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性恶论研究

2017-04-02

关键词:性恶论性恶礼义

张 祥 丽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3)

荀子性恶论研究

张 祥 丽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3)

荀子在唯物主义自然观基础上,提出了“性恶论”的观点,他承认人的自然天性,否认人性中具有先天的道德观念。他的人性学说由“人之性恶”与“化性而起伪”构成,认为人性生来是恶的,通过后天的教育可以由恶变善。他认为人性本恶,如果放纵人的性情要求而不加以节制和教化引导,就会引起社会混乱,为了制止混乱、争夺,就要靠师法、圣王教化,靠“伪”来改变人性之恶,要化性而起伪。荀子的性恶论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以及促进它们的协调发展有重要借鉴。

荀子;性;伪;性恶论

有关人性善恶的问题,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观点。在他看来,人的本性是恶的,善则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是对人的恶性加以改变而获得的,因此荀子非常重视后天教育以及师的作用。荀子的“性恶论”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荀子性恶论的主要内容:“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即荀况(约公元前298年—前238年),是战国后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杰出思想家。荀子和孟子一样,致力于捍卫和阐发儒家之道和孔子思想学说。但与孟子主张性善说不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仁”与“礼”,贵仁爱而关切、重视民生和重礼治以恢复、重建秩序。如果说孟子主张行仁政以解决民生保障问题,致力于发挥孔子的“仁”的思想;那么,荀子则主张用礼治来解决重建秩序问题,致力于发挥孔子的“礼”的思想。虽然在基本思想取向、价值原则和政治立场方面,荀子和孟子存在着许多相同点与一致性,但相对而言,荀子的思想显得更为庞杂一些,其更多地吸收了诸子百家的不同思想及理论资源,尤其是他将法家的法和儒家的礼相结合,融会贯通,体现出儒法合流的重要思想走向。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1]375。荀子吸收并发展了告子“生之谓性”[2]256的思想,他认为性就是“生之所以然”“不事而自然”的“本始材朴”,他说:“不事而自然谓之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3]357。他从人的物质情欲和生理本能等各个方面来反复证明人的本性之恶。他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假之人有弟兄资财而分者,且顺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则兄弟相拂夺矣。”[1]377-379人性本身具有趋恶的本能,这些本能的生而具有的“情性”,后天如果不以礼法和道德对其进行限制和改造,而顺纵它超过“度量界限”,则必将违背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进而造成社会“偏险悖乱”“犯分乱理”,这就是人性之恶。

荀子又从心理意识角度,从人性具有向外求善求美的意愿,来证明“人之性恶”。荀子认为,如果是人心性中有的,则“必不及于外”,人心性中不具有的东西就“必求于外”,而人向外求善求美正说明人的本性中不具有善与美。他说:“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1]379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而非性善,他从性恶论出发,对孟子先验主义的性善论进行了批判。他说:“孟子曰:‘人之性善。’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矣哉!虽有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1]381荀子认为善是后天人为的结果:“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1]381。

尽管孟、荀对人性之善恶持相反意见,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地认识到人的本质:人可以通过后天教育而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这是人区别于禽兽之所在。“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4]111。所不同在于,荀子认为后天教育是要改变人的恶性,而孟子认为后天教育是欲保持人的善性,二人可谓是殊途而同归。正是由于人有通过教育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的可能,因此儒家的伦理思想、德治主张才具有了理论上的可行性。

孟子认为,人的本质与人的本性是一致的,人的天生的良心善性是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美德善行的根源,如何保有、存养和扩充人生来固有的良心善性是人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对此,荀子则质疑:如果人的本性生来就是善的,那么任何后天人为的努力岂不成为多余?人们为何还需要学习和教育呢?因此,荀子认为,人的所谓“本性”是指人生而俱有的自然的本能、欲求和好恶之情。人世间各种纷争、悖乱和丑恶现象的根源就在于人的本性是恶的,而非孟子所认为的,仅仅是由于人们丧失掉其良心善性所造成的。

荀子认为,从本性上说:“人之生固小人”[5]46。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1]375可见,自然生就之物,并非就是自然合理的,如果人们一味地顺从自己的本性,放纵自己的欲望,那么,他也就走向了恶。

荀子认为人不经过后天学习和人为加工,天生而有的生理素质即为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3]357这种所谓“本性”,与人通过后天努力,通过积善修德所成就的伦理化或礼义化的本质完全是两回事。“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1]377人生而俱有的本性,虽然是不能改变和根除掉的,但它却是可以修正、矫治和转化的;善行美德的积累、实践与修为,虽然不是人本性中固有的东西,但却是人通过后天努力可以成就的。人的本性是恶的,是天生的,而体现人的本质的善是人通过后天修为与不断努力所能成就的,也就是所谓的“伪”。这就是所谓的“性伪之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1]375

