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术后并发伪膜性肠炎病例分析
2017-04-02董艳芬潘孝霞
王 宁,董艳芬*,潘孝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853)
腹主动脉瘤术后并发伪膜性肠炎病例分析
王 宁,董艳芬*,潘孝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853)
腹主动脉瘤;伪膜性肠炎;分析
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colitis,PMC)是一种主要由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D)引起的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性渗出性炎症,常发生于危重患者或应用抗生素后,又称“抗生素相关性肠炎”,重症患者可因循环衰竭而死亡[1-2]。我科2015年12月收治1例腹主动脉瘤术后并发伪膜性肠炎患者,患者出现频繁腹泻,持续高热甚至中毒性休克,经医护人员细致观察病情,及时对症处理,患者转危为安痊愈出院,现将该病例分析如下。
1 病例简介
1.1 患者资料
患者男性,50岁,于12月10日13:00无诱因出现剧烈腹痛,不耐受倒地,意识清醒,急诊当地医院就诊,急查CT提示“腹主动脉瘤破裂”,于12月11日0:10转诊我院,急诊绿色通道入手术室行“破裂性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双肾动脉烟囱支架置入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因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全身状况差,转入重症医学科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镇静状态,给予心电监测、抗感染、保护脏器功能、纠正内环境紊乱、抗凝、营养支持等治疗。
1.2 术后病情进展和治疗
术后第1日,患者血红蛋白83 g/L,血清白蛋白25 g/L,体温高达38.9℃,给予成分输血、纠正低蛋白血症、物理及药物降温处理。术后第5日,患者持续镇静状态,持续高热,合并肺部感染,继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大静脉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术后第7日经胃管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术后第11日,患者全身症状逐渐改善,血红蛋白101 g/L,血清白蛋白33 g/L,体温降至正常,给予间断脱机训练。术后第13日,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趋于稳定,于9:20给予拔除气管插管,15:30转回普通病房,遵医嘱给予心电血压监测、吸氧、半流食、补液、抗感染治疗。术后第14日凌晨,患者出现频繁腹泻,水样便,10余次/d,无血便、脓样便,查体显示患者体温38.9℃,腹软,全腹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化验结果显示白细胞13.4×109/L,中性粒细胞0.92,便常规、便培养正常。患者出现以上临床症状,通过讨论分析,我们拟诊断该患者因大量应用抗生素而导致菌群失调,其次不排除术后进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因此我们给予患者暂禁食、补液治疗,应用止泻药物蒙脱石散及调节肠道菌群药物双歧杆菌胶囊治疗。术后第18日,患者腹泻症状无改善,出现超高热,体温高达40.2℃,当日下午16:40患者出现嗜睡、低血压等中毒性休克症状,立即给予建立两条静脉通路,进行补液、抗休克、抢救处理,急查血常规白细胞20.01×109/L,中性粒细胞0.912,便涂片显示大量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请临床药学室、消化科会诊,考虑为伪膜性肠炎,立即给予患者停止静脉应用抗生素、口服止泻药物,改为口服万古霉素、静滴甲硝唑治疗,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经以上治疗患者于术后第22日病情好转,大便次数明显减少,体温、血压逐渐恢复正常,于2016年1月21日痊愈出院,共住院42天。
2 讨 论
2.1 病理伪膜性肠炎的发生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有关
几乎所有伪膜性肠炎患者粪便中均可分离出该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产生两种毒素:毒素A和毒素B。毒素A为肠毒素,通过激活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局部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黏液分泌、炎症细胞浸润甚至黏膜坏死;毒素B为细胞毒素,可刺激单核细胞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造成局部变态反应使黏膜变性坏死,纤维素、黏蛋白渗出形成伪膜,两者在致病过程中有协同作用。该患者于前期腹泻过程中多次便培养均未检测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因此未能及时做出正确诊断。
2.2 症状伪膜性肠炎突出的临床表现是腹泻
起病大多急骤,病情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可呈爆发型,该患者术后第14日返回病房后,表现为爆发型腹泻,且次数较多,病情进展迅速。此病一般发生在腹部大手术后并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大多发生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后5 d~10 d,也可早到数小时或迟至停药后3周~4周[3]。腹痛为较多见的症状,多在下腹部,呈钝痛、胀痛或痉挛性疼痛,腹部触诊有压痛和腹肌紧张,也可伴腹胀、呕吐、发热等,以致可被误诊为急腹症、手术吻合口漏等。由于本病发生后细菌外毒素被吸收,可伴有中毒症状,该患者术后第14天出现高热、腹泻、腹痛症状,术后第18天出现超高热、中毒性休克症状。
