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产妇对新生儿抚触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2017-09-15张传云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产科新生儿产妇

张传云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 102218)

提升产妇对新生儿抚触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张传云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 102218)

产科健康教育是产科护理中非常重要且主要的组成部分。产科健康教育是通过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方式从而提高产妇及家属对产科相关知识的认知,从而影响其行为的过程。新生儿抚触是产科健康教育中的技术操作类,除了要提高执行者认知外还要监测和修正其行为。在产科病房的出院随访及QCC小组调查中提示产妇在新生儿抚触相关知识方面掌握程度最低,对新生儿抚触的健康教育满意度较低。为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抚触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产科病房以工作改善案形式对新生儿抚触健康教育现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健康教育者认知存有差异、健康教育输出效果差等问题,遂设计并实施了改变健康教育形式、对健康教育执行者进行教育训练等改善措施,提高了新生儿健康教育的效果,从而提升了产妇的满意度。因产科健康教育的特异性-含大量技术操作类健康教育,故通过本次有效的改善案,以此类推为其他方面的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新生儿抚触;健康教育;满意度

产科护理有别于其他专科护理,与非妊娠期妇女比较,妊娠期妇女基本属于健康的状态,被视为正常人的特殊生理阶段。产科患者从怀孕到生产完毕的过程虽然为正常人的特殊生理阶段,但是无论从生理、心理还是家庭及社会角色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变化对个体而言甚至是完全零基础零认知的未知领域,故产科的健康教育、认知分享对产科患者来说占非常重要的部分。产科患者在住院期间需接受的健康教育除一般患者遇到的入院环境、使用物品、医院相关制度流程的介绍外,还包括入院后紧接迎来的待产、临产、生产过程、生完后乳房及子宫变化、伤口护理,新生儿喂养、沐浴、抚触、疫苗接种、大小便观察、预防窒息呛奶等等一系列健康教育,紧密而繁杂,再结合产妇怀孕后大脑灰质层发生的变化,导致产科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大大降低,故产科的健康教育更需要系统化、多样化。新生儿抚触是产科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且其整套动作执行完毕约需15~20 min,属于技术操作类的健康教育,需要接受者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提高认知的同时,还需要患者执行此项行为,包括动作的手法、力度、顺序,更讲求与新生儿的相互配合。

在产科病房的出院随访及QCC小组调查中提示产妇在新生儿抚触相关知识方面掌握程度最低,对新生儿抚触的健康教育满意度较低,故引发此工作改善案。以新生儿抚触为切入点,通过探讨适合产科操作技术类的健康教育方式来提升产妇对此类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提升产妇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1 现况分析

1.1 临床资料

对2016年8~11月产科病房收治的82例患者,进行出院随访中,65例产妇对新生儿抚触的知识掌握不全,占79.2%,影响出院产妇的满意度。

1.2 认知调查

2016年8 ~11月QCC小组对在院产妇进行产科知识认知度调查,其中得分最低的一个项目为新生儿抚触相关知识,包括抚触的好处、手法。

1.3 教育形式

梳理产科病房现有的新生儿抚触健康教育形式有:产科健康教育手册;ipad视频资料;海报展示;护理人员床旁讲解;于沐浴室内沐浴完毕后在沐浴室执行抚触,家属在沐浴室玻璃窗外观看。

1.4 满意度调查

设计产妇对新生儿抚触健康教育满意度问卷[1],并于2017年2月2日~2月24日、2月13日~2月17日发放问卷42份,问卷得分见表1。

表1 产妇对新生儿抚触健康教育满意度(n=42)

