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2017-04-02迮露
迮 露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胃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迮 露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目的 调查胃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诊治进行诊治的胃肠道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采用胃肠镜检查,调查记录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都完成检查,在检查前、检查后、取得检查结果时的焦虑评分为(55.33±4.13)分、(42.11±6.10)分和(40.15±4.19)分,不同时间点的焦虑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比较波动,针对性干预对策能缓解心理障碍,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胃肠镜;心理状态;护理对策;焦虑
胃肠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导致胃肠恶性疾病的发生,比如胃肠癌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在采用胃肠镜检查的过程中,由于患者对检查方法的不熟悉及不了解,出现害怕,担忧等心理情绪,心理波动较大,因此就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给予一定的对策,从而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2-3]。本文具体调查了胃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诊治进行诊治的胃肠道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20~80岁;患者签署检查知情同意书;临床表现为烧心、进食梗噎、上腹隐痛、腹胀,腹泻日久,肛门坠胀,大便隐血等;排除标准:妊娠与哺乳期妇女;胃肠镜检查禁忌者。其中男48例,女52例;平均病程(3.29±0.33)个月;年龄29~79岁,平均年龄(51.34±3.54)岁;平均体重指数(24.19±3.18)kg/m2。
1.2 胃肠镜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都采用无痛胃肠镜检查,胃肠镜系奥林巴斯260和290型产品,检查前瞩患者低渣饮食,检查前8~10 h之内不能食任何食物, 肠镜病人还需要提前喝洗肠液按要求准备胃肠道,心电监护后进镜对病变部位进行观察。阅片以及报告结果通过内镜医师操作。
1.3 观察指标
心理调查:所有患者都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检查前、检查后、取得检查结果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评,为评分式调查,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得分越高说明焦虑状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患者都完成检查,在检查前、检查后,取得检查结果时的焦虑评分为(55.33±4.13)分、(42.11±6.10)分和(40.15±4.19)分,不同时间点的焦虑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针对性干预对策:
(1)在诊断前介绍患者到内镜专科胃肠专科咨询门诊就诊,告知患者检查的必要性和意义,采用鼓励性语言增加初诊患者的安全感和对医务人员技术指数的信心。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回答患者心中的疑问,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使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尽量满足。
(2)详细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家族遗传病史,根据需要做好充分的检查准备,详细告知患者检查步骤、插管过程、检查的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告知胃镜检查患者前一天晚上的饮食要求,检查当天早上空腹。老年、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个体指导,保证各项生命体征在安全范围,并有高年资的主治医师评估患者检查必要性和身体承受能力;指导肠镜检查患者在检查前3d进低脂、细软的半流质饮食,检查前24 h进流质饮食,服用洗肠液清洗肠道以保持肠道清洁。
(3)对于初次就诊的患者,需要提前告知检查过程中配合的方法并使其加以练习,使患者能安静地、配合好内镜的检查。检查过程中随时注意检查情况,根据患者的反应,随时调整检查节奏,遇到配合不佳的患者,耐心指导,给予安慰与鼓励,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4)胃肠镜检查间整洁、安静,干预组的患者,可适当播放轻音乐,以舒缓患者情绪;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安静,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走动。
(5)在检查后,如确诊胃肠疾病患者,应及时通知患者,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及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胃肠镜检查结果,按需指导患者饮食,普通胃镜检查后没有特殊的相关问题,嘱咐患者在无腹痛腹胀症状之后,可以在2 h后进食,饮食以温凉软烂为主,忌太烫太硬的刺激性食物,如患者出现剧烈腹痛、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症状要及时报告医师;普通肠镜患者检查后,如果没有进行特殊的治疗或者微创手术,可以先排便排气,待腹胀不适消失后,即可进食正常饮食。
(6)检查后的患者,去相关内镜中心门诊读取报告,得到专业科室医生的针对性指导,让患者得到及早的治疗,可以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作用,指导患者后期复查的具体时间,保证每位干预组的患者心理的安全性和稳定。
早期胃肠疾病的检查多为内镜下取材进行病理分析,但是需要检查者的经验及细心,且取材随意性大,且对于患者有一定的创伤。在胃肠镜检查中,能够放大肉眼直观看到的黏膜组织,微细结构变化都能看到,观察情况和解剖显微镜类似,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不过患者在胃肠镜检查期间的心理是最微妙、最复杂的阶段,其心理障碍的程度较非检查时增加。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给予针对性干预对策能缓解心理障碍,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1] 苏向前,杨 宏.提高胃肠道肿瘤临床分期诊断正确率的意义及对策[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1(7):57-61.
[2] 黄燕霞.无痛苦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中的护理配合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280-281.
[3] 葛金铃,王 涛,陈 洋,肖双双.常规护理与流程化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运用对比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3):87-88.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6.1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