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与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加碘盐该怎么吃?
2017-04-01张国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文/张国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讲 师)
从1996年推行全民食盐加碘政策以来,我国经历了“全民食盐加碘—下调碘浓度—各省灵活选择”的政策沿革。最初碘盐政策是为对抗碘缺乏病而制定并推广,事实证明收效明显。根据2015年的全国居民碘营养监测,我国的碘盐覆盖率达98%,合格碘盐覆盖率达95.3%,甲状腺肿患病率得到有效控制。碘盐在防治碘缺乏病方面效果显著,但也曾有问题出现。在食盐加碘的摸索中,国人的碘营养一度过量。碘盐政策因此几度修正,日趋灵活。新国标规定:食盐加碘标准20~30毫克/千克,允许各省在这个范围内浮动30%。
国人碘营养状态整体经历了“6年碘过量—8年碘超足量—6年碘充足”的过程。我国存在独特的高水碘地区,分布于山东等地区,覆盖人口3100万,当地水碘含量大于150微克/升,容易使民众出现碘过量。科学补碘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地区的碘自然资源的状态,量体裁衣,实行不同浓度的食盐加碘。既谨防碘缺乏病死灰复燃,又关注碘超足量、碘过量的潜在风险。
接下来我们将要从生理及病理的角度具体说明碘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
碘与甲状腺的关系
碘是一种人类乃至各种生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在我们的头颈前部,准确地说,是位于喉下部,气管上部的前侧,分为左右两叶,中间相连又称峡部,呈H形,重约20~30克,吞咽时可随喉部上下移动。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参与我们每个人的生长发育和全身代谢的调节。
如果说甲状腺激素是我们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燃料”,那么碘就是甲状腺激素的“热情之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甲亢、甲减与甲状腺肿
近年来,甲亢患者明显增加,其中以“GRAVES病”,即“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最常见。人们会问,不是说缺碘才会得甲状腺肿吗?为什么现在都加碘了,还会患甲状腺肿呢?这就是我们的认识误区,碘过量同样是患甲状腺肿的“元凶”。除此之外,女性和抗体阳性者的甲状腺肿发病率也更高。
很多人认为,只要甲状腺肿大就都需要补碘,可甲亢刚好相反。当甲状腺这个制造工厂出现紊乱时,过多碘的摄入就会相应生产出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并出现相应症状。甲亢患者常有怕热、多汗,皮肤温暖而潮湿,食欲亢进却体重减轻,神经过敏,多言善虑,急躁不安,容易失眠等症状。现代人生活节奏过快,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这些都是诱发甲亢的因素。
再如,甲减也比较常见,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指甲状腺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来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甲减患者智力低下,嗜睡,厌食便秘,全身皮肤干燥、增厚,病情严重时由于寒冷、感染、手术、麻醉等应激可诱发黏液性水肿昏迷或称“甲减危象”。甲减的原因很多,比如手术导致部分甲状腺被迫切除,甲状腺原有功能势必减弱;同位素治疗破坏了部分甲状腺功能;病毒入侵造成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体内甲状腺抗体增加,损害了原有的甲状腺组织,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即桥本甲状腺炎等。
甲减患者要辨证对待碘的摄入。比如,甲状腺术后同位素治疗导致的甲减,一般需要药物补充甲状腺素,正常饮食即可;而桥本甲状腺炎所引起的甲减,只要避免高碘摄入即可。对于甲亢患者来说,需要严格忌碘,建议服用无碘盐,同时减少海产品的摄入,并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不接触碘,比如海藻类护肤品等。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
在全民食盐加碘政策实行后,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从11.0%增至24.4%,翻了一番。直至2017年,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达20.2%。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的肿块,做吞咽动作时随甲状腺上下移动,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甲状腺退行性病变及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可引起结节。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发病率高。
全民加碘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无明显变化,甲状腺癌临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块质硬、固定、颈淋巴结肿大,或压迫症状者,或存在多年的甲状腺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者,一经确诊应立刻手术切除。已确认,良性甲状腺结节不会癌变!
科学摄碘,量力而行
国际防治碘缺乏病权威组织推荐的碘摄入剂量是:
(1)12岁以上150微克/天。
(2)6岁至12岁120微克/天。
(3)孕妇哺乳期妇女200微克/天。
缺碘或高碘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产生。对个人来说,缺碘可食用碘盐,还可适度吃些海带、海藻、紫菜、海鱼等海产品。而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缺碘情况不严重,可少吃些碘,包括低盐饮食及减少海带、紫菜等的摄入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