗里热炽盛而见四大症者,主治阳明气分热盛、气阴两伤证,加人参可养阴益气、生津止渴。白虎汤与白虎加人参汤在《伤寒论》中都用于治疗阳明气分胃热炽盛证,而后者所主之证则为前者之甚,证见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之时,用白虎汤已为药力所不及,必用白虎加人参汤方可。《伤寒论》中阳明病出现大渴与脉洪大时均用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在于清透邪热、清透并重,主治气分实热;白虎加人参汤是用于里热炽盛而见四大症者,主治阳明气分热盛、气阴两伤症。于磊等[2]认为外感热病见“大渴”症状,往往提示人体津液耗伤,“脉大”是脉象来盛去衰,邪气盛且正气转衰的症候,应处白虎汤加味益气生津之品,不可单用白虎汤。从白虎汤加味可见曹氏用经方注重主症与病机相应的同时,还特别注重相类方的区别使用。
3.3 灵活加减、既病防变
曹氏在增重药量且加鲜地黄、天花粉的同时还用了大小蓟、丹皮。在气分实热症中,高热易伤津耗气动血而出现神志症候,及早的结合清热凉血药共同使用,以避免病情恶化。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白虎汤在具有解热作用外,还可增强机体免疫作用。谢平金等[3]认为阳明气分热盛所致之诸证,亦可用白虎汤加减治疗。临床上白虎汤加减可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结角膜炎等。曹氏在秉承《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的过程中不拘泥古人之说,进行灵活加减使用,体现了其灵活加减、既病防变的思想。
3.4 方症凿凿,胆大心细
服加味白虎汤后,热又发,且周身骨节疼痛。曹氏在仔细辨析病情以后,确系白虎汤症,故加石膏至八两。此为病重药轻,虽然辩证准确,但斗升之水难灭炎炎之火,所以大剂量的使用石膏。石膏在此证中奏清热泻火,清气分热之功。《本经》载“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在《经方实验录》中,曹氏谈及石膏的用量,认为经方中对于石膏的用量不止2斤之多,可见曹氏对于药物用量掌握也颇有心得,并敢于重用以起沉珂。
3.5 熟知药性,随症而施
服汤后,病瘥,惟大便不下。曹氏给予芒硝汤冲服麻仁丸,一剂而愈。芒硝咸、苦、性寒,有软坚泻下通便之功,用于治疗大便干结不下;麻仁丸味甘性平,有滋阴润燥通便之力,用于治疗阴亏肠燥大便不下。此人本为阳明热且见大汗出,其大便不下为内热耗伤津液导致的肠燥,故曹氏用芒硝汤冲服麻仁丸,既能软坚泻下,又能补虚润燥。此可见曹氏对药物的药性掌握之透彻且能灵活相伍为用。
4 小 结
曹氏临床善用经方,往往能达到覆杯而愈的效果,且长于针对患者实际病情变化提出独到见解与治疗方案。切合实际随症加减,继承而不拘古,发新而不谬于理,曹氏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活用经方的诊疗思路值得后世医家学习。
参考文献
[1]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10:34.
[2] 谢平金,温俊茂,卢锦东,等.白虎汤加减的临床应用[J].河南中医,2015,35(02):217-219.
[3] 于 磊,萧 芳.追本溯源识白虎[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9(0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