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Bcl-6、Bcl-2和NF-κ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7-03-31孟亚红孙丽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弥漫性亚型淋巴瘤

孟亚红,孙丽华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血液科,上海201700)

*通讯作者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Bcl-6、Bcl-2和NF-κ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孟亚红,孙丽华*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血液科,上海201700)

淋巴瘤是淋巴造血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2008)将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发病最多、恶性程度高的一个亚型,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2]。弥漫性大B淋巴瘤的生成与调控机制极其复杂,有多种信号通路参与,原癌基因Bcl-6、凋亡抑制基因Bcl-2与DLBCL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NF-κB属于Rel基因,为多显性核转录因子,参与机体炎症、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基因的调节,具有调控肿瘤细胞凋亡和免疫活性的作用[3]。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Bcl-6、Bcl-2和NF-κB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探讨他们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病理科明确诊断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58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17-76岁。临床分期根据Ann Arbor 分期系统,分为Ⅰ、Ⅱ、Ⅲ、Ⅳ期,其中Ⅰ-Ⅱ期22例,Ⅲ-Ⅳ期36例;分型参照2008年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标准,GCB细胞型(21例)和ABC细胞型(37例)。纳入标准:①病例诊断均符合《淋巴瘤诊断标准》;②病例手术前均未接受化疗和放疗;③免疫指标包含Bcl-2、Bcl-6和NF-κB;④资料完整。

同时选择同期24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为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16-74岁。两组年龄、性别、乳酸脱氢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Bcl-2、Bcl-6和NF-κB试剂盒由上海酶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统计学分析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计数资料选择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Bcl-2、Bcl-6和NF-κB水平表达比较

两组研究对象的组织切片均在显微镜(*400)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病理变化,结果显示Bcl-2、Bcl-6和NF-κB水平淋巴瘤组均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Bcl-2、Bcl-6和NF-κB水平在两组中的表达比较

2.2 Bcl-2、Bcl-6和NF-κB水平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表2结果分别显示Bcl-2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的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Bcl-6与DLBCL患者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和乳酸脱氢酶水平无关(P>0.05);NF-κB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和乳酸脱氢酶水平无关(P>0.05)

2.3 Bcl-2、Bcl-6和NF-κB水平与DLBCL不同分型的关系

由表3结果可见,DLBCL的不同病理分型,Bcl-2、Bcl-6和NF-κB表达水平不同,Bcl-2和NF-κB在ABC亚型高表达,Bcl-6在GCB亚型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Bcl-2、Bcl-6和NF-κB水平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表3 Bcl-2、Bcl-6和NF-κB水平与DLBCL病理分型的关系

3 讨论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WHO分类中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其细胞来源、遗传学特点、基因表达和免疫表型以及临床表现等有显著的异质性,预后也不尽相同,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高发于老年人,性别无明显差异[4]。

B细胞淋巴瘤(Bcl)家族基因在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Bcl-2基因是原癌基因,具有抑制凋亡作用。Bcl-2可以抑制由多种细胞毒素引起的细胞死亡,机体细胞凋亡的各种信号途径有共同的通路,该通路受Bcl-2调节。Bcl-2定位于线粒体外膜,拮抗促凋亡蛋白的功能。机体大多数促凋亡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当受到凋亡因子的诱导时就会向线粒体转位,导致线粒体中的凋亡因子释放,激活caspase,导致细胞凋亡[5,6]。人类原癌基因Bcl-6位于染色体3q27区域,长26kb,含10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Bcl-6通过与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影响转录因子的转录活性,发挥转录抑制作用,进而抑制细胞凋亡[7,8]。

本研究发现Bcl-2水平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乳酸脱氢酶水平、临床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无关;Bcl-6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和乳酸脱氢酶水平无关。ABC亚型Bcl-2水平高表达,BCG亚型Bcl-6水平高表达。

NF-κB为转录因子蛋白家族,是一类与多种基因启动子/增强子部位κB位点特异性结合并促进其转录的蛋白质,能调控多种基因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免疫因子、转录因子等,发挥包括参与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凋亡、自身转录及细胞周期调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NF-κB通路在调节免疫和炎症进程中可以发挥其作用,并且在许多细胞类型中和细胞存活、增生和肿瘤形成有关[10]。Davis等研究发现,ABC亚型的DLBCL中NF-κB持续活化,ⅠκB激酶活性增强,ⅠκBa降解加速,在GCB亚型中未见到该情况,考虑与ABC亚型预后不好有关[11]。有研究证实NF-κB可以针对ABC分型及其他依赖NF-κB活化存活和增殖的淋巴瘤的治疗靶标[12]。本研究结果ABC亚型NF-κB高表达,与GCB亚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无关。

[1]李向红.淋巴瘤病理诊断的标准化[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3,42(4):217.

[2]Armitage J O.My treatment approach to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J].Mayo Clin Proc,2012,87(7):161.

[3]赵亚君,赵腾蛟,李明玉,等.NF-ΚB在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5,7(6):421.

[4]梁 艳,潘 毅,房爱菊,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MYC基因异常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3,40(9):513.

[5]Gouveia GR,Siqueira SA,Pereira J.Patho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aspects of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J].Rev Bras Hematol Hemoter,2012,34(6):447.

[6]陈 冰,苏祖兰.UBE1与Bcl-2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34(3):295.

[7]曾丽平,文亦磊,马 韵,等.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6):377.

[8]Mahomoud H M,El-Sakhawy Y N.Significance of Bcl-2 and Bcl-6 immunostaining in B-Non Hodgkin’s lymphoma[J].Hematol Rep,2011,26(3):80.

[9]Lee S K,Rigby R J,Zotos D,et al.B cell priming for extrafollicular antibody responses requires Bci-6 expression by T cells[J].J Exp Med,2011,208(21):1377.

[10]Kucharczak J,Simmons MJ,Fan Y,et al.To be,or not be:NF-κB is the answer-role of Rel/ NF-κB the answer-role of Rel/NF-κB in the regulation of apoptosis[J].Oncogene,2003,22(56):8961.

[11]Armitage J Q,My treament approach to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J].Mayo Clin Proc,2012,87(11):161.

[12]Ding ZY,Yang L,XD,et al.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 and MDR1/P-glycoprotein in human colon carcinoma tissue and cells[J].J Cancer Res Clin Oncol,2010,136(11):1697.

1007-4287(2017)03-0510-03

2016-03-07)

猜你喜欢

弥漫性亚型淋巴瘤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当心! 淋巴瘤会伪装
H4 亚型和N2 亚型禽流感病毒二重RT-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Acknowledgment to reviewers—Nov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H10亚型和N8亚型禽流感病毒三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