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承接上海自贸区产业转移研究

2017-03-31王晶晶

巢湖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梯度安徽省高端

王晶晶 张 倩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安徽省承接上海自贸区产业转移研究

王晶晶 张 倩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带来新一轮的来自区内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转移,安徽省是否能抓住机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供给侧改革,创造新的增长点,成为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主要通过计算安徽省与上海自贸区三大产业的梯度差异,确定空间转移的可能性,再进一步通过高端制造业的梯度系数、区位商和比较劳动生产率来分析高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结合产业结构协同性分析得到安徽省可以实行差异化承接上海自贸区的高端制造业,最后结合安徽省在资源和创新能力方面的有利条件,对实现逆(反)梯度承接上海自贸区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提出政策建议,对安徽省对接上海自贸区,实现供给侧改革,快速融入上三角经济一体化建设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

上海自贸区;逆(反)梯度理论;高端制造业;产业梯度系数

引言

上海自贸区运行近三年期间,在2014年底实现了一次扩区,将面积从28.78平方千米扩大到120.72平方千米,并在金融、投资、贸易、行政管理等方面实现改革创新,营造了与世界接轨的开放环境,吸引了通用中国总部及贝尔亚太总部等总部经济和各类金融机构及各类研发等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及高端生产要素向区内聚集,由于区内生产要素价格的攀升,这将推动新一轮的高端制造业及服务业转移的浪潮。如何承接上海自贸区产业转移成为长三角及长江经济带城市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关键举措。

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一员,在引入省外直接外商投资取得显著成绩,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截至2015年安徽省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达到136.2亿美元,是2000年的近43倍,但是依然落后浙江省(170亿美元)和江苏省(242.7亿美元);吸收的省外直接投资在三大产业中的分布比例逐渐合理,从2013年的2.57:69.12:28.3优化成2014年的2.47:45.92:46,但工业中大多为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制造业,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金融、交通运输等相对较低。安徽省应抓住机遇,承接来自上海自贸区的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为对接上海自贸区改革及有效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打下经济基础。

1 文献综述

1.1 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方面

由于上海自贸区建立时间不到三年,在研究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方面尚浅,主要有对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应注意的问题的研究[1],地区对接上海自贸区发展策略研究方面,如刘洪昌以连云港为代表研究了长三角城市在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在政府职能、金融、投资和外贸方面的改革创新制度,加快实现释放市场红利,打造开放软环境[2];曹惠玲基于财务外包的角度研究江苏开发云会计外包的方法和发展思路[3];在研究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时,缺乏深入研究承接上海自贸区产业转移,仅张兰平和徐林在研究江苏对接上海自贸区时提到了承接产业转移[4];安徽省研究对接上海自贸区也尚浅,只局限于上海自贸区对安徽省的影响,缺乏研究对接上海自贸区产业转移,如李志婷在研究上海自贸区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中浅尝辄止的提到了承接产业转移等[5]。综合以上分析,在研究对接上海自贸区方面,依然缺乏针对承接上海自贸区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方面的研究。

1.2 产业转移理论方面

产业转移的研究起源于Admin 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David Richard的比较优势理论和H-O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的国际产业转移,综合认为一国(地区)应该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或资源禀赋)的产业,将其他产业转移至别国(地区)进行生产。19世纪20年代,德国区域经济学家杜能的农业圈理论是梯度的最初形式,韦伯和马歇尔后期对其进行了丰富,区域经济学家结合不平衡发展理论、弗农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汤普森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形成了区域发展梯度理论[6],并于1980年代被引入中国,主要由我国学者何钟秀最先开始将梯度转移理论运用于技术转移。梯度转移理论基本观点为:经济和技术的梯度由于各经济区域间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高中低差距而客观存在,其将必然带来技术的空间转移。技术转移的一般规律为,较高梯度国家(或地区)优先引进,等其掌握技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并获得新技术后再将该落后技术转移至第二梯度,再依次转移至第三、第四梯度地区,以此带动落后地区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7]。