荀子的“善伪”思想是其人性论中所含有的积极因素,他否定了孟子先验主义的良知良能说。他说:“‘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1]385这里荀子所说的“知仁义法正之质”和“能仁义法正之具”,并不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或先天的善性,而是指人所共有的可以被教育、被改造的“可以为禹”的那种先天素质。有了这种素质,才能够进行教育;但是这种素质本身,只是一种可能,并不是现实,必须加以教育才能使其变为现实。这就强调了“人为”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性善”论。

其实,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皆有偏颇之处。人性中有善也有恶,善恶并存;有的人善性多而恶性少,有的人恶性多而善性少;即使是同一个人也有可能时而善心大发,时而恶念丛生。纯善纯恶之人是没有的,至少也是极少的例外。如同《易经》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坤两卦纯阳、纯阴,而另六十二卦均既有阳也有阴,要么阴爻多一点,要么阳爻多一点,即所谓阴阳交媾而生万物也。《易经》的古老智慧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一支卦从不同角度转个不同的位置去看,就变成完全不同的一支新卦,其含义也就完全不同,甚至相反。人性亦然,可能正面看是恶,反面则善;亦或正面看若善,反面则恶。“性恶”“性善”之争,对后世思想的影响很大,后来衍生出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石的法家,以及后世儒家则臭骂荀子,其实双方皆有其偏执之处。

二、荀子的教育思想:“圣人化性而起伪”

和其“制天命”“善伪”思想紧紧相联系的是荀子对教育作用的特别重视。荀子认为,人生而无智愚、贵贱与贫富之分,教育是使人们出现这种区别的唯一力量。

既然有“性”与“伪”的分别,那么就有必要将两者合而治之。有了“性”,“伪”才有施加于其上而矫治的对象;有了“伪”,“性”的矫治和转化也才有了可能。反之,没有“性”,“伪”的兴起也就没有必要;没有“伪”,“性”也不能自我完善或自我修饰而成就美德。正所谓“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6]313二者相资而为用,相须而具备,正是由于有了“性伪之分”,荀子才将“性伪合而天下治”作为一种理所当然的政治目标去追求。

实质上说,所谓性伪之分,也就是善恶之分。善出于伪,恶出于性。人自然而生就的本性,是不能改变,是不可学的;但伪则是人们通过努力修为和学习而能够成就的善。荀子认为,正是由于人的本性是恶的,人才想要为善。那么,究竟何为“恶”与“善”呢?荀子认为,所谓“恶”和“善”,就是人们一般所说的“偏险悖乱”和“正理平治”:“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1]381荀子最终所强调的则是“圣人化性而起伪”[1]379,即由圣人或先王创制“礼义法度”,对人自然本性的恶加以规范和节制,来矫治和转化人的自然本性,以成就善。荀子认为要想对人性之恶加以纠正,就必须管制和教育兼施,以管制约束来减低人的欲望,用教育使人明理,这样就可以达到社会稳定。他说:“无君以制臣,无上以制下,天下害生纵欲。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7]138又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8]1主张规范人的行为,藉以限制人的欲望。

从“人之性恶”角度来说,荀子认为:“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1]383从“其善者伪”角度来看,荀子说:“涂之人可以为禹。”[1]385以荀子之见,人的本性虽然是恶的,但后天可以以礼法而正之,以教化而导之,使人性由恶向善,合乎于道。

荀子认为在人性由恶趋善中教化起着重要作用。他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8]1肯定后天教育可以改变人性,使人由恶变善。因此荀子十分重视“师法”的重要性:“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9]109他认为人无师法则必为盗、为贼、为乱、为怪、为诞。人性的恶,“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1]375

荀子认为主要依靠人的主观努力,也就是 “积”,使得教育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在他看来,知识和德行都靠积累而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8]5圣人就是“人之所积”,“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斲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9]110-111这种“积”的思想,是荀子唯物主义思想的反映,也是他“善伪”思想的具体表现。

在重视主观积累的同时,荀子也重视“渐”,即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他指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潃,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8]3他认为是后天环境习染和社会教育促成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和道德行为产生。由于后天环境习染的差异,人“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5]45。“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9]111荀子认为人的思想会随社会风俗习惯的不同而改变,人的本质也会因为长久地受到社会环境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发生变化:“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9]109。因此,环境在人的教育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影响人,二者之间是互为能动的关系。但环境对我们是发生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影响,不是机械地被客观环境本身决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取”的。荀子曰:“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8]4环境对人们发生的影响取决于人们自己。

以荀子之见,环境的“渐”加上主观的“积”,能够使人的本性发生根本变化:“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10]32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改变人的本性,使其经过长期变化而不再回复到本来面目。这种思想和孟子的观点恰恰相反,孟子的“性善”论以及宋明儒家由“性善”论所推演出来的“复性”说认为,教育的作用是为了恢复人的本性,在这一点上,荀子的思想和他们完全对立。

