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多导睡眠监测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价值

2017-04-02刘忠俊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7期
关键词:舒适度阻塞性综合征

刘忠俊

(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荆门 448000)

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多导睡眠监测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价值

刘忠俊

(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荆门 448000)

目的 分析行多导睡眠监测的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多导睡眠监测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单双号将其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舒适度为71.43%,显著低于试验组的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焦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多导睡眠监测的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提升监测成功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舒适度。

舒适护理干预;多导睡眠监测;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上呼吸道阻塞性病变而导致此病形成的主要机制,从而易引发患者出现日间嗜睡、反复睡眠暂停及夜间低氧血症。由于此病症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是OSAS诊断的金标准,然而常因固定松紧带捆绑不适等因素,易导致患者的睡眠质量在检测期间受影响。对此,为保证PSG检测成功,相应护理干预的实施尤为重要。本文探究对行多导睡眠监测的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多导睡眠监测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单双号将其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4.3±3.6)岁。试验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5.5±3.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院后,患者均给予多导睡眠检测,检测时间≥8 h。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入院后,医护人员可通过和患者相互交流,对其心理状态情况予以全面掌握,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面对患者时要做大亲切大方、热情主动,拉近和患者间的距离。做好病症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告知患者PSG监测的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及原理等,使检测结果得到提升。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具体为: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监测环境,床边设护栏,床头备呼叫器。在患者病情需要的情况下可设置陪护床,为家属陪同提供便捷,同时还能使患者的孤独感与紧张情绪得到缓解。检测前叮嘱患者少量饮水,停服或减量服用对脑电、呼吸和睡眠有影响的药物,从而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睡眠质量的提升。检测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有效处理发生的问题。待患者准备入院前、监测30 min后,医护人员需询问患者舒适度情况,尽量满足其需求,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1.3 评价标准[2]

实施Zung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与焦虑主观感受情况进行评定。正常为未超过50分,轻度焦虑为50~60分,中度焦虑为61~70分,重度焦虑为不低于70分。依照对检测过程的情况反映及患者主诉,对舒适度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舒适度情况

对照组舒适度为71.43%,显著低于试验组的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焦虑程度

对照组正常率为42.86%,试验组正常率为5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睡眠障碍病症,其发病人群多以高龄、肥胖等患者居多,其临床表现为心肌缺氧、心肌梗塞和高血压等,从而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因大多数患者对监测设备的不适应及对病症的焦虑,使得患者行PSG监测期间发生多种不适反应,从而导致监测结果受影响。研究报道显示[3],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可有效保证PSG监测的顺利完成。舒适护理模式属于临床常见护理模式之一,具有创造性、个性化和整体化等特点,可使患者心理及生理不愉快程度有效降低。在舒适护理模式应用到PSG监测中,既能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而且还能使其心理及生理得到满足及安全感,提升监测期间主观能动性,配合监测工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因为“以患者为中心”是舒适护理的主要原则,可有助于护理内容更加完善及丰富。舒适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使适度感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对行多导睡眠监测的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既能提升监测成功率,同时还能使患者舒适度提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王 琤,李晓玉,罗春艳,等.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监测的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0):125-126.

[2] 张菁菁,周敬淳.多导睡眠监测在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6):43-44.

[3] 王志伟,周晶晶,管叶明,等.多导睡眠呼吸检测仪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4):86-88.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6

B

ISSN.2096-2479.2017.37.145.01

猜你喜欢

舒适度阻塞性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Chandler综合征1例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考前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