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现代条件下制约大学精神的因素

2017-04-02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国大学大学精神

薛 媛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68)

【教育论坛】

试析现代条件下制约大学精神的因素

薛 媛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68)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缺乏自我主张和独特精神的大学形同朽木,无法对人产生重要影响。在全球化条件下,由于科技、资本、市场等力量的综合作用,大学精神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境域。从哲学高度深思这些力量对大学精神的摆置和制约,可以加深对大学精神的理性认识,为如何培育大学精神提供了重要启示。

现代;大学精神;科学技术;摆置

大学精神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只具有指导性意义,没有严格的定义性。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任何一所大学,都会具有自己的精神,即便有时候这种精神并不为人所知,并不能用语言描述出来,但它作为一个客观事实一定存在。本文所云大学精神,用以表示大学所特具的内涵,并由此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风气。如果把大学比喻为电脑,那么大学精神可以落实到一所大学的“硬件”和“软件”上,前者看得见摸得着,后者则无形无相。是故大学精神尤偏重于一所大学的“软件”,但又不能脱离大学的“硬件”——脱离硬件的软件只是虚构,并不存在。总之,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硬件与软件综合形成的独特内涵和风气。任何一所大学都会具有某种特定的精神,哪怕一所大学看起来没有任何有特色的精神,但这种没有精神本身也是一种精神,正如毫无特色本身也是一种特色,毫无个性本身也是一种个性。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如果说对于一个人而言,性格决定其命运,那么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其精神则决定了该大学的整体风貌和前途命运。显而易见,大学精神对生活于其中的大学师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和塑造作用。但此中作用不是单向的作用,而是一种特别的互动性:精神熏陶和塑造着人,而人本身又是形成精神的最重要因素。人和精神彼此勾连,甚至可以说二者是共属一体的。在社会历史生活中,大学是一个特定的场所,可以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自然不能脱离大社会,但又具有其特殊性和超脱性。探究大学精神的构成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思考在现代条件下如何培育大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然受到特定社会历史因素的制约。作为一个小社会,大学隶属并受制于大社会。大学精神不是某个空中楼阁,而必然受制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因素。这些因素经常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交叉地起作用,表现为一种合力。

一、民族精神对大学精神的奠定

任何一所大学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场所和供教学研究使用的建筑(所谓硬件),还必须由活动于其中的人(教师和学生)组成,可以说师生才是大学精神的扮演者、体现者和践行者。大学精神通过人而活灵活现。有时候一所大学的精神可以辐射或反映到该大学的校园建筑风格等硬件设施上,但真正而直接地体现大学精神的还是人,是活动于其中的教师和学生。要想窥探一所大学的精神,最好的途径就是观察这所大学的教师和学生,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是否形成一定的共性。如果找不到某种共同的特征,那么这所大学就没有自己特别的精神,则它的“精神”就是没有精神,至少可以说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的空洞。在这种情况下,人与大学的关系是外在的,脱离的,人在大学中生活与在大街上生活并无二致。这是一种没有精神的“精神”,一种莫可名状的空洞。如今这样的大学不在少数。

人是文明的创造者、承载者和传承者。作为文明的传承者,个人是特定民族精神的体现者,不存在超民族的个人。所以,民族精神奠定了大学精神的主调,大学精神一定受制于民族精神。有什么样的民族性,就会有基于这种民族性而来的大学精神。谈论大学精神不能撇开民族性泛泛而论。中国人特殊的民族性格决定了中国的大学精神与西方的大学精神不可能完全一致。众所周知,由于儒家文化的长期浸染,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伦理社会。既然如此,则生长于这个大社会下的小社会——大学——也一定是一个伦理社会。既然中国的大学主要由中国人组成,所以中国大学的精神一定无法摆脱中国人特殊伦理关系的影响。如果说中国大学出现了很多在西方人看来不正常的现象,诸如同学会、老乡会、拉帮结派、权力斗争、利益角逐等等,只要联系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考量,就会觉得很正常。中国的大学必然是中国社会的缩影,而且是一种别致而精巧的缩影。中国社会的各种正常或不正常现象挪移到中国大学里,借助于知识和智力的装饰,达到了某种高端化和精致化。

