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在ICU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的应用

2017-04-01苗永琴张学杰周光红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单腔换能器肝素

苗永琴,张学杰,周光红,谢 莉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贵州 黔西南 562400)

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在ICU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的应用

苗永琴,张学杰,周光红,谢 莉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贵州 黔西南 562400)

目的 探讨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ICU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方法技术。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B超引导下行股动脉(左或右侧)穿刺置管,缝针固定,无菌透明敷料覆盖,连接换能器,调零波形正常后监测有创血压。结果 800例患者堵管2例,脱管1例,无皮下血肿、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结论 ICU危重患者用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置管置入股动脉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具有留置时间长,感染率低,固定稳妥,护理方便,患者方便,能有效地减少非计划拔管,管道堵管打折,动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ICU;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导管

ICU的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多变,住院时间相对长,病种多,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ICU必备的监测技术,它能及时、准确、动态反应患者的血压情况,为医生提供有效诊断依据,同时,可从动脉换能器处采集各种血标本,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反复穿刺对血管壁的受损和增加感染的风险[1]。大多数医院常规使用一次性动脉穿刺针,选择患者的桡动脉,肱动脉或足背动脉进行穿刺监测患者有创动脉血压,一次性使用动脉穿刺针针管短而硬,对血管刺激性大,留置时间短,固定不方便,而且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都比较接近关节,患者稍不配合或者活动弧度稍大就容易造成脱管、打折、堵塞现象,容易形成动脉血栓等并发症。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科对收治的800例患者应用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股动脉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导管留置时间长、固定稳妥、护理方便,植入的导管质地柔软,对血管刺激性小,而且穿刺部位避开活动关节,方便神志清楚患者的活动,大大降低了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在对谵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便于使用约束带约束肢端,有效避免脱管、堵塞、动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满足了ICU患者治疗期间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需求。现将具体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800例患者。其中男性456例,女性患者344例,年龄2~95岁,平均年龄45岁,双上肢骨折20例,颅脑损伤130例,全身重度烧伤10例,其余均为其他危重症患者。平均住院日15天,导管留置时间10~15天。

1.2 器材

Dash4000多功能心电监护仪一台,动脉监测连接线一根,加压袋一个,动脉血压监测换能器一个,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包一个,肝素盐水250ml(浓度1u/ml),床旁B超机一台,10 ml 注射器一个。

1.3 操作

1.3.1 置管前评估患者下肢肢体功能及股动脉穿刺部皮肤情况,禁止在有肢体功能障碍、皮肤损伤或感染处置管。用血氧饱和度代替Allen实验进行检查[2],阴性者可以置管。

1.3.2 置管前按七步洗手法洗手,配合医生予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肢体外展,B超定位穿刺处股动脉,穿一次性手术衣,局部常规消毒皮肤,铺巾,戴无菌手套,检查并冲洗导管及穿刺针完好情况及通畅度。予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待麻醉生效后沿穿刺点向近心方向30~40度进针,见回血,判断为动脉血后置入引导钢丝,拔出穿刺针,扩张管适当扩皮,在引导钢丝的引导下置入导管取出钢丝,再次回抽确认导管在位后接换能器,缝针固定导管,用专用透明敷贴覆盖穿刺点,注明穿刺时间和穿刺者。

1.3.3 将穿刺好的导管与连接动脉换能器相连,动脉换能器另一端接心电监护仪导连线和肝素盐水,并用无菌纱布包裹后放入无菌治疗巾,一般24 h更换,若被污染及时更换。

1.3.4 将换能器放置在与患者的右心房同相平,校正零点,观察动脉血压的波形正常后,所测得的血压即是患者的有创动脉血压。

2 护 理

2.1 操作前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戴无菌手套,操作过程严格无菌技术,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血、皮下血肿等。

2.2 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伏棉球由内向外消毒,直径大于10 cm,待干后妥善固定外露管道,用透明敷贴无张力性的覆盖穿刺点,再用3 M胶带蝶形固定外露管道于患者大腿外侧,放置换能器于患者右心房水平。

2.3 采用加压袋24 h持续加压肝素液抗凝,肝素液24 h更换一次,调节加压袋压力在150 mmHg~250 mmHg之间。如需抽血查动脉血气,从换能器处回抽肝素液10 ml,再抽取所需血液,抽完血后用少量肝素液脉冲冲管,密切观察加压袋压力、心电监护仪上的动脉血压及波形、管道有无回血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4 置管穿刺处敷料常规3~7天更换一次,如有松脱、渗血、渗液及时更换。

3 讨 论

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的应用,适用于ICU住院时间长、病情危重需持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的患者。在危重患者动脉血压监测中,其材质软、对患者影响小,方便固定、护理,从换能器处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方便快捷,大大提升了患者的监护质量,促进患者的舒适,降低了非计划拔管的安全风险,整体提升了ICU护理质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ICU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反复穿刺置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此种应用值得推广。

[1] 王素梅,辛雪林.超声定位在危重患者有创血压监测实施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257-258.

[2] 何思锦.小儿股动脉置管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在ICU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7):278-279.

R443+.5

B

ISSN.2095-8803.2017.26.133.02

猜你喜欢

单腔换能器肝素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单腔气管插管CO2人工气胸在微创食管切除术中的应用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一种推挽式驱动Ⅶ型弯张换能器的探讨
IV型弯张换能器辐射阻抗的等效球模型计算
超磁致伸缩复合棒换能器研究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基于高频发射换能器的功放设计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