但是迈达尔提出由于梯度转移过程中会产生极化、回程和扩散三大效益,一般前两个效益大于后一个效益,会使地区差距扩大,因此有些落后地区会陷入低梯度陷阱[8]。并随着经济、科技、交通和信息系统不断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已经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王复提出跳跃发展论[9],康荣平提出跳跃技术转移问题[10],国内经济学家郭凡生首次提出反梯度转移理论,认为梯度推移的顺序会受资源、经济发展需求、信息技术发展程度的影响而改变推移的次序,次发达地区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实现反梯度(或超梯度)发展[11],后期得到经济学家进一步扩展和完善。产业逆梯度转移被运用于分析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城市产业研究,如彭文斌、周善伟[12]利用反梯度理论研究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姜霞于2013年利用梯度转移分析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徐永利研究了河北与北京、天津协同发展[13],冉桂林在其硕士论文中使用梯度理论研究了安徽省对接长三角产业转移[14]等。

梯度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上,还体现在产业、资源等领域,在产业转移领域的运用即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而产业逆梯度转移理论依然承认区域间梯度差异是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但产业转移的顺序不一定要按照高中低梯度差异依次进行,欠发达地区要主动作为,利用自身优势和政策力量,打破产业梯度转移由高向低依次推进的顺序,逆(或跨)梯度吸收高端产业转移为主,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获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实现逆梯度产业转移需要具备地区间产业梯度差异形成的推力和承接地优势条件构成的拉力两方面条件。

2 模型确定

2.1 产业梯度系数

田学斌等人创造性地提出产业梯度系数(IGC),后期由区域经济学家在运用中不断推广,IGC成为是衡量地区间产业梯度差异的主流指标,其是由代表产业的专业化程度的区位商(LQ)与比较劳动生产率(CPOR)乘积算得。

IGC=LQ*CPOR

2.2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在产业梯度系数确定的前提下,再根据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测算安徽省与上海自贸区产业之间的相似性,为承接上海自贸区产业转移找准方向提供指导。

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Xik和Xjk分别表示地区i和j地区中k部门所占的比重。其中0≤Sij≤1,Sij越接近于1,表明两地区产业结构越相似程度越高,反之,则相似程度越低,等于1时,表示两地区产业结构完全相同,等于0时表示两地产业结构完全不同。

3 安徽省对接上海自贸区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

3.1 安徽省与上海自贸区三大产业梯度差异分析

因为承接上海自贸区产业转移形成竞争关系的主要为上海自贸区周边城市,安徽省某些产业的生产水平在全国处于高梯度不一定意味着在长三角地区处于高梯度,更不意味着与上海自贸区相比处于高梯度,不利于做出承接上海自贸区产业转移的正确决策。为了分析安徽省与上海自贸区三大产业梯度差异,本文将戴宏伟及后期学者分析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整个区域范围从全国缩小为长三角省市(包含皖苏浙沪),针对性地分析安徽省承接上海自贸区产业转移的可行性。

上海自贸区的产业数据信息不可获得,但在统计上,上海的产业数据包含了自贸区的产业数据,并且自贸区是上海市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集聚地,所以上海市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数据可以一定程度上代表上海自贸区。

从表2可知,安徽省的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区位商均大于1,意味着第一、第三产业均有较高的生产专业化水平,在竞争中存在一定的优势。而上海第三产业的区位商值大于安徽省,意味着上海市及自贸区在第三产业上具有较高的生产专业化水平,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安徽省三大产业的指数均小于1,说明三大产业中的劳动生产率在长三角地区的平均水平以下,在竞争中不利,而上海第三大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于1,容易形成发展优势。从产业梯度系数指标来看,安徽省的第一产业处于高梯度,而上海的第三产业处于高梯度。

长三角三省一市三大产业的梯度由高到低排序,在第一产业方面是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第二产业的梯度排序为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第三产业的梯度排序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上海自贸区内集聚大量的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所以上海市在第二、第三产业方面的优势,完全能体现上海自贸区第二、第三产业的高梯度。因此,上海自贸区第三产业处于最高梯度,第二产业梯度高于安徽浙江。所以上海自贸区与安徽省在第二和第三产业上梯度差异明显,存在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

但是按照梯度转移规律,上海自贸区内的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向外转移的顺序应该为:上海、江苏、浙江,最后才是安徽。为了改变一直落后的状态,安徽省应该把握机遇,利用优势实现逆梯度承接上海自贸区的产业转移。

