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解法策略
2017-04-02郑春红
郑春红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高考热点题型之一,此类考题往往涉及面广,题目难度大,综合性强,解决此类问题所需的数学方法、思想较多,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问题,现将其常用解题策略归纳、解析如下:
一、转化法
很多的恒成立问题都能从“比最大值还大,比最小值还小”的角度来理转化,故往往在求相应部分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之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举例如下:
例1、设函数f(x)=,对于任意实数x,f ?(x)≥m恒成立,求m的最大值。
解法:f ?(x)=3x2-9x+6=3(x-1)(x-2)
因為x∈(-∞,+∞),f ?(x)≥m恒成立,所以x∈(-∞,+∞),m≤3x2-9x+6恒成立
设g(x)=3x2-9x+6=
因为x∈(-∞,+∞),所以g(x)的最小值为
,即m的最大值为
分析:这题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问题,从“比最小值还小”的角度得出参数的范围。但有些函数是不存在最值,我们可以类似求最值的方法利用函数的确界解决问题,若无最大值,而有上确界,要求参数a>f(x),则参数a大于等于上界,若无最小值,而有下确界,要求参数a 例2:已知函数在区间(1,4)内为减函数, 在区间(6,+∞)内为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可应用导数将本题转化成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解法:f ?(x)=x2-ax+a-1=(x-1)(x-a+1) ∵f(x)在区间(1,4)内为减函数 ∴x∈(1,4)时(x-1)(x-a+1)<0恒成立, ∵x-1>0 ∴x-a+1<0恒成立,即a>X+1恒成立[ ∵2 又∵f(x) 在区间(6,+∞)内为增函数, ∴x∈(6,+∞)时(x-1)(x-a+1)>0恒成立, ∵x-1>0 ∴x-a+1>0恒成立, 即a ∵x+1>7, ∴a≤7[] 综上述a的取值范围是5≤a≤7 分析:本题属于单调性背景下隐含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利用导数将函数问题转化为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本题虽不存在最值,我们可以类似求最值的方法利用函数的确界解决问题。 二、变换法 适当的变换主元,即把习惯上的主元变量与参数的地位交换一下,确定题目中的主元,化归成初等函数求解。此方法通常化为一次函数,这样往往将问题简化。 例:设函数f(x)=mx2-mx-6+m,若对m∈[-2,2],f(x)<0恒成立,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解法:设f(x)=mx2-mx-6+m=g(m) 则g(m)是关于m的一次函数,且一次项的系数为x2-x+1=,∴g(m)在[-2,2]上递增 ∴g(m)<0?g(2)=2(x2-x+1)-6<0 ?-1 故所求的实数x的取值范围为-1 评注:由已知m的范围,求x的取值范围,因此需要把f(x)看成m的函数,即以m为主元,而把x规为参数。 三、结合法 例5、已知x>0,函数 f(x)=(a2-8)x的值恒大于1,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该函数由二次函数和指数函数构造而成。函数t=a2-8是二次函数,图象是抛物线。函数y=tx是指数函数,图象为指数函数的图像,通过图象求解如下: 解:因为x>0,函数 f(x)=(a2-8)x的值恒大于1 即x>0,y=tx>1恒成立, 根据指数函数的图像的t>1恒成立,即a2-8>1恒成立,解得a>3或a<-3 即a的取值范围为: a>3或a<-3 评注: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充分说明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妙处,在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它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知道,函数图象和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判别式法 上述例2也可以用判别式法,解法如下: 解:f ?(x)=3x2-9x+6=3(x-1)(x-2) 因为x∈(-∞,+∞),f ?(x)≥m恒成立, 即3x2-9x+(6-m)≥0恒成立, 设g(x)=3x2-9x+(6-m) 所以,得,即m的最大值为 综上述,处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常见方法有:最值法、变换主元法、数形结合法等。但其核心思想还是等价转化,抓住了这点,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当然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去领悟、体会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