2.3 治疗原则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时,应立即停用原有的抗生素
对原发病必须使用者,根据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针对性强的窄谱抗生素。该患者确诊后立即停用原有抗生素,经药学室会诊后,给予患者口服小剂量的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伪膜性肠炎最有效而安全的药物,该药口服很难吸收,故无全身毒副反应[4]。其次,一旦确诊应立即停止止泻药物,防止毒素滞留于肠道引起中毒性休克。对于不能进食者,在肠功能恢复后应尽早给予肠内营养,防止菌群失调并促进肠功能恢复。出现菌群失调时给予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并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给予高蛋白匀浆膳、静脉营养液支持,防治肺部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如症状未改善,应行粪菌移植治疗。由于该患者在积极治疗后病情好转,因此未采用粪菌移植治疗。
2.4 护理
2.4.1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患者病情有变化时,立即通知医生。体温过高时,给予患者进行温水或酒精擦洗、头枕冰袋等方法物理降温,遵医嘱应用退热药物治疗。
2.4.2 密切观察患者排便及出入量情况准确记录患者出入量,有利于医生了解患者体液丢失的程度,评估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及时调节水、电解质的平衡。
2.4.3 做好肛周护理由于患者腹泻次数较多,长时间的潮湿、擦拭等刺激,易造成肛周黏膜破损。因此,给予患者应用气垫床,患者排便后,用温水冲洗,软毛巾沾干,涂抹氧化锌软膏、喷德莫林喷剂保护皮肤。及时更换床单位及休养服,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此外,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动作轻柔,避免拖拽。
2.4.4 预防肺部感染遵医嘱给予患者取半坐卧位,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嘱其深呼吸,并指导进行手法排痰,鼓励患者咳嗽。
2.4.5 预防交叉感染由于反复腹泻,患者体弱、抵抗力较差,极易发生感染,因此,进行各种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在注意保暖前提下,患者房间给予定时通风,严格控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2.4.6 预防静脉血栓的护理指导患者行双足跖屈、背伸及下肢功能锻炼,告知患者吸气时足踝跖屈运动,呼气时足踝背伸运动,给予患者穿抗血栓弹力袜。
2.4.7 做好饮食指导请营养科会诊,给予高蛋白匀浆膳、口服成分营养液治疗。
2.4.8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缓解紧张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 总 结
通过以上病例分析回顾,我们取得的经验教训如下:第一,该患者为预防和治疗其它部位感染应用了多种抗生素,于术后第7日才给予肠内营养,增加了菌群失调和感染的机会,因此对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时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出调整,不能进食者在肠功能恢复后尽早进行肠内营养。第二,一旦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应给予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避免伪膜性肠炎的发生。第三,针对患者早期腹泻,我们医护人员仅考虑患者菌群失调给予了止泻对症治疗,未进一步明确原因,使该患者发展成伪膜性肠炎,毒素滞留于肠道内导致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病情恶化。第四,伪膜性肠炎在临床中少见,极易误诊,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该病的学习和重视,细致观察病情,及时做出诊断,跟进治疗。
[1]王海红,付 蕾,王 昕,等.28例伪膜性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点分析[J].肠胃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9):807-809.
[2]陈裴斐,陈殷玉.开颅术后并发伪膜性肠炎8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9):775-776.
[3]杨雪松,郑芝田.伪膜性肠炎.见:郑芝田主编.胃肠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39-843.
[4]胡品津,陈 湖.消化系统疾病.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41.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33.130.02
董艳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