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提高
——《折一折,剪一剪》教学实录与说明

2017-04-02古晓芳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折痕彩纸对折

古晓芳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有趣的剪纸活动,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2.在生活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数学中的对称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引入

师:请同学们来欣赏这些图片,感觉怎么样?

生:这些图片很好看。

生:这些图片外观漂亮。

生: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

生:这些图形中间有一条线,把图分成两半,左右两边一样。

【说明:从视觉的体验入手,用大量生活中的剪纸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表达意见,激发学生的思维,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视觉基础。】

二、认识概念,感知图形

1.探索完全重合的知识。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想法,今天淘气和笑笑在手工课上剪了一件漂亮的衣服,让我们先来看这件“衣服”,它的左右两边一样吗?

生:(全班齐说)一样。

师:今天老师也把这件“衣服”带过来了,(拿出剪好的“衣服”)老师有一个想法,把这件“衣服”对折,你们发现了什么?(把“衣服”对折展示给学生)

生:“衣服”变成了一半。

生:我觉得看到一半。

生:完全是一半。

师:多了一个词语“完全”。

生:左右两边对称。

师:很精彩的答案,图形对称。

生:发现衣服中间有一条轴。

师:是的,中间这里有一条轴。

师:我们把“衣服”对折,只看到“衣服”的一半,看到左边看不到右边,看到右边看不到左边,现在你看到了衣服的哪一边?(展示衣服左边的形状)

生:左边。

师:看到“衣服”的右边了吗?

生:没有。

师:(展示“衣服”右边的形状)现在你看到“衣服”的哪边?

生:右边。

师:看到衣服的左边了吗?

生:没有。

师:像这样对折后只看到一半的形状就叫做完全重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完全重合”。

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做一做,伸出两只小手,演示两只手从不重合到重合的过程。

从两只小手不重合到重合的演示,一边操作一边询问学生:这样是完全重合吗?看到你的左手时能看到你的右手吗?看到你的右手时能看到你的左手吗?

此时有一个学生突然说道“老师我的两只手不重合”,教师发现这位学生没有把手对齐,走过去引导学生慢慢地将两只手对齐后,再次询问这名学生:“现在你的两只手重合了吗?”

这名学生肯定地说:重合了。

【说明:通过认识衣服的特点,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完全重合的特征,从视觉感知抽象概括出完全重合的概念,再用手势动作感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简单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历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这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2.探索快速制作轴对称图形。

师:老师想用这张长方形的纸快速剪出这件“衣服”,我该怎么办?

生:先对折。

师:说的真好。(板书:对折)

师:这位同学说到对折,老师来试一试,请认真看是不是对折。

(展示没对齐的折一折)

学生齐说:不是,没对齐。

(教师及时请一位同学来帮忙对折,学生对齐后对折并向全班同学展示过程)

师:同学们太棒了!但对折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生:对齐。

师:(在对折后面板书对齐)对折后这张纸的左右两边完全重合了,或者说完全对齐,让我们一起来把彩纸对折,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彩纸来折给老师看一看。

师:是不是出现了一条痕?让我们在折痕上面画一个勾。

师:对折好以后又该做什么呢?

生:画。

课件展示第二步:画一画,画出衣服一半的形状。

(板书:画一画)

师:画衣服一半的形状,(课件展示“衣服”一半的形状)这是这件“衣服”,遮住“衣服”的右边,看到“衣服”左边的形状,遮住“衣服”的左边,看到“衣服”右边的形状。

师:请你随意拿一张彩纸来画一画衣服一半的形状。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画好后我们又该做什么?

生:剪一剪。

(板书:剪一剪)

师:请你拿出对折好的彩纸并沿着画好的线剪一剪。

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出现不同情况,请两位不一样的学生上讲台汇报。

出现两种情况:

情况1:折痕在右边,画“衣服”左边的形状。

师:你剪的“衣服”成功了吗?你的折痕在哪边?

生:在右边。

师:你能把画“衣服”的形状再用手指给我们比划一下吗?

情况2:折痕在左边,画“衣服”右边的形状。

师:你的折痕又在哪边?