二、时代精神对大学精神的营造

此外,时代精神对大学精神也具有重要的营造作用,这是很显然的道理。特定的时代总会具有特定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这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尤其得到显著体现。清末民初,中国大学处于初创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其时的中国大学以救亡图存为主要精神。到五四时期,民主与科学成了中国大学精神的主流。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新一轮汹涌东渐,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并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中国大学精神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了鲜明而复杂的时代性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时代精神总是与民族精神相融合,对大学精神产生一种奇特的合力。如果说时代性使当代中国大学的精神借鉴和吸纳了很多西方大学的制度,那么民族性则使中国大学的精神保留了——至少也是传承或遗传了——很多古老的东西。这些东西并不因时代而改变,至多会在时代因素作用下获得某种变异性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例子,就是中国大学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绝非纯粹的个体间关系,而始终传承着中国文化特有的人情味。这种人情味堪称中国大学的一大特色。当然,人情味本身可以是一个优点,也可以是一个缺点,就看这种人情味是否影响到公平正义,是否影响到学术精神。作为伦理社会的缩影,中国大学很难找到西方式的纯粹的个体和个人主义,每个人都牵连着一张大网。

三、现代科技对大学精神的摆置

现代科技对大学精神的影响已为人所注意,但对这种影响的深刻性和颠覆性恐怕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为了标示这种影响的深刻性和颠覆性,本文特借用海德格尔的“摆置”一词。

海德格尔对科学和技术的沉思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警醒着世人。他把技术理解为一种设置(Einrichtung)[1],也是一种解蔽方式[2]。作为一种设置和解蔽,技术以一种异己的力量促逼着人,这就是一种摆置。举耕种为例来说明。在前技术时代,农民在田间地头耕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件很诗意的事,是对土地的关心和照料——即便这耕作本身也具有谋生的意义。可是,在现代技术产生之后,“就连田地的耕作也已经沦于一种完全不同的摆置着自然的订造的漩涡中了。它在促逼意义上摆置着自然。于是,耕作农业成了机械化的食物工业。”[3]又比如说,在古代,连接河流两岸的木桥除了供人过渡的实用性,还具有某种诗性的意象。但是,当现代水力发电产生后,在河流上建造大坝把这种诗意破坏了。“水力发电厂被建造在莱茵河上,并不像一座几百年来联系两岸的古老木桥。而毋宁说,河流进入发电厂而被隔断了。它是它现在作为河流所是的东西,即水压供应者,来自发电厂的本质。……人们会反驳说,莱茵河终归还是一条风景河嘛。也许是吧。不过又是如何的呢?无非是休假工业已经订造出来的某个旅游团的可预订的参观对象而已。”[4]例如中国的三峡工程,虽然建成后它依然是某种“风景”,但这种“风景”却是被工业所摆置,被技术所摆置,与原生态的三峡风景迥然不同了。海德格尔要是有幸活到看到中国的三峡工程,他的感慨恐怕更加强烈和痛切。当休假变成了工业,当旅行变成了租车和拍照,那种徐霞客意义上的原汁原味的旅行就被颠覆了。人们在工业和技术的潮流中忘掉了事情的原本意义,而处于一种被摆置的状态。

在技术的摆置下,对用人单位来说,人力俨然成了一种资源。“人力资源”这一说法就包含了对人的天性的一种摆置。在利益的驱使下,对治病救人的医疗机构来说,病人也成了一种资源。甚至对于贩卖棺材的行业来说,死人也成了一种资源,因为没有死人这种行业就会面临失业和破产——所幸他们不用担心破产,毕竟人总是要死的嘛。大学不也一样吗?置身于现代技术统治下的大学也无法守身如玉。“人力资源”就是大学的一个热门专业。当人变成一种资源,人就和矿物没有区别了,人变成了技术所摆置的对象,人的灵性因而被弃之不顾。在前技术时代,守护树林也许是一件充满诗意的事情,可是到了技术统治时代情况大变了。“在树林中丈量木材、并且看起来就像其祖辈那样以同样步态行走在相同的林中路上的护林人,在今天已经为木材应用工业所订造——不论这个护林人是否知道这一点。护林人已经被订造到纤维素的可订造性中去了,纤维素被纸张的需求所促逼,纸张则被送交给报纸和画刊。而报纸和画刊摆置着公众意见,使之去挥霍印刷品,以便能够为一种被订造的意见安排所订造。”[5]

并非只有海德格尔洞察到科技对人的深刻影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早就对此有所警觉。《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事情: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一次出游,见到一位抱着瓦器灌溉菜地的老农,“用力甚多而见功寡”,于是子贡建议他采用新的灌溉机械。这位老农却不以为然,说:“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6]看来这位老农先生不是不知道机械的功用,而是他内心根本就不想用机器来灌溉,因为他知道“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而一个人“机心”太强,就难免“纯白不备”。这个故事可以说明:科技对人心有重大影响。

