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道高考生物试题的质疑
2017-04-02刘洪
刘洪
高考《理科综合》是一道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的综合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因知识及基本理论的综合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性状分离、减数分裂、杂交、自交、花药、花药壁、二倍体、单倍体、单倍体育种以及植物组织培养等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与灵活应用的能力。笔者仔细分析并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发现该考题中部分提干的描述不准确,存在一些缺陷或不够严密。现浅析如下:
一、关于水稻的传粉
笔者查阅了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编写的《植物学》中有关传粉的内容,植物的传粉方式一般分两种: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其中自花传粉是指花粉从花粉囊散发出来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现象。例如,农作物中的大麦、小麦、豌豆、番茄等都属于自花传粉的植物。尤其在自花传粉的植物中有一种典型的传粉方式——闭花传粉或闭花受精,这类植物不待花苞张开就已经完成了受精作用,如豌豆、苕子、花生等植物。研究发现,虽然水稻、小麦可以进行自花传粉,但是它们却不是典型的闭花传粉或闭花受精的植物,这主要与水稻、小麦等植物花的结构有关。当水稻、小麦开花时,浆片吸水膨胀内稃和外稃向外撑开,露出花药和雌蕊柱头。由于水稻、小麦等植物的花丝特别细长,在开花时常常使花药伸出颖片之外,将大量花粉散落到空气中。另外,水稻、小麦的柱头膨大呈羽状并伸出花外,更增加了接受花粉的机会。鉴于水稻不能象豌豆那样进行严格的自花传粉,存在自然杂交的可能,更何况该高考题中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不一定是纯合的(提干中找不出明确的消息),因此,建议出题者在出考题时增加一些限定条件,以使提干的表述更准确、更严密。
二、提干中部分表述值得商榷
该考题中的素材来自于高中教材《生物》第二册33页,关于杂交育种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现有“两个不同品种的水稻:一个品种无芒、不抗病;另一个品种有芒、抗病……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将这两个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培育出能够稳定遗传的无芒抗病新品种”。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采用杂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种间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在教材中所选用的有芒、抗病品种和无芒、不抗病的水稻作亲本杂交产生F1有芒抗病(AaRr),再通过F1自交产生子二代(F2),在F2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芒抗病:有芒不抗病:无芒抗病:无芒不抗病=9:3:3:1,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由于教材中用于杂交实验的两个不同品种的亲本水稻是纯合子,提醒我们在使用教材基本知识分析遗传学问题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地推广到其它杂交实验试题中,因此我们就更有理由质疑:难道2005年高考《理综》第31题中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一定是纯合吗?请注意:教材中水稻不同品種间的杂交实验与高考题中的水稻杂交实验属于同一类型,并且都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说该高考题的素材直接来自于教材。经过仔细分析发现,2005年高考《理综》第31题中的部分小题的题干表述不够准确、不严密,至少缺少某些限定条件。例如,第(1)小题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RRBB),符合这一要求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有多种,不是唯一的。根据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亲本水稻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R和B,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而自由组合在一起,形成RB基因型的配子,符合该条件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不仅有RrBb,而且还有RRBb、RrBB等多种,由此可见,第(1)小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RrBb一种基因型。况且,题干中既没有规定一定采用某一特定基因型的水稻作亲本提供花药来培育单倍体,也没有最好使用某一特定基因型的水稻作亲本的限定条件,任由考生去猜测,浪费考生很多宝贵的时间。由于第(1)小题的答案不唯一,那么,与此相关的第(2)小题答案也就不止于标准答案RRbb和rrBB两种,还有其它多种基因型。由于题干表述不够准确、不严密,这让很多考生感到无所适从。
三、关于鉴定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
在本题有关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采用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水稻。单倍体水稻植株弱小、高度不育。但是,由于染色体自然加倍所形成的二倍体水稻,不仅可育,而且每对基因都纯合,其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现象。对于花药壁形成的植株,则应该考虑到它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结果,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的增殖通过细胞有丝分裂来完成,正常情况下不改变基因型。因此,花药壁植株的基因型与提供花药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相同。若亲本水稻的基本纯合(RRBB),虽然能够产生RB基因型的花药,但是,花药壁植株的基因型始终是RRBB(它的基因型始终与提供花药的亲本植株的基因型相同,与减数分裂形成花粉无关)。并且,基因型与RB的花药,在离体培养过程中,染色体自然加倍形成的植株基因型也是RRBB,这样,就不能采用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分别自交的方法,来鉴定这两种水稻,因为,它们的自交后代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只有作亲本水稻的基因杂合(至少一对基因杂合),它的花药壁植株的基因(与提供花药的亲本基因型相同)才是杂合的,其自交后代才会发生性状分离,才可以采用自交的方法鉴定这两种水稻。
当然,在满足一定条件(至少有一对基因杂合)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测交的方法来鉴定,即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分别与无芒感病水稻rrbb杂交,观察测交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①若测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即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被鉴定的植株为自然加倍植株;②若测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被鉴定的植株为花药壁植株。符合鉴定要求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有RbBb、RrBB和RRBb三种,可以采用测交方法来鉴定由它们产生的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