1.5 原因分析

1.5.1 得分最低的为第一项,健康教育形式过于单一,新生儿抚触为技术操作类,不仅需要认知层次的指导还需要行为层次的示范及反馈。

1.5.2 不同的健康教育执行者在第三项得分差异较大,满意度差异较大,提示不同人员健康教育水平参差不起。

1.5.3 第四项得分较低提示健康教育教具的选用不够形象具象,越贴近真实效果越佳。

1.6 问题确立

产妇对新生儿抚触健康教育满意度较低为79%。

2 文献查证

2.1 新生儿抚触

1998 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崭新的健康理念,并相继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展了对新生儿抚触的研究,结果表明对早产儿、患病的新生儿、正常婴儿都有积极的生理影响。抚触方法简单,是通过双手对婴儿的全身各部位皮肤进行有次序的、有手法技巧的按摩,让温和的皮肤按摩通过皮肤感受器传达给大脑,同时伴有视觉、听觉的刺激,能全方位的给新生儿一个触觉上和情感上的安慰[2]。

2.2 新生儿抚触好处

抚触有助于新生儿体格生长发育、有助于智能的发育和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促进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完善,同时可通过抚触这一非语言性的交流增进亲子感情,也可以治疗新生儿的一些疾病。此项护理技术简单、易学,无需特殊医疗护理条件,适合于有病和健康新生儿;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新生儿抚触还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的提高[3]。

2.3 新生儿抚触顺序的最新研究

新生儿抚触婴儿全身裸露,室温28~30℃,在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下对婴儿头、胸、腹、四肢、手掌、手指、足底、脚趾、背部、臀部行全身按摩[4]。

2.4 新生儿抚触方法

新生儿抚触的顺序、手法、按摩的力度对抚触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

2.5 产妇对新生儿抚触的认知调查[6]

2.5.1 新生儿抚触认知了解途径:医务人员、网络、医院宣传媒体和其他途径构成比依次为32.5%、24.6%、32.5%、10.4%。

2.5.2 不同年龄、层次、文化程度、工作状态、户籍、分娩方式和收人情况对产妇对新生儿抚触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妇对抚触重要性的认知、实施抚触的意愿与新生儿抚触认知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 产科健康教育

现代产科护理特别强调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观念,即要求产科护士为产妇提供健康教育、自我护理的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知识和具体措施,又要增强产妇的自我保健知识和育儿能力,通过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增加产妇的感性认识,提高产妇护理育儿的技能,促进产妇母亲角色的适应和转变[6]。在法制日益健全,全民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患矛盾多发的时代,高质量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有效的护患沟通和信息表达有助于护士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大幅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7]。

2.7 健康教育形式分类[8-11]

(1)系统性、按需分段健康教育;(2)个人指导、集体健康教育;(3)口头、书面(文字、图片、板报)、电子视频、实际观看健康教育;(4)封闭式、开放式健康教育。

2.8 最适合新生儿抚触健康教育形式

2.8.1 产科健康教育是一项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过程,作为初为父母的人来说,对新生儿往往表现为束手无策,护理知识仅靠书面和语言信息的单项传播明显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11]。

2.8.2 采取开放式新生儿抚触,让产妇及家属参与全过程,可以明显提高产妇和家属对产后知识的掌握程度。

2.8.3 在开放式新生儿抚触中护士手把手地传授手法、皮肤护理、哭闹原因判断等实用的育儿技巧,使母亲掌握知识全面,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促进护患关系的和睦[12]。

3 改善方案

3.1 计划期(2017年2月20日~2年28日)

3.1.1 增加健康教育形式-理论讲解加实际演示新生儿抚触团体卫教。设计新生儿团体卫教PPT讲课内容(抚触的意义、手法)、健康教育制度,于2017年2月21日进行团体卫教人员教育训练,并于2月23日、2月27日完成科室内2次试讲。

3.1.2 增加健康教育形式-开放式床旁新生抚触演示。规划开放式新生儿抚触工作流程,并于2月27完成1次模拟演示。

3.1.3 测量病房内床旁温度配合暖灯可控制在26~28℃。

3.1.4 测量原方式花费时间:于沐浴室沐浴后执行抚触平均时间约为17.5 min;床旁讲解花费护理人员平均时间约为9 min,共26.5 min。

3.1.5 测量开放式床旁抚触平均时间为21 min(包括准备床旁触用物、暖灯、穿脱衣物、解说、产妇及家属反馈),比原方式增加4.5 min。

3.1.6 测量团体卫教时间约30 min,根据科室分娩量计算每次参加人数约为8人,计算平均每床约花费4.75 min。改变健康教育形式后团体卫教加开放式床旁抚触平均每个新生儿共花费24.75 min。