表2 2014年安徽省、上海市三大产业LQ、CPOR、IGC值

其中,i为产业(m=3),j为地区(皖苏浙沪四个地区),LQ为产业的区位商,CPOR为比较劳动力生产率,IGC为产业梯度系数。

3.2 安徽省与上海自贸区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梯度系数测算与比较

因为上海自贸区内主要集中的是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向外转移的自然也是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虽然安徽省第三产业处于较低梯度上,但是安徽省在服务业具有较高的生产专业化程度,可以结合安徽省的人力资源、环境等自然资源及交通地理位置等优势实现逆梯度承接上海自贸区的服务业。虽然工业整体上不具有任何优势,但不一定意味着安徽省在所有高端制造业上均不存在优势,为了进一步分析安徽省是否具有承接上海自贸区高端制造业的优势,这里将通过高端制造业梯度系数,区位商和比较劳动生产率来分析安徽省在高端制造业上可能存在的优势。

高端制造业是制造业中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行业,处于产业链高端环节的细分行业,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目前学术界缺乏统一和明确的界定及分类,根据高端制造业的概念本文选取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及医药制造业等8类制造业为代表 (m=8)[15-16]来分析各类高端制造业存在的优势。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本文选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作为分析基础,并以上海市的高端制造业统计数据代表上海自贸区的高端制造业数据。计算地域范围仍然为长三角三省一市。

从表3可得,从行业梯度系数指标进行分析,可发现在长三角经济区域中,上海市的通用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文教工美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的IGC指标均大于1,意味着上海自贸区这4个高端制造业行业在长三角城市中处于高梯度,具有比较优势;安徽省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这三类制造业的IGC值大于1,处于高梯度,具有比较优势,并且专业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IGC值在三省一市中处于最高水平,分别为 1.30和 1.57,大于上海(0.95,0.6)、江苏(1.20,1.31)和浙江(0.53,0.56),比较优势突出,但是通用设备制造业(IGC=1.02)虽处于高梯度,但其IGC值低于上海(IGC=1.54)和江苏(IGC=1.03),优势不突出。

从区位商LQ和比较劳动生产率CPOR指标看,安徽省的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IGC= 0.5)和仪器仪表制造业(IGC=0.3)虽不具有比较优势,但是CPOR分别为1.11和1.02,均大于1,意味着安徽省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上均具有高于长三角平均水平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且在仪器仪表制造业上CPOR值大于上海自贸区的0.77,说明安徽省在仪器仪表制造业上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可以形成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是依然低于江苏省的CPOR(1.29)。

表3 2014年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地区高端制造业的LQ、CPOR、CGI

3.3 高端制造业同构测度

为了进一步分析承接上海自贸区的方式,将安徽、江苏、浙江与上海自贸区在高端制造业上的结构相似性进行测算比较,结构系数在0—1之间,越接近1意味着产业结构越相似,越偏离1,说明产业结构差异性越大,这里上海自贸区8类高端制造业的产值均以上海市该八类制造业的产值来计算。

根据结构相似系数测算了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与上海自贸区高端制造业结构之间的相似性,从表3可见,上海自贸区与江苏省高端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最高达到近0.95,高端制造业的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而与安徽省的高端产业机构相似度系数在三省一市中最低,为0.7475,所以安徽省于上海自贸区在高端制造业中结构差异性较大,存在较强的互补性。

这样的结构偏差,一部分原因是地区之间按照梯度正向顺序转移产业,高梯度区域优先转移的肯定是落后产业,而低梯度地区承接的也就是落后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这样的规律必然会使落后地区长期陷入资金短缺和技术滞后的低层次循环,创新力缺失,竞争力低下,永远处于跟随阶段,追不上发达地区的梯度水平,不同梯度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会进一步加大,显然这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不符合国家从总体上提升综合经济实力的战略需要。面临上海自贸区带来的新一轮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转移,安徽省要主动作为,实现逆梯度承接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完善三大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技术水平,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新动力。

4 结论与政策启示

根据实证分析发现,安徽省与上海市及上海自贸区三大产业之间具有梯度差异,上海自贸区在第二、三产业处于更高梯度,安徽省在第一产业处于高梯度,三大产业存在产业空间转移的内在动力条件。安徽省第三产业虽然处于较低梯度没有比较优势,但是其具有较高的专业化生产水平,安徽省可以发挥已有区位交通便利、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实现逆梯度承接上海自贸区的服务业。并且安徽省高端制造业中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处于高梯度具有发展优势,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上虽不具有比较优势,但是CPOR均大于1,说明可以形成一定的发展优势。安徽省与上海自贸区的高端制造业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可以利用其在高端制造业上存在的优势进行错位承接自贸区高端制造业。虽然上海自贸区高端制造业存在空间转移的内在推力,但根据梯度产业转移理论,这些高端产业将会优先转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这些处于中等梯度的地区,只有那些低技术含量、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行业最后会优先落入安徽省。安徽省要想实现逆梯度承接上海自贸区高端制造业,必须要积极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条件,实现跨梯度承接,从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经济的建设。

