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护理课堂教学导课方法探索

2017-04-02陈云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妇产科课堂教学护理

陈云梅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 红河 661199)

妇产科护理课堂教学导课方法探索

陈云梅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 红河 661199)

《妇产科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导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本文谈论的是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导课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与同行教师进行交流。

妇产科护理;课堂教学;导课

妇产科护理是研究女性一生中不同时期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提供相应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的一门学科,是临床护理的主干课程之一,是诊断并处理妇女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科目。

1 导课的意义

精心设计的导课能抓住学生的心弦,能促成学生的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导入得法,片刻之间就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进而为师生学习新课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导语能给学生以启迪,使学生一开始就沉浸在思考和期待的气氛中,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引人入胜,扣人心弦[1]。因此,导课是课堂教学的序幕,起着渲染气氛、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

2 导课的原则

导课要做到“短、新、奇、准”。“短”是指教师在导课时语言要简洁明了,一般控制在3~5分钟,要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新”是导课要有新意,不能千篇一律;“奇”是在简短的导语中设置一些奇妙的悬念,以吸引学生好奇心;“准”是教师所采用的导入语能够准确直击授课目的,抓住关键点[2]。

3 导课的方法

3.1 临床病例导课

在医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导课方式就是病例导入法。由于没有临床经验,学生对所学的妇产科疾病缺乏感性认识,通过病例导入使学生从开始学习妇产科学就接触到疾病的典型表现,可培养学生对疾病的判断分析能力。例如“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这一部分的教学,我是先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在进修时遇到的一个典型病例来导课的。我认为先不要出现任何的文字,老师带着感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一定要真实地说出时间、地点、病人姓名、年龄和事件的经过,让学生觉得真实可信,让学生随着老师的娓娓而谈在心目中呈现具体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象给学生吃“开胃单”一样,胃口开了再来享受“大餐”。“大餐”就是用幻灯片展示这个病例,这时就是用规范的医学术语描述的文字。享受“大餐”不用讲话,让学生静静地默读病例,同时印证刚才老师讲述时在心目中呈现的具体场景,读到“提问”部分学生自然会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展开思维、展开想象力,这种导课方法课堂效果较好,学生可以积极思考。之后通过对病案分析及归纳小结 ,让学生各抒己见,在不断的争论和探讨中总结答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也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意愿,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对案例的探讨也提高了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病例讨论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有助于培养学生合理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妇产科护理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还可以引发学生对于相关问题的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护理知识。

3.2 生活故事导课如性周期的调节

即在引入新课前,老师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利用自己的丰富经验、积极的情感和亲身体会来引导感染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故事本身有情节,差不多每个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与老师有关的故事,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更是听了就不会忘记,并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如“性周期的调节”一课是整个《妇产科护理》的难点,学生学习困难,并且影响到正常月经周期和月经失调两个章节的学习。怎样来突破难点?我决定以故事来导课。我绘声绘色地讲我的一个当护士同学的故事。使学生在欢乐、愉快、乐学的气氛中学习,这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3.3 教学模型导课

教学模型是与医学相关的用于教学上的一些模拟人体某部位的模型,教学模型形象逼真显示人体某些部位的功能和特性。指导学生经过观察、分析,给学生留下初步的整体印象,让学生发现特点、寻找规律,教师点题、引入新课。如“足月胎儿”这一部分的学习,我抱着小胎儿模型一进教室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露出欣喜的笑,活泼的学生已经伸出手想抱一抱了!于是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足月胎儿的特点,让刚才抱过的这位同学来组织总结,老师补充完成“足月胎儿”这一部分的学习任务。师生感觉很轻松,也很快乐!就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4 创设教学情境导课

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典型场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势利导进入教学环节,常用于某些需要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教学内容。如“分娩期第一产程产妇的护理”教学中,我采用师生角色扮演产妇临产,家属送入院,护士接待新入院病人的情境。此种导课,让学生觉得耳目一新,立即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通过观察掌握了第一产程的临床表现和接待新入院病人的工作程序。通过角色体验以及教学情境的创设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护理职业角色的意义,帮助学生培养职业认同感。同时真人的扮演和教师的语言引导,让学生体会到了母亲的分娩之痛,感受到了母亲的伟大,激起了学生更加热爱父母的情怀,从而更加理解父母、尊重父母,进一步深化为只有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思想,这是一种有境、有情的教学,有效地缩短了师生之间、母儿之间的心理距离,形成接受新知识的最佳情绪状态!

3.5 教学视频导课

教学视频是一种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教学内容的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如“分娩期第二、三产程产妇的护理”的教学中,我先用多媒体课件链接视频,当小胎儿整个娩出时学生发出阵阵惊呼,当传出新生儿的第一次哭声时学生发出轻松愉快的笑声,深切地感受生命来之不易,从而产生珍惜生命、感恩父母的情怀,促进学生智能及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之后老师讲解接生的步骤,在教学模型人上演示和练习接产的操作步骤。

3.6 多媒体动画导课

为了让学生很好的理解某些动态的教学内容、很好的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很快的进入到课堂中来,借助多媒体动画进行导课,迅速引起学生的兴趣,全身心地去体会、去感悟。比如:在学习“妊娠生理”一节时,先给学生播放一个受孕过程的动画,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学生们对整个受孕过程有了感官上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的进入到进一步学习活动中。

总之,导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采取什么形式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的教学风格来定。只要我们使用得当, 引导得法,就会顺利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医学科学的殿堂。因此,教师在导课时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环节,努力为学生创造引人入胜的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 莫选荣.基于助产专业特色的基础护理课程教学导课方法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0(5):65.

[2] 刘德芬.浅谈多种导课法在高职助产专业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46.

本文编辑:刘帅帅

R712

A

ISSN.2096-2479.2017.31.184.02

猜你喜欢

妇产科课堂教学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