3.2 执行期(2017年4月1日~4年28日)

3.2.1 每周二、五14:00举办新生儿抚触团体卫教,内容包括新生儿抚触的好处、意义、手法、注意事项,共举办7场,共有58人次参加。

3.2.2 新生儿抚触采取床旁开放式,每位新生儿出生后第3天,母亲及家属在新生儿床旁观看抚触的全过程,护士边操作边讲解抚触手法、要点、注意事项等,一对一地指导穿脱衣技巧、皮肤观察内容及护理要点,随时解答母亲及家属对育婴要点知识的提问,并让家属感受抚触的力度和手法。

3.2.3 系统化健康教育仍保留:①孕妇学校;②个别指导:健康教育手册、IPAD、展板、沐浴室观察;③团体卫教;④开放式指导;⑤母乳喂养专线咨询指导。

3.3 评值期(2017年4月1~4月28日)

3.3.1 执行期间对出院产妇发放新生儿抚触满意度调查问卷,共发放39份。见表2。

表2 产妇对新生儿抚触健康教育满意度(n=39)

3.3.2 在执行开放式新生儿抚触健康教育时,让家属进行反馈时操作,手法正确,按摩力度适中。

4 执行效益

4.1 时间消耗

护理人员在改进后健康教育形式下花费在每个新生儿身上抚触的健康教育时间比改进前减少2.75 min。

4.2 满意度

产妇对新生儿抚触的满意度改善后(90%)与改善前(79%)相比提高了11%。

4.3 附加效益

4.3.1 团体卫教及开放式卫教需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扎实的专业基础,此种健康教育形式的开展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表达能力。

4.3.2 增加了产妇的沟通与互动,满足了产妇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增加了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4.3.3 系统性健康教育提升了护理人员知识掌握及全面健康教育的能力。

4.3.4 在改变了健康教育形式后护理人员多次受到患者的肯定和表扬,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荣誉感,通过价值感的激励方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3.5 持续改进,将满意度问卷内容进一步细化,针对各种卫教工具进一步改善。

5 结 论

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的实施决定患者住院及出院后的护理效果,是实现长期护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工作改善是护理管理者常用的提升护理质量的手法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工作改善的找出问题、剖析原因、实施改善方案、优化效益的思维结合PDCA手法不断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1]王作成,高玉兰.满意度调查中的问卷设计与优化[J].市场研究,2005,3(12):39-42.

[2]吴春梅.新生儿抚触应用的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6):54-55.

[3]隋光梅.新生儿抚触健康教育方法对新生儿家长的影响[J].现代护理,2012,11:103-104.

[4]刘 歆,宣荣荣.探讨新生儿抚触的最佳顺序[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5):37-39.

[5]吴洁滢,陈丽洁.新生儿抚触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15,4:67-68.

[6]吴文燕.产妇新生儿抚触的认知状况与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上海护理,2014,14(3):19-20.

[7]司秀云.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在产科的应用体会[J].当代护士,2012,9:121-122.

[8]祝美凤.母乳喂养、新生儿抚触触系统性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379-380.

[9]曾春鲁.两种健康教育模式在产科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全科护理,2011,9(3):788-789.

[10]雷叶琴,应红玉.开放式新生儿抚触在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5,19(5):78.

[11]弓凤红.健康教育在产科病房的实施体会[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4,8(4):31-32.

[12]丁艳平.产科集体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与评价医教科研[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00-1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1

A

ISSN.2096-2479.2017.33.193.03

猜你喜欢

产科新生儿产妇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产科医师答问录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