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电风暴急诊处理体会
2017-04-01王宇
王 宇
(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河北 遵化 064200)
交感电风暴又称心脏电风暴、ICD风暴和室速风暴,指在24h之内,发生了两次或两次以上室速或是室颤、ICD,是一种带有致命性的心脏急症,且预后比较差。患者同时还常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通过电颤和电转复进行紧急治疗。因此能够及时的治疗此病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我院急诊的30例交感风暴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了急诊交感电风暴的处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30例交感电风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62±7.11)岁。其中心室颤动有15例,单行性室性心动过速有9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有6例。同时,所有研究对象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电颤或电转复+药物胺碘酮的方式进行治疗,其具体操作为:(1)电颤或电转复:当患者住院之后,就立即进行吸氧、心电监护等常规措施,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交感电风暴症状,就马上进行电颤或电转复治疗来使心率恢复。如果采用电颤和电转复进行治疗的效果不佳时,需改用药物进行治疗。(2)胺碘酮治疗:所有研究对象都进行胺碘酮常规治疗,具体方法为:首先对患者采取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然后再进行静脉滴注,以0.05mg/(kg.min)的速度滴注6小时,最后再以0.5mg/min的速度进行静脉滴注,并维持17~42小时[1]。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以及心率的变化,以及治疗的临床疗效。
1.3 评价指标
以美国心脏病学会所2006年所发布的评价标准为判断依据[2],将治疗效果分为以下三个等级:无效:在24小时之内,发生了两次以上的室速或是室颤、ICD,且心室率>100次/min,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死亡;有效:在24小时之内,发生了两次到三次的室速或是室颤、ICD,心室率维持在90~100次/min,且发生室性早搏的次数明显减少;显效:在24小时之内,发生了两次以下的室速或是室颤、ICD,心室率维持在90次/min以下,且室性早搏完全消失。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2 结 果
本次研究共选取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治疗后,无效有2例6.7%,有效16例53.3%,显效12例40.0%,总有效率为93.3%。
3 讨 论
电风暴是临床上处理起来比较棘手的、病死率较高的以及预后较差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关注。其比较常见病因包括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病、急性冠状动脉症、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等)与严重的非心源性系统性疾病(如: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精神心理障碍、酸碱平衡紊乱以及电解质紊乱等)。目前,对于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有以下几种: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希蒲系统传导异常;β 受体的反应性增高。其中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是重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电风暴又叫交感风暴的原因。由于交感神经的激活是呈现恶性循环的,这就使交感电风暴加剧,一旦机体受到了来自外界或自身产生的儿茶酚胺刺激时,将会导致体内的儿茶酚胺浓度急剧上升,受体与大量的儿茶酚胺结合,改变了细胞膜离子通道的构型,这就导致大量钾离子外流以及钙离子与钠离子内流,从而引起各种恶性心律失常[3]。
因此,在交感电风暴的急性发作期,尽早采取电颤或电转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措施,控制室速或室颤,解除疾病发生的诱因,为后续的治疗创造有利机会。采用电颤或电转复是为了尽早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但由于过度频繁使用电颤会使心肌很容易受到损害,造成心功能衰竭,加重各种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还需将电颤或电转复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结合起来,共同使用。目前,临床上首选抗心律失常药物为β 受体阻滞剂,如:美托诺尔。胺碘酮等。
综上所述,器质性心脏病、交感神经兴奋、精神心理障碍、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均可引发交感电风暴。其治疗需采用电颤或电转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综合方案,才能取得较好疗效。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急诊30例交感电风暴患者采取电颤或电转复+药物胺碘酮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交感电风暴发病急,病情进展得很快,病死率高,因此能够早诊断并及时地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1] 甄子英.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室电风暴150例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05):495-496.
[2] 李 颐.20例心室电风暴患者的急救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2011:3.
[3] 李 颖,许卫江.心脏术后心室电风暴的诊治体会(附2例报告)[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18(03):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