生:在左边。

师:请你把画“衣服”的形状再用手指给我们比划一下。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听了同学的汇报,发现有两种方法能剪出这件“衣服”,如果折痕在右边,画出“衣服”左边的形状,如果折痕在左边,画出“衣服”右边的形状。

【说明:只有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才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一环节通过快速制作“衣服”,使学生领悟对折后可以快速剪成一个轴对称图形。“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的活动使这节课变成一节像美术课一样有趣的数学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剪中学数学”“剪中悟数学”。】

3.感受“衣服”的对称性。

师:让我们一起拿出自己剪的“衣服”,尽管“衣服”有大有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举起漂亮的“衣服”,看一看,这件“衣服”是不是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生:一样。

师:沿着中间的折痕对折,中间有一条什么?

生:线。

师:也就是折痕,我们沿着这条折痕对折,发现什么?

生:一半。

师:也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什么?

生:完全重合。

师:伸出我们的小手指沿着“衣服”的边摸一摸,是不是完全对齐?

【说明:通过自己制作好的“衣服”,切实体验对折后“衣服”的完全重合,进一步感知轴对称图形。课堂上及时生成的素材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最好的教学资源,感受自己的操作成果及时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引导思考,激发兴趣

师:总结以上的活动,想一想,我们是怎么快速剪出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的?

生:画好了线后才剪,没对齐的话两边就不对称了。

生:对折后还要看一看有没有对齐。

生:还要看折痕在哪一边。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清楚,刚才有一位同学问老师,可不可以剪自己喜欢的图形,那老师要告诉你们,可以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另一张彩纸,按照老师的提示完成。

课件展示步骤:第一步:把彩纸对折(可以对折一次也可以对折两次);第二步:在对折后的纸上,请你随意画一个图案;第三步:剪好后,打开你的图形;第四步: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教师强调第四步把图形贴在黑板上:在讲台的桌子旁贴了很多透明胶,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有的学生剪了两个作品,也有学生把剪好的贴上,把被留下的“垃圾”也贴上,因为他发现留下来的也能完全重合。)

教师小结:同学们都剪出了一个出乎自己意料的漂亮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一比:你们剪的图案形状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这些图形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吗?

生:一样。

师:老师喜欢蝴蝶,我就把“蝴蝶”拿下来,试一试对折。

有位学生建议老师说:老师,你用我留下来的“垃圾”吧。教师马上采用这位同学的建议,并解释:其实我们剪完后留下来的“垃圾”也是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让我们把这图形对折,是不是完全重合?

(再次把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展示在学生面前)

【说明: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轴对称图形,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又能为课堂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真正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感悟轴对称的理性精神,形成创新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延伸生活,加深认识

1.小组讨论并汇报。

师:刚才我们剪出了这么多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在生活中有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东西吗?

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所有的长方形,我们身边的彩纸是长方形,对折后是完全重合的。

生:灯笼,灯笼沿中间剪开,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生:还有门,门也是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生:大屏幕,大屏幕沿中间的线分开,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生:三角形。

师:什么三角形的左右两边完全一样?(教师及时剪了一个左右两边不一样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学习这个知识,并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是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也不能说所有的三角形都不是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

生:还有圆形。

生:还有尺子,(拿起身边的尺子)中间画一条线,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生:教室,沿中间的线一分为二。

师:你们观察的真细心。是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图形左右两边完全一样,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片,请欣赏:

教师及时解释第二、三个图形的三角形就是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说明: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讨论参与积极性高,汇报的结果涉及到身边的各种事物,很好地展示了学生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效果,也能培养学生细心的观察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互助的小组合作意识。】

2.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师:同学们手里有一副图画,请你剪几个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使这个小女孩置身在美丽的场景中。

学生着手自己的作品,并把这份作业带回家,利用课余时间来继续完成这份作业。

【说明:简单的一份作业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意性,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引领学生从欣赏美到创造美。】

猜你喜欢

折痕彩纸对折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对折十次
会变魔术的彩纸
指尖陀螺
吸管彩纸变变变
彩纸大变身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折痕
双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