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探析

2017-04-01宝景春赵晶京

学理论·下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育路径社会主义高等学校

宝景春+赵晶京

摘 要:高等学校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同时也承担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荣使命。因此,探索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就成为所有高等学校工作者需要面临的主要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从如何提升理论认知,促进价值认同,形成实践机制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为培育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进而树立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观自觉,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227-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价值本质。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在增强社会认同,凝心聚力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奠定着国家制度的道义基础,是国家制度赖以立足与发展的灵魂[1]。高等学校在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因此,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上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路径就成为高等学校一项重要的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公民多个层面,其教育的路径也是多元的,那么,从理论认知、价值认同和践行优化三个维度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不失为一个循序渐进,逐层递进的模式。理论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基础;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要求;践行优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三者互相促进、互为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深化理论研究,提升理论认知

1.挖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外延,提升理论的接受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意识形态、行为文化的综合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确立内在价值信念并使之转化为现实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理论认知的推动,离不开全社会民众的普遍接受与认可。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与理论接受度就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接受度包含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二是理论的普适性与可释性;三是理论内在逻辑性与外部统摄性。解决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接受度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外延,深入研究核心价值观24个字是否已经完全涵盖了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是否还有进一步凝聚、提炼、丰富的可能,其内在逻辑和外部统摄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高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地位上可分为核心层、拓展层、延伸层,从内容性质上可分为价值层、知识层、素养层[2]。那么在高等学校的范围内,这些层次如何划分,具体内容如何,这都是需要进行深入理论研究的。只有将这些彻底搞清楚,弄明白,才能提升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接受度,才能奠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坚实基础。

2.探寻大学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提升理论的适应域

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研究核心价值观内涵和外延的同时还要探寻大学精神的实质,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落实到大学的本体上,促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大学精神内涵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李传刚认为大学精神就是“大学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融汇着多种社会先进文化与精神特质之结果。它存在于‘大学人的理想信念并见之于他们的言行举止、教学实践以及各种物质载体之中。不仅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还包括服务精神。”[3]而刘亚敏将大学精神进一步上升到“形而上学”的层面,认为“大学精神就是大学立足于本性,在自由地实现内在超越的过程中所凝聚、体现出来的特质和风貌,是大学的质的规定性[4]。从以上的研究角度来看不难得出结论,大学精神在本质、功能、具象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比具有其特殊性,更加復杂与多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相比则政治倾向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因此,在二者之间探寻契合点就成为在高等学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核心价值观适应域的必要过程。

3.加强实证研究,提升理论的实践指导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使人们对其认知、认同再到实践的过程,教育的目标是使内在信念转化为现实的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遵循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般规律。理论来源于实践,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具体实践,经实践总结、理论研究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此同时,理论又高于实践,具有超实践性。源于实践的理论,并不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活动、实践经验和实践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5]。理论的超实践性使理论与现实具有了距离。因此,来源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的核心价值观理论应用于高等学校教育时,便与高等学校教育现实存在了距离。这种距离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如果不能通过实证研究来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只能停留在知识灌输层面,而无法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将其转化为价值信念,更遑论践行了。综合以上认知,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解决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问题,加强核心价值观实践指导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下行”到高等教育的实际中来。

二、完善内化机制,提升价值认同

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共有和共享,并最终将其作为价值共识外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6]。价值认同模式可以分为盲目认同、诱导认同、强制认同和自觉认同等四种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既不是盲目认同也不是诱导式、强制式认同而是建立在主动基础上的自觉认同[1]。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持核心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之间的协调统一,如何在个体价值观多元性的基础上实现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在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需要完善内化机制,提升价值认同水平。

1.建立教育学习机制

理论学习既是加强理论认知的基础手段也是提升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但要真正达到通过理论学习促进理论认知与价值认同的预期效果,则需要构建完善而有效的学习机制。理论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将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效果。完善理论学习机制,一是要科学地设置学习内容,依据高等学校教师、学生、管理干部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符合其需要与成长规律的理论学习内容;二是要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与时间,理论学习注重效果,而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因此,在确保不影响教师、学生、管理干部工作与生活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理论学习计划与时间才能达到理论学习的效果;三是明确学习方向,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学习方向也会随之有所调整,不能教师、学生、管理干部“一刀切”,使理论学习更具有针对性与方向性;四是丰富理论学习形式,创新理论学习的载体,摆脱理论学习只依靠理论讲授这一单一形式,多为教育对象提供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来强化理论学习。只有建立完善的教育学习机制才能确保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同。

2.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认同过程仅仅依靠学习是不够的,长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会给受教育主体带来倦怠情绪,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将可能产生的倦怠情绪化解,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在高校中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于受教育主体在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成效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并以此为依据给予受教育主体适当的精神与物质奖励,逐渐形成正反馈循环。完善的考核与激励机制要尽量做到科学化、具体化、准确化,针对不同的受教育主体,将理论学习成果与实践效果相结合,综合各方面因素,形成为大多数人所信服且合理规范的考核机制。在考核后的激励机制中需要以情感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的目标。

3.建立宣传引导机制

高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大学精神外显的大学文化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而包含校风、学风、教风的大学文化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财富,良好的大学文化对于身处其中的教师、学生以及其他人员在思想价值观的形成上将起到强大的引导作用。以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对高校全体成员所起到的宣传引导作用将不可估量。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需要有意识地利用大学文化的这方面功能,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良好氛围,进而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到广泛的价值认同,为进一步践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践行体系,促进行为优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认知、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最终要实现的是社会群体在实践行为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践行不能完全依靠人们的自觉自愿,尤其是在高校这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历史使命的地方更需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体系,积极促进高校受教育主体的行为优化。

1.尊重践行主体,发挥能动作用

在高校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主体包括了高校的全体成员,他们是践行的主体。这个主体一般意义上讲包含了教师、学生、教辅人员,这是根据角色的不同进行的划分,还可以根据年龄、学历、来源等多个方面进行划分。也就是说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构成是复杂的、多元的。在引导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就需要认真分析其不同群体的需求,尊重他们处于践行主体的地位,深入分析他们的“知”“情”“意”“行”四个环节,逐渐掌握他们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既满足主体的需求,又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2.拓展实践方法,优化教育效果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入到实践优化进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往往容易出现实践方法单一、内容枯燥、搞形式、走过场的情况。这种形式主义不仅起不到行为优化的作用,反而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优化需要进一步拓展实践方法,优化教育效果。高校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落实到他们的日常行为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达到“知”“行”相统一。与此同时,要对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进行抑制和批评,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尚行为予以宣扬和褒奖。实践方法的灵活运用是保障教育实践取得效果的重要途径。

3.创新实践载体,扩大教育范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有效的载体。在当前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载体建设上除了要运用社会实践、课堂、论坛、报告、研讨等传统载体外还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采用更为创新的网络媒体及“微”平台,将看似枯燥的理论转化为更加生活化,内容更易接受及更便捷的方式融入受教育主体的学习工作生活實践中去,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覆盖范围。实践载体的创新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行动中来,教育范围的扩大又会形成群体效应,进一步促进实践效果的巩固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18.

[2]高地.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李传刚.中国大学精神的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4]刘亚敏.大学精神谈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5]孙正聿.理论及其与实践的辩证关系[N].光明日报,2009-11-24.

[6]毛晓华.推进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正确途径[J].光明日报,2013-05-04.

[7]谭蕾.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途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教育路径社会主义高等学校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路径探索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