在荀子的“长迁不反” 和“安久移质”思想中,还体现出教育与质变的关系。他说:“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11]455又说:“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8]1这里“学如蜕”的观念以及青与蓝、冰与水的关系,形象地指出了教育能够使人经过“积”与“渐”的过程,发生质变,进而培养出理想的统治者。

三、荀子的“性恶论”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荀子的“性恶论”是为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的,荀子强调社会环境教育对人性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思想,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以及促进它们协调发展有重要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荀子肯定人们对美好物质生活追求的合理性,认为人们求饱暖、趋利避害等 “是人之所生而有也”[5]45的自然本性,人基本的物质生活欲求是合理的,也是养生所必需的。荀子反对去欲和寡欲,他说:“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3]368想通过去掉人的欲望——“去欲”来治理国家的人,无法引导人的欲望,反而会被欲望困住;想通过减少人们的欲望——“寡欲”来治理国家的人,无法节制人的欲望,反而会被多欲所困。这里对“去欲”的批评,是对老子“为腹不为目”,否定耳目之欲的批判。对“寡欲”的批评,是对孟子认为的养心莫善于“寡欲”,追求物欲是卑贱小事,贪求物欲的人是小人的批判。荀子认为应该有规范节制地“养人之欲”:“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故礼者,养也。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糆、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6]300这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人必须有赖以生存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物质生活资料,才能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才能够谈得上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一致的。邓小平同志充分认识到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出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主张。在他的指导下,全党把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现在我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些富民、富国的主张与实践,充分调动了人民、企业、科研单位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人民由温饱走向小康,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回顾过去我国长期积贫积弱,纵然原因很多,但历代统治阶级提倡贯彻自孟子“寡欲”、董仲舒、二程等“去欲”至朱熹的“灭欲”思想亦是其深层原因之一。

同时,荀子充分认识到纵欲的危害性,认为“养人之欲”要有规范和节制:“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6]300。他反对纵欲,主张“以道制欲”“以礼导欲”“以礼制欲”。他指出:“心中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寡,奚止于乱!”[3]369合理的欲望要求虽多也不妨害治理,不合理的欲求虽少,也无助于停止祸乱。所以他强调要通过礼义教化来改变人的恶性,使人性合于善,使社会归于安定。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市场经济中,人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被看作是合理的,公平、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法则,这充分调动了人们追求创业的积极性。然而,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些人极端个人主义滋长、横行,盲目追求个人利益,享乐拜金、损公肥私、见利忘义、丧失道德,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有法不依、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党中央多次指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也要以德治国,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充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崭新思想”,指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从我党的政治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可以看出对荀子思想的继承与扬弃。可见,荀子的“性恶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促进作用。

[1]荀况.荀子·性恶[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2]徐洪兴:孟子直解(孟子·告子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荀况.荀子·正名[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4]徐洪兴:孟子直解(孟子·滕文公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荀况.荀子·荣辱[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6]荀况.荀子·礼论[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7]荀况.荀子·富国[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8]荀况.荀子·劝学[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9]荀况.荀子·儒效[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10]荀况.荀子·不苟[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32.

[11]荀况.荀子·大略[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责任编辑 鲁守博)

Probing into Xunzi’s Theory on the Original Evil of Human Nature

Zhang Xiangli

(SchoolofHumanities,BeijingLanguageandCulture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

Xunzi puts forward his theory on the original evil of human nature on the basis of materialism concept of nature. He acknowledges the natural instincts of man and denies the inborn morality in human nature. “Original evil of human nature” and “morality cultivation” constitute his doctrines, which advocate that human beings are born evil, and morality cultivation may change this disposition in human for better. Xunzi believes that human beings, who are born evil, would cause social chaos, if they were allowed to indulge themselves in their natural instincts without any restraints of morality cultivation, and to stop social chaos and disputes, laws have to be enforced and morality cultivated, thus remove the evil nature and transform evilness into goodness. Xunzi’ theory on original evil of human na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ntemporary China to take as refer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material and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ir coordinate development.

human nature; morality cultivation; the theory on original evil of human nature

2016-12-23

张祥丽,女,河南信阳人,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B222.6

A

1672-0040(2017)02-0028-05

猜你喜欢

性恶论性恶礼义
英文目录及摘要
Innate Evil of Human Nature,Law,Technique,and Position:Inquiring into the Essence of Han Fei’s Thinking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发微——兼论礼义起源问题
荀子不是性恶论者
宋本《荀子·性恶》全文校注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麟溪水长流
以荀子、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性恶论之浅析
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启示
荀子人性论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