4.1 发挥人力自然资源丰富和交通便利等优势,承接来自上海自贸区的现代服务业。安徽省与上海自贸区的第三产业存在较大的梯度差异,第三产业既包括建筑业也包括以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但是安徽省以往主要以承接房地产业直接投资为主,现代服务部门的省外直接投资额少。安徽省位于长江经济带接龙头城市的关键位置,享有长江黄金水道等的便利交通,将完成一个以合肥为中心的现代化铁路网,拥有丰富的矿产及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因此安徽省可以大规模综合开发安徽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利用交通便捷通讯发达和省会城市的优势,重点承接和发展为生产者提供帮助的现代服务业。如,铜陵市还应积极联动池州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世界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和佛教文化旅游胜地;以合芜马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为依托,努力建成现代物流中心。

4.2 增强自主创新优势,错位承接高端制造业。与上海自贸区相比,安徽省的第二产业虽处于低梯度,但是在以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具有潜在发展优势。为了实现错位承接高端制造业,安徽省可以芜湖为中心,利用沿江港口城市交通体系完备、产业配套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较强的条件,密切经济联系,推动跨江联动发展和一体化进程,努力建设成为全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发挥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和技术优势,重点承接和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尽快实现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加强校企合作,发挥以中科大为代表院校的科技创新优势,培养市场需求的高端人才。首先,对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的省外直接投资提供税收等优惠政策,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规定严格的招商引资条件,逐步减少引入规模。其次,开放创新引资模式,利用收购、兼并、风险投资、私募投资、证券投资等多种方式吸引省外外资,大力引进境外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证券中介机构来皖发展,开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充分吸收国外资本、激活民间资本。最后,对上海自贸区带来的产业转移要强化定点招商,找准相应的项目和企业,直接进行谈判引入,给予更大的优惠。

4.3 为实现承接,加强市场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良好的市场环境会降低产业转移的成本,成为吸引外商企业的重要条件,在市场硬环境方面,应加大对道路、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在市场软环境方面,一是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的调节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外商的进入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是加强法制建设,增强市场的法制性,为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三是利用上海自贸区的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的机遇,积极研究在安徽的可复制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将简政放权落到实处,真正释放市场红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消除各种阻碍市场经济自由发展的制度性壁垒。四是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完备的金融支撑。

[1]王平.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要注意什么[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6):75-78.

[2]刘洪昌.加快对接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基本路径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24):30-32.

[3]曹惠玲.江苏对接上海自贸区的云会计外包模式探究[J].财务与会计,2015,(6):49-50.

[4]张兰平,徐林.国际贸易新格局下江苏对接上海自贸区的机遇与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5,(11):36-39.

[5]李志婷.上海自贸区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5,(19):269-270+275.

[6]姜霞.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7]何钟秀.论国内技术的梯度转递[J].科研管理,1983,(1):18-21.

[8]董剑.缪尔达尔经济思想评介[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12-14.

[9]王复.梯度转移论和跳跃发展论[J].探索,1985,(1):27-28.

[10]康荣平.技术转移的若干理论[J].科学学研究,1986,(3):28-38.

[11]郭凡生.何为“反梯度理论”——兼为“反梯度理论”正名[J].开发研究,1986,(3):39-40.

[12]彭文斌,周善伟.反梯度视角下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12):82-86.

[13]徐永利.逆梯度理论下京津冀产业协作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73-78.

[14]冉桂林.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1.

[15]许和连,孙天阳.TPP背景下世界高端制造业贸易格局演化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的社团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5,(8):3-13.

[16]蔡翼飞,魏后凯,吴利学.我国城市高端制造业综合成本测算及敏感度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1):34-44.

责任编辑:陈 凤

F127

:A

:1672-2868(2017)01-0047-07

2016-11-04

2015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项目(项目编号:A2015007);2015年度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XWY-201501)

王晶晶(1988-),女,安徽合肥人。巢湖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梯度安徽省高端
高端油品怎么卖
成长相册
一个带重启步的改进PRP型谱共轭梯度法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