众所周知,唐宋是中国诗词的盛世,其中关于送别的诗词非常宏富。今天的人们也许觉得奇怪,为什么古人就有那么多的离愁别绪?“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在现代科技的摆置下,只要长江大坝一关闭,就可以拦住“此水”,让它暂时“休”下来。很自然,“此恨”在现代技术力量之摆置下,也显得不足挂齿了。在今天,不管是长江头还是长江尾,即便地球也变成了一个村落,科技使人们的时空观念今非昔比。时空观念的改变,必然导致情感观念的改变。一个完全合理的推论是:即便科技并不会使人变得无情,但却可能使人的感情观念变得淡漠。“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感情如今已经变得稀有,不过是一种记忆罢了。

在这个科技统治一切的时代,人被科技本身摆置了。电脑摆置着人,手机摆置着人,车辆摆置着人,网络摆置着人……,可以说哪里有技术,哪里就有摆置。送别诗被手机和网络所取代,离愁别绪淹没于机器的灵便之中。人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机器,而人也因此越来越变得更像机器,以至于到底是一个人在开车,还是一辆车在开人,都成了一个问题。大学置身于这个科技时代,自然也无法封锁自己于一方净土之中。如今的大学,不管是院系设置、专业划分还是课程安排,乃至授课方式以及师生关系,都越来越受制于科技。大学里人与人的关系逐渐远离原生态的生活关系,而走向虚拟化、符号化、数字化。可想而知,在这种力量的影响下,大学精神正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境域。那种原始而淳朴的人情味正在科技力量的侵蚀下而面临着新的变异。

四、市场社会对大学精神的侵蚀

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资本的力量支配着全社会的经济生活。这种支配力量落实在经济领域中,但其影响力又不单局限于经济,而是扩展和辐射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资本和利益成了人与人关系的一个重要扭结和支撑。市场经济的建立更是从体制上肯定了资本的支配性。由此而来,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必然随之变化,与之相适应。实利主义和工具理性风行于全社会,进而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实利主义和工具理性的统治下,大学脱离了它原本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取向,而成了一个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的场所,某种手段性的东西,甚至俨然成了职业培训机构。人们上大学就是为了将来谋求一个工作,至于这个工作是什么,那要看这个社会流行什么,有什么需要。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实用性的专业——诸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等等——一直是大学里的热门专业,而人文学科——尤以哲学为最——则成了毫无“用处”的学问。有用性和时效性成了人们上大学和选择专业的第一标准,甚至唯一标准。实利主义和工具理性使人们彻底忘掉了《大学》中这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在实利主义者看来纯粹是虚无缥缈,毫无实用性的空中楼阁。大学精神在这种潮流中进退失据,沉沦下去了。

在市场社会里,大学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个企业,至少是与企业相类似的机构。这里培养出来的不再是具有高尚人文精神的社会精英,而是一批又一批适应于市场社会的企业员工和科技人员。科技和市场促使大学与企业连成一体,并在彼此之间获得某种共同性,有如连体婴儿一般难舍难分。这种共同性摆置着大学,摆置着大学里的人,摆置着大学的精神。

可幸的是,人们依然看到:这种情况并不能代表大学精神的全部。在大学里,依然有一部分人毅然决然地选择那些毫无“用处”的学问。这部分人正是现代大学精神的脊梁。这部分人兼有诗人和哲人的勇气与胆识。因为哲学活动就是对超乎寻常的东西作超乎寻常的发问[7];这种超乎寻常的东西是那些实利主义者永远无法企及的,但正是这种超乎寻常的东西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1] [2] [3] [4] [5]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技术的追问[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5.

[6]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天地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责任编辑 王爱萍]

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University Spirit Under Modern Conditions

Xue Yuan

(Shannx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Xi’an shannxi 710068 )

University spirit is the soul of University. The lack of self-assertion and the unique spirit of the University as dead, it can’t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peopl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globalization, the spirit of the university is facing a hitherto unknown realm due to the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pital and market forces. It can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the spirit of the University, which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inspiration for how to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university.

modern;university spirit;science and technology;placement

2016-12-11

薛媛(1980— ),女,山西省万荣县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

G02

A

1008-4649(2017)01-0081-04

猜你喜欢

中国大学大学精神
“留白”是个大学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银幕内外中的“慕课”
拿出精神
中国大学英语考试能力构念三十年之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